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客栈吧 关注:707贴子:18,603

中国民族的强势生存 作者:孙皓晖 (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民族的强势生存
  世界曾经拥有这样的中国

  ——话说中国民族的强势生存之一(孙皓晖)



1楼2006-07-07 19:09回复

      然则我们为什么不研究?

      外国人的热嘲冷讽甚或漫骂,不乏浅薄的嫉妒与无知,大可泰然处之。中国人自己也数典忘祖恨不能将中国原生文明焚尸扬灰,却委实令人难解。冷静的看看“二百年短跑”冠军的美国,一方面佯装对别人的辉煌历史嗤之以鼻,另一方面却将自己二百来年的历史反复叨咕,好莱坞电影将所有重大不重大的事件拍了一遍又一遍,文学艺术与研究著作则深入到历史的各种旮旯拐角去品匝,并象骄傲的火鸡一样向全世界公布研究成果。看看美国大使馆向中国人散发的成套成套的美国历史与现状的精美书籍,你能说美国人不重视原生文明的历史?欧洲国家更是沉醉于自己的民族历史,那怕是支离破碎,也要拼凑得熠熠生辉。东洋日本更是恨不能改写自己文明源头的中国色彩,虽然有许多暧昧与不纯,但日本人绝不谩骂自己民族的历史。相反,所有的学者都在费力探究日本的本土文明史,力求将大和民族的尚武传统锻铸得纯而又纯。——为什么?

      一个优秀的民族,必然尊重自己的历史,正视自己的历史。因为那是经过漫长严酷考验的、能够证明自己其所以优秀的事实。那种无法撼动的事实中存在着一个民族原生文明的强大力量,存在着百试百灵行之有效的生存大智慧、抗争大技巧与饱满激扬的生命状态。紧要关头对历史的反思,往往能激发一个民族的智慧与勇气,从久经考验的生存大技巧中创造出适合于本时代的生存谋略。

      所以,审视自己的原生文明不是虚幻的发思古之幽情,它完全可以成为创造新的历史的出发点。

      要解密中国民族在无数次生死存亡关头的求生奇迹,以开拓我们的战略视角,就要从我们的原生文明中理清那些生存大智慧、抗争大技巧的基本方面。

      原生文明是一个民族的生存根基。一个民族在她从涓涓细流发展为澎湃江河的过程中,必然有一段积淀凝聚进而升华的时期,这个时期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文化方式、生存谋略等一系列稳定的存在方式,如同一个人的生命基因那样改变,将长久的甚至永远的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命轨迹与发展潜力。这就是一个民族的原生文明。她是“上帝”烙在这个民族身上的“胎记”,永远不能磨灭。

      一个基本的交代是:中国原生文明的生成期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个原生文明形成后的第一波惊涛骇浪便是统一的大秦帝国的建立,从而使中国文明万源归一,形成中国文明的正源。自此以后,中国民族拓展生存空间的历史波澜,便壮阔的展开。

      后面我将具体展开,归纳中国民族生存发展的强势之道。

      强力反弹 有限扩张


    3楼2006-07-07 19:10
    回复
      2025-07-26 09:22: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SF


      IP属地:四川7楼2006-07-07 19:20
      回复
        未完待续

          
        TNND,被封一账号:(


        8楼2006-07-07 19:25
        回复
          作者: 杯中雪 
          什么?


          IP属地:四川9楼2006-07-07 19:54
          回复
            被百度封了狼ID,靠,BS百度


            10楼2006-07-07 19:56
            回复
              靠,为什么啊!这个百度
              现在转贴也不大容易在百度发了


              IP属地:四川11楼2006-07-07 20:06
              回复
                第四次危机是宋明时期。这次是中国民族先处于守势而后大反击的一个时期,也是在富裕状态下屈辱亡~国而后东山再起的时期。按照宋朝的经济实力,完全应当振作。但是宋朝却偏偏背离中国优秀的军事传统,实行“将兵分离制”,过分崇尚文职而压抑尚武精神,以致面对辽、金、西夏三个强大的军事小帝国和一个大理国,宋代一直处于防守状态。割地赔款,汉奸辈出,先丢了北方,又在江南最后被元军消灭,中华国土终于第一次被外敌完整占领八十余年。宋朝政权也以屈膝mai国、残害主战派将领而被永远的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12楼2006-07-07 20:07
                回复
                  2025-07-26 09:16: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中间缺失一段,百度贴不上,KAO,BS)
                   中国虽然暂时落后,但中国正在积聚强力反弹的力量。从历史的角度看,二三百年只是弹指一挥间。不要说当代技术日新月异,再有五十年到一百年,我们重新伸展的余地无穷之大。然则即或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也应当牢牢记住民族生存历史所沉淀凝聚的智慧,只是有限扩张,而不是向全世界疯狂~报~复。

                    一个经常处于神经质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16楼2006-07-07 20:11
                  回复
                    一个强盗杀人放火而遭痛打,竟然一味埋怨自己跑得不快,否则如何能被捉住?却从不去想强盗行径本身的“原罪”。只要做强盗,一开始就注定了他必然的结果,即或赢得了一场战争,这种被杀的结果总会到来。

                      一个民族的文明中隐藏了邪恶与疯狂的基因,能说这个民族的文明是健全的高贵的成熟的么?如同一个患有癫痫(羊角风)并不时疯狂发作的人一样,能说他是健全高贵的么?

                      对待周边民族文明,中国文明依然是以一贯之的国策,古人人称做“怀柔”“安抚”或者“绥靖”。实际上就是立足于和平共处的有限让步,从而获得文明共生。无论中国强大与贫弱,这个传统都没有大的偏离。对越南,对朝鲜,对蒙古,以及对周边更小的民族,几乎没有例外。

                      在今天看来,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行为遭到非议贬斥。郑和下西洋,许多人都说那是一场毫无经济观念的政治炫耀,是中国人对外交往缺乏经济观念的典型例证。设想如果中国当初象数百年后的哥伦布那样有用小玩意儿交换土地的头脑或者征服意识,郑和下西洋都会成为一次规模庞大的征服战争,至少会成为一次大规模的经济掠夺。从条件说,郑和的远洋舰队拥有这样的能力,当时的东南亚小国没有抵御这种远洋征服的能力。

                      可是,中国的明朝政府没有这样做,郑和没有这样做。为什么?

                      除了中国的固有传统,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明朝是在趋赶异族入侵之后的统一政权,对蒙古人的结局有着特殊体会,对于依靠武力征服他国有着特殊深刻的认识。蒙古人征服中国将近一百年,最后还是在土崩瓦解,导致了蒙古民族的大衰落。有着最直接的陆地通道,尚且不能保证征服的最终胜利,况且远隔重洋迢迢万里,征服掠夺的最终结局又会是什么?如果今人想到了这一层,就会对明成祖政#权的和平舰队有更深的理解。


                    22楼2006-07-07 20:19
                    回复
                      这种和平安边的久远传统,是中国消解文明冲突的基本国策之一。在历史上,她带给中国民族一种旷远持久的亲和力、感召力,使周边小民族产生了滚雪球式的归化效应。最终,中国文明非但没有消亡,而且稳定的壮大为多民族文明的泱泱大国。

                        一个具有强大消解能力的文明形态,必然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缺乏消解能力的文明,必然是踽踽独行,难以滚大。有人说,大了有什么好?统一有什么好?劝这些朋友去问问欧洲共同体那些竭尽全力追求欧洲统一的官员和有识之士,富得流油的小国家小民族有何不好,偏要追求劳什子大欧洲统一?何况还在当代社会?再去问问西方与日本那些专门研究中国分#裂为多少个“国家”合适的机构与学者,为什么如此卖力?中国“小”了对谁好?现在的大中国(尽管还是残缺的)对谁不好?

                        一种汪洋恣肆的强大文明形态,如果同时以统一国家的形式出现,其对民族的凝聚力与未来无可限量的竞争力的巨大意义,无论如何估计都不会过高。


                      23楼2006-07-07 20:21
                      回复
                        (靠,再缺一段,再BS百度)

                         文明的发展,本质上是渐进的。中国文明在当代的境遇,如同濒临泥沼悬崖的巨大的战车,只有一丝一丝的从旧日泥沼中拔起,一丝一丝的脱离临渊之危,稳健渐进的驶入快车大道,才是唯一的选择


                        24楼2006-07-07 20:27
                        回复
                          精英导航:知识分子始终居领导阶层

                            ——话说中国民族强势生存之五

                            知识阶层的地位,决定着民族与国家的兴衰生灭。

                            世界文明竞争展现着这样一幅历史画卷:知识阶层始终居于主导地位的民族,都是无可争辩的优秀民族,都曾经有过足以骄人的光荣与梦想;知识阶层地位卑下弱小,甚或不足以产生知识阶层的民族,都是显而易见的落后弱小民族,都无可避免的陷入“鱼腩”境地;当一个或若干个民族以国家形式生存的时候,知识阶层的地位与作用,就决定着这个国家的生存命运。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否孕育出具有优秀传统与非凡智慧的知识阶层,意味着这个民族与国家是否拥有最根本的竞争实力。

                            也许,这幅画卷曾经有过一笔两笔的异色与偏差。但就主流趋势而言,这幅历史画卷是清晰的,那铁血交织的兴亡线条永远的震慑着我们,警示着我们。

                            知识阶层是一个民族孕育的精华,是一个民族所产生的智慧活体,是一个民族血肉滋养成的灵魂,是一个民族为自己铸造的远航灯塔,是一个民族用自己的全部智慧凝聚催生的导航师。

                            一个民族可以没有任何一个社会阶层,但却不能没有知识阶层。

                            浏览民族竞争的血泪历史,我们会偶尔看到这样的异象:一个在文明形态上显然落后的剽悍民族,突然之间吞没了某个文明民族(古罗马吞并古希腊征服埃及、拜占庭征服西亚、亚利安人吞并古印度文明创造者达罗毗荼人等),可是不久,吞并者自己也轰然崩塌了;一个同样落后的游牧民族,电光石火般征服了许多民族,然则还来不及享受帝国的财富,就在马背上解体了(成吉思汗的草原帝国)。相反,许多曾经被一时占领征服的民族,却又奇迹般的重新崛起,重新焕发出文明的异彩!

                            这种异象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甚至还没有完整知识阶层的落后民族,是无法理性的把握自己命运的,其对文明民族的吞并征服永远都是暂时的,因为她没有消化文明的能力;一个拥有优秀知识阶层的民族,虽然可以暂时被“征服”,但她的智慧与理性却往往使自己能够起死回生。

                            问题的另外一个层面是:当知识阶层被一个民族抛弃践踏的时候,这个民族就会陷入热昏状态,就会将整个民族引向灾难的深渊。日耳曼民族、意大利民族、日本民族,都曾经陷入过这种热昏状态。中国民族也曾经在当代陷入这种热昏,虽然是短暂的,但对我们民族的伤害却几乎是致命的。

                            痛定思痛,反观历史,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在漫漫数千年中,中国的知识阶层始终居于国家领导地位,中国民族对知识阶层的景仰呵护是绝无仅有的。正是这一点,保证了中国民族在残酷竞争中的高度理性与卓越智慧,创造了五千多年一脉相承而岿然屹立的文明奇迹。

                            所以说,知识阶层长期稳定的居于领导地位,是中国民族强势生存的极为重要的原因。

                            在春秋之前,中国尚没有独立的知识阶层,民族文明精神主要通过贵族阶层中的文职机构、官员与少数专职知识分子(史官、占卜、巫师等)来体现。虽则如此,夏商周三代时期贵族知识分子仍然是国家的精神领袖,仍然是文明中坚,对国家决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尚书》是中国上古留下来的治国经典,而其中论述治国纲领的名篇《洪范》,就是周武王灭商后请教殷商贵族遗臣箕子(大学者)如何治国,箕子写下的治国纲要。事实上,从西周“礼乐治天下”开始,知识阶层的地位就越来越重要。到了春秋时期,社会大松动与各种形式的变法(改革),促使自由平民阶层壮大(基础是隶农制解体,大量奴隶成为平民),中国的知识阶层终于成熟起来,破土而出。

                            这就是“士”阶层的出现。

                            “士”是一个非官、非农、非工、非商的“国人”阶层(请注意,“国人”是一种社会地位)。他的初期主要特征是拥有专业知识与一技之能,四处流动而独立谋生。但其主要成分是有武技(剑术)造诣与专业知识的分子。经过数百年稳定发展,到了战国时期,纯武技者逐渐从“士”阶层分离出去而仅仅保留了一个社会名号,通常称为武士。士人阶层开始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知识阶层。
                          


                          25楼2006-07-07 20:29
                          回复
                            未完待续


                            29楼2006-07-07 20:30
                            回复
                              2025-07-26 09:10: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等下回分


                              30楼2006-07-07 21: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