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失去的文明(三)——神奇的斗拱

斗拱建筑是中国古典建筑的主要手段和形式,是中国建筑的代表和符号,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建筑构智慧的结晶,更是人类建筑构架艺术的最高水准。
所谓斗拱建筑,就是建筑主体结构中的木隼结构,它就象一个神奇而复杂的建筑积木,相互铆合扣撘,使建筑形成一个打不烂,推不倒,震不坏,压不垮的整体。
斗拱由于是用木材经过精心加工扣建而成,是它在外表具有一种神秘的节奏美,大有多一点太繁,少一点太虚。达到尽善尽美的完美境界。
中国主流建筑,特别是宫殿庙宇式建筑均是以斗拱形式建成的,而建筑这些的巨大浩瀚的精美建筑群,竟然不要需要任何图纸,全凭工匠们口传心授一代一代地传承至今,不能不说是世界建筑史上一大奇迹。
正是因为这种传承模式,是这种精美复杂的工艺逐步面临失传。随着老一辈木工一个一个去世,中国能够全面熟练掌握这种技术的人越来越少。据说,八十年代经过圈内摸底,能够制作并且参与过大型斗拱建筑的熟练技工,已经屈指可数,而且垂垂老矣。尽管现在很多大学都开设了古建筑工艺制作这门课程,但是能够真正动手制作的人少之又少。
随着故宫大修的进行,民间的一批能工巧匠被招进了故宫,在揣摩,比对和模仿之中,斗拱建筑技巧在慢慢地艰难地传承着。我们预祝斗拱建筑,这门人类精美的工艺不要再失传。
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就是以斗拱形式构建的一个中华符号和世纪平台。但是,它仅仅是对斗拱建筑简单的模仿和简易地图解,它和真正的斗拱建筑比起来却失去了应有的精美和灵气。
世界上最大的斗拱建筑群落,北京故宫。
世界上保存最古老的斗拱建筑是山西应县木塔,是唐末建造,距今已经有一千一百年。

跨越七百余年历史风云的斗拱建筑任然栩栩如生

斗拱结构是中国建筑的主流形式

这是树立在某大学建筑系教学大楼前的斗拱模型

现代学者和工匠们研究和实践斗拱建筑的成果:斗拱积木模型。

天坛是斗拱建筑中典范,精美无比,举世无双。

将斗拱榫卯做成圆形,是斗拱里难度最高的技术,试想一下工匠们全凭内心对斗拱技术
的理解和世代传承的操作公式,要将一个一个的榫卯最后拼成圆形,而且纹丝不差,这
可要何等的智慧和技艺啊。面对这样的建筑艺术,我们只有虔诚地跪下来,顶礼膜拜!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