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澜之城吧 关注:27贴子:1,181


1楼2011-08-01 13:16回复
    妃嫔篇:
    西汉初期,沿袭了秦时的母后称号。又设置了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妃嫔的称号。
    汉武帝时增加了婕妤、娙娥、傛华、充依。
    至汉元帝又新置了昭仪。
    妃嫔等级扩充到十四等。且各有爵位:
    昭仪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
    婕妤视上卿,比列侯。
    娙娥视中二千石,比关内侯。
    傛华视真二千石,比大上造。
    美人视二千石,比少上造。
    八子视千石,比中更。
    充依视千石,比左更。
    七子视八百石,比右庶长。
    良人视八百石,比左庶长。
    长使视六百石,比五大夫。
    少使视四百石,比公乘。
    五官视三百石。
    顺常视二百石。
    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皆视百石。
    上家人子、中家人子视斗食俸。
    五官以下,葬司马门外。
    汉时,只有先朝的皇后可被尊为皇太后。如嗣皇帝是妃嫔所生或从皇族宗室中过继而来者,其生母皆不得称(皇)太后。但也有个别例外。如汉哀帝是诸侯王之子过继而来,其祖母傅昭仪被尊为帝太太后、皇太太后,生母丁姬被尊为帝太后。再加上已被尊为太皇太后的汉成帝母王政君,已为皇太后的成帝皇后赵飞燕,宫中一时出现了四位太后并尊的奇景。
    


    3楼2011-08-01 13:1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西汉:
      长乐宫(东宫):长乐前殿、长信宫(即长信殿)、长定殿、长秋殿、永寿殿(即长寿殿)、永宁殿、临华殿、神仙殿、温室殿、椒房殿、建始殿、广阳殿、中室殿、月室殿、大夏殿、长亭殿
      未央宫(西宫):未央前殿、后阁、麒麟殿、朱鸟殿、宣室殿、清凉殿、宣明殿、广明殿、昆德殿、玉堂殿、金华殿、承明殿、掖庭殿(含云光殿、九华殿、鸣鸾殿)、后宫十四位(昭阳、飞翔、增成、合欢、兰林、披香、凤凰、鸳鸾、安处、常宁、椒风、发越、蕙草、茞若)、钩弋殿、高门殿、非常室、织室、作室、凌室、弄田、敬法殿、白虎殿、猗兰殿、曲台殿、晏昵殿、长年殿、含章殿、寿成殿、万岁殿、永延殿、寿安殿、东明殿、金马殿、大秘殿、神明殿、德殿、延年殿、回车殿、龙兴殿、柏梁台、兰台、渐台、增盘阁、养德宫、武台殿、天禄阁、石渠阁、飞羽殿、平就殿
      建章宫:建章前殿、骀荡宫、馺娑宫、枍诣宫、承光殿、天梁宫、奇宝宫、鼓簧宫、奇华殿、疏圃殿、鸣銮殿、铜柱殿、函德殿、铜池、唐中殿、凉风台、避风台、神明堂、承露盘、井干楼、太液池、孤树池
      其它宫殿:桂宫(含鸿宁殿)、明光殿、北宫(含寿宫、神仙宫)、太子宫(含丙殿、甲观、画堂)、明光宫、贞女楼、永信宫、中安宫
      东汉:
      北宫:德阳殿、温饬殿、安福殿、和欢殿、宣明殿、平洪殿、崇德殿、崇政殿、永乐宫、增喜观、白虎观、天禄殿、章台殿、含德殿、寿安殿、章德殿、崇德殿、永宁殿、迎春殿、延休殿、安昌殿、景福殿、永安宫
      南宫:崇德殿、却非殿、中德殿、千秋万岁殿、平朔殿、明光殿、宣室殿、承福殿、嘉德殿、玉堂殿、宣德殿、建德殿、云台殿、显亲殿、含章殿、杨安殿、长秋宫、西宫、金马殿、铜马殿、敬法殿、章德殿、乐成门、乐成殿、温德殿、东宫、清凉殿、凤凰殿、黄龙殿、寿安殿、竹殿、承风殿、东观
      三雍:明堂、灵台、辟雍
      


      4楼2011-08-01 13:17
      回复
        东汉时的公主一般是“县公主”,如光武帝的女儿为舞阳公主、涅阳公主等等,舞阳和涅阳都是县名;明帝女儿封隆虑公主、武安公主、获嘉公主等等。这些名字都是县名。获嘉地名来自武帝时,刘彻巡视至河东新中,接东越战场喜报,改地名为获嘉。象著名的汉武的姑姑封号馆陶,就在河北,现在还有馆陶县。汉代的王的女儿被称为“任”,如《汉书•王莽传》说:“其女皆为任。”古书的研究者认为“任”其实是当时女子爵位的称呼。
        晋朝的公主则是“郡公主”,因为公主封号之前是郡名,如晋武帝的女儿为平阳公主。这样的“县公主”和“郡公主”也可以简称为“县主”和“郡主”,所以两汉到晋的县主和郡主都是皇帝的女儿。
        到了隋唐时期,太子和诸王的女儿也封郡、县,但不能称为公主,太子的女儿为郡主,诸王之女为县主;明清两代亲王的女儿为郡主,郡王的女儿为县主。唐高宗是专门下诏书规定,皇帝的女儿出嫁教“出降”或“下降”,而诸王之女出嫁只能叫“适”,娶公主称“尚主”,娶诸王之女只能叫“娶”。
        北宋徽宗时曾恢复古称。改公主为帝姬。宋徽宗最宠爱的女儿就叫柔福帝姬。
        明清时,亲王的女儿称为郡主,郡主的女儿称为县主。清代规定,皇帝的女儿封号有种,固伦公主和和硕公主。固伦公主是皇后生的女儿,妃嫔的女儿为和硕公主。只有一个例外。慈禧收六王爷的女儿为养女,却封为固伦公主。她也可能是中国的最后一位公主。
        古代公主出嫁,有专门的词出降、下降,也称下嫁。娶皇帝女儿只能叫尚、尚主。如汉高祖女儿鲁元公主嫁赵王张耳的儿子张敖就叫“张敖尚鲁元公主”或“鲁元公主下嫁敖”。唐高宗时专门下诏规定皇帝之女,即公主出嫁才能称出降,诸王的女儿即县主出嫁只能称适。
        公主的丈夫都知道是驸马。驸马原是官名。叫驸马都慰,是汉武帝时初设的。《汉书 百官公卿表》说“驸马都尉,掌驸马,武帝初置。”颜师古注说“驸,副马也,非正驾车,皆副马。”原为近侍官的一种。三国时玄学家何晏尚金乡公主,魏文帝让他做驸马都尉,从此以后,皇帝的女婿照例授驸马都尉的官职,简称驸马。于是,就成了虚衔,变为一种专用称号了。公主的丈夫还有个别称“粉侯”,这个名称起源于三国时候的名士何晏,何晏尚魏国的金乡公主,赐爵为列侯,因为何晏面如傅粉,所以人们称他为粉侯,后来成了驸马的别称,并由此引申出去称驸马的父亲为“粉父”,驸马兄弟为“粉昆”。
        公主一般都有封邑,而且由皇帝赐给甲第、山庄、园池,允许设自置官吏,这种官吏被称为家令、私府丞、食官等等。
        


        5楼2011-08-01 13:18
        回复
          中国
          中国自汉朝开始设置女官,但历朝的具体制度均有不同。例如北魏时女官有内司(位视尚书令、尚书仆),作司、大监、女侍中(位视二品),监、女尚书、美人、女史、女贤人、书史、书女、小书女(位视三品),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宫人(位视四品),春衣、女酒、女飨、女食、奚官女奴(位视五品)。
          唐朝时,后宫仿照六部设六局: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功局,六局首席女官合称「六尚」,各定员二人,正五品,为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相当於六部尚书。六局统领二十四司,皆为正六品;其下又有二十四典,皆正七品;再之下有二十四掌,皆正八品;掌之下又各设女史。管理宫中一应事务。
          六局女官
          ;尚宫局:
          尚宫掌导引中宫,下有司记(之下有典记、掌记)、司言(之下有典言、掌言)、司簿(之下有典簿、掌簿)、司闱(之下有典闱、掌闱。六尚的出纳文籍都要经过尚宫局印署。
          ;尚仪局:
          尚仪掌礼仪起居,下有司籍(之下有典籍、掌籍)、司乐(之下有典乐、掌乐)、司宾(之下有典宾、掌宾)、司赞(之下有典赞、掌赞),另有彤史二人,正六品,彤史下有女史二人。
          ;尚服局:
          职务包括祭祀时之礼器、礼服,汤沐、仪卫等,尚服掌供服用采章之数,下有司宝(之下有典宝、掌宝)、司衣(之下有典衣、掌衣)、司饰(之下有典饰、掌饰)、司使(之下有典使、掌使)。
          ;尚食局:
          职务包括烹调膳食,尝试食物以检查是否有问题,并管理酒类、柴火、医疗药物等。尚食管掌供膳羞品齐,下有司膳(之下有典膳、掌膳)、司酝(之下有典酝、掌酝)、司药(之下有典药、掌药)、司饎(之下有典饎、掌饎)。
          ;尚寝局:
          职务包括管理床帷,宫苑,日常用品如舆辇、繖扇、灯等。尚寝掌燕见进御之次叙,司设(之下有典设、掌设)、司舆(之下有典舆、掌舆)、司苑(之下有典苑、掌苑)、司灯(之下有典灯、掌灯)。
          ;尚功局:
          职务包括管理女功(女红),如纺织品、衣服缝制等。尚功,掌女功之程,下有司制(之下有典制、掌制)、司彩(之下有典彩、掌彩)、司珍(下有典珍、掌珍)、司计(之下有典计、掌计)。另设宫正(正五品)、司正(正六品)、典正(正七品),负责处分失职之女官和宫女,有女史四人。又有阿监、副监,视七品。
          此外,唐朝又有文学馆,女官中有文学者为学士,执掌教习妃嫔、宫人文化书算等
          


          6楼2011-08-01 13:19
          回复
            长安城的平面布局,可概括为五宫、十二城门、八街九陌,东西九市、一百六十闾里等几项主要内容。
            1.五宫:即前述的长乐宫、未央宫、桂宫、北宫、明光宫。
            2.十二城门:长安城内和城外的交通,依靠12个城门。东墙从北往南以次是宣平门、清平门、霸城门;南墙自东向西是复盎门、安门、西安门;西墙由南往北是章门、直城门、雍门;北墙从西向东是横城门、厨城门、洛城门。
            


            8楼2011-08-01 13:21
            回复
              西汉爵位承袭秦制,分二十等:
              1公士
              2上造
              3簪褭
              4不更
              5大夫
              6官大夫
              7公大夫
              8公乘
              9五大夫
              10左庶长
              11右庶长
              12左更
              13中更
              14右更
              15少上造
              16大上造
              17驷车庶长
              18大庶长
              19关内侯
              20列侯
              当然列侯之上还有诸王,不过那个只能封给刘姓皇族。
              列侯大小的划分一般是按照封侯时所封的户数多少,被封的户数多侯影响力自然也就大了。
              例外就是在开国时,侯的排名是刘邦按战功和政治因素决定的,并未严格按照户数来定。不过平时如果某位侯得皇帝宠信,他的排位也会比较靠前
              


              9楼2011-08-01 13:24
              回复

                【西汉的编户齐民】
                1、西汉对百姓的管理实行编户制度。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
                2、编户的人民对封建国家承担的义务有四项:田租、人口税、徭役(可以用更赋替代)和兵役,并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还有各种田亩附加税。
                3、西汉编户制度既是户籍管理制度,也是赋税制度,它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
                


                10楼2011-08-01 13:2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尚书◎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冀州、济河惟兖州;海岱惟青州;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海惟扬州;荆及衡阳惟荆州;荆河惟豫州;华阳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可见禹划中国为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冀州(今山西、河北、辽南),
                  兖州(今山东西部),
                  青州(今山东东部),
                  徐州(今山东南部、江苏、安徽北部),
                  扬州(今江苏、安徽南部、浙江、江西北部)、
                  荆州(今湖南、湖北),
                  豫州(今河南),
                  雍州(今陕西、甘肃),
                  梁州(今四川)。
                  上郡(治肤施,今陕西省榆林南)
                  汉中(治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
                  巴郡(治江州,今重庆市江北)
                  蜀郡(治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
                  陇西(治狄道,今甘肃临洮)
                  北地(治义渠,今甘肃省宁县西北)
                  三川(治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
                  颖川(治阳翟,今河南省禹县)
                  河东(治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
                  东郡(治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南)
                  砀郡(治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南)
                  邯郸(治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
                  巨鹿(治巨鹿,今河北省平乡西南)
                  太原(治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
                  上党(治长子,今山西省长子西)
                  雁门(治善无,今山西省右玉西)
                  代郡(治代县,今河北省蔚县东北)
                  云中(治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
                  南郡(治江陵,今湖北省江陵)
                  南阳(治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泗水(治相县,今安徽省濉溪西北)
                  薛郡(治鲁县,今山东省曲阜)
                  九江(治寿春,今安徽省寿县)
                  长沙(治临湘,今湖南省长沙市)
                  会稽(治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
                  上谷(治沮阳,今河北省怀来东南)
                  渔阳(治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
                  右北平(治无终,今天津市蓟县)
                  辽西(治阳乐,今辽宁省义县西)
                  辽东(治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
                  临淄(治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
                  琅邪(治琅邪,今山东省胶南西南)
                  黔中( ,今湖南省沅陵西南)
                  广阳(治蓟县,今北京市西南)
                  陈郡(治陈县,今河南省淮阳)
                  闽中(治东冶,今福建省福州市)
                  南海(治番禹,今广东省广州市)
                  桂林( ,今广西百色东北)
                  象郡(治临尘,今广西崇左)
                  九原(治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
                  东海(治郯县,今山东省郯城北)
                  恒山(治东垣,今河北省石家庄市东)
                  济北(治博阳,今山东省泰安东南)
                  胶东(治即墨,今山东省平度东南)
                  河内(治怀县,今湖南省武陟西南)
                  衡山(治邾县,今湖北省黄冈北)
                  鄣郡(治鄣县,今浙江省安吉西北)
                  庐江(治番阳,今江西省波阳东北)


                  12楼2011-08-01 14:00
                  回复
                    济南国治东平陵(今山东章丘枣园西北)。
                    领1.县;东平陵、土鼓、历城、台县,著县、菅县、东朝、邹平、梁邹、于陵。
                    乐安国治临济(今山东高青高城镇)。
                    领9县:临济、高苑、千乘、乐安、博昌、利县、寥城、寿光、益县。
                    齐国治临菑(今山东淄博临淄区齐都)。
                    领6县:临菑、西安、昌国、般阳、广县、临朐。
                    北海国治剧县(今山东昌乐尧沟镇)。
                    领18县:剧县、东安平、平寿、营陵、朱虚、安丘、昌安、平安、高密、夷安、淳于、都昌、下密、胶东、即墨、壮武、挺县、观阳。
                    东莱郡治黄县(今山东龙口黄城集)。
                    领12县:黄县、嵫(去山加巾)国、曲城、掖国、当利、卢乡、牟平、东牟、昌阳、长广、不其、黔陬。
                    徐州刺史部琅邪国治开阳(今山东临沂北戴城子)。
                    领13县,莒县、东安、东莞、姑幕、诸县、东武、琅邪、沟曲、阳都、临沂、开阳、即丘、缯国。
                    东海郡治郯县(今山东郯城城北)。
                    领13县:郯县、襄贲、兰陵、丞县、阴平、戚县、昌虑、合乡、祝其、利城、赣榆、朐县、厚丘。
                    彭城国治彭城(今江苏徐州)。
                    领8县:彭城、留县、广戚、傅阳、武原、吕县、梧县、甾丘。
                    下邳国治下邳(今江苏邳县古邳)。
                    领16县:下邳、良成、司吾、下相、取虑、僮国、夏丘、徐县、睢陵、盱眙、高山、淮陵、东城、曲阳、淮浦、淮阴。
                    广陵郡治广陵(今江苏扬州城北)。
                    领12县:广陵、江都、舆国、堂邑、海陵、高邮、平安、东阳、淩县、射阳、诲西、盐渎。
                    冀州刺史部魏郡治邺县(今河北临漳邺镇)。
                    领15县:邺县、内黄、黎阳、繁阳、阴安、魏县、元城、馆陶、清渊、平思、斥丘、曲梁、梁期、武安、涉国。
                    清河国治甘陵(今山东临清东北)。
                    领7县:甘陵、贝丘、灵县、郁(去有加俞)县、绎幕、广川、东武城。
                    安平国治信都(今河北冀县)。
                    领13县:信都、扶柳、堂阳、南宫、陉县、武邑、观津、下博、武遂、饶阳、安平、南深泽、阜城。
                    巨鹿郡治庄(去土加婴)陶(今河北宁晋东陈附近)。
                    领15县:庄(去土加婴)陶、杨氏、郧(去员加枭)县、下曲阳、南辔(去口去车加言)、任县、平乡、南和、巨鹿、广干、曲周、广宗、广年、斥章、列人。
                    赵国治邯郸(今河北邯郸)。
                    领5县:邯郸、易阳、襄国、中丘、柏人。
                    常山国治元氏(今河北元氏殷村)。
                    领12县:元氏、栾城、平棘、高邑、房子、上艾、真定、九门、蒲吾、井陉、灵寿、南行唐。
                    中山国治卢奴(今河北定州)。
                    领13县:卢奴、安熹、汉昌、蠡吾、安国、毋极、新市、上曲阳、望都、唐县、蒲阴、北平、广昌。
                    河间国治乐成(今河北泊头千户屯附近)。
                    领11县;乐成、弓高、成平、中水、武垣、束州、东平舒、高阳、鄚县、文安、易县。
                    渤海郡治南皮(今河北南皮常庄)。
                    领8县:南皮、东光、重合、高城、阳信、修县、浮阳、章武。
                    荆州刺史部南阳郡治苑县(今河南南阳)。
                    领36县:苑县、西鄂、博望、堵阳、雉县、叶县、犨县、鲁阳、郦国、析县、丹水、南乡、顺阳、武当、冠军、鄼县、阴县、筑阳、山都、邓县、蔡阳、章陵、襄乡、湖阳、朝阳、新野、安众、穰县、涅阳、棘阳、育阳、舞阴、比阳、平氏、复阳、随县。
                    江夏郡治西陵(今湖北新洲城河西岸)。
                    领14县:西陵、邾县、鄂县、蕲春、下雉、沙羡,安陆、南新市、云杜、竟陵、西阳、软(去欠加大)国、郡(去君加黾)县、平春。
                    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
                    领17县:江陵、华容、州陵、枝江、夷道、夷陵、当阳、鄀国、编县、宜城、却(去去加己)国、中卢、襄阳、临沮、秭归、巫县、佷山。
                    


                    13楼2011-08-01 14:01
                    回复
                      长沙郡治临湘(今湖南长沙)。
                      领12县:临湘、湘南、益阳,罗县、下隽、连道、昭陵、醴陵、安城、茶陵、攸县、容陵。
                      武陵郡治临沅(今湖南常德)。
                      领12县:临沅、沅南、汉寿、作唐、孱陵、零阳、充县、酉阳、迁陵、沅陵、辰阳、镡成。
                      零陵郡治泉陵(今湖南永州)。
                      领13县:泉陵、营浦、营道、泠道、重安、湘乡、昭阳、燕阳、夫夷、都梁、洮阳、零陵、始安。
                      桂阳郡治郴县(今湖南郴州)。
                      领11县:郴县、汉宁、便县、耒阳、阴山、临武、南平、桂阳、曲江、浈阳、含洭。
                      扬州刺史部九江郡治阴陵(今安徽凤阳周圩西南)。
                      领14县:阴陵、西曲阳,寿春,当徐、下蔡、平阿、义成、钟离、成德、合肥、浚遒、全椒、阜陵、历阳。
                      庐山郡治舒县(今安徽庐江桂元西)。
                      领14县:舒县、临湖、襄安、居巢、皖县、寻阳、龙舒、六安、安丰、潜(去日加鬲)县、雩娄、阳泉、寥县。
                      丹阳郡治宛陵(今安徽宣州)。
                      领16县:宛陵、芜湖、春谷、溧阳、丹阳、石城、秣陵、湖熟、江乘、句容、故鄣、于潜、泾县、陵阳、黟县、歙县。
                      吴郡治吴县(今江苏苏州)。
                      领13县:吴县、娄县、无锡、毗陵、曲阿、丹徒、阳羡、乌程、由拳、海盐、余杭、钱唐、富春。
                      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
                      领14县:山阴、余暨、上虞、余姚、句章、鄮县、鄞县、诸暨、剡县、乌伤、大末、章安、永宁、东冶。
                      豫章郡治南昌(今江西南昌)。
                      领21县:南昌、余汗、鄱阳、郧(去员加枭)阳、海昏、历陵、柴桑、彭泽、艾县、建昌、建城、新淦、宜春、平都、石阳、庐陵、临汝、南城、雩都、赣县、南野。
                      今台湾岛当时称为夷洲。
                      扬州刺史部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
                      领9县:南郑、沔阳、褒中、成固、安阳、西城、锡县、上庸、房陵。
                      巴郡治江州(今四川重庆)。
                      领14县:江州、垫江、安汉、宕渠、宣汉、汉昌、充国、阆中、涪陵、枳县、平都、临江、朐忍、鱼复。
                      广汉郡治雒县(今四川广汉)。
                      领11县:雒县、新都、什邡、绵竹、涪县、梓潼、葭萌、臼水、郪县、广汉、德阳。
                      广汉属国治今甘肃文县。
                      领3道:阴平道、甸氏道、刚氏道。
                      蜀郡治成都(今四川成都)。
                      领8县3道:成都、广都、江原、临邛、郫县、繁县、广柔、蚕陵;绵厩(去既加虎)道、汶江道、湔氐道。
                      蜀郡属国治汉嘉(今四川芦山东北)。
                      领4县:汉嘉、徒县、严道、旄牛。
                      键为郡治武阳(今四川彭山城江东)。
                      领9县:武阳、南安、牛脾(去月加革)、资中、汉安、江阳、符节、南广、僰道。
                      键为属国治朱提(今云南昭通)。
                      领3县:朱提、汉阳、堂狼。
                      牂牁郡治且兰(今贵州贵定县东)。
                      领16县:且兰、毋敛、鄨县、平夷、夜郎、淡稿、谈指、漏卧、漏江、同并、毋单、甸町、宛温、镡封、进乘、西随。
                      益州郡治滇池(今云南橙江晋城)。
                      领16县:滇池、俞元、胜休、建伶、连然、谷昌,昆泽、同劳、同濑、味县、牧靡、秦臧、挵栋、毋畷(去田加木)、律高、贲古。
                      


                      14楼2011-08-01 14:01
                      回复
                        http://tieba.baidu.com/f?kz=234367379


                        15楼2011-08-01 14:04
                        回复



                          16楼2011-08-01 17:05
                          回复



                            17楼2011-08-01 17:0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18楼2011-08-01 17: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