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鋕吧 关注:60贴子:1,494
  • 12回复贴,共1

《百家讲坛》关于刘国鋕的讲述

收藏回复

一个接一个的BUG。。。为烈士一大哭


1楼2011-07-07 16:42回复
    虽然多次领教了这位讲述者的“说书”本领,但在看了这期“百家讲坛”之后,还是连哭的心都有了,烈士的真实事迹大部分已经被演义所淹没,只有长叹一声。。。


    2楼2011-07-07 20:51
    回复
      刘的入党时间官方貌似一直就没有认真研究过,想当然地认为是1940年。
      至于西南联大分校的建立和撤销,官方就更不可能知道其中详情了,除了想当然还是想当然。
      我是被那兄弟见面时的双泪长流啊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啊给雷倒了。各种文学,各种想象。然后文学和想象就都变成了历史。
      结尾是老得不能再老的:XXX烈士虽然牺牲了,但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像他这样的……才换来了……。
      ORZ,这就是西南大学教授们给润色的稿子?


      6楼2011-07-08 11:45
      回复
        看后使我更加的怀念刘国志烈士!


        IP属地:辽宁7楼2011-07-08 12:44
        回复
          好久以来一直没弄清官方各种演讲宣传中“刘国鋕烈士三次拒绝家人营救”是怎么回事,这次总算搞明白了:
          第一次:张界所说徐远举将刘国鋕的若干位亲人送到白公馆劝降——这件事早已在多年前就经烈士亲属澄清,并无此事。
          第二次:1948年8月的兄弟见面——只有这次是真正发生过的。
          第三次:官方尽力渲染的1949年五哥再次回重庆送支票、代写悔过书、下跪等等(官方所说的时间有过1949年7月、8月、9月等若干版本,这次又说是1949年3月)——此事也早为烈士亲属否认,因为烈士五哥刘国錤自1948年离开重庆后,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这期间再没有到过重庆。
          


          8楼2011-07-08 14:31
          回复
            这次《百家讲坛》终于没把刘烈士五哥刘国錤的名字写错,可以算是若干年来官方唯一的一点点进步。


            9楼2011-07-08 14:34
            回复
              难为字幕同学打出这个“錤”字,但是为什么刘国鋕的“鋕”字不用原字呢?


              10楼2011-07-09 11:08
              回复
                无论怎样的讲述都比小说《红岩》真实多了,一想到红岩中所塑造的刘思杨,我的心里就有一种失衡感!(因大多数的读者已认定刘国志就是刘思杨的原型)


                IP属地:辽宁11楼2011-07-09 20:28
                回复
                  《红岩》塑造的是艺术形象,,《百家讲坛》讲述的是历史人物,二者在真实性上根本没有可比性。如果非要类比的话,扭曲的历史跟扭曲的艺术形象,我个人认为前者更加可怕。


                  12楼2011-07-10 10:52
                  回复
                    表示对这次讲述不敢恭维。看到标题“道是无晴却有晴”都彻底雷到了


                    13楼2011-07-28 16:43
                    回复
                      呵呵


                      14楼2011-08-01 15:37
                      回复
                        这就是一个说书先生的水平。刘国錤老先生哪里有拉着馆长的手痛哭流涕。


                        15楼2012-02-05 16:07
                        回复
                          所谓的“红岩”历史现在基本上就是评书的档次了。


                          16楼2012-02-06 11: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