包括我在内,恐怕没几个人能真正理解他心中的苦闷吧。在笙箫靡靡的歌吹中,在姬妾妖媚的笑靥中,他的眸子所映衬的,只剩下荡漾在铜爵内的琥珀色,只剩下芙蓉帐暖里的玉体横陈。人说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却也说举杯浇愁愁更愁,肉体的快乐弥补不了精神的痛苦,纵然宴饮中他可以靠着麻醉自己来暂时忘却一切,然而当曲终人散,夜色阑珊、万籁俱寂之时,久久徘徊在他心底的,仍然是那玉碎之声。
百余年之后,来到大梁城遗址进行踏勘寻访的太史公,遇到了前来凭吊的魏国遗民们,他们回忆起了秦军当年水淹大梁的故事,那一战也刚好印证了信陵君关于秦军“决荧泽水灌大梁,大梁必亡”的预言。面对这些遗民们“魏以不用信陵君故,国削弱至于亡”的看法,太史公略有些揶揄地给出了自己对此的评判:“……余以为不然。天方令秦平海内,其业未成,魏虽得阿衡之佐,曷益乎?”这话倒与《三国演义》中司马昭对蜀后主那句“虽使诸葛孔明在,亦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乎”的评价颇为相似。不错,就算是伊尹(阿衡)起死回生,辅佐魏国,也回天乏力,何况一个信陵君?
何况一个只能洁身自好,却不能力挽狂澜的信陵君?
百余年之后,来到大梁城遗址进行踏勘寻访的太史公,遇到了前来凭吊的魏国遗民们,他们回忆起了秦军当年水淹大梁的故事,那一战也刚好印证了信陵君关于秦军“决荧泽水灌大梁,大梁必亡”的预言。面对这些遗民们“魏以不用信陵君故,国削弱至于亡”的看法,太史公略有些揶揄地给出了自己对此的评判:“……余以为不然。天方令秦平海内,其业未成,魏虽得阿衡之佐,曷益乎?”这话倒与《三国演义》中司马昭对蜀后主那句“虽使诸葛孔明在,亦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乎”的评价颇为相似。不错,就算是伊尹(阿衡)起死回生,辅佐魏国,也回天乏力,何况一个信陵君?
何况一个只能洁身自好,却不能力挽狂澜的信陵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