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座桥,那些人,那些事----黄土大桥的变迁
1977年10月
1977年10月以前,黄土公社和盐井公社的老百姓往来仅凭江上架起的一座索桥,索桥连接了两岸文化,贸易,爱情,亲情,友情….方便了人们互相来往,也方便了很多过路的行旅和他们匆匆的脚步,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往于索桥上,或过路匆匆,或推车担货,一时间古老的索桥承载着人们的痛苦,欢乐,怀念,理想….很多的东西.但是简易的索桥很窄,单凭几根钢缆联接两岸,然后在其上铺上些木板,板与板之间可以看见脚下湍急的江水。人踩着晃晃悠悠的桥身,望着桥下的激流,心儿提在嗓子眼那种悬乎场面令人胆颤心惊,手脚冒汗。到了冬天,桥上落一层霜花滑溜溜的,行人更是提心吊胆,步履艰难。很多胆小的人宁愿淌水也不愿从桥上通过。
人们在一起商议,重新建一座桥吧。1977年10月,由安县交通局主持,一场浩浩荡荡的建桥运动拉开了序幕。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能加入修桥队伍是很光荣的事情,由于缺少专业人才,政府从每个生产队里挑选出一些有手艺的人组成的民工队加入筑桥队伍来突击建桥,我父亲有幸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筑桥工,每当提及那段难忘激情岁月,我的父亲总是有说不完的话。我知道父亲很怀念他们亲手修建的黄土大桥,怀念当年一起战斗过的那群工友和朋友,更怀念一起走过的岁月。我也从我父亲口中得知了当年建桥筑路时的点点滴滴,今天幸能与大家分享,首先得感谢父亲。
那时的人心态都很积极,劳动总是努力。年轻人在一块儿不知苦和累,总是激情似火。建桥的生活是艰苦的,建桥的过程总是苦难重重。在那个物质溃乏的年代,人力几乎成了工地上全部的动力。缺少专业设备——以铁锤、铁钎开凿,没有挖掘机,每个桥基全凭人工一寸一寸地向下挖出十几米,为保证桥墩施工,每个基坑都必须要很多台抽水泵24小时同时向外抽走,每个生产队的水泵全部都集中在工地调用;缺少威力强大的黑色火药——只以硝、硫、木炭配置的土制火药替代,艰难得对付着坚硬的山体;缺少运输工具——桥墩用的条石也是全凭石匠们在石鸭村的山上开采出来,一拓拓抬过来,数十人两两相对、和着号子,如舞龙般抬起沉重的石块,体弱者常在行进中无声倒下; 缺少搅拌机械——建桥所用的混泥土也全凭着人力铲揿锄钩,一桶一桶的担到工地上的…. 无论是白天黑夜,工地上劳动号子声声不断、此起彼伏,回荡在安昌河畔…….一到开饭时间,工地上几百人浩浩荡荡,大伙有说有笑,一杯”老白干”下肚,疲劳散尽。工地有时为抓任务、抓进度,很多时候晚上也会加班,离家较远的则在用稻草薄膜搭的工棚里,卷着被子稍事休整又得投入战斗。想着黄土大桥的竣工指日可待,身体疲惫心里却是非常幸福的。
虽然已过去30多年了,但父亲永远无法忘怀修桥时的日日夜夜,和那些朝夕相处的工友,由于劳动强度很大,筋断骨折是常有的事。黄土公社这边18个大队负责架设左岸的边墩和中间的三个河心墩,盐井公社的6个大队则负责右岸边墩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意外,一工友出事了,再也没能醒来.
1977年10月
1977年10月以前,黄土公社和盐井公社的老百姓往来仅凭江上架起的一座索桥,索桥连接了两岸文化,贸易,爱情,亲情,友情….方便了人们互相来往,也方便了很多过路的行旅和他们匆匆的脚步,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往于索桥上,或过路匆匆,或推车担货,一时间古老的索桥承载着人们的痛苦,欢乐,怀念,理想….很多的东西.但是简易的索桥很窄,单凭几根钢缆联接两岸,然后在其上铺上些木板,板与板之间可以看见脚下湍急的江水。人踩着晃晃悠悠的桥身,望着桥下的激流,心儿提在嗓子眼那种悬乎场面令人胆颤心惊,手脚冒汗。到了冬天,桥上落一层霜花滑溜溜的,行人更是提心吊胆,步履艰难。很多胆小的人宁愿淌水也不愿从桥上通过。
人们在一起商议,重新建一座桥吧。1977年10月,由安县交通局主持,一场浩浩荡荡的建桥运动拉开了序幕。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能加入修桥队伍是很光荣的事情,由于缺少专业人才,政府从每个生产队里挑选出一些有手艺的人组成的民工队加入筑桥队伍来突击建桥,我父亲有幸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筑桥工,每当提及那段难忘激情岁月,我的父亲总是有说不完的话。我知道父亲很怀念他们亲手修建的黄土大桥,怀念当年一起战斗过的那群工友和朋友,更怀念一起走过的岁月。我也从我父亲口中得知了当年建桥筑路时的点点滴滴,今天幸能与大家分享,首先得感谢父亲。
那时的人心态都很积极,劳动总是努力。年轻人在一块儿不知苦和累,总是激情似火。建桥的生活是艰苦的,建桥的过程总是苦难重重。在那个物质溃乏的年代,人力几乎成了工地上全部的动力。缺少专业设备——以铁锤、铁钎开凿,没有挖掘机,每个桥基全凭人工一寸一寸地向下挖出十几米,为保证桥墩施工,每个基坑都必须要很多台抽水泵24小时同时向外抽走,每个生产队的水泵全部都集中在工地调用;缺少威力强大的黑色火药——只以硝、硫、木炭配置的土制火药替代,艰难得对付着坚硬的山体;缺少运输工具——桥墩用的条石也是全凭石匠们在石鸭村的山上开采出来,一拓拓抬过来,数十人两两相对、和着号子,如舞龙般抬起沉重的石块,体弱者常在行进中无声倒下; 缺少搅拌机械——建桥所用的混泥土也全凭着人力铲揿锄钩,一桶一桶的担到工地上的…. 无论是白天黑夜,工地上劳动号子声声不断、此起彼伏,回荡在安昌河畔…….一到开饭时间,工地上几百人浩浩荡荡,大伙有说有笑,一杯”老白干”下肚,疲劳散尽。工地有时为抓任务、抓进度,很多时候晚上也会加班,离家较远的则在用稻草薄膜搭的工棚里,卷着被子稍事休整又得投入战斗。想着黄土大桥的竣工指日可待,身体疲惫心里却是非常幸福的。
虽然已过去30多年了,但父亲永远无法忘怀修桥时的日日夜夜,和那些朝夕相处的工友,由于劳动强度很大,筋断骨折是常有的事。黄土公社这边18个大队负责架设左岸的边墩和中间的三个河心墩,盐井公社的6个大队则负责右岸边墩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意外,一工友出事了,再也没能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