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可插楼):
《 壹 》
又是一年麦黄时,千顷良田万里黄涛,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家家拾掇着麦收的准备。
老拐本不叫老拐,只不过瘸了一条腿每天拄着根拐杖,而被人们戏称为老拐。天性朴实的他倒也不觉得这外号听起来别扭,于是老拐便被叫出了响,本名反被人们忘记了。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老拐是个能人。那时候全村都不富裕,一家能存个一万块钱就很了不起了,被称作万元户。世代做牲口经纪的他是全村第一个万元户,也是第一个买的起大彩电的人。
小屯有方圆十几里内最大的集市,逢五则为一集。每月的初五,初十,十五,二十,二十五,三十都会有十里八村的乡亲把自家地里种出来的菜啊,粮食啊,在集上卖个仨瓜俩枣的补贴家用。老拐不一样,他专门做牛羊驴马的交易。
每逢赶集了,老拐天不亮就起来,守在牲口市的头上,专挑牵着牛羊的去寒暄。附近没有生人,凡是来卖东西的只要絮上两句,总能攀上个亲戚。一根白烟卷递过去,吞云吐雾中就套出了卖家想要的价格,然后他就大包大揽地跟人讲:“这个事儿,你就甭操心咧。信我不?咱可是亲戚啊,我还能糊弄你?这么着,你也别在这里杵着,把牲**给我,我保证给你找个好买家!事成之后一瓶酒,十块钱算是跑腿费。你合计合计?”
结果往往就是,卖家拿到了自己想要的回报,老拐得到了那瓶酒和十块钱。然后再去找另一家。
百顺叼着烟卷看着从集头上摇摇晃晃走过来的老拐,把烟屁股掐在脚底一磨,冲他手里牵的毛驴拍了两巴掌:“是个好架势!牙口也不孬。老拐,你小子这回又能赚瓶酒喝了。”
老拐嘴里哼着小曲儿,白了百顺一眼,摇摇晃晃地走了过去。
百顺跟老拐不同,他吃的是手艺饭,专门帮人打场院收佣金。他总觉得,像老拐那样耍嘴皮子是糊弄人的勾当,根本没法跟他比。以前过麦,在地里先把麦子放倒之后,要用地排车把捆好的麦个子运到早先打好的场院里,暴晒一两天之后,才把麦个子扑散开,用石滚子压几个小时,把麦粒压下来。然后扬场,把麦粒跟麦糠分离开,这才算收获成功。而百顺就是专门帮人砌场院的帮工。
瞧着老拐对他带搭不理的,百顺也觉得面上光火。一边看热闹的肖凡嘿嘿一笑,挤着眼打趣他道:“百顺,你白现眼了!人家老拐都没拿正眼瞧你”说完,把手里的镰刀往腰里一别,指着百顺一阵取笑。
肖凡倒是个白身,啥特长也没有,就忙夏忙秋了揣上镰刀帮人做个短工凑合日子。平时没少听百顺吹乎怎么怎么看不起老拐,还说老拐见了他跟老鼠见猫一样,本想瞧个乐子,没成想人家老拐根本就不搭他的话茬。肖凡打地上捡起根麦秆叼在嘴里,粗拉的嗓门哼哼唱唱地走着。
“喝了咱的酒哇,上下通气不咳嗽!喝了咱的酒,滋阴壮阳嘴不臭!喝了咱的酒,一人敢走青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