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吧 关注:370贴子:3,073

回复:【图】混元太上无极人教教祖三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拜!愿老君保佑我中考顺利!再拜!叩首


425楼2013-11-17 09:41
回复
    无量道尊!


    IP属地:河南426楼2013-12-07 14:53
    回复
      无量天尊,拜


      430楼2014-02-09 13:55
      回复
        论真仙第一
        吕曰:“人之生也,安而不病、壮而不老、生而不死,何道可致如此?”
          钟曰:“人之生,自父母交会而二气相合,即精血为胎胞,于太初之后而有太质。阴承阳生,气随胎化,三百日形圆。灵光入体,与母分离。自太素之后已有升降,而长黄芽。五千日气足,其数自满八十一丈。方当十五,乃曰童男。是时阴中阳半,可比东日之光。过此以往,走失元阳,耗散真气,气弱则病、老、死、绝矣。平生愚昧,自损灵光,一世凶顽,时除寿数。所以来生而身有等殊,寿有长短。既生复灭,既灭复生。转转不悟而世世堕落,则失身于异类,透灵于别壳。至真之根性不复于人,傍道轮回,永无解脱。或遇真仙至人,与消其罪,除皮脱壳,再得人身。方在痴病愚昧之中,积行百劫,升在福地,犹不免饥寒残患。遍逦升迁,渐得完全形貌,尚居奴婢卑贱之中。苟或复作前孽,如立板走丸,再入傍道轮回。”
          吕曰:“生于中国,幸遇太平,衣食稍足而岁月未迟。爱者安而嫌者病,贪者生而怕者死。今日得面尊师,再拜再告,念以生死事大,敢望开陈不病不死之理,指教于贫儒者乎?”
          钟曰:“人生欲免轮回,不入于异类躯壳,尝使其身无病、老、死、苦,顶天立地,负阴抱阳而为人也。为人勿使为鬼,人中修取仙,仙中升取天。”  吕曰:“人死为鬼,道成为仙。仙一等也,何以仙中升取天乎?”
          钟曰:“仙非一也。纯阴而无阳者,鬼也;纯阳而无阴者,仙也;阴阳相杂者,人也。惟人可以为鬼,可以为仙。少年不修,恣情纵意,病死而为鬼也。知之修炼,超凡入圣,脱质而为仙也。仙有五等,法有三成。修持在人,而功成随分者也。”
          吕曰:“法有三成而仙有三等者,何也?”
          钟曰:“法有三成者,小成、中成、大成之不同也。仙有五等者,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之不等,皆是仙也。鬼仙不离于鬼,人仙不离于人,地仙不离于地,神仙不离于神,天仙不离于天。”  吕曰:“所谓鬼仙者,何也?”
          钟曰:“鬼仙者,五仙之下一也。阴中超脱,神象不明,鬼关无姓,三山无名。虽不轮回,又难返蓬瀛。终无所归,止于投胎就舍而已。”
          吕曰:“是此鬼仙,行何术、用何功而致如此?”
          钟曰:“修持之人,始也不悟大道,而欲于速成。形如搞木,心若死灰,神识内守,一志不散。定中以出阴神,乃清灵之鬼,非纯阳之仙。以其一志阴灵不散,故曰鬼仙。虽曰仙,其实鬼也。古今崇释之徒,用功到此,乃曰得道,诚可笑也。”
          吕曰:“所谓人仙者,何也。


        来自Android客户端431楼2014-02-21 23:35
        回复
          拜混元太上无极人教教祖三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


          432楼2014-04-04 11:28
          回复
            王重阳立教十五论
            第一:论住庵
              凡出家者,先须投庵。庵者舍也,一身依倚。身有依倚,心渐得安,气神和畅, 人真道矣!凡有动作,不可过努,过劳则损气,不可不动,不动则气血凝滞,须要 动静得其中,然后可以守常安分,此是住庵之法。
              第二:论云游
              凡游历之道有二:一者看山水明秀,花木之红翠,或玩州府之繁华,或赏寺观 之楼阁,或寻朋友以纵意,或为衣食而留心,如此之人,虽行万里之途,劳形费力, 遍览天下之景,心乱气衰,此乃虚云游之人。二者,参寻性命,求问玄妙,登□□ 之高山,访明师之不倦。渡喧轰之远水,问道无厌。若一句相投,便有圆光内发。 了生死之大事,作全真之丈夫,如此之人,乃真云游也。
              第三:论学书
              学书之道,不可寻文而乱目,当宜采意以合心。舍书探意采理,舍理采趣,采 得趣,则可以收之入心,久久精诚,自然心光洋溢,智神踊跃,无所不通,无所不 解。若到此,则可以收养,不可驰骋耳!恐失于性命。若不穷书之本意,只欲记多 念广,人前谈说,夸讶才俊,无益于修行,有伤于神气。虽多看书,与道何益?既 得书意,可深藏之。
              第四:论合药
              药者,乃山川之秀气,草木之精华。一温一寒,可补可泄,一厚一薄,可表可 托。肯精学者,活人之性命,若盲医者,损人之形体,学道之人,不可不通。若不 通者,无以助道。不可执著,则有损于阴功,外贪财货,内费修真,不是今生招愆, 切忌来生之报,吾门高弟,仔细参详。
              第五:论盖造
              茅庵草舍,须要遮形,露宿野眠,触犯日月苟或雕梁峻宇,亦非上士之作为。 大殿高堂,岂是道人之活计。斫伐树木,断地脉之津液,化道货财,取人家之血脉。 只修外功,不修内行,如画饼充饥,积雪为粮,虚荣众力,到了成空。有志之人, 早当觅身中宝殿,体外朱楼,不解修完,看看倒塌。聪明君子,细细察详。
              第六:论合道伴
              道人合伴,本欲疾病相扶。你死我埋,我死你埋。然先择人而后合伴,不可先 合伴而后择人。不可相恋,相恋则系其心,不可不恋,不恋则情相离。恋与不欲, 得其中道可矣!有三合三不合:明心,有慧,有志,此三合也。不明著外境,无智 慧性愚浊,无志气干打哄,此三不合也。立身之本,在丛林全凭心志,不可顺人情, 不可取相貌,唯择高明者,是上法也。
              第七:论打坐
              凡打坐者,非言形体端然,瞑目合眼,此是假坐也。真坐者,须十二时辰,住 行坐卧,一切动静中间,心如泰山,不动不摇,把断四门,眼耳口鼻,不令外景入内,但有丝毫动静 思念,即不名静坐。能如此者,虽身处于尘世,名已列于仙位。不须远参他人,便 是身内圣贤。百年功满,脱壳登真,一粒丹成,神游八表。
              第八:论降心
              凡论心之道,若常湛然,其心不动,昏昏默默,不见万物,冥冥杳杳,不内不 外,无丝毫念想,此是定心,不可降也。若随境生心,颠颠倒倒,寻头觅尾,此名乱心也,速当剪除, 不可纵放,败坏道德,损失性命。住行坐卧,常勤降闻见知觉,无病患矣!
              第九:论炼性
              理性如调琴,弦紧则必断,慢则不应,紧慢得中,琴可调矣!则又如铸剑,钢 多则折,炀多则卷,钢炀得中,则剑可铸矣,炼性者,体此二法,则自妙也。
              第十:论匹配五气
              五气聚于中宫,三元攒于顶上,青龙喷赤雾,白虎吐乌烟。万神罗列,百脉流冲。 丹砂晃朗,铅汞凝澄,身且寄向人间,神已游于天上。
              第十一:论混性命
              性者神也,命者气也。性若见命,如禽得风,飘飘轻举,省力易成。阴符经云: “禽之制在气。”是也。修真之士,不可不参,不可泄漏于下士,恐有神明降责。 性命是修行之根本,谨紧锻炼矣!
              第十二:论圣道
              入圣之道,须是苦志多年,积功累行,高明之士,贤达之流,方可人圣之道也。 身居一室之中,性满乾坤,普天圣聚,默默护持,无极仙君,冥冥围绕。名集紫府, 位列仙阶,形且寄于尘中,心已明于物外矣!
              第十三:论超三界
              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乃三界也。心忘虑念,即超欲界,心忘诸境,即超色 界,不着空见,即超无色界。离此三界,神居仙圣之乡,性在玉清之境矣!
              第十四:论养身之法
              法身者,无形之相也。不空不有,无后无前,不下不高,非短非长。用则无所 不通,藏之则昏默无迹。若得此道,正可养之。养之多则功多,养之少则功少。不 可愿归,不可恋世,去往自然矣!
              第十五:论离凡世
              离凡世者,非身离也,言心地也。身如藕根,心似莲花。根在泥而花在虚空矣! 得道之人,身在凡而心在圣境矣!今之人,欲永不死,而离凡世者,大愚不达道理 也!
              言十五论者,警门中有志之人,深可详察之。


            433楼2014-04-04 11:34
            回复
              大礼参拜太上道祖。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434楼2014-05-23 21:56
              回复
                截教弟子玄机叩请大师伯圣安,祝师伯圣寿无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35楼2014-07-08 01:44
                回复
                  拜混元太上无极人教教祖三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


                  436楼2014-08-03 14:12
                  回复


                    437楼2014-10-08 23:47
                    回复
                      顶礼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438楼2015-01-11 16:11
                      回复


                        440楼2015-12-19 09: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