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吧 关注:36,937贴子:1,220,928
  • 2回复贴,共1

【杂志原文】造访古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1-08-10 16:32回复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与森林唇齿相依,心灵相通,血脉相连,秉性使然,走出森林后,仍与树木有不解之缘,或靠林安下村落,或植树美化环境,因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所以说,村庄是一部人类文明择居的历史,自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树木呢,便是这部巨著的封面和护封,尤其那些千年古树,是飘浮在村庄上空的一朵吉祥的碧云,是吹之不去的一股凉爽的绿风,自然而然是赫然醒目的“村徽”,亦是年高德劭阅历丰富的村老。
    我一向喜欢树木,敬畏古树,鉴于这个缘故,我与朋友驱车到百里之外慕名造访两棵古柏,一路走走停停,几经打探,终于如愿以偿。
    两棵古柏生长在莱阳市姜疃镇地北头村,站在村东河畔,如同古道热肠的村老频频朝我们招手。一只花喜鹊弃枝朝我们飞来,喳喳喳地叫着,分明在转达古柏对我们的亲切问候。古柏温情脉脉地把我们礼让到它们身旁。此时,古柏临风,窸窣作响,恍若两位慈祥的老人在絮絮叨叨地讲述那些消逝在历史大漠深处的故事。两棵古柏站在一处方台之上,相距两米许,树围很粗,两个人搂不过来。树皮皲裂,饱经风霜,虬枝交错,伸向寥廓的苍穹。东面那棵,身体健壮,无病无恙;西面那棵,主枝枯朽,侧枝倒是血脉畅通;下端有横枝探出,为防折断,村民故用水泥预制件顶住,纵观古柏,恰如老人拄着棍儿。它们俨然耄耋兄弟相依为命。树后原是土地庙,庙之上端顶由一块囫囵石头镩就,不知何年圯废,置于方台东墙之下;庙墙也由大块石头拼凑,只是早已断裂,隐于荒草之中。毋容置疑,当初先人修庙时栽下了这两棵柏树,让它俩与神祗一起享受人间香火。它俩吸日月之精华,纳大地之膏泽,采人世之灵气,历经千余年,终于长成了伟岸的大树。自然法则所致,眼下兄弟俩已是老态龙钟,暮气沉沉。
    我怀着极为虔诚的心情,从不同角度端详古柏。从南侧仰望,古柏并排伫立,树枝相接,十分和谐;而从东面河边观看,则身影相叠,合二为一,树冠庞大,树枝对称,犹如千手观音,又如孔雀开屏,把古柏的壮美展现到极致。显而易见,方台系后人所垒,不然的话,早被古柏撑裂而坍塌。
    有古树就有了生生不息的阡陌,就有了金夏红秋的景色,就有了丰庶滋润的岁月。有古树,村庄才凸现古老,凸现文明,倘若没有古树,村庄的文化底蕴就显得浅薄,村庄就显得颓唐荒凉,大煞风景。“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十围之木,始生如蘖”。如果不持之以恒地保护树木,动辄乱砍滥伐,还有什么古树可谈!植树造林,就是倡导文明,保护古树,就是保护文明!
    朋友爱好考古,说南侧那块台地极像古遗址,若能发现出土文物,就能大致推算出古柏的高龄。我们在台地寻寻觅觅,一无所获,问及村民,皆茫然不知。
    人们敬畏古柏,古柏庇护人们。每日佛晓,古柏挥手扯破暗夜,迎接一轮喷薄而出、冉冉东升的红日;傍晚,送别缓缓西沉、点燃晚霞的夕阳。古柏兄弟就这么天复一天,年复一年、代复一代地站在这里,与村庄相濡以沫,长相厮守,感知风雨霜雪,咀嚼苦难坎坷,品尝爱情欢乐。它俩用自己的心智与情感,默默而宁静地守候着故乡,守候着岁月,守候着美好的憧憬。如此这般,古柏兄弟将自己撰写成《村庄史话》最惹人注目的篇章,并且依靠自身的魅力,吸引人们前来造访,前来解读。
    我们来去匆匆,临别回首,但见古柏正向我们挥手。我顿生悲悯之情,在心中暗暗言道,古柏老人,望多保重,我会永远想着你们,以后还会前来造访。


    2楼2011-08-10 16:32
    回复
      最近在参加一个网络文学大赛,据说有机会得到大神做导师于是俺很兴奋的去了。到今天为止参加比赛的都有一百四十九部签约的文文了,挨,看着人家一部部的都签约了,心里还真的是羡慕嫉妒恨来着, 俺现在还裹着棉被在被窝里码字,导师确定了马上海选都要结束了,我的文文还没写多少字呢。放弃呢,又觉得可惜了,不放弃呢,又怕来不及了!谁可以告诉俺是继续写呢,还是放弃呢?顺便附上俺参赛的地址连载,各位给点意见呗 http://www.17k.com/liansai/


      3楼2012-11-19 23: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