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13日漏签0天
华渭强吧 关注:307贴子:11,996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8回复贴,共1页
<<返回华渭强吧
>0< 加载中...

戏 缘——华渭强讲自己的故事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天使喵_
  • 人气楷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按:本文由华渭强的数篇文章整合而成,文体无法统一。部分内容已经发在《穿越时空与各色人物对话》一文中。


  • 天使喵_
  • 人气楷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引子
   从我记事那时起,“东方红,太阳升”那燎亮的歌声就天天从农村田野中的高音喇叭里传出,“打虎上山”,“家住安源”等优美的京剧旋律就象我家的背景音乐一样,时时萦绕在我的耳畔。广播里样板戏滚动式的播放,仿佛成了我生活中的必修课。日复一日,渐渐在我心目中和血液里播下了戏剧艺术的种子。今天想来,它就是我走入戏曲的启蒙老师,也许冥冥之中注定了我要与戏曲结缘吧!
   我六、七岁时就能熟练地吟唱很多样板戏的唱腔,玩耍中高唱着京剧和绍兴大板是我童年最大的乐趣,天生的乐感和一副好嗓子使我能模仿很多人物的唱腔,邻居们的夸奖更增添了我演唱的自信和快乐。每当父亲和哥哥们背着我,拉着我走上三、五里地去看露天电影,那种兴奋和激动真是无以言表。1972年进入小学,我顺理成章地成了学校的文艺积极分子,年年获得三好学生和文艺突出的我,自然得到了小学老师们的喜欢。记得当时村里有个宣传队,他们都是自发的业余文艺爱好者,经常会在吴老师家里聚会演唱,吴老师是我小学的音乐老师,他会拉二胡,我也经常与一些大哥哥大姐姐们一起练唱,有趣的是他们还排了“红松站”,“三搬石门坎”等折子戏在农村祠堂里演出,成千的村民欢聚观看,掌声雷动。这种场景让我幼小的心灵萌生了对戏曲的冲动和向往,渴望着自己也能成为一名能走上舞台去表演的演员。有一次我们小学宣传队到田头给社员们宣传唱歌,宣传词是老师们自编的,主题是宣传农业学大寨的,老师们谱上了绍兴大板的曲调让我们在田梗上高唱,还分领唱,合唱,我们唱得非常认真,社员们也听得非常开心,他们采了田里的西瓜来慰劳我们这群唱歌的孩子,当时真是开心极了。每年“六一”儿童节的文艺汇演是我童年最得意的事情,每次参加文艺汇演,都会给母校带来很多的奖项。我的童年是欢乐的,我愉快地生活在歌声戏语中。



武汉阅有量网络科技
花3分钟时间,做35道健康自测题,清楚了解身体状况!免疫力差怎么调理,这些早期症状是在传递信号,健康才是最大的本钱,不要过度担心,测一下就知道什么原因。
2025-05-13 18:54广告
立即查看
2025-05-13 18:54:05
广告
  • 天使喵_
  • 人气楷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六年的艺校学习生活,既幸福又艰苦。幸福的是我从事了自己喜欢做的事业,得到了老师的热情关爱和艺术上无私的、全身心的相授,我们的一大批老师有昆剧传字辈、世字辈、京剧名角、还有越剧老一辈名家,在这群师资队伍里有相当多的人都堪称艺术家。在那个百废待兴的特殊年代里,汇聚了这样一批艺术家精英,用他们毕生的成就和经验来抚育和教导我们这批孩子,对我们来说真是天大的幸事,是上天所赐的福份。而我们的学习又是十分艰苦的,唱念腿毯把,手眼身伐步,戏曲基本功的训练每天都排得满满的,晨练,晚自修也几乎都是专业课程,我们这帮孩子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投入了紧张的训练中。每天的软度训练是每个同学最难熬的时刻,课堂里经常可以听到腰骨咯咯的声响,压腿时那惨烈的喊叫声也是此起彼伏。我们这批学生大都来自于农村,有着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练起功来都非常拼命,当时学校的练功房天天爆满,休息日也不会空闲,每天男男女女挤在一个并不算宽敞的教室里,翻小翻,打把子,练唱,排戏,晚来的同学只能在教室外的水泥地上练功了。学生时代那种奋力拼搏的学习气氛,至今我也找不出很好的理由来解释,我想应该归功于每个孩子心中最珍贵的东西,那就是淳朴。我们象海绵一样汲取着各种艺术养分。经过一年半的基本功训练,学习了很多腿毯的技巧,身训套路和各种流派的唱腔,老师们根据每个学生的条件分别划分了行当。我被分在老生组。当领到学校发的第一副白髯口时,我非常兴奋,认为这副白髯口很漂亮,很好玩。就这样我与老生结下了一辈子的艺缘。
   我们终于开始排折子戏了,我的启蒙戏是九斤姑娘中的张箍桶,记得第一天排练让我感到十分为难的是台步,他不像我平时所学的传统戏中如须生、官生或者武生的台步,而是一个接近生活的农民老汉的步伐。经过老师多次示范、我反复模仿,终于找到了感觉。
   第一次上舞台,让我终身难忘。经过一个学期的排练,我们终于要在杭州剧院演出了,我们的演出是三本折子戏:“九斤姑娘”、“盘夫”和“盗仙草”。那时(1979年)杭州剧院刚建成,走进崭新的舞台,真是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我要在这里演出了!演出当晚,台下观众掌声如雷,热烈火爆,当观众们看到这么一批小孩能在舞台上演得那么老道,唱得那么动听,真是感到非常惊讶。文革后第一批越剧专业小演员在杭城亮相,让人们赞不绝口。我实现了童年的梦想,首次登台就得到了观众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这是我以后艺术生涯的原始动力,也是我对越剧事业三十几年不离不弃的根由。经过那次演出我更加自信,更加努力了,先后排演了折子戏“二堂放子”、“三击掌”、“岳母刺字”、“打焦赞”、“打金枝”、“徐策跑城”、“宋江杀惜”、“风雪摆渡”,大戏“秦香莲”、“碧玉簪”、“百花公主”、“汉宫怨”等十五出戏,分别担任了包括唱功老生戏,做功老生戏,文武老生戏,现代老生戏等各种角色。



  • 天使喵_
  • 人气楷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1982年我以现代戏《风雪摆渡》中的老渡工一角获得了首届省小百花会演小百花奖。由于在校各方面都很努力,我一直被评为班里的专业优等生,以一个专业尖子的姿态,完成了艺校六年的学生生活。
   1983年我被分配到浙江省越剧二团,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这是我新的艺术起点。刚到团里,剧团就分剧排演了古装戏“大汉女使臣”,现代戏“呆大富贵”等等一系列戏,我对现代戏的真正了解和认知,应该从浙越二团开始,当时江涛、何贤芬、梁永璋等老一辈的演员,还是越剧二团现代戏演出中的领军人物,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塑造现代人物的经验和风格,他们演的“减产主任”、“强者之歌”等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全国现代戏八面红旗之一的浙越二团以创新改革的艺术风格和样式,在表演音乐,二度创作上都给我一个年轻演员以用武之地。继承与创新如何结合从我作为青年演员起就是我每塑造一个人物,每设计一段唱腔时的反复警示语。我经常会提醒自己应该如何把握好传统与发展的分寸。时至今日,我认为对继承与发展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的认识,固然因人而异,但也需要与时俱进。



  • 天使喵_
  • 人气楷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设计唱腔是我在塑造人物时最喜欢做的工作,也是我在塑造人物时从音乐的角度来刻画人物个性的手段,只要团领导与主创作曲同意,我都会非常乐意地参与,并投入很高的创作热情,我曾经设计过的人物唱腔有“明月何时圆”中的方跃星、“一夜生死恋” 中的辛耀祖、“招贤记”中的马周、“范进中举”中的范进等以及“红色浪漫”中刘国鋕的部份唱段。
   记忆犹新的是1986年在设计“明日何时圆” 中方跃星的唱腔时,正逢炎热的夏季,当时团部以两组同时排练择优竞争的原则选角,我扮演的农村残疾青年是一个小生角色,与我竞争的同事本是小生演员,而我是攻老生行的。经过一天的精心设计和反复推敲,一段婉转动听的唱腔终于脱胎而成,这是我第一次设计唱腔。当我用自己设计的唱腔声情并茂地演绎着角色时,现场的导演和主创人员都非常满意,一段唱腔定乾坤,决定方跃星的角色非华渭强莫属。这次经历让我认识到唱腔在越剧这个剧种里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以后我在唱腔上下了很大的工夫,成为团里男演员唱功的佼佼者。
   进团二十八年,浙越由二团到三团,后又改成浙江越剧团,男演员从上舞台被观众冷落(因为越剧的审美定势),到逐渐被观众接受,到今日也拥有一大批戏迷粉丝。这几个阶段的变化,无疑是我们几代男演员付出毕生心血的结果。我从业的二十八年就是苦苦坚守,不离不弃。在这二十八年中我先后出演了三十多部舞台大戏,拍摄了三十多部一百余集戏曲电视剧,还为三十几部越剧电视剧的主演配音、配唱。


  • 天使喵_
  • 人气楷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角色分析
   此部分内容见《穿越时空与各色人物对话》一文。


  • 天使喵_
  • 人气楷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越剧“毛主席”在声音形象塑造上的基本定位
   接到越剧电视剧《毛杨》的配唱任务时,我有一种无比的自豪感和前所未有的压力感,这激发了我对配唱毛主席这个伟人形象的创作冲动。表现毛主席英明,伟大的文艺作品不计其数,而表现其内心情感世界的作品甚少,用越剧电视剧的形式体现他对妻儿柔情一面的作品尚属首次,怎样让“毛主席”第一次在电视中唱响越剧?怎样把握好毛主席这个特殊的人物形象的声腔设计呢?
   经过与编剧、作曲的多次商讨和自己反复的试唱、推敲,我首先确定了采用民族与戏曲的音色,与一些通俗的演唱技巧交融结合,来塑造毛主席这个特殊人物的声音形象,体现他在情感世界中温柔的那一面。在唱腔旋律中我发现作曲大量运用了湖南花鼓戏的音乐元素和越剧范派唱腔的基本旋律,两种音乐元素,两种色彩,时分时合。在演唱中,我把湖南花鼓戏的音乐元素与越剧范派的特点以及老生的演唱技巧合理巧妙地融汇在一起。湖南乡音提供了毛主席出生地的信息和生活特性,范派旋律厚重朴实,老生运腔深沉浑厚,充分表现了毛主席豪迈、沉稳的个性。
   我总结出毛主席这个人物在声音形象塑造上的三个基本定位:
   1、民族、戏曲、通俗三种音色的结合。
   2、越剧范派旋律与湖南花鼓戏音乐元素的融汇。
   3、越剧老生演唱技巧与小生演唱方法的交替运用。
   我认为只有通过多种音乐元素和各种技巧方法的结合,才能从听觉形象上塑造好毛主席这个特殊的伟人。



  • 天使喵_
  • 人气楷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格式怎么也调不好,就这样了,看内容吧。


2025-05-13 18:48:05
广告
  • 傲雪凌霜俏迎春
  • 核心吧友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数篇文章?华老师还是一位勤于笔耕者!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8回复贴,共1页
<<返回华渭强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