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思想评述(上)
薛奖平
一、墨子其人
墨子(前480年~前390),名翟(dí)。《墨子》一书中多称“子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小邾国(今山东省滕州市)(先后曾为宋、鲁、齐等国的附庸)人。墨子有五个头衔: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先秦诸子中唯一的自然科学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这位集五个“家”,一个“创始人”于一身的墨子是目夷氏(目夷即墨夷,后省为墨姓)的后裔,孤竹君之后,与宋国国君同宗,但是到了墨子一代,其身份已由贵族降为了平民。墨子当过制造器具的工匠。他自称是“北方之鄙人”(《吕氏春秋·爱类》),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吕氏春秋·博志》)和“**”(《诸宫旧事》和今天骂人的“**”意思不同)。
墨子一生的活动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广收弟子,一般的亲信弟子达到数百人之多,积极宣传自己的学说,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二是不遗余力的反对兼并战争。
墨子擅长工巧和制作,在军事技术方面高于其他诸子,堪称博学多才。据说他能在顷刻之间将三寸之木削为可载千斤重的轴承。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一日而败”。他利用杠杆原理研制成桔槔,用于提水。他还制造了辘轳、滑车和云梯等,用于生产和军事。他还擅长守城技术(即所谓的“墨守”),其弟子将他的经验总结成《城守》二十一篇。
墨子的行迹很广,东到齐、鲁,北到郑、卫,南到楚、越。鲁阳文君要攻打郑国,墨子知道后又前去说之以理,说服鲁阳文君停止攻郑。他“南游使卫”,宣讲“蓄士”以备守御。又多次访问楚国,献书楚惠王。但后来他拒绝了楚王赐给他的封地,离开了楚国。墨子晚年来到齐国,企图劝止项子牛讨伐鲁国,但没有成功。越王邀请墨子作官,并许给他以五百里的封地。墨子以“听吾言,用我道”作为前往条件,而不计较封地与爵禄。
薛奖平
一、墨子其人
墨子(前480年~前390),名翟(dí)。《墨子》一书中多称“子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小邾国(今山东省滕州市)(先后曾为宋、鲁、齐等国的附庸)人。墨子有五个头衔: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先秦诸子中唯一的自然科学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这位集五个“家”,一个“创始人”于一身的墨子是目夷氏(目夷即墨夷,后省为墨姓)的后裔,孤竹君之后,与宋国国君同宗,但是到了墨子一代,其身份已由贵族降为了平民。墨子当过制造器具的工匠。他自称是“北方之鄙人”(《吕氏春秋·爱类》),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吕氏春秋·博志》)和“**”(《诸宫旧事》和今天骂人的“**”意思不同)。
墨子一生的活动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广收弟子,一般的亲信弟子达到数百人之多,积极宣传自己的学说,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二是不遗余力的反对兼并战争。
墨子擅长工巧和制作,在军事技术方面高于其他诸子,堪称博学多才。据说他能在顷刻之间将三寸之木削为可载千斤重的轴承。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一日而败”。他利用杠杆原理研制成桔槔,用于提水。他还制造了辘轳、滑车和云梯等,用于生产和军事。他还擅长守城技术(即所谓的“墨守”),其弟子将他的经验总结成《城守》二十一篇。
墨子的行迹很广,东到齐、鲁,北到郑、卫,南到楚、越。鲁阳文君要攻打郑国,墨子知道后又前去说之以理,说服鲁阳文君停止攻郑。他“南游使卫”,宣讲“蓄士”以备守御。又多次访问楚国,献书楚惠王。但后来他拒绝了楚王赐给他的封地,离开了楚国。墨子晚年来到齐国,企图劝止项子牛讨伐鲁国,但没有成功。越王邀请墨子作官,并许给他以五百里的封地。墨子以“听吾言,用我道”作为前往条件,而不计较封地与爵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