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_atlantis吧 关注:46贴子:5,491
  • 11回复贴,共1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L0.1mol/L的NH4Cl溶液中NH4+的数目为0.1NA.(B).常温下,Cu-Zn原电池中,正极产生1.12LH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C).常温下,0.05molCO2和SO2混合气体中所含氧原子数为0.1NA.(D).常温高压下,1.4gN2和0.3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0.1NA


1楼2011-07-03 22:50回复
    用质量和容积都相等的烧瓶收集气体,称量收集满气体的烧瓶质量。数据如下…气体:A.B.C.D.E.F.烧瓶和气体的总质量:A.48.4082 B.48.4082 C.48.4082 D.48.3822 E.48.4342 F.48.8762……已知标准状况下,烧瓶的容积为0.293L,烧瓶和空气的总质量是48.4212g。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A、B、C、D、E、F是中学常见的气体。(1)实验室制取少量D的化学方程式是?(2)A、B、C可能的化学式是什么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1-07-03 23:0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已知气体X2和气体Y2在一定条件下能化合生成气体C,并知C的化学式只有三种可能:分别为XY、X2Y或X3Y。请设计实验(实验装置任选)来确定C的化学式,简述实验过程,分析说明结论。实验过程:________结论及分析:(1)若实验结果是______则生成物C的化学式为XY,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2)若实验结果是______,则生成物C的化学式为X2Y,判断依据是________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1-07-03 23:12
      回复
        你打这些字。都是用手机打滴啊?


        IP属地:湖南5楼2011-07-04 09:25
        回复
          要不然你认为?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1-07-04 09:55
          回复
            1L选C
            A、NH4CL可以完全电离,但电离出的NH4+离子会结合水中的氢氧根离子发生水解反应,所以铵根离子的数量应该小于0.1NA。
            B、正极产生1.12LH2,如果是在标准状况下(零度,一个标准大气压),即是0.05mol,但是题目给的是常温,1.12L气体的物质的量并不等于0.05mol。
            D、这是个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进行。
            


            IP属地:湖南7楼2011-07-04 09:56
            回复
              2L我这里计算不方便,就跟你讲一下思路吧。
              “已知标准状况下,烧瓶的容积为0.293L,烧瓶和空气的总质量是48.4212g”,这里设烧瓶的质量为m,则有48.4212=m+29*0.293/22.4,得到m后,就可以把前面各种气体的质量求出来,然后由n=V/Vm求出物质的量,从而求出各种气体摩尔质量。后面就好说咯。
              


              IP属地:湖南8楼2011-07-04 10:04
              回复
                你这样会不会花了过多的时间?


                IP属地:湖南9楼2011-07-04 10:0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喂!你说的这个真的很让人费解…还有…那个问题老师说如果看答案都看不懂就可以不用做了,我晕…怎么这样啊!没这么容易吧?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1-07-04 12:03
                  回复
                    =。=!你是说第二个费解?
                    哪里听不懂?


                    IP属地:湖南11楼2011-07-04 14:41
                    回复
                      【解析】 该题为通过实验确定生成物化学式。因为组成元素未知,所以不能定性分析,而需转化成可测控的量进行定量分析。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的特点,运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可通过反应过程中体积变化或压强的变化值来确定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再由原子守恒得出生成物的化学式。
                      【答案】 方法一 实验及操作:(测定反应前后的数据、容器性能、恢复温度三项全对才可)
                      分别取同温、同压、等体积(V1)的X2和Y2两种气体充入一恒压、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完全并恢复到原来温度后,测定容器的容积(V2)
                      分析及结论:
                      ①若实验结果是:V2=2V1,则生成物C的化学式为XY
                      判断的依据是:X2+Y2===2XY,反应前后分子数之比是1∶1,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推得以上结论
                      ②若实验结果是:V2=32V1,则生成物C的化学式为X2Y
                      判断的依据是:2X2+Y2===2X2Y,反应前后分子数之比是4∶3,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推得以上结论
                      方法二 实验及操作:
                      分别取同温、同压、等体积的X2和Y2两种气体充入一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并测定容器的压强(p1)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完全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再测定容器的压强(p2)
                      分析及结论:
                      ①若实验结果是:p2=p1,则生成物C的化学式为XY
                      判断的依据是:X2+Y2===2XY,反应前后分子数之比是1∶1,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推得以上结论
                      ②若实验结果是:p2=34p1,则生成物C的化学式为X2Y
                      判断的依据是:2X2+Y2===2X2Y,反应前后分子数之比是4∶3,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推得以上结论
                      


                      12楼2011-08-31 22:13
                      回复
                        【解析】 该题为通过实验确定生成物化学式。因为组成元素未知,所以不能定性分析,而需转化成可测控的量进行定量分析。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的特点,运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可通过反应过程中体积变化或压强的变化值来确定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再由原子守恒得出生成物的化学式。
                        【答案】 方法一 实验及操作:(测定反应前后的数据、容器性能、恢复温度三项全对才可)
                        分别取同温、同压、等体积(V1)的X2和Y2两种气体充入一恒压、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完全并恢复到原来温度后,测定容器的容积(V2)
                        分析及结论:
                        ①若实验结果是:V2=2V1,则生成物C的化学式为XY
                        判断的依据是:X2+Y2===2XY,反应前后分子数之比是1∶1,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推得以上结论
                        ②若实验结果是:V2=32V1,则生成物C的化学式为X2Y
                        判断的依据是:2X2+Y2===2X2Y,反应前后分子数之比是4∶3,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推得以上结论
                        方法二 实验及操作:
                        分别取同温、同压、等体积的X2和Y2两种气体充入一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并测定容器的压强(p1)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完全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再测定容器的压强(p2)
                        分析及结论:
                        ①若实验结果是:p2=p1,则生成物C的化学式为XY
                        判断的依据是:X2+Y2===2XY,反应前后分子数之比是1∶1,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推得以上结论
                        ②若实验结果是:p2=34p1,则生成物C的化学式为X2Y
                        判断的依据是:2X2+Y2===2X2Y,反应前后分子数之比是4∶3,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推得以上结论
                        


                        13楼2011-08-31 22: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