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122298吧 关注:12贴子:7,089
  • 3回复贴,共1

荣迷【路过】专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永远的最爱《SALUTE》
作者:路过 
转自网易红 
http://post.baidu.com/f?z=75006628&ct=335544320&lm=0&sc=0&rn=50&tn=baiduPostBrowser&word=%D5%C5%B9%FA%C8%D9&pn=10150


1楼2006-07-15 00:25回复
    〈静听〉 
    我喜欢在深夜将《这些年来》和《SALUTE》连着听,喜欢听这相隔近十年的两种沉静。 
    前者温馨而感动 
    后者淡然而超脱, 
    说的是他人生的两种收获。 
    情感,他慢慢才告诉我们; 
    音乐,多年前他就坦言了。 
    故事,总是从童年开始说起。 
    《童年时》 
    还没有从〈最冷一天〉低沉如耳语的颤抖低音中醒过来,换上SALUTE,忽的听到他拔高的声音,象记忆里那个飞的好高的风筝,隐隐还有回声。 
    “童年时 我与你一双双走到阡陌上 你要我替你采花插襟上”——这样两小无猜情浓我浓的词竟被他唱出一种悲怆, 
     丝毫没有扭捏的乡土气。 
     从前不懂他为什么这么唱,如今明白了: 
    他唱的不是“池塘边的榕树上”那种天真烂漫的回忆, 
    也不是〈故乡的云〉那种海归式的迫切的故土寻根, 
    更加不是〈背井离乡〉里周启生的孤寂凄凉; 
    他唱的是少年离家的寻梦者挺直的脊背里偶尔的温柔牵动, 
     是义无返顾的跋涉者片刻的心灵休息; 
     那最柔软的回忆并不能阻止他前行的脚步, 
    所以回首童年的声音里也带着厚厚的沧桑。 
    或许,是因为他对童年确实没什么回忆。 
    听这首歌总是会看见十三岁的他孤身去往异国他乡时单薄而倔强的背影, 
    联想到自己那年独自登上列车,遥遥几千里,一样的心情一样的姿态——我们都没有回头。 
    我一直认为某种程度上这是一首励志歌曲, 
    因为他赋予这首歌坚强的灵魂, 
    漂泊异乡的人回望童年时并不感到哀伤。 
    那高昂浑厚的唱腔正是他性格的写照:孤独但绝对不屈服,敏感细腻但执着坚忍。 
    《但愿人长久》 
    “借夜阑静处 独看天涯星 每夜繁星不变 每夜长照耀”——每个人都曾有过这种时候吧: 
    凭栏独望星空,心内唏嘘:宇宙永恒,人又如何?此种情怀真是古今无不同。 
    暗夜,寂静,星空,广袤深邃; 
    平静,冥想,感怀,思绪万千; 
     惆怅,希望,自勉,困惑中的执着。 
     再没有听过谁能够如此自然自如地仅用一把声音营造出如此冷清而深远的意境 
    谁能说他只是在向前辈致敬? 
    谁敢说这不是他某个时刻的心情? 
    如果他自己没有感悟如何唱的出这种深刻? 
    同样寂静有星星的夜晚,听听这首歌吧! 
    那没有丝毫雕琢的唱腔仿佛就是他在同一星空下与你用心在对话,你只需要聆听,因为他说出的是宇宙洪荒亘古不变的心情。 
    但如果你以为他说的只是迷惑与消沉,那你就错了。 
    听听最后四句,尤其是“但愿留下是光辉象星闪照 漆黑漫长夜”里隐藏不住的执着, 
    只有歌者如他,才能唱出那种不服命运的倔强吧? 
    卢冠廷与唐书琛确实配合默契,词曲都先抑后扬 
     而哥哥也擅长用他高低回旋游刃有余的靓嗓诠释思绪的起伏变化, 
     不知这算不算是“天作之合”。 
    《纸船》 
    最早听这首歌是阿SAM的原唱, 
    沙哑的嗓音有种老年的天真。 
    老许的曲子在我听来永远有种围着围裙挽个篮子的邻家气质, 
    每次我总是把脑子里“小调”两个字强按下去——虽然确实很好听。 
    但这首让我顿生敬意——在听了《SALUTE》之后。 
    在张国荣的演绎里,扭捏小气换作了天然的高贵、浑厚的端庄, 
    仿佛村间小姑摇身变作大家闺秀。 
    他仍然淡淡的、冷静的吟唱, 
    含蓄的许愿,诚挚的祈求。 
    脑中PLAY键按下,播放我自己导演的MTV: 
    画面里哥哥身穿长衫,颈围长巾,手提行李,夹着油布伞,是离乡求学的书生,清秀的脸上略有风尘。途中乘舟过河,望着滔滔江水想起故乡恋人,惆怅如丝般萦绕心头。 
    想念被折成纸船,由目光放在水面上飘远,心里默默祈求江尾的她能得看见。他的面孔是十二少的,思绪则是叹息桥上志摩对徽音的眷恋。 
    歌中淡淡的哀愁充满浓郁的书卷气,我想这是超越原唱的原因——没有阶级观念啊,郑重声明。 
    另外,向编曲的鲍比达SALUTE:放慢的节奏成功避免了原唱曲调扭来扭去的小家子气——老鲍功不可没。 
    最后,忍不住改动哥哥曲首的致词送给他:SUPER VOICE,SUPER EXPRESSION,SUPER-LESLIE!


    3楼2006-07-15 00:4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明星》 
      这首歌…… 
       What can I say! 
       十四年前的他借用别人的歌竟唱出了他和我们一世的心事和纠葛。 
      这首歌不知道有多少人多少明星唱过,但我相信没有任何人唱得比他更真挚动人, 
       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比他更适合这歌中的“我”。 
      那种发自肺腑的不舍和凄然的告别是他当年最真实的写照, 
      今天,那颤抖的伤感却成了最宿命的预言。 
       他是真的明星,而且真的化作了明星。 
       这首歌是他拿生命唱的,几乎不忍卒听, 
      因为每次听它时我总是看见他在云端一句句问一句句嘱咐, 
      问我们是否会记得他, 
      嘱咐我们别忘了他。 
      而我,除了拼命点头默念:“我会!我记得!”, 
       无言置评 
       无语哽咽。 
      谢谢黄沾,谢谢你一直懂他爱他。


      4楼2006-07-15 00:47
      回复
        《漫天风雨》 
         如果说上一首《滴汗》唱的是欲望, 
         这一首就是欲望过后的温馨相拥了。 
        舒缓的曲调加上哥哥浑厚无比深情无比的声音确实让人忘掉所有倦意, 
         只想沉在这暖洋洋浓的化不开的醉意梦乡里,永远不醒。 
         他的声音太适合演绎此种柔情若梦的歌曲, 
        那浑厚沉静的低音是情人最温暖的怀抱, 
        最温存的细吻,层层包裹你的思想你的身体你的心。 
        他的声音是没有过去将来的永恒,是末日来临时仍然平静温暖的小房间; 
        声音的两端就是整个世界,“在这漆黑的角落”,让我们只要现在,不顾明天。 
        “就让这一晚温馨,埋没眼泪。” 
        这是《玫瑰的故事》中玫瑰与初恋情人赤着脚在黑暗的书房中相拥慢舞; 
        是欧阳锋佯睡享受那只假想爱人温暖的手时片刻的柔情。 
        忘了一切的沉迷,绝对的醉生梦死。 
        曾经爱过的人记忆里都有这最温馨的一页吧? 
        还没有爱过的人就先在他的声音里体会那蚀骨的浪漫吧! 
        《这是爱》 
        林敏骢用现代的语言翻译了“问世间 情是何物”和“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词是羽毛,曲是风,哥哥的声音就是那彩凤的双翼, 
        透过双耳,牵着我们的思想回到古代的庭院中, 
        凄婉的豆蔻女子,愁眉对斜阳,感叹春光葳蕤,却与情郎远隔, 
        “悲世事常变幻,转眼一空”。 
        又或者只是感叹芍药花旁大青石上一场春梦 
         “云雾散始终不再现,失去影踪”。 
         太爱这句那个“影踪”的唱法和随之而起的钢琴声, 
        那种梦幻一般的柔情百转和“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的哀愁简直催人泪下。 
         林氏哥俩的曲子如果没让哥哥唱过就太可惜了。 
         飘逸的曲调配上颇有古意的歌词只有被他这把低音处迂回婉转, 
        高音清淡深远的完美嗓音诠释,才真正有了味道 
        一直颇欣赏林敏骢,可惜这个才华横溢的“骏马”聪敏是真聪敏, 
        但实在是不够快和勤力,没有写多点词,否则,又会多出许多如《无心睡眠》一般的经典。 
        《雪中情》 
         记忆中徐小凤唱过此曲,因为她醇厚的声音至今在脑中留有印象 
         她稳重端庄的声线说的是一对恩爱多年的夫妻即将离别的故事, 
        成熟而善解人意的妻子对丈夫温言安慰更兼诚心许诺, 
         以白雪起誓,此情不变。 
         要说小凤姐的嗓音,那也是百年不遇的天籁, 
         这首歌按她的演绎来说应该算得颇完美了; 
         然而听过《SALUTE》之后,我惊喜不已:虽然哥哥的声线和小凤姐颇似,但这里没有丝毫的模仿与雷同,而且唱出了意想不到的新意。 
         他并没有将声音压低到浓的化不开,反而稍稍上扬, 
        与话筒有意的距离又产生出一种奇妙的回音,野外的空旷感就那么被他唱出来了; 
        情绪也处理的非常淡,发音吐字都自然清淡到极点,一下唱出白雪一般的纯洁与干净来。 
         但他又不完全是淡淡的,“永远不染尘”“不可心惊震”“明了真心爱未泯”几个句末的单字唱的坚定无比; 
         “你更加胜别人”又是万般体贴温柔的,听着让人又甜蜜又踏实。 
         他的声音有着小凤姐的成熟,同时又有他自己的单纯和执著。 
         其实这就是他的性格:不管经历多少沧桑,心仍如孩子般晶莹剔透,白雪般纯洁无尘; 
        执著则是他天性的倔强,不带一丝功利,完全发自内心,却是最可信赖的承诺。 
        忍不住多说几句:88年他去加拿大为《VIRGIN SNOW》大碟封套拍雪景照片,自言过程很辛苦, 
        天寒地冻鼻子都要掉下来,还要装潇洒; 
         但因为封套大受欢迎,这些苦都很值了。 
         这张碟收入了这首《雪中情》,封套的创意未尝不是出于此曲; 
        而翌年出的这张《SALUTE》又收了它(私以为这次唱的好过〈VIRGIN SNOW〉),而这首歌的曲首语说:“每次在严冬的国家看见白雪,就会想起这首歌”。 
         88年〈VIRGIN SNOW〉发行后电台请他做节目,放到这首时他很兴奋,一直说这是他心水榜上的歌,评价是很诗意。 
         看看歌词,我明白了他为什么那么喜欢它(当然还因为好听),明白了他于淡淡中流露出的深情和对爱的执着和承诺为什么会那么自然真实 
        ——这一定是他某个时刻最真实的心情记录,也明白了为什么他会唱的如此动听。 
        每次听到《最冷一天》我都会联想到这首,因为在阅尽沧桑面对无常生命时,他仍然颤抖地坚信永远, 
         那种执着与这首完全一样,十年,一世,都没有变过。 
         《似水流年》 
        这是梅艳芳所有歌曲中我最喜欢的一首。 
         在听《SALUTE》以前就已听的烂熟,以至到现在听哥哥唱时脑子里还有阿梅的声音和他的裹在一起 
         ——其实这首比《缘份》更能体现他二人声音和气质的和谐。 
         所以我自己一直是在听合唱版的。 
         但终究是有着不同的。阿梅的唱法更多沧桑感,象退出江湖的一代女侠,感叹,但并不十分悲伤; 
        他呢,唱的是文人骚客面对滔滔江水发出的“逝者如斯夫”的感叹, 
         更多的是个人内心被深深触动的那种“每天挣扎 人海里面”的无主命运的一丝无奈。 
         
        他的声音出奇的平静,有一点感伤,却是非常淡定,唱出了海天之间一个人无言的感慨。 
         以他的认真态度,这首歌放在最后一定是有深意的。 
         他与阿梅的熟捻可以置此曲于末尾,显示的是对前九首的尊敬和与阿梅的亲厚; 
        出碟时他已决定告别,那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一定是有的。 
        最后一曲,他终于坦露了他挣扎多年的倦意。 
        难得的是他把声音控制的那么好,让我们相信他的决定是给自己一个放松和休息的机会 
        这样善待自己,我们也就放心了。 
        唉!“心中感叹,似水流年,不可以留住昨天”。 
        喜多郎叹,郑国江叹,梅艳芳叹,他叹; 
         我也在叹。


        6楼2006-07-15 01: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