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公开“宝莲灯”的剧情吗?秋老师的剧本是电子版本稿,还是印刷稿,还是手写稿?
“鱼美人”“宝莲灯”,相比我更喜欢“宝莲灯”,这点可能很多人觉得很奇怪。
LOOK:
http://tieba.baidu.com/p/1099270898“【计划】把《天地传说鱼美人》《天地传说宝莲灯》补看完整!”贴子其中36楼,节选我的片面之词:
……
“玉池居”打造出了人们心目中的“世外桃源”,在这里生活真的是“只羡鸳鸯不羡仙”!
七八个演员愣是演活了一部剧。虽说是传说剧,但打戏不多,文戏居多。心理描写、刻画内心情感编剧很用心!
大胆想象:其实剧末不用“皆大欢喜”收尾也可以,来个“仙剑”式的悲剧结尾或“鱼美人”式的幻景结尾也是一步妙棋。这样可以赚足群众眼泪,使该剧有“凄美”风格。
《新白》也是“皆大欢喜”收尾,这种孝儿救母的剧情确实感人,连老天都感动!
还有一个观后心得就是:该剧用“谈心”场景来化解“心结”比比皆是,但观之却不显重复。
比如三圣母喜欢刘彦昌,飘飘找刘彦昌谈话;刘彦昌与三娘吃饭谈到飘飘的心结;然后三娘找飘飘谈话第一次失败;后来又用一个场景,群众演员说三娘肚子里肯定是儿子,飘飘心中不悦,三娘轻功飞身追飘飘,身体不适,与飘飘谈话,解开心结;然后飘飘被请到“玉池居”一起吃饭,冰释前嫌。光这一集剧情“谈心”场景就有好几起,但细想,如果没有这些“谈心”场景,剧情中各人物性情变化又圆不了。
无独有偶,还有多处,飘飘与田师父用山寨版缆车过山崖,袖子里藏石头这一剧情;在树林里三娘故意对飘飘说二郎神来了抢走了小沉香,以此来测踏雪对大沉香的情意。等等这些都可以用“设局”两字来简称。局设得好,有看头。剧情也得到了发展,感情也得到了发展。哈哈,秋婷老师的编剧有自己的一套,超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