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庙镇古称“府大庙” 大庙镇
,位于凤阳县西南,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0公里,辖16个村民委员会、15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6万人,耕地面积4.2万亩。北邻著名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明皇陵,南接凤阳山脉。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素有“皖东重镇”之称。连接凤阳县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第二条旅游线穿镇而过,自中都城遗址向南,经明皇陵,过苗郢水库即可到达位于韭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内的,素有“江北第一洞”美称的韭山洞。36公里的水泥路贯穿全境,出镇10分钟即可到达合—蚌路、凤—淮路和省道307线,合(肥)徐(州)高速,南(京)洛(阳)高速,并可迅速到达京沪铁路蚌埠站、凤阳站及淮河蚌埠、临淮关码头。
编辑本段面积
全镇面积70平方公里,辖15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人口7.6万人,镇内有丰富的石英岩资源, 已探明储量25亿吨,居华东之首,品位居全国第一。镇内官沟水库系中型水库,库容2100万立方米。
编辑本段经济
上年工农业总产值4.57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700万元,工业企业总产值6亿元,财政收入1200万元,人均纯收入2446元。
编辑本段产业
物产丰富,山上蕴藏着大量的石英岩资源,据地矿部门探测 大庙镇
,储量达5亿万吨,品位高,质量好。近年来,该镇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积极鼓励本地能人和外来投资者到本地经商办企业,为他们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目前,全镇已有大小企业300多家,其中石英砂生产企业80多家,凤阳县天力石英砂厂,台玻矿产投资3000多万元,两年多来,生产经济效益显著;投资3000万元的力诺矿业正在建设中。为了使企业上规模、上档次,近年来,该镇投入上亿元资金加强企业技改,通过技改,提高了产品质量,完善了产品结构。全镇年产石英砂达200多万吨,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在国内玻璃及铸造行业享有盛誉。 该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把栽树、种草、养畜作为富民强镇的主导产业之一。利用沿山各村6度以上坡地和沿路两边100米内,计划栽树2万亩,同时在许岗村、李岗村、田圩村搞好种草试点,做好畜牧业生产这篇大文章.
,位于凤阳县西南,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0公里,辖16个村民委员会、15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6万人,耕地面积4.2万亩。北邻著名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明皇陵,南接凤阳山脉。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素有“皖东重镇”之称。连接凤阳县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第二条旅游线穿镇而过,自中都城遗址向南,经明皇陵,过苗郢水库即可到达位于韭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内的,素有“江北第一洞”美称的韭山洞。36公里的水泥路贯穿全境,出镇10分钟即可到达合—蚌路、凤—淮路和省道307线,合(肥)徐(州)高速,南(京)洛(阳)高速,并可迅速到达京沪铁路蚌埠站、凤阳站及淮河蚌埠、临淮关码头。
编辑本段面积
全镇面积70平方公里,辖15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人口7.6万人,镇内有丰富的石英岩资源, 已探明储量25亿吨,居华东之首,品位居全国第一。镇内官沟水库系中型水库,库容2100万立方米。
编辑本段经济
上年工农业总产值4.57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700万元,工业企业总产值6亿元,财政收入1200万元,人均纯收入2446元。
编辑本段产业
物产丰富,山上蕴藏着大量的石英岩资源,据地矿部门探测 大庙镇
,储量达5亿万吨,品位高,质量好。近年来,该镇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积极鼓励本地能人和外来投资者到本地经商办企业,为他们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目前,全镇已有大小企业300多家,其中石英砂生产企业80多家,凤阳县天力石英砂厂,台玻矿产投资3000多万元,两年多来,生产经济效益显著;投资3000万元的力诺矿业正在建设中。为了使企业上规模、上档次,近年来,该镇投入上亿元资金加强企业技改,通过技改,提高了产品质量,完善了产品结构。全镇年产石英砂达200多万吨,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在国内玻璃及铸造行业享有盛誉。 该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把栽树、种草、养畜作为富民强镇的主导产业之一。利用沿山各村6度以上坡地和沿路两边100米内,计划栽树2万亩,同时在许岗村、李岗村、田圩村搞好种草试点,做好畜牧业生产这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