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洵吧 关注:193贴子:4,785

@!##¥%#¥%……¥%&%……&*……&(*()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金黄的岁月
前言:很早之前就想写写这段生活,只是一直没有下笔。昨天回去面对古老的村庄勾起脑海中的记忆,心绪再也不能平静如常。我觉得这片土地所给予的,不只是这条生命,更教会了我怎样去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感谢我的故乡,感谢那群一直关注着我的人的馈赠。没有他们,我只是一个没有方向的懵懂少年。



1楼2011-06-12 22:44回复
    砍楼前排坐等


    来自掌上百度2楼2011-06-12 23:16
    回复
      2025-05-20 19:30:30
      广告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浑小子回来了?好哇,赶上过麦了!”
      “几年不见,这走到路上都不敢认了嘛!长结实了!”。。。。。。
      汽车颠簸了一个小时,终于到家了。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上流露着不掺丝毫虚假的真诚,或带有褒奖,或带有纯粹乡情,抑或只是出于礼貌的寒暄。兜里的烟已经派完,仍不能给所有人一份微不足道的问候。客套之后辞别众人,走向儿时记忆深处的这条土路,这些年来被车碾脚踏磨得光滑照人。习惯性地抬头看看不远处路的尽头,心里隐隐有一丝渴望和企盼,他还不知疲倦地坐在那里么,带这那根永不离手的棍子,逢人便诉说着那段已经被人遗忘的故事?目光所聚,高大古槐依旧孑然傲立,树影下的人却不在了。
      摇摇头摒却那丝疑惑,回到久违的老家。推门而入的第一句话就是:“老拐叔呢?”正在喂牛的三大爷抬起头来,先是一喜,继而无奈地说:“没了。早就没了。”没了。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足以掩盖那些微不足道的过往,就像从来都没发生过。
      


      3楼2011-06-12 23:41
      回复

        农历五月正是一年中最美的光景,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虽南北各异,又皆有千秋。每年此时,无论是经年在外奔波的打工者,还是长期漂泊外地的文化人,都要相聚在故土中,以最虔诚的神态迎接麦收。就连各大小学校也会有长短不一的假期,美其名曰:麦假。成年劳力要做好收割的准备,而刚摆脱开裆裤的野小子野丫头们则有了新的玩乐场所。人手一条尼龙化肥袋子,拿绳子捆在腰间,只留个窄小的口子以方便向里边放麦穗。
        拾麦穗是有种悠久而又光荣的传统的,现在22岁左右的农村娃儿大约都还能记得,当时学校的老师给布置的作业中,就有麦假里拾到十斤麦穗的任务。最后由家长签字,把写有斤两的字条交到老师手中,才算完成了这次不同寻常的家庭作业。拾麦穗的心情是很爽的,结果却往往很悲剧。各家的大人都信誓旦旦地许下,若攒的多了,给你买什么什么礼物,最后大概都会成为一句空谈,被家长忘在脑后。
        


        5楼2011-06-13 00:09
        回复



          来自掌上百度6楼2011-06-13 00:42
          回复

            正文(可插楼):
                                           《 壹 》
            又是一年麦黄时,千顷良田万里黄涛,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家家拾掇着麦收的准备。
            老拐本不叫老拐,只不过瘸了一条腿每天拄着根拐杖,而被人们戏称为老拐。天性朴实的他倒也不觉得这外号听起来别扭,于是老拐便被叫出了响,本名反被人们忘记了。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老拐是个能人。那时候全村都不富裕,一家能存个一万块钱就很了不起了,被称作万元户。世代做牲口经纪的他是全村第一个万元户,也是第一个买的起大彩电的人。
            小屯有方圆十几里内最大的集市,逢五则为一集。每月的初五,初十,十五,二十,二十五,三十都会有十里八村的乡亲把自家地里种出来的菜啊,粮食啊,在集上卖个仨瓜俩枣的补贴家用。老拐不一样,他专门做牛羊驴马的交易。
            每逢赶集了,老拐天不亮就起来,守在牲口市的头上,专挑牵着牛羊的去寒暄。附近没有生人,凡是来卖东西的只要絮上两句,总能攀上个亲戚。一根白烟卷递过去,吞云吐雾中就套出了卖家想要的价格,然后他就大包大揽地跟人讲:“这个事儿,你就甭操心咧。信我不?咱可是亲戚啊,我还能糊弄你?这么着,你也别在这里杵着,把牲**给我,我保证给你找个好买家!事成之后一瓶酒,十块钱算是跑腿费。你合计合计?”
            结果往往就是,卖家拿到了自己想要的回报,老拐得到了那瓶酒和十块钱。然后再去找另一家。
            百顺叼着烟卷看着从集头上摇摇晃晃走过来的老拐,把烟屁股掐在脚底一磨,冲他手里牵的毛驴拍了两巴掌:“是个好架势!牙口也不孬。老拐,你小子这回又能赚瓶酒喝了。”
            老拐嘴里哼着小曲儿,白了百顺一眼,摇摇晃晃地走了过去。
            百顺跟老拐不同,他吃的是手艺饭,专门帮人打场院收佣金。他总觉得,像老拐那样耍嘴皮子是糊弄人的勾当,根本没法跟他比。以前过麦,在地里先把麦子放倒之后,要用地排车把捆好的麦个子运到早先打好的场院里,暴晒一两天之后,才把麦个子扑散开,用石滚子压几个小时,把麦粒压下来。然后扬场,把麦粒跟麦糠分离开,这才算收获成功。而百顺就是专门帮人砌场院的帮工。
            瞧着老拐对他带搭不理的,百顺也觉得面上光火。一边看热闹的肖凡嘿嘿一笑,挤着眼打趣他道:“百顺,你白现眼了!人家老拐都没拿正眼瞧你”说完,把手里的镰刀往腰里一别,指着百顺一阵取笑。
            肖凡倒是个白身,啥特长也没有,就忙夏忙秋了揣上镰刀帮人做个短工凑合日子。平时没少听百顺吹乎怎么怎么看不起老拐,还说老拐见了他跟老鼠见猫一样,本想瞧个乐子,没成想人家老拐根本就不搭他的话茬。肖凡打地上捡起根麦秆叼在嘴里,粗拉的嗓门哼哼唱唱地走着。
            “喝了咱的酒哇,上下通气不咳嗽!喝了咱的酒,滋阴壮阳嘴不臭!喝了咱的酒,一人敢走青刹口”


            7楼2011-06-13 01:05
            回复
              占地。等看。


              来自掌上百度8楼2011-06-13 01:37
              回复
                坐等下文.....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1-06-13 01:57
                回复
                  2025-05-20 19:24:30
                  广告
                  首页留个名。


                  10楼2011-06-13 05:03
                  回复
                    前排,马克,


                    11楼2011-06-13 13:10
                    回复

                      多谢大家滴支持。


                      13楼2011-06-13 18:32
                      回复
                        我家附近还真有个地方叫小屯……


                        14楼2011-06-13 19:15
                        回复
                          到此一游


                          16楼2011-06-13 20:51
                          回复
                            风格不错。加油


                            17楼2011-06-14 09: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