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乱弹
河北乱弹 因流布地域的不同,腔调有东、西路之别,东路乱弹流行在今河北威县东南部、清河、临西、馆陶以及山东的临清、夏津、冠县、聊城等地;西路乱弹则流行于河北的广宗、巨鹿、任县、隆尧以及石家庄附近的赞皇、元氏、藁城一带;威县与南宫系东西路乱弹交插流行的地方。东、西路剧目、唱腔板式基本相同。
乱弹东、西路老艺人对该剧种的源流说法不一,有的说:乱弹是由南方(扬州)传入;也有人说:乱弹是从北京传来。乱弹艺人的说法,仅是传闻而已,并无实据。然就乱弹的音乐特征来看,在主要唱腔方面有明显的俗曲痕迹,演唱上近似丝弦腔,但较丝弦腔更为浑朴、粗犷。以唢呐为主的吹奏乐伴奏,听来红火热闹,具有民间吹鼓乐风格。其源似与此有关,待考。此外,由于乱弹腔首先兴起于临清一带,在其发展过程中,颇受过往剧种的影响。明、清以来,临清是运河的重要码头,常有南来北往的各种戏班驻留临清,其中尤以随徽商北上之戏班影响较著,这在乱弹剧种的音乐构成中都有较为明显的印迹。
清道光以前,乱弹尚未分流。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破临清州,临清梨园旧伶多散居乡间。从道光末年(1850)到同治七年(1868),山东一带连年战乱(太平军北伐、捻军的抗清斗争),乱弹班的演出地带便向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一带推移,并在这一带扎下根基;继而扩散至今石家庄一带。
河北乱弹 因流布地域的不同,腔调有东、西路之别,东路乱弹流行在今河北威县东南部、清河、临西、馆陶以及山东的临清、夏津、冠县、聊城等地;西路乱弹则流行于河北的广宗、巨鹿、任县、隆尧以及石家庄附近的赞皇、元氏、藁城一带;威县与南宫系东西路乱弹交插流行的地方。东、西路剧目、唱腔板式基本相同。
乱弹东、西路老艺人对该剧种的源流说法不一,有的说:乱弹是由南方(扬州)传入;也有人说:乱弹是从北京传来。乱弹艺人的说法,仅是传闻而已,并无实据。然就乱弹的音乐特征来看,在主要唱腔方面有明显的俗曲痕迹,演唱上近似丝弦腔,但较丝弦腔更为浑朴、粗犷。以唢呐为主的吹奏乐伴奏,听来红火热闹,具有民间吹鼓乐风格。其源似与此有关,待考。此外,由于乱弹腔首先兴起于临清一带,在其发展过程中,颇受过往剧种的影响。明、清以来,临清是运河的重要码头,常有南来北往的各种戏班驻留临清,其中尤以随徽商北上之戏班影响较著,这在乱弹剧种的音乐构成中都有较为明显的印迹。
清道光以前,乱弹尚未分流。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破临清州,临清梨园旧伶多散居乡间。从道光末年(1850)到同治七年(1868),山东一带连年战乱(太平军北伐、捻军的抗清斗争),乱弹班的演出地带便向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一带推移,并在这一带扎下根基;继而扩散至今石家庄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