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天下吧 关注:10,141贴子:212,192

【美人天下】唐太宗李世民一生的挚爱——三千宠爱在一身的长孙皇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1-06-16 19:22回复


    2楼2011-06-16 19:22
    回复
      原来帖子的楼层被吞,得到吧主的同意后重发一下


      3楼2011-06-16 19:26
      回复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的挚爱——三千宠爱在一身的长孙皇后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此诗名曰[春游曲],诗中人是一位宫妃,在春日桃花红艳盛开之时,她翩翩穿行于桃柳、花丛之中,看蝶听莺。她骄傲的认为,桃花之所以红艳是因为“偷”得了她的“面色”;嫩柳之所以翩然是“学”得了她的“腰身”。她自负的认为,无须说出名姓,世人也晓她是谁,因为她的出众风流已是远播中外,有口皆碑。——务须多言,这是一个得宠的宫妃在晒幸福,晒尊宠,她是那般的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不可一世!
        那么这个宫妃是何人,她到底得到了何等的尊宠才能写出这般张扬的诗句?
        这个宫妃就是大名鼎鼎的长孙皇后!她是一个贤后,一个著名的贤后,却也因为她的贤名太出众,世人渐渐忘记了她是贤后的同时更是一个幸福的女人,是一个三千宠爱在一身的皇后!
        一切还是从长孙皇后的离世说起吧!贞观十年六月,长孙皇后病逝,太宗依据爱妻因山为陵的遗言,将其埋葬在九嵕山,皇后入葬元宫后,太宗做了两件前所未有之事:
        他在元宫外的栈道上修建了起舍,命宫人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皇后(《唐会要•陵议》)——这种对已逝之人却供养如生的例子极其少见,几乎为太宗首创。可见在太宗心里,长孙皇后永远是活着的。
        他又在宫中建起了层观,终日眺望昭陵,史书是这样记载的:“文德皇后既葬,帝念后不已,即苑中作层观,以望昭陵,引徵同升,徵孰视曰:“臣眊昏,不能见。”帝指示之,徵曰:“此昭陵邪?”帝曰:“然。”徵曰:“臣以为陛下望献陵,若昭陵,臣固见之。”帝泣,为毁观-------[望陵毁观]的故事相信熟悉历史的人都有所耳闻。这个故事既反衬出太宗对长孙皇后刻骨铭心的追恋之情,又反衬出太宗追恋爱妻的行为是违背礼教传统的!
        在那个以孝为先,“夫不祭妻”的时代里,太宗如此张扬的思妻念妻被人嘲弄讥讽也是理所当然了。其实太宗作为封建帝王,对此规则不可能不知,但他还是毫不避讳作层观,望昭陵,还拉着大臣一起来怀念。如果不是用情太深,情难自己,又怎么会明知故犯呢?
        在魏征的劝讽下,层观最终拆除了。但太宗对爱妻的思念却越发汹涌难自控,已至于他在一次回诏中,公然向大臣诉说起了自己丧偶之后的悲苦心情——“顷年以来祸衅既极,又缺嘉偶,荼毒未几,悲伤继及。凡在生灵,孰胜哀痛,岁序屡迁,触目摧感。自尔以来,心虑恍惚,当食忘味,中宵废寝”。真可谓‘一字一血泪’,看后令人不免唏嘘。
        也因为对皇后思念不已,唐太宗又做了一件旷古绝今之事——亲自抚养了长孙皇后的幼女晋阳公主和幼子李治。为什么要留他们在身边亲自抚养,《唐会要》中是这样记载的“晋王以文德皇后最少子,于后崩后累年,太宗怜之,不令出阁。”这同时可以在《新唐书.晋阳公主传》中的得到复证。太宗亲自抚养幼子幼女的用意已经很明显了——因为爱宠其母,所以亲养其子,并以子思母,借此来慰籍自己苦闷和空虚心灵,不过这种慰籍法,只能是举杯消愁愁更愁,也因为太宗的这种心情,即使在长孙皇后去世后,后宫依旧多年无子嗣。
        贞观14年,长孙皇后的二子李泰与兄争夺太子之位,为了讨好其父,这位皇子在洛阳大兴土木,修建了伊阙佛龛,为母亲追福。这时长孙皇后已经过逝五年多了,遥想隋炀帝谋嫡时,不顾悍母在侧,公然贿赂讨好父亲的宠姬宣华夫人,而李泰谋嫡却是抬出了已过世多年的母亲讨好父亲。这足以充分说明李世民对他的爱妻是多么痴心长情,不仅没有人走茶凉,她的子女在她身后仍因为父亲对母亲的深爱而备受呵护,而嫡子们对母亲的态度甚至能影响太宗对他们的宠爱度。


        4楼2011-06-16 19:27
        收起回复
          再贴几件长孙皇后的事迹:
          唐太宗向大臣盛赞长孙皇后诸事相启沃
          原文: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 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 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贞观政要》)
          译文:
          唐太宗有一匹骏马,特别喜欢它,常在宫中喂养。一天这马无病却突然死了。太宗迁怒于养马的宫人,打算杀掉他,皇后规劝太宗说:“过去齐景公因为马死了要杀人,晏子就请求列举养马人的罪过,说:‘你养的马死了,这是你的第一条罪;让国君因马死而杀人,老百姓知道了,必定埋怨我们的国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诸侯听到这个消息,必定轻视我们的国家,这是你的第三条罪。’齐景公听后便赦免了养马人的罪。陛下曾经在读书时看到过这件事,难道忘了吗?”太宗听了这番话才平静下来。之后他又对房玄龄说:“皇后在很多事情上都能启发影响我,对我极有好处。”
          


          9楼2011-06-16 19:35
          回复
            唐太宗盛赞老婆的诗作:
            《游春曲》(长孙后)
            长孙时唐太宗文德皇后也,隋左骁卫将军晟女。喜图传,视古善恶以自鍳,矜尚礼法。归太宗,初以太子妃,为皇后,性约素,益观书,虽容栉不少废。尝作《游春曲》,帝见而诵之,啧啧称美。后采古妇人事著《女则》十篇,又为论斥汉之马后不能检抑外家,使与政事,乃戒其车马之侈,此谓开本源,恤末事,常诫守者: “吾以自检,故书无条理,勿令至尊见之。”及崩,年三十六,宫司以书闻,帝为之恸,示近臣曰:“后此书可用垂后,我岂不通天命而割情乎!顾内失吾良佐,哀不可已已!“谥文德,葬昭陵,因九嵕山,以成后志。
            上苑杏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逺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彤管遗编》前集卷之四(明)郦琥
            


            10楼2011-06-16 19:36
            回复
              唐太宗与长孙皇后在九成宫游玩时发现泉水:
              然昔之池沼,咸引谷涧,宫城之内,本无水源。求而无之,在乎一物。既非人力所致,圣心怀之不忘。粤以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已亥。上及中宫,历览台观,闲步西城之阴,踌躇高阁之下,俯察厥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乃承以石槛,引为一渠。————《九成宫醴泉铭》
              [译文]:然而过去的池沼之水,都从涧谷中引来,宫城之内本无水源。需要而偏偏缺少者,就是水之一物。这并非人力所能制造。太宗皇帝对此记在心中,而时刻不能忘怀。到(贞观六年)四月初一(农历甲申,朔) ,至十六日(已亥) ,唐太宗(上)和长孙皇后(中宫)来到九成宫,遍游宫观时,在西城背阴处散步,犹豫地停在高阁下面,细看这片土地,略感有点湿润。因而以手杖通导,即刻有泉水涌出,随即用石槛围住,引伸为一个水渠。
              


              12楼2011-06-16 19:38
              回复
                唐太宗晋阳宫得玉龙子送长孙皇后:
                唐天后尝朝诸皇孙,坐于殿上,观其嬉戏,命取西国所贡玉环钏杯盘列于前后,纵令争取,以观其志。莫不奔竞,厚有所获,独玄宗端坐,略不为动。后大奇之,抚其背曰:“此儿当为太平天子。”遂命取玉龙子以赐。玉龙子,太宗于晋阳宫得之,文德皇后常置之衣箱中,及大帝载诞之三日后,以朱络衣褓并玉龙子赐焉。其后常藏之内府,虽其广不数寸,而温润精巧,非人间所有。及玄宗即位,每京师愆雨,必虔诚祈祷,将有霖注,逼而视之,若奋鳞鬛—元中,三辅大旱,玄宗复祈祷,而涉旬无雨,帝密投南内之龙池,俄而云物暴起,风雨随作。及幸西蜀,车马次渭水,将渡,驻跸于水滨,左右侍御或有临流濯弄者,于沙中得之。上闻惊喜,视之泫然流泣,曰:“此吾昔时所宝玉龙子也。”自后每夜中,光彩辉烛一室。上既还京,为小黄门攘窃以遗李辅国,李辅国常置于柜中。辅国将败,夜闻柜中有声,开视之,已亡其所。————《明皇杂录》卷上(唐)郑处诲


                13楼2011-06-16 19:41
                收起回复
                  唐太宗到太原玄中寺为长孙皇后祈福:
                  太宗昔幸北京,文德皇后不豫,辇过兰若,礼谒禅师绰公,便解众宝名珍,供养启愿。玉衣旋复,金榜遂开,因诏天下名山形胜,皆表刹焉,所以报护力,广真谛也。特起绀台之制,颇馀紫禁之恩。禅师寻终,官寺初创,分身建塔,遗迹岿然。————《太原府交城县石壁寺铁弥勒像颂》


                  14楼2011-06-16 19:44
                  回复
                    长孙皇后进昭陵元宫后,唐太宗命宫人供养如平常:
                    至二十三年八月十八日,山陵毕。陵在醴泉县,因九嵕层峰,凿山南面,深七十五丈,为元宫。缘山傍岩,架梁为栈道,悬绝百仞,绕山二百三十步,始达元宫门。顶上亦起游殿。文德皇后即元宫后,有五重石门,其门外于双栈道上起舍,宫人供养如平常。 及太宗山陵毕,宫人欲依故事留栈道,惟旧山陵使阎立德奏曰:“元宫栈道,本留拟有今日,今既始终永毕,与前事不同。谨按故事,惟有寝宫安供养奉之法,而无陵上侍卫之仪,望除栈道,固同山岳。”上呜咽不许,长孙无忌等援引礼经,重有表请,乃依奏。————《唐会要》卷 二 十 


                    15楼2011-06-16 19:46
                    回复
                      唐太宗为爱妻长孙皇后祈福大修天下庙宇:
                      皇朝武德七年,又被省废。至贞观十年四月,敕为皇后虚风日久,未善痊除,修复废寺,以希福力,天下三百九十二所佛事院宇,并好山水形胜有七塔者,并依旧名置立。相州亦所同时得额,均人配住,名修定寺,故今则因其号也。开元七年岁次已未。————《唐文拾遗·卷五十·大唐邺县修定寺传记》


                      16楼2011-06-16 19:48
                      回复
                        长孙皇后诞公主,唐太宗大宴群臣:
                        文德皇后诞公主,月满,宴群臣于丹霄殿。太宗命公围棋赌,公再拜曰:“臣无可赌之物,不敢烦劳圣躬。”太宗曰:“朕知君有物,不须致辞。”公固言无物堪供进者,太宗曰:“朕知君大有忠正,君若胜,朕与君物;君若不如,莫亏今日。”遂与公棋,才下数十子,太宗曰:“君已胜矣!”赐尚乘马一匹,并金装鞍辔勒,仍赐绢千匹。————《文德后载诞侍宴》
                        


                        18楼2011-06-16 19:51
                        回复
                          唐太宗召法师为长孙皇后写藏经:
                          辛卯(贞观五年)
                          敕法师元琬。于苑内德业寺。为皇后写藏经。又于延兴寺。更造藏经。并委琬监护。经部详正。自琬始也。 ————《历代编年释氏通鉴》卷之六
                          辛卯五年。敕法师玄琬。于苑内德业寺。为皇后写佛藏经。又于延兴寺。更造藏经。并委琬监护。 ————《释氏稽古略》卷三
                          寻有别敕。于苑内德业寺。为皇后写现在藏经。当即下令。于延兴寺。更造藏经。并委其监护。————《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二
                          


                          20楼2011-06-16 19:57
                          回复
                            唐太宗建层观望昭陵思念长孙后:
                            文德皇后既葬,帝即苑中作层观,以望昭陵,引徵同升,徵孰视曰:“臣眊昏,不能见。”帝指示之,徵曰:“此昭陵邪?”帝曰:“然。”徵曰:“臣以为陛下望献陵,若昭陵,臣固见之。”帝泣,为毁观。————《新唐书》魏征传
                            太宗葬文德皇后于昭陵,上念后不已,乃于苑中作层观,以望昭陵。尝引魏征同登,使视之,征熟视之曰:“臣昏毛,不能见。”上指示之,征曰:“以为陛下望献陵,若昭陵,则臣故见之矣。”上泣,为之毁观。————《资治通鉴》卷194
                            


                            21楼2011-06-16 19:59
                            回复
                              唐太宗为皇后造元始天尊像:
                              又於内殿奉为文德皇后造元始天尊像一躯,二真夹侍,拟香园之妙,写空歌之仪。遐迩归依,人天赞仰,发轮常转,洪恩不替。————《唐国师升真先生王法主真人立观碑》


                              23楼2011-06-16 20: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