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隔句对
一首诗中前联与后联形成对仗,便是扇面对。又叫“隔句对”,也就是两联之间相对,非常罕见。各联中的出句和对句,本身不构成对仗。
就诗方面说,例如唐人白居易的《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诗: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
万重云水思,令夜月明前。”
第一、三句为对,第二、四句为对。
词中也使用扇面对,如柳永的《玉蝴蝶》
上片:“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下片:“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曲中的扇面对,如程景初散套《春情》:
“小小亭轩,燕子来时帘未卷。
深庭小院,杜鹃啼处月空圆。”
“燕子”句与“杜鹃”句即为扇面对。也即是第二句与第四句隔句为对。
再举个例子:
飘渺巫山女,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
万重云水思,今夜月明前。
在这首诗里,首联跟颔联是相对的,这就是扇面对。
又如韦庄的七言律诗《杂感》中的前两联:
莫悲建业荆榛满,昔日繁华是帝京;
莫爱广陵台榭好,也曾芜没作荒城。
从这两联例诗中可以看出,上一联与下一联互成对偶,其中第一句与第三句成对,第二句与第四句成对,也就是隔句成对,而上联、下联本身的上下句却不能成对。
一首诗中前联与后联形成对仗,便是扇面对。又叫“隔句对”,也就是两联之间相对,非常罕见。各联中的出句和对句,本身不构成对仗。
就诗方面说,例如唐人白居易的《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诗: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
万重云水思,令夜月明前。”
第一、三句为对,第二、四句为对。
词中也使用扇面对,如柳永的《玉蝴蝶》
上片:“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下片:“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曲中的扇面对,如程景初散套《春情》:
“小小亭轩,燕子来时帘未卷。
深庭小院,杜鹃啼处月空圆。”
“燕子”句与“杜鹃”句即为扇面对。也即是第二句与第四句隔句为对。
再举个例子:
飘渺巫山女,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
万重云水思,今夜月明前。
在这首诗里,首联跟颔联是相对的,这就是扇面对。
又如韦庄的七言律诗《杂感》中的前两联:
莫悲建业荆榛满,昔日繁华是帝京;
莫爱广陵台榭好,也曾芜没作荒城。
从这两联例诗中可以看出,上一联与下一联互成对偶,其中第一句与第三句成对,第二句与第四句成对,也就是隔句成对,而上联、下联本身的上下句却不能成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