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本剧突出了两个基本:
历史上能体现“秋之白华”挚爱深情的细节基本不用,比如瞿秋白因心疼杨之华而流泪时的感同身受,瞿对独伊视同已出的爱,瞿教杨学饿文、写文章的耐心,两人受到打击后的相濡以沫,瞿在狱中思念杨之华写《寄内》时的深情。
文献中能表现瞿秋白人格魅力和才学的语言基本不取:如“请勿撕破我的翅膀”的坚定,“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的高洁,“与世长辞,为真快乐”的豁达。
并且上述细节应该不犯当局的忌讳。之所以编成这样,要么是苏小卫根本把握不住这样的题材,所谓的“金牌”编剧不过是浪得虚名,要么是她敷衍了事,不惜砸自己“金牌”。
看完之后,感觉瞿就是一个空头革命家,找不到杨之华离开沈剑龙嫁给瞿秋白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