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教学吧 关注:832贴子:2,116

〓2011.06.27〓〖授课〗6.26闻人鸢诗词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到诗词,首先要提一下格律。如果把诗词看做古人的文字游戏,我们就必须遵守游戏规则,无论是写律诗还是填词,都要讲究一定的格式,包括平仄,对仗、押韵等等,这里就不赘述了
关于押韵提一点,不要押僻韵,古人说,“李杜大家,不用僻韵,非不能用,乃不屑用也”是有其道理的,我们在写文的时候也是这样,能用通俗常见的表达,为什么要使用生僻古怪的字?为了显摆自己有文化吗?还有就是凑韵,明明意思不搭,为了押韵而凑上去的字,古人说“诗韵贵稳,韵不稳则不成句。和韵尤难,类失牵强,强之不如勿和。善用韵者,虽和犹其自作;不善用者,虽所自作犹和也”。
关于体例,诗分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古风等,词分慢词和小令,就像平时语文老师经常说写作文切忌文体不清,不同的体裁往往具有特性,当然,文不以辞害意,应当选择最适合表达的方式,不同题材对格律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诗宜参照《平水韵》,词则可参照《词林正韵》《钦定词谱》等,不一一赘述。


1楼2011-06-27 23:59回复
    结构,诗方面,人们常说“起承转合”,把写诗比作盖房子的话,结构不好,这房子肯定不稳,所谓的起承转合,要求的就是一种变化的,一种变化的完整过程,简单地说,谋篇布局,不过在谋势,谋境,谋思,当中衔接得当,能不显跳脱,又层层深入,便于把意思一层一层的抒发出来。
    炼字,通俗的说就是挑选合适的字眼,诗词的字数本来就少,每一个字都很“精贵”,炼字好,整个诗就能因此而生动起来,炼字有一定的方法,但是更需要平时的积淀,丰富的文化底蕴,否则,就要“书到用时方恨少”了
    立意,谈到立意,动笔之前,首先要知道自己想写的是什么。所有景色的铺垫,所有异象的选取,都要以此为中心。诗之谋篇布局,诗之形式的雕琢,诗之炼字,都是为立意服务。立意贵在有新意,“凡袭古人句,不能翻意新奇,造语简妙,乃有愧古人矣”立意不能杂,诗词在表达上是含蓄的,但是对于初学者,这含蓄底下必须有清楚的立意,否则到头来就是不知所云。
    


    2楼2011-06-28 00:00
    回复
      2025-05-30 06:14:40
      广告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贾岛的故事 就是僧X月下门那个,我觉得主要的两层不同,一个是意思上,一个在意境上。诗总是来源于生活,比如当你要进一个门,是先敲门,还是直接推门而入,往往和具体的社会背景有关。在意境上,“推”相比“敲”更显得静谧无声,这和前面的“鸟宿池边树”也有一定关系。其实到了我们手上,也不一定就是“推敲”,关于炼字,首先要打开思路,然后再从中选择。
      黄永武在《代字法》中是这样说的
      1,以蕴藉字代直率字。2,以生动字代平庸字。
      3,以空灵字代板滞字。4,以自然字代生硬字。
      5,以新辟字代熟见字。6,以跖实字代虚泛字。
      7,以大方字代寒酸字。8,以谐合字代隔碍字。
      9,以曲指字代直斥字。10,以远嫌字代犯忌字。
      11,以当理字代悖理字。12,以变换字代重出字。
      13,以别义字代同义字。14,以切题字代虚泛字。
      15,以对称字代差半字。16,以异边字代联边字。
      17,以声响字代声哑字。
      总的来说,就是推崇含蓄,忌讳俗白;推崇变化,忌讳呆板;推崇构架精致,忌讳散乱无局。


      3楼2011-06-28 00:02
      回复
        顺便再提一点 一句诗里面 不宜出现太多的动词 虚词毕竟是随着实词走的 太多虚词容易使意象不饱满 诗显得“不稳”。
        当然也有特例,我前面举的白也诗无敌,还有《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中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课堂补充说明:不宜出现太多的动词,虚词毕竟是随着实词走的,太多虚词容易使意象不饱满。
        动词也是虚词的一种 这个有点我个人观点……其实我讲起来底气也不是很足昂…… 比如一句话七个字,动词两个就足够了 如果联系有很多动词 往往产生一种手忙脚乱的感觉 再说到形容词,副词,至少得是修饰名词吧?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这一联中除了“时、雪,客、春”外余下十字皆为虚字,颈联更狠,上下句分别只使用了一个实字“岁、乡”,有《诗话》对其评道:“两联用二十二虚字,句法老健,意味深长,非巨笔不能到”。
        


        6楼2011-06-28 00:09
        回复
          再提一下叠字和重出字的问题
          例子: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户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还有著名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都使用了叠字,叠字在音韵上很美。起的多是强调的作用,也起的是一种诗意的回味和回荡的效应。
          其实叠字这玩意儿很难写
          写的好了,渲染加重诗意的分量,写的不好了,常常打薄了你的诗意,让你的诗变得浅薄了起来,失之诗味。
          看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套用前人对此的评论“'漠漠阴阴’用叠字之法,不独摹景入神,而音调抑扬,气格整暇,妙处悉在此四字之中”,形容的是气氛,讲究的是声调。“漠漠阴阴”被推崇赞叹,概因在这两方面表现的好。
          另外还有重字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东坡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杜甫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
          看一下王安石的《游锺山》: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还有王渔洋的《题秋江独钓图》:
          一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这甚至四句都反复重出了字,但是形成了并列递进等互相关联的关系,是一种独到的设计。自然带出一种风味。


          7楼2011-06-28 00:11
          回复
            我们可以用画龙点睛来形容诗眼。
            所谓的诗眼,就如这龙的眼睛一样。看诗,就看最重要的那部分,最能体现诗意,最具精神的那一段,那一句,那一个字。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首诗里,有时候会有一句非常关键的话,对理解全篇的结构脉络或者是作品的主旨,起着非常重要点示的作用,这就是诗眼。
            古人炼字,讲究的就是“点眼”一说。“诗眼”这个词是宋人提出来的。苏东颇的话是“天工忽向背,诗眼七增损”。南宋的范成大的形容是“道眼已空诗眼在,梅花欲动雪花稀”。比如杜甫的诗中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溅”一“惊”皆为眼也。李白的“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寒”和“老”把诗给带活了。宋朝人论诗,把诗句中突出的、不平凡的字,称为"诗眼"。好比人的眼,有眼才见精神。眼睛有神,人才精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诗有光彩,也须看诗眼所在,诗眼是诗歌的神采。
            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悔字,就抒发了这个怨妇那种闺怨的愁绪。
            李清照的《醉花阴》,这是一首“重阳词”,其结尾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是全篇的词眼。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使思妇形象与凄凉环境显得十分协调。“人比黄花瘦”实际上已经成为经典用语了,皆因为这个“瘦”字。
            再看一首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是王维的《鸟鸣涧》。这里最具动感的是哪个字呢?对,是这个“惊”字。“惊”字用得好,好在其反衬的效果,鸟儿的惊动反衬春涧的幽静。体现了诗人心境的宁静。 不知愁——明显不是它。
            


            8楼2011-06-28 00:14
            回复
              炼诗眼,不是仅仅炼动词,还要炼形容词和副词,比如我们看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直”写的是烽烟劲拔、坚毅之美感。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感受,用一个“圆”字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于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一直一圆,亦刚亦柔,写的是相当强的震撼力。


              9楼2011-06-28 00:14
              回复
                ----------------------------结束----------------------------


                10楼2011-06-28 00:14
                回复
                  2025-05-30 06:08:40
                  广告


                  11楼2011-06-28 00:15
                  回复
                    很好~SF~


                    12楼2011-06-28 00:16
                    回复
                      灰常感谢


                      13楼2011-06-28 00:16
                      回复
                        板凳带教学组众人~~~~


                        14楼2011-06-28 00:16
                        回复
                          小花你好快


                          15楼2011-06-28 00:16
                          回复
                            ……你们别激动啊


                            16楼2011-06-28 00:17
                            回复
                              2025-05-30 06:02:40
                              广告
                              咱们要冷静
                              ……我没整错吧||||||


                              17楼2011-06-28 00: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