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吧 关注:959贴子:5,688

回复:君子如玉——信陵君的五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包括我在内,恐怕没几个人能真正理解他心中的苦闷吧。在笙箫靡靡的歌吹中,在姬妾妖媚的笑靥中,他的眸子所映衬的,只剩下荡漾在铜爵内的琥珀色,只剩下芙蓉帐暖里的玉体横陈。人说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却也说举杯浇愁愁更愁,肉体的快乐弥补不了精神的痛苦,纵然宴饮中他可以靠着麻醉自己来暂时忘却一切,然而当曲终人散,夜色阑珊、万籁俱寂之时,久久徘徊在他心底的,仍然是那玉碎之声。
百余年之后,来到大梁城遗址进行踏勘寻访的太史公,遇到了前来凭吊的魏国遗民们,他们回忆起了秦军当年水淹大梁的故事,那一战也刚好印证了信陵君关于秦军“决荧泽水灌大梁,大梁必亡”的预言。面对这些遗民们“魏以不用信陵君故,国削弱至于亡”的看法,太史公略有些揶揄地给出了自己对此的评判:“……余以为不然。天方令秦平海内,其业未成,魏虽得阿衡之佐,曷益乎?”这话倒与《三国演义》中司马昭对蜀后主那句“虽使诸葛孔明在,亦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乎”的评价颇为相似。不错,就算是伊尹(阿衡)起死回生,辅佐魏国,也回天乏力,何况一个信陵君?
何况一个只能洁身自好,却不能力挽狂澜的信陵君?


20楼2011-08-30 11:52
回复
    尾声
    翌日,我在晨曦中来到了离龙亭不远的大相国寺,因为到得早,所以成了这里的第一位游客。我在香烟缭绕中独自走过一座座空旷的庭院和殿堂,看过那金碧辉煌的千手观音像,看过那有着“汴京八景”之一的相国霜钟,我想象着这处如今肃穆安详的禅院,在两千年前曾经拥有过的奢靡淫逸,它们连同那传说中的信陵亭、信陵墓一起,随着黄河一次又一次的决口泛滥而被层层叠叠深埋在脚下,我所能凭吊的,只有魏公子的这座故宅。在这里,他沉沦,他堕落,他幻灭,只因他不再拥有自己所能守护的一切,于是他选择了和他身处的这座城市一同醉生梦死。
    我在沉思中走向大相国寺的大门口,不经意间一抬眼,忽然看到一座黝黑的铜像,那是个膀阔腰圆的莽和尚,须眉虬结,怒目圆睁,两腿成箭步,粗壮的双臂箍住一段碗口大的树干,显然正在奋力向外拔——原来是大名鼎鼎的鲁智深大师。于是欣慰地长舒一口气:这座城市在历史上留下的那么多如雷贯耳的名字中,恐怕只有鲁智深,才是信陵君的侠义精神的最正统的继承者。而相对信陵君这块温润的美玉,鲁智深,他更像是一块糙砺的顽石,石固然没有玉的华彩,却也没有玉的脆弱,所以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的大侠鲁智深能看破红尘的一切,最终在六合塔坦然圆寂;而挥袂则九野生风,慷慨则气成虹霓的大侠魏无忌,却只能在酒色中郁郁了却残春——性格,就是这样决定着他们不同的命运。
    我站在大相国寺的门内,久久回望着寺内的一切,迟迟不肯挪动脚步走出大门,我心中回荡着那首《侠客行》,我知道,那是信陵君魏无忌一生中最凶险的时刻,却也是他一生中最为率性的时刻,只有在那一刻,他才能把一切都抛诸脑后,可惜这样的时刻,在他一生中只有一次: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


    21楼2011-08-30 11:53
    回复
      终于发完鸟~~~楼主好辛苦啊
      公子的门客们,给点掌声……


      22楼2011-08-30 11:54
      回复
        哈哈,楼主辛苦了。
        “他却还是在赵国一待就是十年。虽说史记上讲他是害怕魏王怪罪,但魏王的愤怒能一下子保持整整十年么?他何必背井离乡那么久?我更倾向于认为,留赵十年,是他的自我放逐,是他对自己矫王命、杀害晋鄙的愧疚与忏悔。”
        这位作者应该是很欣赏公子的吧,对公子的善良温文绝无半点怀疑。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可以那么坚定的支持公子。
        


        IP属地:上海23楼2011-08-31 11:22
        回复
          刚才回复的被度娘吞了、、、


          25楼2011-08-31 18:14
          回复
            公子能力,品德,名声,皆一流。


            27楼2012-12-09 19:23
            回复
              强帖…
              温润…我想象的公子也是这样


              IP属地:德国来自手机贴吧28楼2013-01-19 22: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