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妖王的陨落吧 关注:41贴子:885
1L喂水党→_→


1楼2011-07-06 19:38回复
    导言
    圣殿骑士是一群过着祈祷修行生活,并立誓保护基督徒和基督教领地不受异教徒侵害的修道者。他们建立了一个经过天主教会(或称“拉丁教会“)认可的修道组织,并使其在社会中拥有特殊的权利与义务。修会成员身着称为“会衣”的制服,在修会领地中过着团体生活。他们依照教皇批准的会规行事,会规囊括了他们的日常事务和生活方式。与圣殿骑士同时代的人们将他们视作战技高超,勇猛无畏,在守护基督教地区的战斗中一马当先的斗士。该修会成立于 1120 年,并于 1312 年被教皇下令解散。
    圣殿骑士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之后随即出现。十字军于 1099 年攻陷耶路撒冷,嗣后一些来自西欧的军人便留守城中。一种观点认为,其中一批人就开始在圣墓教堂中出家修行。圣墓教堂修建在相传的基督空墓之上,这是基督教信仰中最神圣的地点。来圣墓朝拜的朝圣者在前往耶路撒冷的路途中经常受到穆斯林盗匪的袭击,因此这些战士觉得,新兴的耶路撒冷王国更需要战斗者而不仅仅是祈祷者。所以他们组建了一支武装修会,立誓运用武力来保护基督徒。武装修会或“武士僧侣团”在当时已并非新理念:某些参加过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战士就组建过此类兄弟会,作战时同进退,分配战利品时共富贵;而西欧也有一些保护修道院不受强盗侵袭的宗教骑士团。
    1120 年 1 月,这一小批军人前往纳布卢斯,在由耶路撒冷王国全体神职人员参加的教务会议上要求教廷正式批准他们成立自己的新团体。教士们同意了他们的请求,而耶路撒冷国王博杜安二世将自己位于耶路撒冷圣殿山上的前阿克萨清真寺内的宫殿赐予他们。圣地的西欧人(穆斯林称为“法兰克人”)将这座建筑称为“所罗门圣殿”,此即为“圣殿修会”和“圣殿骑士”之名的由来。要想成为真正隶属于教会的修会,这个团体还需得到教皇的批准。1129 年 1 月,在法国东北部特鲁瓦召开的教务会议上,他们得到了批准令。
    圣殿骑士不仅保护十字军征服的地区,即西欧人所称的“海外领”中的朝圣者,还协助防卫十字军王国的边疆,对抗怀有敌意的邻人——不管他们是穆斯林还是基督徒。一些西欧的统治者觉得圣殿骑士也能帮助他们抵抗异教徒。因此他们将伊比利亚半岛和东欧的一些边疆领土交付给圣殿骑士来守卫。其他身居内地的王公则向圣殿骑士捐赠地产,以支持他们保卫基督教领地的事业。鉴于此,圣殿骑士的主要军事行动大都发生在海外领和伊比利亚半岛,而整个欧洲的圣殿骑士通过经营农场和从事商业活动来为修会在边境的事业提供资金。
    圣殿修会的最高指挥者是宗师,由会士们在位于东方被称为“会院”的修会总部中选出。随着修会领土的日益拓展,会士们发展出了一种层层向下的组织体制。修会的土地被划分成若干个会省,每会省置于一位被称为“大统制”的管理者负责监管。在每个会省内,修会的地产都以“会所”(用拉丁术语来说就是“圣殿修会的地方支部”)为中心进行分区,每个会所由一名称为“统制”的官员来管理。典型的乡村会所其实就是一座供会士们生活起居的大型宿舍,可能还会有一座附属教堂,以及为旅行者提供膳宿的房屋,和大批农用建筑。会所是修会产业的基层管理机构。地处偏远的产业被称为“舍所(camerae)”,可能用来
    出租或由一名会士来打理。每处会所的统制都要将一定比例的岁入,即“应税(responsion)”上缴给会省的大统制,而后者再将这笔财物送到位于东方的修会总部。会省大统制每年都要主持召开“参议会”——该术语多指修会内部的会议——在会上统制们将出示帐目并上缴应税。每隔几年,修会便会召开一次全体参议会,各会省的大统制都会带着本会省的应税前来参加。会议的其它内容还包括任命新官员和通过新条例。因此,尽管圣殿修会的会士们在散居在基督教领土的各处,但他们能经由参议会制度,以及从东方送往西方的定期时事通讯来与总部保持联系。
    


    2楼2011-07-06 19:40
    回复
      2025-05-24 04:57:15
      广告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期间与其后被十字军占领的沿海区域周边地图。该地区的主要城镇以
      及本书提到的一系列重要的圣殿修会场所和战役地点都标注在上面。
      


      3楼2011-07-06 19:43
      回复

        君士坦丁一世下令建造的圣墓教堂,修建地点据说是基督的空墓,这是基督教的中心圣地。这里描绘的是 15 世纪的圣墓教堂,后面是岩石圣殿。画家夸大了其高度与宽度的比例,但基本上还算精确。岩石圣殿是由哈里发阿卜杜勒•阿尔-马里克下令于688 年至 691 年间建造的,岩石圣殿的建筑师很可能故意模仿了圣墓教堂的风格,所以这两座建筑物看起来十分相似。不过圣墓教堂中央部分为圆形,而岩石圣殿则为八角形。

        12 世纪耶路撒冷平面图,标示出一些主要建筑物。岩石圣殿和圣墓教堂由奥古斯丁会
        教士打理,他们是一群度修道生活的牧职人员。圣约翰善堂修会则负责照料贫穷的患病朝圣者,并且为前去参拜各处圣地的朝圣者提供保护。朝圣者将先参观圣墓以及城市里的其它圣地,然后途径约沙法谷——童贞玛利亚的长眠之地——前往约旦河进行洗礼。

        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的内部景观。被西方人称为“所罗门圣殿”的阿克萨清真寺在
        1120 年被耶路撒冷国王博杜安二世赐予圣殿修会,作为他们的总部。
        


        5楼2011-07-06 20:06
        回复

          因为对自己的世俗领主不太放心,所以基督教国家的统治者往往把棘手地区的要塞委托给圣殿修会管理。这是维纳那堡,位于现今的克罗地亚,图中展示的是城堡东南角的塔楼及护城沟。
          


          8楼2011-07-06 20:12
          回复
            <?xml:namespace prefix = v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
            1917 年一张被城墙环绕的耶路撒冷的航空相片,从东面拍摄。自十六世纪苏莱曼大帝(1520-66)重建过城墙后,城市规模变化很小。
            照片前景上是圣殿高台(Haram al-sharif),岩石圣殿位于高台正中,阿克萨清真寺在左边。可以看见,圣殿修会建筑就在清真寺东边,并与之相连;1938-42 年这些建筑被毁于一旦。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11楼2011-07-06 20:25
            回复
              征募与入会
              圣殿修会内有着各色人等。保护天主教徒是修会的主要职责,所以军人成为修会里最重要的成员。地位较高的军人拥有骑士称号,他们在一些正式或半正式的仪式上获得此身份。在圣殿修会刚开始出现的 1120年,“骑士阶层”这一概念在社会中尚不固定,而且许多骑士的社会地位也并不高。但是到了修会被解散的1312 年,骑士的地位在基督教西欧已变得十分重要,只有父母都出自骑士家庭的会士才能以骑士身份加入修会。
              没有骑士身份的军人在拉丁语中称为 servientes,在法语中则叫做 sergents,通常译成“军士”,但其字面含义为“仆从”。军士们在战场上为骑士提供支援,但他们并非都是战士。军士一词同时还用来称呼那些为修会服务,但并不参与战斗的会士,如工匠或劳工。
              修会中还有为会士的精神需求服务的修会神甫,他们负责倾听告解,举行弥撒,以及向天主祈祷。修会在欧洲还有修女。圣殿修会不仅监管着一两所修女院,还有些修女就居住在修会的男子宿舍附近或其中,她们全部发愿修道,但与修会中的男性成员隔离。这些修女的职分是通过对修会事业的祈祷来为战士们提供灵魂上的支持。他们不必上战场,她们的生活也和普通修女没什么两样。除了上述人员之外,修会还有大量男女在俗会士,他们定期向修会进行捐赠,或有意进入修会,但尚未发终身愿。本书的侧重点是修会中的军人。
              修会绝大多数成员都是成年后入会的。会规规定孩童不应入会。尽管有些孩童在修会机构中长大(例如孩子的双亲早逝,而将孩子托付给修会照料),但他们成人后也没有入会的义务。修会创始者的本意是只让有本事上战场的成年人入会。多数人入会时在二十五六到二十八九岁之间,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十几岁时入会,更有甚者十岁出头就成了会士。当然,也有些人是在军中长期服役或是担任世俗官职多年之后,才在老年时加入修会。这些人一般不会上阵作战,而是在西欧的修会机构中安享晚年。也有人暂时加入修会成为“短期会士”,随后再返回自己的家族宗室。
              


              12楼2011-07-06 20:27
              回复

                位于阿拉贡王国韦斯卡地区的蒙松堡,属于圣殿修会。修会从巴塞罗那伯爵拉蒙•贝伦格尔
                三世手中获得此堡垒,作为拉蒙成为阿拉贡统治者时与修会协定的一部分。年幼的国王海梅一世在这里一直被抚养到九岁他回到宫廷为止。在异端案审判期间的 1307 年末至 1309 年 6 月 1日,蒙松堡的圣殿骑士抵挡了一次王室军队的围攻。城堡的外围工事在 17 和 18 世纪得以修复。

                12 世纪伦敦新圣殿教堂的圆形正殿,图中显示的墓冢均属于拥有准会士身份的贵族骑士。许多支持修会的贵族生前是修会的准会士,在临终时他们会获得完全的会士身份。他们自愿把大量财产捐给修会,死后得以被葬在一所修会教堂里。新圣殿教堂的圆形正殿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这幅画根据 J•克拉克的摄影相片而绘,展示了这座教堂在 1941 年 5 月 10 日被一次夜间轰炸引发的大火焚毁前的内部景观。
                


                13楼2011-07-06 20:46
                回复
                  2025-05-24 04:51:15
                  广告
                  每个入会者都有着自己的动机。会士们很少详细准确地记录下每人的入会原因,但这不难推断出来。显而易见并占压倒性多数的入会理由是为了帮助修会保护海外领的基督教圣地。基督徒们认为天主的独生子耶酥曾经在这些地方生活、受难、复活升天。所以他们觉得,万事之首就是必须保护这些地点不受异教徒的侵扰——在基督徒们看来,异教徒的存在会玷污这些圣地。而前往圣地的基督徒朝圣者的安全也必须得到保障。当圣殿修会建立后,拉丁基督徒们相信为修会服务即能扫除本人的一切罪愆并能与天主为伴,从而在死后直升天堂。另外,在与穆斯林作战时捐躯是殉道,亦能立刻升入天国。在当时,人的生命短暂而且不稳定,因此他们便迫切地希望死后能永享幸福,即便在生前他们很难提高自己的生活环境。光荣地战死沙场能够使流芳百世,这也远远胜过因疾病或饥饿而默默无闻地辞别人间。
                  还有许多人加入圣殿修会的原因是他们曾经到过圣地朝圣,并且亲眼目睹会士们无畏地与穆斯林交锋;也有些人曾经遇到修会成员在欧洲各地游历,宣扬修会在基督教领土边境的事业并请求听众给予慈善的捐献。不过某些特定事件也会促使一个人去下定决心出家入会。
                  有些人入会是为了逃避家庭中的艰难境遇——例如爱妻与世长辞。在 12 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位来自第戎的法国骑士盖伊•柯奈利就是因妻子罹患麻风病而加入修会。他将妻女托付给第戎的修道院长和修道士们照料,并将自己的土地赠与修道院,随即奔赴耶路撒冷,终其一生为天主而战。也有些战士害怕死后受罚,为赎罪而加入修会:一份中世纪的报告中提到,
                  1185-89 年间的圣殿修会宗师杰勒德•德•莱德弗特就是在耶路撒冷身患重病时加入修会的。
                  其它一些理由则很市侩。有些既无遗产也无其它维持生计的手段的武夫就把加入修会看作一项很划得来的职业。修会成员都有飞黄腾达手握重权的机会,因此缺乏显赫背景、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的人也可能获得相当可观的权势。在外人眼里,修会中的生活可谓是舒适惬意的——世俗社会中的许多战士都过着不稳定的生活,而会士们却有人供养、衣食无忧。在 1309
                  年对英国圣殿骑士的审讯中,会士塔得卡斯特的休说他曾被修会雇佣担任司库(claviger)一职,并且申请入会。有些人因其族人是修会成员而被引荐入会;另一些则是因雇主入会而作为其伙伴或仆从一并加入。可能还有些人入会的原因是想四处游历,并且亲眼目睹一下圣地。
                  


                  14楼2011-07-06 20:52
                  回复

                    圣殿骑士位于莱因兰区上洛林的梅斯的附属教堂。修会的会所里一般都有自己的教堂,这样会士们便可心无旁骛的礼拜祈祷。由于大部分房舍都不设独立的会堂,所以会士们在教堂召开参议会。这个教堂呈八角形,大概是仿造圣墓教堂的设计,也可能是模仿九世纪末查理曼大帝在亚琛下令建造的宫廷教堂,而该建筑又是模仿查士丁尼皇帝在拉文纳下令建造的圣维塔莱教堂,圣维塔莱教堂又仿造君士坦丁皇帝在君士坦丁堡下令建造的教会建筑。

                    并非所有的入会者都会被派往东方前线。许多会士都留守在西欧照看修会产业,并
                    为修会在东方的事业积累经费。图中为修会在英格兰埃塞克斯郡的谷仓,展示了圣殿修会
                    在埃塞克斯的大规模农产生意。修会地产上生产的谷物将被储存在这里,随后或在当地出
                    售,或运往东方。

                    并非所有的入会者都会被派往东方前线。许多会士都留守在西欧照看修会产业,并为修会在东方的事业积累经费。图中为修会在英格兰埃塞克斯郡的谷仓,展示了圣殿修会在埃塞克斯的大规模农产生意。修会地产上生产的谷物将被储存在这里,随后或在当地出售,或运往东方。
                    


                    17楼2011-07-06 21:07
                    回复
                      接纳新会士入会时需要一系列的仪式,这在那些记载有修会会规、法令、习惯法和判决书的手抄本中都有提及,专门有会士主持这些仪式。在 1307-1312年对修会的审判中,法庭断称这些仪式总是在夜间秘密进行,但许多会士的陈词都宣称入会仪式通常在拂晓或晨间举行。这可能是为了方便——在开始一天的工作之前进行仪式——也可能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在修会中开始崭新的生活。一些会士声称入会仪式中没有外人涉足,但一位叫做威廉•瑞文的英国会士却说他入会时除了圣殿骑士之外还有百余位外人在场。入会仪式通常由会省统制来主持,并且在召开参议会时于当地会所的附属教堂中进行。但其它合适的房舍也能用来举行仪式,来自斯科索
                      的英国会士威廉声称自己就是在宿舍内获准入会的。
                      在望会者被带入参议会之前,两三位资深会士会向其陈述修会的规章、事业,修会生活的艰辛困苦和种种清规戒律,以确定此人是否清楚地了解将要面对的生活。若是他仍旧希望加入,他们便会查问此人在外界是否还须承担某种义务:有否婚配,有否宣誓加入其它修会,是否有债务在身,身体是否健康之类;除此之外,会士们还须此人证明自己在法律上是自由之身。若是望会者能够证明他不隶属于仍何人,那么入会仪式就可以继续下去。
                      然后望会者就进入参议会,正式要求加入修会。会议主持人会向其解释说,尽管修会中的生活在外人眼中十分舒适安逸,但会士将不得不遵从命令,去一些自己不希望去的地方,以及做一些自己不希望做的事情。
                      “你眼中所见都是表象。你见我等出有良驹利器,入有美食佳衣,窃以为将今生无虞。你尚不知表象之下严苟戒律之万一……”
                      这“严苛戒律”可以反映出望会者此后一生中的生活境况:骑士们会被派驻到遥远的国度,还不一定是那些他们希望去到的地方(比方说被派去镇守亚美尼亚而不是阿克);而军士(仆从)们则可能要去从事养猪之类的卑贱工作。修会会告诫望会者,只有远离罪恶俗世、为天主服务以及忏悔补赎才是正当的入会理由。他必须像奴隶一样为修会服务。
                      若是望会者仍然乐于继续,那么会士们便让他离开参议会去祈祷,而剩下来的人们则开始讨论是否要准其入会。若是决心吸纳此人,那么他会被召回会议上,再次接受严格的盘查,以免他俗务未了,入会后又遭外人追缉。申请人会受到修会的警告:若是他在此节中虚言瞒上,日后会遭驱逐出会的惩处。
                      若是修会对他的回答感到满意,便会要求他向“天主与圣母玛利亚(童贞玛利亚,基督之母)”起誓,誓言的内容包括遵从宗师的命令,禁欲,不拥有私产,维护修会的传统与习俗,为征服“耶路撒冷的圣地”而服务,只有在得到宗师与修会的准许后才能够离开修会,以及永不涉足“基督徒会被不正当地剥夺财产之地”。当望会者对以上事项都立誓遵守之后,会议主持人便会欢迎他入会,在他肩上覆以修会的披风,并为他系上披风的系带。这时申请人还可能获得一条象征贞洁的羊毛绳索腰带,以及一顶教士式样的软帽。
                      然后修会神甫开始祈祷,主持人和修会神甫都对新成员施以平安吻礼。新会士就像中古的学生在老师面前一样席地而坐,主持人会宣读一通修会内部的会规和习惯,并让新会士有问题便提。最后主持人会祝福新加入的会士,让他离开会场。
                      入会之后,新会士并不一定留在加入修会的那处会所中,而会被派到那些需要他的地方。道尔顿的罗杰会士于 1305 年在沃里克郡巴尔瑟尔的圣殿修会机构中加入修会,旋即被派驻剑桥郡丹尼会所,负责打理丹尼统制管辖之下的一座偏僻农庄。与此大不相同的例子发生在罗伯特•德•拉•摩尔会士身上,这位骑士大约在 1304 年在赫特福德郡的丁斯尼会所获准入会,后来被派往塞浦路斯。或许那些武艺高强的新会士都被直接派往海外领,而拥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人则留在欧洲经营修会产业。
                      


                      18楼2011-07-06 21:16
                      回复
                        信仰与归属
                        圣殿骑士都是度修道生活的天主教徒,但是身为武夫,他们几乎从不用笔描述自己。所以我们只能从旁人的著述中对圣殿骑士们的信仰获得大体印象。不过在骑士们的艺术创作——比如西欧修会教堂里的壁画——和 1307 至 1312 年间教廷所作的异端案笔录中我们也有所发现。当时在法国进行审讯时,为让骑士们认罪而采取某些措施所获得的口供,如今看来非常的“不可靠”,任何现代法庭都不会采纳它们。但是这些口供里包含的一部分信息却是可信的,尤其当它们获得来自修会外部的资料的佐证时。
                        这批证据显示了圣殿骑士的信仰与当时西欧的其他骑士一样虔诚而率真。尽管神甫们拿不准那些整天浴血杀戮的人能否取悦天主并荣升天国,但这些战士却对此坚信不疑。在史诗文学里,军人这一角色显得高贵而显赫,而战斗就是他们对天主应尽的义务之一。甚至有人认为,对天主来说,战士的战斗要比修士的祈祷更有价值,因为他们保卫了基督徒和基督教阵地,在某种意义上,这就是保卫天主本身。根据这种观点,第一次十字军占领耶路撒冷和圣所就是光复基督的国土,是基督的士兵义不容辞的责任。圣殿骑士的章程创立了一个新的骑士阶层,这些骑士孜孜以求的不是自身的欢愉,而是事奉天主∶“这个修会代表了骑士阶层的繁盛与复兴”。骑士文学则表明当时许多世俗骑士都认为自己已然做到了这一点;而加入圣殿修会是提高自身德行的一种方式。当有新会士加入修会时,他要对着“天主和圣母玛利亚” 即童贞玛利亚,耶稣的母亲)立誓。中古基督徒相信童贞玛利亚是天上母皇,他们认为她会像人间的皇后一样为子民向国王(天主)求情。会外人士的捐赠是给与“天主,荣福童贞玛利亚和圣殿修会”的,而且许多圣殿修会的教堂都供奉童贞玛利亚。
                        圣殿骑士也和其他中古天主教徒一样崇拜诸圣。其中最重要的圣徒是圣乔治,(根据传说)他也是个事奉天主的军人,因为不肯放弃自己的信仰而被异教徒折磨并杀害。圣殿骑士将他视做生命的典范,他们要像圣乔治一样,纵然被穆斯林酷刑折磨甚至杀头也决不放弃信仰。加利利塞费德堡的礼拜堂里有一座圣乔治雕像,穆斯林在 1266 年攻占此地后将其毁掉。
                        中古基督徒也十分崇拜圣髑——即诸圣的遗物,比如圣徒生前的物品或圣徒的部分骸骨。各个修会都尽力搜集圣髑以激励修会成员和会外人士的信仰。圣殿修会也不例外,(据他们宣称)他们供奉着伟大的希腊圣女查尔西顿的尤菲米娅的圣髑。
                        圣殿骑士们也许没受过多少教育,也许对西欧大学里流行的神学辩论一窍不通,但他们却对通俗的圣经故事耳熟能详。12 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英格兰的一位佚名神甫将《旧约•士师记》翻译成小册子供圣殿骑士们使用。它告诉人们犹太人在借助天主的援助夺取了圣地之后,是如何保卫它的。很明显,《士师记》里描述的情形与 12 世纪时身处圣地的圣殿骑士们所面临的境遇并无二致:十字军依靠天主的援助光复了圣地,而他们则肩负保卫它的使命。还有一些宗教著作被陆续翻译供英国圣殿骑士阅读,包括一本阐述世界末日正在来临的书。中古基督徒相信世界将因一个人物的出现而毁灭,这个人物被称作“敌基督”,即耶稣
                        基督的敌对者。某些基督教作者认为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就是敌基督。还有些人认为十字军东征和圣地的光复是“末世景象”的一部分,基督的王国将随之而来。但是在基督再次来临之前,敌基督和他的势力,也就是穆斯林必须被击败。因此,基督王国打击穆斯林的勇士,站在对抗敌基督战争最前线的圣殿骑士们有必要了解这一神学主题。这首关于敌基督的祷告词告诉圣殿骑士他们可能会面临千难万险,所以他们必须坚定信仰,坚信当胜利到来时基督将亲自报答他们。
                        


                        20楼2011-07-06 21:27
                        回复
                          列位兄弟,听我建议!鼓起你的勇气,达成你的善举,天主也将助你一臂之力,他会使你荣
                          进至高之地。愿天主首先赐福于我们,倘若不是这样,我等也必成为最后一人。阿门。
                          会士们应当亲自编写修会史并教授给其他会士,用来提升士气,激发集体荣誉感。听上去这似乎很合理,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相反,修会的往昔历史和光荣事迹都是由会士们口口相传的。修会的友人也经常向别人讲述骑士们的逸闻功绩。而在异端案期间,有些会士也供出过一些修会初创时期的故事。鉴于会士们都是受教育程度有限的军人,而非整天埋头于书堆的学者,所以他们乐于口头复诵而不愿动笔修史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圣殿骑士坚信自己是为天主而战的勇士,战死疆场是他们直升天国的通途。1139年教皇英诺森二世在赐予圣殿修会诸多修会特权(比如修建附属教堂,雇聘神甫等)的训谕上说∶“沐浴在基督徒爱的火焰中的你们,就好像真正的以色列人[此处指《旧约》中所说的天主选民]和真正的勇士一样为了圣战而整装待发,你们的实际行动践证了福音所言∶‘人若为自己的朋友舍弃性命,没有比这再大的爱了。’”——这段话被后世的众多教皇不时加以引用。圣殿骑士崇拜的殉道圣徒,诸如圣乔治和圣尤菲米娅,也是激励他们为主献出生命的重要原因。有些会外人士,比如一位在 1167 年至 1187 年间旅居圣地的
                          佚名朝圣者也描写过圣殿骑士们无畏的跃马冲锋直至为主献身的情景。1216 至 1228 年的阿克主教雅克•德•维特里,用这样一个故事激励圣殿骑士:
                          你们应当时刻准备着为基督抛洒热血,也就是说,你们要带着自己的热情和利剑为天主
                          舍弃生命,就像一个合格的基督骑士一样。当他眼前出现漫山遍野的撒拉逊人的时候,他坦
                          言自己的信念和内心的欢愉,然后对着爱马耳语∶“小黑啊我的好伙伴,我骑在你的背上度
                          过了无数美好的日子。但是今天将胜过以往的任何一天,因为今天,你将载着我进入永恒的
                          生命中。”接着他杀死了大批撒拉逊人,最后牺牲在战场上,功德圆满,成为永福的殉道者。
                          我们无从得知是不是所有圣殿骑士都真的像这样,也许有些会士并没有那么大的决心。但是这类故事和修会供奉的圣徒至少说明修会鼓励会士们以此为榜样。
                          


                          21楼2011-07-06 21:33
                          回复
                            圣殿修会独有的日常生活习惯,和他们披风左胸部位上的红色十字,都激发起修会内部成员的集体认同感。存留至今的西欧圣殿修会教堂里的壁画所展示的骑士们在圣地战斗的场景,也在提醒会士们修会真正的职责所在。有些修会教堂和附属教堂里建有代表圣墓教堂中心圆形部分的圆殿厅,让会士和外人联想到修会在圣地的工作。其他的武装修会,回到家乡的朝圣者和十字军也会修建带有圆殿厅的教堂,以作为圣墓的象征。
                            四五个以上的会士每周在会所举行的参议会也可以增强他们的认同感,而会省全体参议会可以让修会各个部分保持联系。13 世纪修会指派了一位负责人统筹管理西部各会所,可能是想借此提高行政效率;到了该世纪中期这一职责由两名“督察”分担,他们在西欧各会所间来回巡察,监督工作。这种做法使得各个会所的会士将自己看成一个团体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会士们在海外领和西欧会所间的走动也许会加强整个修会的认同。但事实上在 14 世纪早期,只有很少一部分会士去过海外领,异端案中的一些证人竟然说将会士们派往海外领是一种对他们的惩罚,而不是在履行修会的根本职责。缓慢而不稳定的通讯方式,让身处海外领的修会领袖无法将军事政策准确的传达给西欧的会士。在伊比利亚半岛,另一个抗击穆斯林的前线;在东欧,一块存在着其他异教徒威胁,和一块只能让圣殿骑士无聊的开垦处女地的地方,这里的会士很难能够时常记起他们的天职是在遥远的圣地。
                            圣殿修会的日程表,记录于修会条例中。会士们的日常生活是基于卡西诺山的本笃在六世
                            纪拟订的修会规则来安排的。由于日程里并没有提及军事事务,所以时间表有所修改,以
                            适应某些军事活动。

                            


                            25楼2011-07-06 21:51
                            回复
                              2025-05-24 04:45:15
                              广告
                              会士们还会在长外衣外套一件披风,这是一种轻质的斗篷,因为它是修会成员独特的制式服装,所以亦称“会衣”。骑士们都身披象征纯洁的白色披风,而军士们则身穿黑色或棕色的披风。会士们都坚信自己为侍奉天主、捍卫基督教而勇于战死沙场,所以教皇尤金三世(1145-53)允许他们在披风左胸的位置佩带一枚象征殉道的红色十字。修会不允许会士们在披风上添加各种时髦的花饰,但同意他们为保暖而在冬季使用绵羊皮衬里的披风。
                              会士们在外衣下穿有一件衬衣,通常由羊毛织成。但由于中东地区气候炎热,他们获准在夏天使用亚麻布制的衬衣。在衬衣外,他们会在腰部束一条羊毛索制成的简单腰带,这象征着贞洁。他们在腿部穿有羊毛布制成的马裤以及羊毛护腿。会士们在夜间和衣而睡,只脱掉外衣和护腿。休息时完全除尽衣物会被认为是一种自我放纵、屈从于肉体舒适的行为,无论对修道之人还是纪律严明的军人来说都不适合。修道者不可自我放纵;而军人则更应枕戈旦,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27L第二段中的雕塑
                              


                              29楼2011-07-07 08: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