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1625吧 关注:64贴子:1,848
  • 5回复贴,共1

十更啦,,,抢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1-06-10 23:37回复

         “陈姑娘……你的脸?”郑晓路柔声道:“可以让我看看吗?”
         陈圆圆长叹一声,掀下了盖在脸上的轻纱,她的左脸上有一条恐怖的血痕,这条血痕从嘴角一直豁开到耳根,暗红色的血肉向伤口两边翻开,上面结着可怕的血痂。
         “你是好样的,巾帼不让须眉”郑晓路叹道:“可惜了你倾国倾城的容颜,这一下……你的媚术只怕也不能用了。”
         陈圆圆无悲无喜,只是轻声道:“这张脸给我太多烦恼,不如毁了倒也挺好。而且我只是付出了一张脸罢了,有多少义士为了抵抗清军入关,付出了生命,我这点伤实在不算什么。”
         “陈姑娘今后有什么打算?”郑晓路柔声道:“如果不嫌弃,不妨去四川吧,我会划些产业给你,让你后半辈子衣食无忧,这是你应该得的。”
         陈圆圆摇了摇头道:“谢阎王大人好意,产业也就不必了,我只想去四川寻觅一个安静的所在,静静地了此余生。”
         “如此……也甚好”
         ------------------------
         “山海关的斥候突然撤光了”传令兵飞报进了多尔衮的营帐里。
         多尔衮精神一振,令道:“赶紧派出我们的斥候,看看山海关究竟在干什么勾当,居然散布开如此多的斥候。”
         与此时同,李自成也与多尔衮发出了一模一样的命令。
         两人被郑晓路的书信指着鼻子痛骂了一通,而且措词极为恶劣,用语极度下流,差点没把李自成和多尔衮给气晕了过去。不过李自成已经被王好贤骂过一次,过了一阵就淡定了下来。他认为这是吴三桂的激将法,是盼着自己早日去打他。既然如此,自己偏要慢慢来。
         而多尔衮乃是满清摄政王,一点点修养还是有的,最初的大怒之后,慢慢平息了下来,他也觉得这是吴三桂的激将法,所以也慢慢前进。
         两边都发现山海关散布了许多斥候出来,封锁了自己对山海关的侦察,于是越发认为山海关里有诈,说什么也不肯轻易进攻。
         最终,多尔衮将自己的大军压到了山海关东面两里外的威远堡。而李自成的闯军则压到了山海关西边几里外的石河西岸,隔着石河与山海关遥遥相望。
         多尔衮和李自成都是雄才大略之士,当然不会轻率进攻,各自派出一百名的斥候小队,向着山海关前来。
         这两队斥候说来也巧,竟是同一时间来到了山海关前,一队到了东门下,一队到了西门下。
         闯军的斥候抬头看了看空荡荡的墙头,不禁奇道:“兄弟们,这城似乎是空的?”
         另一名斥候答道:“小心点,说不定假装空城,咱们一进去就被几千人给围上。”
         此话一出,一众斥候都吓了一跳,谁也不敢率先入城。一百名斥候干脆就在马背上猜起拳来,闹了半天,才有一个倒霉的斥候输了拳。
         这人名叫筝无弦,是个倒霉的斥候,一生穷困,运气也背。从陕西跟着李自成起义,混了这么多年还是个斥候,竟然是寸功未立。他恨恨地道:“老子够倒霉,也罢,若是这城真是空城,老子第一个进去也算一件大功,说不定就此飞皇腾达。是倒霉还是走运,就看这一买卖”
         筝无弦拍了拍胯下的大黄马,提心吊胆,得儿得儿地入了山海关。
         再说另一边,多尔衮的斥候中间也有一个倒霉鬼输了拳,正小心翼翼地骑着一匹青马进城探查,这人名叫德都勒三台。
    


    4楼2011-06-11 05:3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筝无弦进了城,德都勒三台也进了城。两人一从西门,一从东门,都向着城中心走来。一边走,一边提心闹胆,满脑子警醒地看着四周,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就打算勒马而逃,毕竟打仗不是斥候的事,斥候只要搞好侦察就行了。
           此时筝无弦和德都勒三台心中都在大喜,这山海关似乎真的是空城,哈哈,老子输了拳,却是第一个进山海关的士兵,这可是一件大功啊。
           筝无弦在空荡荡的城中哈哈哈地笑了几声,正好德都勒三台也在哈哈哈地笑。
           两人仔细一听,怎么自己在笑,风里也远远传来一阵笑声?这……难道这个城已经空得有回声了?
           筝无弦不敢相信地又哈哈了两声,正好德都勒三台也哈哈了两声。
           “真他**的邪门,我还是第一次碰上城里也能有回声的。”筝无弦和德都勒三台同时这样想到,两人打马就向前走。
           得儿、得儿,两人行得渐渐近了,马蹄已经可以互相听到。但有了刚才笑声的经验,两人都以为是回声。
           这山海关中心立着一座巨大的城楼,遮挡了两人的视线,所以两人都只闻其声,不见对方的人。
           “果然是空城,我向右绕过这城楼看看。”筝无弦向右绕过城楼。
           “居然是空城,我绕过去看看。”德都勒三台也向右绕。
           两人本来面对面在前进,都向右绕,结果两人围着城楼转了半圈,谁也没看到谁。
           “太邪门了,绕过城楼之后,马蹄的回声跑到背后了。”筝无弦和德都勒三台同时这样想到。
           两人确信了这座城是空城,于是提高马速,纵马向前,迅速地穿过了山海关,从对面的城门走了出去。
           这边的闯军斥候正等着筝无弦回来,一看一骑马冲来,立即笑道:“筝无弦,你小子回来得真慢,城里怎么样……咦?”
           这斥候一看,冲出城门来的居然不是筝无弦,而是一个满人斥候,正是德都勒三台。
           德都勒三台一看,咦,穿过城发现一堆闯军斥候,我的妈呀,赶紧闪人。他勒马就向回跑,
           后面的闯军斥候愣了一愣,突然明白过来,有人大叫道:“追上那鸟人,这城是空的,他是从城对面过来哨探的。”
           九十九个闯军斥候立即打马向前,追向德都勒三台,这一下把这满族斥候吓了个半死,他没命地打着马向来路逃跑。
           跑了几步,还抽开嗓子,用满语大叫道:“前面的兄弟们救我,这里有百名闯军斥候。”
           他这一吼,就听到对面传来了一阵回声,但这回声居然不是满语,而是汉语,这回声大叫道:“前面的兄弟们救我,这晨有百名满族斥候。”
           德都勒三台和筝无弦顿时傻了,这山海关怎么回事?回音居然还自带翻译功能。
           两股追兵一起冲到了城中心的楼下,由于人多,不可能再整齐右转了,一半人左,一半人右,分成两股想要越过城楼。
           结果这一下,两股斥候都同时撞上了对方的斥候。
           德都勒三台和筝无弦只见迎面赶来了自已人,顿时大喜,同声叫道:“对方人不多,砍他们占领山海关”
           对方人不多,难道我方就多了?两边的斥候都听得一呆,但骑兵冲锋,哪里说刹就刹得住,两股骑兵碰地一下就撞到了一起。一阵人仰马翻之后,李自成的斥候吃了大亏,被满人撩倒了一片。
      


      5楼2011-06-11 05:33
      回复

             农民军大多来自贫苦家庭,翻山越岭自然不在话下,不几日就翻过了角山,出现在关外。唐通本来是想抄吴三桂的后路,没想到吴三桂不见了,他这一抄,就抄到了多尔衮的屁股上。
             多尔衮大怒道:“让右军去把唐通给我撵回山沟里”
             清军中飞出一骠八旗骑兵,向着唐通部杀去,双方又在一片石大打出手。
             这一下不论前军后军中军什么军,全都打了起来,整个山海关热闹非凡。
             “呼,这样打下去,得死多少人啊?”江百涛拿着千里望,看得心惊肉跳,那山海关的三个关门,北水门、关中门、南水门,正有无数人的像稻草一样被人收割,后续的将士又填补上去,满地尸体,杀得活人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此时郑晓路已经带着阎王军和白杆兵,又一次返回了天津城来。
             数十艘运兵船静静地停入天津港,郑晓路下了船,立即大声道:“全军听令……动用天津城全部人力、物力、运力,咱们绕到李自成的屁股后面,准备给他一下狠的”
             张逸尘微微一笑道:“大王,咱们这时间可得算好,若是出现得太早,就成了帮清军的忙了。”
             “那是自然,哈哈”郑晓路笑道:“江百涛在海上一直望着呢,他会在合适的时间扔出信号火箭,不用担心咱们出现得太早。何况清军的屁股后面也不会舒服……咱们的秦老将军领着关宁铁骑过去了,那可不是吃素的军队。”
             诸将一起大笑了起来,只有李定国面色如墨,他咬牙切齿地道:“若是抓住了李自成,请大王把他留给我亲手杀掉,以报父仇。”
             郑晓路楞了一楞,拍了拍李定国的肩膀。
             阎王军整了整装束,从北面出了天津城门,向着北京与山海关之间的必经之路行来。没用多久,就来到了宝坻地区。
             宝坻又名渠阳,自古便是商业要地。这里人烟繁庶,贸易兴旺。有“畿东大邑”之称,后又有“京东第一集”的美誉。但因清军数次入关,李自成又来作乱,此地已经人烟俱无,变成了一片死地。
             这里大部份是平原,不适于埋伏,但也有一小部份是山地,著名的燕山南麓就在宝坻地区。
             郑晓路带着两万阎王军、一万白杆兵躲进了燕山,并且把天津城里所有的大炮都运了过来,堆在山顶上,用树枝覆盖伪装起来,只等着李自成败退回来时在这里打他一个伏击。
             李定国奇道:“大王,咱们不是要去摸李自成的屁股吗?怎么走到这里就停下来了?”
             郑晓路笑道:“李自成会败退回来,所以我们在这里先埋伏着,在他败给清兵之后,再在他伤口上撒一把盐。”
             “呃”李定国大奇道:“大王怎么知道李自成一定会败?万一他把清兵打败,赶出了关去,咱们不就白埋伏了?而且还错过了干掉李自成的最佳时机。等他大军班师,咱们这点人手就不一定能打赢他了。”
             郑晓路笑嘻嘻地道:“你等着看吧,我不会猜错的。”虽然历史已经发生了变化,但郑晓路并不认为李自成会赢。因为李自成的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最能打的只有不到10万人,可能连6万都不到。
             李自成手上真正的精锐只有他自己从陕西带出来的老八队,又叫老营。除开老八队之外,别的部队大多是乱七八糟的乌合之众,以及从罗汝才、张献忠那里抢来的部众。这些人战斗力低下,并且人心也不齐。用这只军队想打赢清兵,那真的是有点说笑话了。
        


        8楼2011-06-11 05:33
        回复

               实际上史书记录中,李自成在山海关败给清军之后,由于老八队打光了,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有打过一场像样的仗。
               “现在咱们要好好休息”郑晓路笑道:“等两三天,李自成就会败退回来了。至于清兵,在他们取胜的那一瞬间,我丈母娘会用关宁铁骑招呼他们。”
               众人听了郑晓路的话,都感到安心,纷纷躺在地上节省体力备战。
               燕山风光极好,林深雾起,有如仙境。
               郑晓路躺在地上休息,突然想起《木兰诗》里写: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
               有趣,我如果在这里已经听得到胡骑在啾啾了,就要大手一挥,枪炮齐鸣,打胡骑一个措手不及。
               郑晓路正在胡思乱想,突然听到西边传来一声马嘶声,这声马嘶十分刺耳,在空旷的密林里显得十分突兀。
               咦?不是吧,胡骑声啾啾?不对啊,胡骑应该从东北来,这一声马嘶怎么西边来?郑晓路大汗
               只见树林里不光响起了马嘶,还响起了沙沙的脚步声,一只大军居然静悄悄地出现在西边。这只大军显然训练有素,军纪森然。数万人的大军居然只是被一声马嘶暴露,没有一个人说话。
               郑晓路全身一冷,林中雾气太重,他看不清来人是谁,只是觉得这只大军来得太突然,若是敌军,这仓促之间如何能敌?
               然而郑晓路还没来得及开口,就听见张逸尘微微笑道:“大王别急,自己人”
               一匹马从那只神秘的军队中冲出,马上将领一身银甲,手绰白杆长枪,雄姿英发,正是小马超马祥麟
               白杆兵的援军来了?郑晓路大喜
               他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正要去握小马超的手,就听小马超急促地道:“大王,不好了,北京城……北京城出大事了,白莲教占了北京城”
               “什么?”郑晓路全身一震,还没来得及细问,就见小马超的马屁股后面噗通摔下一个人来,原来有一个瘦小的人影一直坐在小马超马屁股上,只是被小马超的身形给挡住了。
               那人伏在地上,有气无力地道:“阎王大人,白莲教……入魔了……求你援手一救”
               郑晓路定睛一看,那人不是别人,正是白莲正教圣女,香扇坠李香君。
               ----------------------------------
               数日之前,李自成亲率大军离京前往山海关。
               张罗二人死后,他们的代天抚民营和西营也发生了一些叛乱,随后被李自成狠狠地镇压了下去,死了不少人,逃了不少人。李自成的40万大军,很快就缩水成了30万。
               李自成自带了20万能打的大军去山海关,在北京城留下了10万老弱病残留守,这10万老弱病残又有大部份来自张献忠和罗汝才的部队。
               李自成的大军一走,北京城里顿时有些萧索了起来。原来此时的北京城已经十室九空,普通百姓死的死、逃的逃,已经没余下几户。前明官员们则被刘宗敏严刑拷打,也死得七七八八。
               诺大一个北京城,到处是空房破舍,这些房子被闯军士兵所占据,当闯军还在北京城里时,看起来北京倒是挺热闹,但当闯军一走,北京就差一点点变成了鬼城。
               此时,这座半人半鬼的城,正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从李自成调大军离开北京城之后的第二天早上开始,四面八方就不停地涌来各种穿着打扮的百姓,向着守卫北京城的城守兵要求加入闯军。
               这一下可把留守北京城的“一只虎”李过给乐坏了,闯军入京之后,百姓望风而逃,与闯军以前所过一处,百姓争相跟从的情景大不相同。这固然有北京附近的百姓比较富裕的原因在里面,也和李自成烧杀抢掠的作风逃不了关系。
               李过正在发愁闯军这样下去补充不了兵足,突然就听说有大量百姓来到城门口,要求加入闯军。他赶紧披挂整齐,亲自到城门口来看。
               只见北京城的所有城门都堆着大量的百姓,这些人衣衫破烂,身无长物,而且看起来风尘仆仆。
               李过心情大好,大声道:“乡亲们,你们从哪里来啊?”
               这些百姓大声回道:“将军,我是从山东过来的。”
               “将军,我河北人。”
               “将军,我河南来的,走了好多天了。”
               “将军,我山西。”
               ……
               各个地方的各种口音交相夹杂,场面一片混乱。
               李过随着李自成转战四方,对各地的口音都略知一二,一听就知道这些人所言非虚,确实是来自四面八方。
          


          9楼2011-06-11 05:33
          回复
            没人顶我。。5555555555


            10楼2011-06-11 22: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