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山吧 关注:326贴子:1,370

缙云山总介绍,游客必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缙云山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嘉陵江温塘峡畔,古名巴山。与嘉陵江小三峡、合川钓鱼城一并被定为国家级自然风景名胜区。缙云山总占地面积76平方公里,海拔350米—951米。缙云山景色宜人,植物资源丰富!


IP属地:重庆1楼2011-07-22 19:17回复
    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质构造属川东褶皱带华蓥山帚状弧形构造。褶皱带由明显的北北东-南南西走向的三个背斜,两个向斜构成,构造单元由西北向东南分别为牛鼻峡背斜,温汤峡背斜和观音峡-中梁山背斜组成,背斜之间有宽缓的澄江向斜和北碚向斜谷地,嘉陵江由西北向东南横切三个背斜和两个向斜,因而形成三个险峻的峡谷,即牛鼻峡、温汤峡、观音峡。
    峡谷两侧山高岩陡,峭拔幽深,形势险要,其雄奇瑰丽之势,犹如长江三峡的缩影,故素有“嘉陵江小三峡”之称。褶皱带在白垩纪末期第三纪初的四川运动形成。地层有三迭纪、侏罗纪和第四纪地层,而缙云山属于三个背斜的中间一支温汤峡背斜的一部分,与小三峡山下相映,风景秀丽,海拔200—952.2米,相对高差752.2米。 缙云山的南段为箱形山脊,顶部平缓。全山西翼较缓,坡度20°左右,东翼较陡,坡度60°~70°,因此两翼植物和植被有所不同。


    IP属地:重庆3楼2011-07-22 19:24
    回复
      缙云山岩层为砂、泥页岩相间组合,上层为厚砂岩,下层为泥页岩,泥页岩积水。岩层越厚,积水越多。在砂岩和泥页岩接触面,有接触水流出。采煤后的煤洞有煤洞水,岩体在这些流水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以山脊线为分水岭。在东南翼和西北翼上发育的许多平行排列的顺向河及冲沟,构成了缙云山的梳状水系。 冲沟长度一般为0.7~1公里,最长者1.8公里,最短者0.5公里,大多属于幼年冲沟,其弯曲度不明显,多为直线型冲沟,而沟谷为“v”字型。谷宽10~50米,也有几米宽的,由于山体蓄水量较大,冲沟大多数(12条)有常年性流水,成为山泉,满足职工、村民以及游客的生活用水,并且煤洞水还成为地势较高的丘陵地的灌溉用水。所有这些流水最终流入嘉陵江。保护区范围内,有人工挖掘的堰塘,溪沟筑成的大小水库共计11个。


      IP属地:重庆4楼2011-07-22 19:24
      回复
        缙云山的土壤以三迭纪须家河组厚层石英砂岩、炭质页岩和泥质砂岩为母质风化而成的酸性黄壤及水稻土。山麓地区为侏罗纪由紫色砂页岩夹层上发育的中性或微石灰性的黄壤化紫色土。 缙云山土壤分为黄壤和水稻土两大类,并有少量零星分布的紫色土。黄壤大类又分为黄壤和黄泥土两亚类,二者各有一属,即冷砂黄壤土属和冷砂黄泥土属,其中冷砂黄壤土属有6个土种,冷砂黄泥土属有4个土种。水稻土大类只有1个亚类,1个土属,3个土种。 缙云山的矿藏以煤为主,并有少量铁矿等。其煤层主要分布在缙云山西北面的蔡家沟、杨泗沟、双河口、黄焰沟及东南面的么店子、水马门、麻林坝一带。据统计,1926~1933年.宝源煤矿公司在缙云山采煤,最高年产量达125085吨。铁矿主要分布在东北面的火烧山、舵鼓石及公路沿线一带,1958年.曾以此山铁矿炼铁。


        IP属地:重庆5楼2011-07-22 19:25
        回复
          缙云山良好的森林植被,也是野生动物栖息的良好环境,因而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在五十年代,曾有虎豹等大型食肉动物出没,随着人为活动的增加,到六十年代初期,虎豹等大型动物基本绝迹。 缙云山的野生动物资源由于人力、物力等因素的制约,至今(1999年)仍没有进行过详尽的清查,只是对节肢动物门和脊椎动物亚门的陆生脊椎动物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缙云山节肢动物门共有2纲,20目,147科,1264种。其中昆虫纲有17目,119科,1071种,蛛形纲共3目,28科,193种。缙云山现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共4纲,2l目,51科(另有2个亚科),189种。其中两栖纲的1目,3科,8种;爬行纲2目,6科,21种;鸟纲的12目,30科(另有2个亚科),134种;哺乳纲的6目.12科,26种。


          IP属地:重庆7楼2011-07-22 19:26
          回复
            保护区具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3.6℃,最热月(八月)平均气温24.3℃,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3.1℃,极端最高温36.2℃,极端最低温-4.6℃,>10℃年积温为4272.4℃;相对湿度年平均87%,水汽压年平均14.9毫巴;年平均降水量1611.8毫米,最高年降水量1783.8毫米,冬半年(十至三月)降水量368.0毫米,占全年的22.8%,夏半年(四至九月)降水量1243.8毫米,占全年的77.2%;年平均蒸发量777.1毫米,月平均蒸发量64.7毫米,七、八两月蒸发量共255.4毫米,占全年的32.8%;雾日数年平均89.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低于1293小时。缙云山林内最高月平均气温(八月)24.5℃,最低月平均气温(二月)3.7℃,月均温年较差20.8℃;林外空旷地最高月均气温25.8℃,最低月平均气温3.3℃,月均温年较差22.5℃,比林内年较差高1.7℃,最热月均温林外比林内高1.3℃,最冷月均温林外比林内低0.4℃。


            IP属地:重庆8楼2011-07-22 19:26
            回复
              重庆市植物园成立于1985年,建在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重庆市植物园与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主要任务是保护、繁殖、研究本地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广泛收集国内外亚热带木本植物资源,普及植物科学知识,建成科学内涵高、园林外貌美、科普性强、具有鲜明特征的森林植物园。 现在重庆市植物园有主任1人,副主任3人,有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17人,技术员19人。植物园的日常工作由自然保护区科技科负责,并由采育组、园庭组负责植物园各功能区的日常管理。 植物园的建设与发展:重庆市植物园在市林业局的领导下,植物园的建设已具一定规模。植物园规划面积约2500亩,以缙云寺为中心,分为10个功能区。 近年来,植物园的科技工作者在植物园的实践中,注重总结经验,先后在各种刊物上发表文章46篇,其中科技论文26篇,有4篇获优秀论文奖。并编写出版了《缙云山植物名录》和《缙云山植物志》。


              IP属地:重庆9楼2011-07-22 19:26
              回复
                绍龙观始建于明代成化乙已年,历史上几经兴衰。
                绍龙观座落在海拔1050多米的缙云养生名山的幽谷之中。道观坐西朝东,占地七十余亩,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有三清殿、玉皇殿、灵官殿、元辰殿、慈航殿、财神殿共三 轩辕黄帝重主殿六大殿堂,属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缙云山与四川青城山、峨嵋山并称为“蜀中三大宗教名山”,自轩辕黄帝炼丹开始,缙云山历来都是人文汇粹之地,道教创史人张道陵天师、陈抟老祖、张三丰祖师皆曾于此养生山修行,创造了以“道家宴”、“道家茶”、“道家酒”、“道家法”为特色的“缙云四绝”,铸就了缙云山养生修行的文化风格。八角井
                缙云山是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佛教胜地。山中缙云寺,始建于南朝刘宋景平元年(423年),后曾称“相思寺”、“崇胜寺”、“崇教寺”,受到历代帝王封赐。 缙云山
                寺中自古办学,名为“缙云书院”。寺内现存有宋太宗诵读过的24部梵经。寺外石照壁上“猪化龙”浮雕,为六朝文物。另有出土的石刻天王半身残像,据传是梁或北周作品。 唐高祖李渊(618年)曾亲笔题名“禅真宫”,唐大中元年(847年),宣宗皇帝赐寺额为 “相思寺”,系山有相思岩、相思竹、相思鸟之故。唐乾符元年(874年),定济和尚重建寺庙,971年慧欢禅师主持修葺殿宇。998年,宋真宗将太宗读过的梵经240卷送到这里,供奉在寺中。宋景德四年,真宗赐名“崇胜寺”。明永乐五年成祖皇帝敕谕“缙云胜景”,明天顺元年(1462年)英宗皇帝又踢名“崇教寺”,万历三十年神宗皇帝下令改为缙云寺,赐题“迦叶道场”。明末清初,寺毁于火灾.传说是因为当时寺内和尚,横行四邻,当地老百姓恨之入骨,趁张献忠入川时,聚众上山一把火把寺烧毁,现存的寺庙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由破空和尚主持修复的。 1930年秋,曾任世界佛学苑苑长、中国佛教学会会长、中国佛教整理委员会主任的太虚大师(1889-1947)“游化人川”,得知四川刘湘有“选派汉人入藏”之意,乃建议成立汉藏教理院,以研究汉藏教理,融洽中华民族,发扬汉藏佛学,增进世界文化交流,得到了渝州(今重庆)军、政、金融界知名人士的大力支持,遂选定缙云寺作校址,推选刘文辉为名誉院长、太虚为院长、何北衡为院护,共同组成汉藏教理院董事会。该院办学20年,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佛教人才。当年学生现遍及世界各地,重庆佛教协会会长惟贤法师等均是太虚法师的学生。缙云寺汉藏教理院号称世界佛学苑四大分院之一。 寺内大雄宝殿上塑有迦叶古佛,高约2米。两旁站立帝释、梵天,都是清代塑像。其外有一匾额,上书“昙花蔼瑞”。寺内还有一口大铁钟,高约1.60米,底径1.50米,腰径0 9米,为清道光二年(1822年)所铸。山门外,两棵参天银杏直向青天,古刹钟声与山间松涛相映成趣。寺内的双柏精舍为方丈居室,两侧禅房与石刻,形成古色古香的意趣。在寺 外,还存有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碑记及太虚法师和正果法师塔各一座,上有赵朴初和邓颖超的亲笔题字。


                IP属地:重庆10楼2011-07-22 19:33
                回复
                  特产:
                  蕨菜:缙云山有蕨类植物148种,其中大多数的蕨芽均可食用。 2.菝葜:川西称都苔,缙云山当地称“金刚藤”,春夏时节采摘嫩梢作菜。 3.绞股兰:绞股兰被人们誉为“南方人参”,但人们大多将其制茶或提取有效成份,作为医疗保健用品。 缙云山甜茶:缙云山甜茶系在春夏时节,采摘嫩叶、嫩枝蒸炒后揉搓焙干制成,其味甘甜芳香、无刺激性,长饮此茶对胃病有一定疗效,是糖尿病人理想的甜味饮品。


                  IP属地:重庆11楼2011-07-22 19:34
                  回复
                    云山纪游
                    郭沫若 豪气千盅酒,锦心一弹花。 缙云存古寺,曾与共甘茶。 诗中的“弹花”是指赵清阁当时主编的《弹花》文艺月刊。“甘茶”指缙云山上的一种甜味山茶。 四种邛崃所产的茶叶,叶张厚,味浓醇,内质好。据史料记载,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曾在县城开设过茶馆,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
                    题缙云山鼎池二首
                    徐凝 天地茫茫成古今,仙都凡有几人寻。到来唯见山高下,只是不知湖浅深。


                    IP属地:重庆13楼2011-07-22 19:35
                    回复
                      公交车:解放碑、朝天门、南坪、杨家坪、沙坪坝等处均有高速大巴、公共汽车到北碚。如坐高速大巴可在“高速路口”站下车,过到马路对面另一走向坐公交车到健身大道,爬楼梯登山(需时约两至三小时,视乎登山高度。如只登北碚缙云山的“健身大道”楼梯部分到山腰大平台,则需时约半小时)。如是坐公交到北碚城南后,可在地下商场车站换乘至缙云山的旅游专线客车,从8:30到17:30每隔1小时一班,也可选择转北碚区公交到乘坐登山吊车【索道】的吊车【索道】起点上缙云山。 自驾线路:1、渝武高速路缙云山出口下高速公路,20分钟即到(高速路免费)。 2、到沙坪坝经杨公桥、双碑、井口到北碚,沿国道212经文星湾大桥向合川方向到三花石上山。 自机场至缙云山:机场大巴--上清寺(嘉陵江大桥北桥头);请问一下路,再乘坐开往北碚的高速大巴(10元),终点站下车;在北碚地下商场出口乘坐往缙云山中巴车(17:30点收班) 火车站重庆站(即重庆火车站、重庆火车北站):出站后询问**指路到汽车站乘坐开往北碚的高速大巴,终点站下车,然后同上。 乘坐索道:到北碚后再换乘公交508、510、518在索道站下车,缙云山生态旅游观光索道(免费停车),运行时间08:30-17:00。 票价:门票15元/人。


                      IP属地:重庆14楼2011-07-22 19:35
                      回复
                        沙发


                        18楼2011-07-23 08:58
                        回复
                          好贴


                          IP属地:重庆19楼2011-07-25 10:12
                          回复
                            非常好!


                            21楼2011-10-04 11: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