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明吧 关注:78贴子:2,914
  • 12回复贴,共1

【图片】欧洲十大古堡之旅-法国圣米歇尔山城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当巴士从蓬特松(Ponterson)小镇慢慢靠近圣米歇尔山时,我的心被提到喉咙口。远处,在长堤的尽头,一堆岩石、房舍、城堡、修道院赫然从地平线上,在天水迷雾间崛起,莫非,传说中的圣山已经近在眼前?  

    圣米歇尔山,法国著名古迹和基督教圣地,位于芒什省一小岛上,距海岸两公里。小岛呈圆锥形,周长900米,由耸立的花岗石构成。海拔88米,经常被大片沙岸包围,仅涨潮时才成为岛。古时这里是凯尔特人祭神的地方。公元8世纪,圣米歇尔神父在岛上最高处修建一座小教堂城堡,奉献给天使长米歇尔,成为朝圣中心,故称米歇尔山。公元969年在岛顶上建造了本笃会隐修院。  



1楼2006-07-01 18:28回复
    1211-1228年间在岛北部又修建了一个以梅韦勒修道院为中心的6座建筑物,具有中古加洛林王朝古堡和古罗马式教堂的风格。岛上现还存有11世纪罗马式中殿和15世纪哥特式唱诗班席,13-15世纪的部分城墙和哥特式修道院围墙等。 

     圣米歇尔山被誉为“世界第8大奇迹”,它是天主教除了耶路撒冷和梵蒂冈之外的第三大圣地,这里属于诺曼底地区。车近圣米歇尔山,可以看见一片极为宽阔的草场,近处蓝天下成群的绵羊,远处与草场相衔接的,是一望无垠的流沙。一座锥形的小山从流沙中兀然拔地而起。最为壮观的是,山顶上锥形的圣米歇尔教堂建筑群足足比它赖以存在的、直径约1公里的小山高出近两倍!教堂哥特式的尖顶高耸入云,顶上金色的圣米歇尔雕像手持利剑直指苍穹。恍若进入人间仙境一般。


    2楼2006-07-01 18:28
    回复
      2025-05-11 01:49:12
      广告
      公元708年的一夜,在圣米歇尔山附近修行的红衣主教奥贝,连续3天梦见天使米歇尔手指沙滩上的一座小山,示意他在此修建教堂。正是这场梦人们整整忙活了8个世纪,无数的教士和劳工们将一块块沉重的花冈岩运过流沙,一步步拉上山顶,造就了这个奇迹。 

       沿着圣米歇尔山的青石板路拾阶而上,两旁商店和餐馆林立,仿佛来到了上海的城隍庙。20分钟后,雄浑壮观的圣米歇尔教堂和修道院建筑群已经安详地站在你的面前。这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群,由下而上每一个建筑、每一条拱线、每一条花纹都向上冒出尖峰,所有尖峰错落有致、井然有序,让人感觉有一股向上飞升的合力。经过以后几个世纪的改扩建,圣米歇尔山成了今天这样的规模。如今它又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慕名来观光者络绎不绝


      3楼2006-07-01 18:29
      回复
        法国前总统密特朗曾赞誉圣米歇尔山为“法国的泰山”。1000多年来,它傲然独立,凭海临风,睥睨大西洋海水的潮起潮落,接受着一代又一代信徒的顶礼膜拜。 

         圣米歇尔山上的建筑群的底部是由罗马式大石柱支撑着的两个大殿。几百年来,这是储存食物和收留贫穷朝圣者的地方。这两个大殿至关重要,因为它为人们提供了食和住两个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不过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这里也曾经作过监狱,一些著名人物曾囚禁于此。


        4楼2006-07-01 18:29
        回复
          从圣米歇尔山顶上,可以俯瞰下面一望无际的流沙,15公里以外,才能看到大西洋的海水。千万别被表面平坦光滑的流沙所迷惑,它内部的暗流会像蛇一样滑动,缠住人腿,慌乱中拔不出双腿的游人,就会被流沙吞噬。雨果曾经描写道:“陷入流沙之中,一定会遭到惊心动魄的埋葬,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必然的、毫不容情的……”。


          7楼2006-07-01 18:30
          回复
            圣米歇尔山所处的圣马洛湾以涨潮迅猛而出名。每天傍晚,大西洋的潮水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奔袭而来,刹那间淹没流沙,把圣米歇尔山围困在滔滔巨浪之中。一些试图趟过海水上山的信徒就曾经被汹涌的海水卷走。值得一提的是,在1337年至1453年的英法百年战争中,曾有119名法国骑士躲避在修道院里,依靠围墙和炮楼,抗击英军长达24年!因为每次只要坚守半天,势如奔雷的涨潮就会淹没通往陆地的滩涂,为爱国者们赢来宝贵的半天休息时间。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此岛是该地区惟一没有陷落的军事要塞! 

             崇高和世俗 

             十二、十三世纪时,这里是极具影响力的本笃会修道院,修士们在山上留下了奇迹堂、修士食堂、骑士厅等今天看来非常优秀的建筑。与此同时,市民的生活、商业,也在山脚下发展起来。法国大革命期间,这里曾移做监狱之用,之后就慢慢沉寂下来。到了20世纪中后期,这里才重新发展起来。1966年,修道院重新归还给了本笃教会修士,如今还有一小群修士在山上遵循966年本笃会的宗教传统,过着隐士般的生活。


            8楼2006-07-01 18:31
            回复
              圣米歇尔山上的街道夜


              9楼2006-07-01 18:31
              回复
                从另一个角度说,山水间的圣米歇尔山也是颇“反映现实”的地方。修道院在山的最顶部(要舒舒服服爬上去得费点脚力),代表崇高的精神境界,山脚满是餐厅、旅店、表现世俗的一面。围绕着两者的,是厚厚的城墙和堡垒。要是你老远来到这里,建议你在山上留宿一夜。这个遗迹给人一种很独特的剧场感。从夜幕降临以后到天亮以前,圣米歇尔山送走了大部分的游客,才散发出真正的魅力。到山上各个防御工事前,你几乎可以听到八百年前,守城将士夜里的叹息声。 

                 戏剧化的潮水与夕阳 

                 观潮是圣米歇尔山最重要的观光重点。这个被誉为欧洲最戏剧化的潮水,涨潮时,海水以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向山挺进。一年两次,在春季和秋季,海水涨落的落差可达到15米高。


                10楼2006-07-01 18:32
                回复
                  2025-05-11 01:43:12
                  广告
                  “潮水来了,请把停车场的汽车开走”。在山上的两天,旅游中心的工作人员每天傍晚都以五六种不同语言的广播督促人们。而两天里,都有些“敢死”的车主,故意和时间、潮水玩惊险的游戏,在最后一秒飞奔到长堤旁“救车”。 

                   有一点旅游书没有说到:夕阳也同样让人倾心。破空而出的光束随着时间的流动,慢慢向右倾斜,对岸的一景一物,村落、树林、远处山头的教堂一个接一个地亮了起来,又隐入到背景中。好像舞台上的人物,当追光照在自己身上时,光荣地谢幕。太阳在下山前最后一次巡视了地球这一端的每个角色,挥洒而细心。 

                   早就知道了,诺曼底的阳光是天性娇艳多姿的,若不是如此,大画家莫耐怎么肯在卢昂大教堂前,以同一个角度连续画了30张画?又怎么肯在晚年放弃全世界的美景,独钟情于一座莲花池?


                  11楼2006-07-01 18:32
                  回复
                    不错不错,谢谢雨城伊甸园.


                    12楼2006-07-01 18:37
                    回复
                      • 123.164.71.*
                      very very beautiful


                      14楼2009-08-08 16:02
                      回复
                        我最喜欢的古堡


                        15楼2009-09-04 17: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