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新书吧 关注:687贴子:30,507
  • 13回复贴,共1

〖九州☆卿相〗无聊‖关于孙权与周瑜的关系(小汇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好多新三党一口咬定孙权谋害周瑜,这让我感觉很不爽……
虽然是YY,不过感觉君主的猜忌还是有的,不可能完全信任,不过也不会离谱到谋害周瑜,自毁长城的地步,收集了一下贴吧里观点很不同的几篇讨论帖,贴到这栋楼里,大家有兴趣就看看好了。


IP属地:四川1楼2011-07-27 06:56回复
    【观点一】孙权猜忌周瑜,周瑜被逼无奈论
    作者的看法:
    当时的情况可能是:赤壁战后,周瑜对刘备招兵买马很不悦,可又不好明说什么,想把刘备挤到荆南去,好趁机吞并他的部下,无奈刘备也是英雄了得,就是不去;后来又想把刘备软禁吴都,孙权不同意。万般无奈之下,周瑜有杀刘备之心,这时孙权进妹表达了对周瑜的不信任,也阻止了这一行动,重挫了周瑜信心,也让联军中事实上形成两帅。为了摆脱猜忌和纠纷,只好提出伐蜀。


    IP属地:四川2楼2011-07-27 06:59
    回复
      论孙权是否猜忌周瑜(原创精品)
      人们在谈论三国时,常常为孙权是否猜忌周瑜面争论,其实这个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只要我们能注意一下几个情况就很明白了:
      一, 兵入吴都,古今中外,兵入都城而不被猜忌者,几乎没有,难道都督能例外吗?所以这一条是讨论孙权与周瑜关系时绝对不可忽视的问题。尽管周瑜自己问心无愧,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稳定局势,但稍一过头就是擅权了。兵入吴都后,吴庭上下尽是周瑜的人,尽管周瑜说自己只是推荐,但此时在都督兵满吴都时,推荐与任命又有什么区别呢?而周瑜后来去鄱阳湖练兵,很可能就是为了避嫌。
      二, 赤壁大战前夕,吴国大臣为了战和争论不休,孙权不能作主,但一听说周瑜回来了,这些人马上去找周瑜。他们为什么去找周瑜,说明在他们心中,周瑜才是最后的决策人。尽管周瑜对战和有自己的主见,但为什么此时他不说呢?因为他一旦说了,孙权作为领导人的决策地位马上就动摇了,孙权的威信也就不存在了。同时可见,同样的事周瑜以前可能也遇到过,但他谨守臣分,尊重孙权的决策人地位。
      至于说诸葛亮智激周瑜,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周瑜连自己人都不明确回答,怎么可能明确回答一个外臣,那不就欺主了吗?
      史书记载孙权继位后,周瑜见孙权必行大礼。为什么这样?试想周瑜的兵满吴都,周瑜所推荐的臣子也充斥吴国,要是他再有一个不臣之举,底下那些聪明人不把孙权给废了。我想这也是周瑜自己不扩军的缘故。
      在周瑜权力如此之大时,如果说孙权不猜忌周瑜的话,孙权简直就是白痴了。不说周瑜只是哥哥孙策的总角料主,为了争大位,父子相残的事也屡见不鲜。因此孙权送妹给刘备,不肯软禁刘备,借地给刘备等,只有一个原因------牵制周瑜。这也就是刘备敢于行离间计的缘故,从曹操,刘备不断想离间孙权周瑜,可见他们之间肯定是有裂缝的,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嘛。
      这时候说什么防备曹操的话,只有白痴才会相信,周瑜明白所谓防曹就是防自己,而自己并无不臣之心,话又是从孙权的口中说出来的,也只好假装相信了。实际上上周瑜几乎从来不驳斥孙权的话,即便孙权的决定是错误的,因为一旦驳斥了,而大臣们又站在了自己一边,孙权的权威就完了,吴国也就动摇了。试想,曹操赤壁大败之后,损失惨重,威望士气低落,自顾不暇,怎么可能再来,有一种说法认为曹操损失实际并不大,可水军尽没总是事实吧,没有水军,曹操怎么可能再对孙权产生实际威胁呢?以后的事实也证明曹魏后来只满足于巩固江北的地盘,再也不曾攻打江南。即便到了晋国,也是花了好几年完成水师建设后才开始灭吴的。
      而且周瑜死前上表,有“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何其无奈,这句话所表达的含义就是:以前您对我有猜忌,所以不肯相信我;现在我都要死了,再也威胁不到您了,您就相信我这吧。如果孙权一直相信周瑜的,周瑜就不会说这种话了。
      


      IP属地:四川3楼2011-07-27 07:00
      回复
        ————————————————————————————————————-


        IP属地:四川5楼2011-07-27 07:00
        回复
          【观点二】周瑜待遇惨淡论
          作者观点:现在再谈谈孙权,今天仔细看看鲁肃传,发现孙权对周瑜还不如对鲁肃好,赤壁之战后把赤壁之战的功劳全部算到鲁肃头上,战略方面更是对鲁肃言听计从,我虽然不想承认,但也不得不承认。
          良明月说说:这贴好像是夫人的,后面还有几贴吧友的精彩回复,我一并贴下来了。


          IP属地:四川6楼2011-07-27 07:05
          回复
            ————————————————————————————————


            IP属地:四川9楼2011-07-27 07:08
            回复

              我们先来看看周瑜是怎么死的。
              《三国志》周瑜本传记载: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日:“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於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
              每次看到这里都觉得不可思议,周瑜为什么会猝死?书中没有任何地方记载是他围攻江陵时的旧伤复发所致,被气死更是不可能的,况且他自己也说了:“至以不谨,道遇暴疾……”,看上去似乎是得了急病,突然去世,大胆的设想一下:假如是有人故意谋害呢?周瑜的死是否会让某些人从中获益?
              自古以来,贤相名将之暴毙多数都另有缘由,周瑜这个时代英雄的突然死亡也是在无法不让我浮想联翩。在周瑜的遗言中不难看出,如果假设成立,那么应该只有中毒一种可能,而且周瑜对此完全不知情。以下试分析此案他杀的可能性。
              案情,首先要确定嫌疑人都有谁?他们的动机是什么?
              1、刘备、曹操、程普、刘璋等仇人
              周瑜是东吴铁杆鹰派,主张吞刘自大,也曾经建议孙权软禁前来借地的刘备,所以刘备对周瑜无论如何都不会有好感。但此时孙刘两家尚处蜜月期,即便刘备真要除去周瑜,也只能采取暗杀手段,或者离间孙权,因为一旦不能一击致命,孙刘联盟会瞬间瓦解,曹操再次南征能把刘备打的他妈妈都不认识他。离间计在此前已经被证明无效,而周瑜自己说了是患病,所以不可能是刘备下手,刘备的嫌疑可以排除。曹操虽然不必偷偷摸摸的干这个坏事,但是杀周瑜的难度系数实在太大,况且如果周瑜是被曹操派人暗算,那他不会说自己是患病,所以此案也与曹操无关。周瑜和程普不合是众所周知的,但此前程普已经被周瑜的魅力所折服,二人不存在深仇大恨,所以也不可能是程普作为。刘璋也不可能是凶手,因为周瑜的遗言中对此没有涉及。
              


              IP属地:四川11楼2011-07-27 07:13
              回复
                ————————————————————————————————————


                IP属地:四川13楼2011-07-27 07:13
                回复
                  帝王心术关键是玩平衡。如果从表相上看,孙权对“对待孙策的人厚,对孙坚的人稍差些”,其原因是“孙策的人”与“孙坚的人”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实际上孙策时代基本奠定的孙吴的重量级的人才基础。而历史明确记载参加赤壁之战的东吴诸将中,除周瑜、周泰并没多少“孙策的人”,却有很多吕蒙、凌统、甘宁这样孙权“自己的人”。赤壁之战,孙权以周、程互为左都都督,实际上是在元老派与少壮派之间玩的平衡,照顾到双方利益,让双方互相牵制,双方互相打小报告,便于孙权在后台遥控。
                  而周瑜败曹操走曹仁后,真正是“功劳镇主”了,也是周瑜第一次当上有地盘的太守,孙权鞭长莫及。汉末当上太守是很可怕的,参与群雄争霸的就是太守为主,孙家打下江东基业的过程中要灭掉多少太守。而且在刘备集团的军事合作上,孙权远在柴桑、京口,鲁肃又早早的调回去了,所以周瑜一个人说了算的,正如吕蒙所说“事决于瑜”,这个“事”包括了孙吴在荆州的一切军政事宜。所以,孙权怎能不对周瑜担心呢?尤其是当周瑜提出由他本人软禁刘备指挥关张时,万一周瑜稍有反心,这对周瑜是天赐的大机。我们从喜爱周瑜的角度不相信周瑜有“拥兵自重”的意图,但作为孙权,对保护他自己的权力有高度的慎重,所以他必取采取一定的制裁、限制周瑜的办法。正因如此,他不同意“徒备置吴”,而同意了“取益州”,因为在孙权的理解,后者对自己政权的保险系数高。
                  此外,“徒备置吴”是周瑜得知刘备进京口时的临机之谋,孙权产生这种疑虑便给了刘备脱逃的机会,而“取益州”是“徒备置吴”的发展,周瑜通过成熟的谋划、在适当的时机提出(这时孙权已经渐渐看出刘备做大的后果)还有以与孙瑜同行的方式打消孙权的顾虑,才使得此计成行。
                  我想你还年少,对“猜忌”的理解是背后陷害、使坏才叫“猜忌”。实际上君臣之间的猜忌是永远不能避免的,就象刘备对关羽张飞不可避免存在猜忌一样,孙权对周瑜也是如此。但因为三国战乱时期,各集团首领都在危机中生存我觉得周瑜不是象你说的那么忠诚汉室,只是出于友情帮帮孙策。周瑜既然从事孙策,本身就是有重划天下的想法。他对鲁肃谈“代汉者起东南”,而对孙权则谈辅佐汉室,看起来是矛盾的。其中原因,我认为一是周瑜考虑政治的全面,在汉祚与东吴基业把握着微妙的关系,懂得利用“汉室”的旗号。其二,则是周瑜眼界广大、器局宏远,他想的是整个天下,想是的除掉曹操天下太平,不是先找个地盘过富贵日子。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理解,周瑜的想法只有周瑜自己知道。祥梦阉老先生说,“周瑜的高雅之处,在于从不说悖汉的话,这一点与诸葛亮同与鲁肃异。这个评价就太“高雅”,很值得品味。
                  


                  IP属地:四川17楼2011-07-27 07:16
                  回复
                    我始终不明白的是,如果孙权对周瑜猜忌,为什么要让他守江陵。许贡看到孙策在江东所为,写密信建议朝廷招孙策回京任高官以显贵,一般来讲,如果朝廷看到在外大将有这样的苗头就要招回,不会让他在外将兵。即使大将本人是忠于朝廷的,但如果让朝廷有了猜忌之心,就不会在外留任。毕竟手中有兵的人于常人不同,更何况像周瑜这样,在当时是唯一完败曹操的人。
                    从三国志来看,对于江东而言,守江陵的都是亲信,后来吕蒙不起,孙权问吕蒙:卿如不起,谁可守南郡。吕蒙说:然。吕蒙和朱然都是孙权的亲信,守陆口的鲁肃和后来的陆逊也是。周瑜是第一个守南郡的,孙权对他肯定要信任,以当时的情况,孙权要更相信周瑜多些,因为与后来不同的是,当时在荆州的还有刘备,如果孙权对周瑜不信任,他肯定要担心周瑜联合刘备做出什么事,周瑜是打胜曹操的人,孙权惧怕曹操,而周瑜能胜曹操,刘备是被曹所败的人,个中高下不言自明,周瑜能胜曹,就能制刘备,如果孙权对周瑜不信任,他会感到威胁很大。但孙权放心地让周瑜守南郡,这不更说明孙权对周瑜的信任。但说周瑜是孙权是亲信就不恰当,周瑜和孙权之间有平等的成分,与江东其他诸臣不很一样。
                    不知道我想的是否合理,请各位大人多指点
                    他们的关系是我一直很疑惑的,原来一直认为孙权周瑜也算是君臣关系的典范了,可现在很流行孙权“猜忌说”,又看了那么多精彩的评论,说几句:
                    孙策初亡, 人心浮动,甚至出现宗亲叛乱,孙权急需有人尤其是在政治军事上有影响力的人帮他稳定局势,周瑜“将兵赴丧”,对稳定巩固孙氏政权起到重要作用,孙权对他当是充满感激的。赤壁战前周瑜力排众议,力主抗曹,让孙权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令程普与其一起掌兵多半是为了平衡元老派与少壮派,希望两派都能竭力抗敌,此战关系到东吴的生死存亡,孙权应该不会有意制造内部矛盾。在赤壁战后,周瑜功高盖主,会给孙权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于是难免会产生一些想法,毕竟部下的风头太足总会让君主有点不安,其实也是对自己能否驾御这个“文武畴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的部下能力的怀疑。但周瑜非常善于处理君臣关系,从不居功自傲,加上多年来亦臣亦兄的感情,从感情上说孙权是信任周瑜的,人总是有感情的,君主也一样。同时,孙权是雄主,周瑜总能激起他心底的雄心壮志,让他看到成就霸业的希望,这也使得他非常倚重周瑜。而这种想迫切成就霸业的愿望加强了孙权对周瑜的倚重,也盖过了功高镇主所造成的心理压力。
                    所以我也认为总的来说孙权对周瑜是信任的,更是倚重的,这种感情上的信任和事业上的倚重远远超过他作为君主对周瑜的猜忌,再加上周瑜的早逝使这一点猜忌也烟消云散了,只留下了对周瑜的无限感激与怀念,并把他看作是衡量其后三杰的标准和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另外我也认为周瑜是不会自立的,原因和秦北客说的一样。周瑜的家庭背景和从小所受的教育导致他尽管具备那样的才能和气度,但缺乏那股自立为王的霸气,不会公然背叛汉室,更不可能背叛其主。
                    


                    IP属地:四川22楼2011-07-27 07:17
                    回复
                      明月
                      一路读下来
                      太精彩的说


                      IP属地:上海23楼2011-08-03 18:19
                      回复


                        IP属地:四川24楼2011-08-03 22:28
                        回复
                          最郁闷的是。。。去百度一下孙权周瑜关系。。。出来好多都是谋杀论或者不和谐论。。。好无语。。。这样会误导很多人的。。。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25楼2011-08-04 10:32
                          回复
                            好贴!


                            26楼2011-08-11 09: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