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练袖鞭,很多人都是从双节棍的技法开始,兼收九节鞭的路数,以至于有人断言“袖鞭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招式”,当然,这种论断的提出还是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支撑的;也有人断言,袖鞭的威力因为其是实心棒金属构造,所以威力要大于双节棍(原因可能是产生的压强较大),或许这么说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还有人说袖鞭的长度不如双节棍(某些形制),重量一般较轻,打击力不好,“回式”不好控制,实战效果不佳,更有花式不好习练的说法。
至于这些理论的得出原因在于真正使用袖鞭投入实战的习练者其实没有几人,真正会用袖鞭实战的习练者更是少之又少,因为,在当今社会咱几乎没有这个机会,和谐万岁!但对于有些城市EDC来说,往往当年的“双节棍情结”一直萦绕在心头,所以袖鞭的便携性便成了很多人青睐它的理由,往往是刀、鞭藏于腰间,没人时或是故意炫耀时拿出来玩玩儿,可是真到实战的时候,往往不能及时、恰到好处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原因首先是临战时的反应速度不够。这里的“反应速度”并不是单只我们要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拔鞭在手,或是先发制人的有效一击,而是在平静的生活中,如何正确的在危机中自保,请记住会自保的是智者,易冲动的是莽夫。既然要自保,那么措施就要有效,快速反应,首先是要找到有效的攻击和闪避的距离,更要在同时注意观察对手,无论是他的行动还是他的心理,都要仔细观察,并快速准确的进行判断,先发制人固然重要,但有的时候后发先至却是出奇制胜的招数,这些努力都要以能够自保为最主要的目的,切不可以伤害对手为目的而使出“猛力、满招”,更不要愤怒失控,否则“伤敌一万,也要自损八千”。
再则,格斗中有人喜欢连招打击,也有人喜欢一击制胜,连招也好,一击制胜也好,都应该学会灵活运用。记得本人当初,从练习击打反弹和活动靶子(带皮筋的网球)开始,总是希望练习从不同的角度都能瞬间的击打目标,经过时间的练习,“抬手出鞭,鞭到即到”的本能反应并不是十分的难练;然后便是学会在狭小的空间里能够自如的运鞭击物,练到这里我才发现,原来这样的环境这才是真正被我们忽视的,假如在这样的环境里发生实战,我们练习的大部分招数恐怕都要被舍弃,积极的舍弃便是为自己留下生存的根本。连招不断,就需要极高的控鞭能力,特别是那些控制“抖打”,控制“回式”招式,并不是说只要你在“假想敌”训练中练得闭眼都能应付的程度所能行的;一击制敌,往往是以劲力和一招的速度取胜,然而,这样的招式有的时候是不考虑后果的,一不留神,空门大露,或是击打在墙壁上,大力反弹,就会使你发生危险!这时,你就要学会利用鞭子以外的有效武器,身体、墙壁、任何你能利用的物体,学会反弹击打,既可以在敌人的身体上找到多重打击的机会,也要有效利用墙壁、地面进行反弹助力,借力打力。
还有,根据本人习练的喜好和经验,建议练习单手鞭法,腾出的另一只手可以融进缠拿、T拐、爪刀、匕首、甚至是飞刀(飞镖)等灵活的招术,实战时,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斗智斗力,无招胜有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