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吧 关注:2,877,481贴子:81,831,332

【试水穿越文】我本楚狂人(2011新修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自从去年10月开的《我本楚狂人》,越写越不满意,想了想还是从头修一遍,重新发过,好填补前文的漏洞。有些章节有很大改动,有些基本没变
更新时间依旧不定,每次大概放一章左右
这是旧版的链接:
http://tieba.baidu.com/f?kz=907005604
旧版的无水链接:
http://tieba.baidu.com/f?kz=952524643
楼下发文


1楼2011-06-09 12:08回复
    C


    3楼2011-06-09 12:08
    回复
      2025-07-19 17:26:33
      广告
      文笔要加强啊……


      4楼2011-06-09 12:10
      回复
        恨兄~


        5楼2011-06-09 12:10
        回复
          序三:
               残阳似血,染得无边大地尽带一丝血色。深秋时节,衰草枯叶,本就凄凉,被这残阳的颜色一调,让人忍不住想起:当年这里原是一片战场,可现在却只剩一片荒野,尚残留着好些尸骨,不知是战死的,还是逃难死的,只因无人收拾,已被乌鸦豺狗啃食得七零八落,令人不忍再看。如今战争虽然结束,但身上的伤能好,心里的伤又怎能轻易愈合呢?
               楚地,会稽。
               一个青衫少女背着包袱,扶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背着夕阳缓缓而行。说是少女其实有些不准确,那女子约摸双十年华,容貌虽然平常,但身形高挑,皮肤白皙,与楚女多少有些不同。那老者总有七八十岁,年虽老迈,但精神矍铄,气度非凡,一把白胡子飘啊飘的,颇有世外高人的风范。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那少女突然轻声道。那老者一愣,问道:“阿婉,你这次说的话,我怎么又没听过?”那叫阿婉的女子微然一笑:“这是我老家的一句俗话,南公爷爷没有去过,自然不知。”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之句,本是出自东汉末年曹操的《蒿里行》,楚南公是秦朝人,如何能知。而这个阿婉,自然是从现在穿越过去的那个苏婉。当时她和王徽本是同时穿越,谁知中途出了点问题,以至于王徽是魂穿,附体于嬴政,她却是整体穿越,只是到了秦王政二十六年,即秦始皇元年(BC221),正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如今已经两年有余。
               才刚刚八月底,天气便已一日凉似一日,白昼又日渐缩短,更添寒意。忽地起了风,直吹得苏婉打了个激灵,楚南公则不住地大咳。苏婉忙扶住他,遥遥看远处似乎有人烟,她不由一喜,道:“爷爷,那边有人家,我们去那里休息吧。”楚南公点头,祖孙二人向那人家行去
               在这样荒凉的地方有人烟,这真是个奇迹,而那些人居然是同道,就更是奇迹中的奇迹了。
               “南公先生好。”李斯朝楚南公团团一揖。楚南公咳嗽两声:“丞相大人好啊。”接着李斯向楚南公引见了星魂和公孙玲珑,又向星、珑介绍了楚南公。可面对那青衣女子,却不知如何称呼。只听那女子道:“小女苏婉,久仰丞相、国师、公孙先生大名。”李斯听得一个“婉”字,眉头微皱,心道:陛下口中的阿婉莫不是这姑娘吧?再一想不对,陛下念叨阿婉至少也二十年了,这姑娘也不过二十岁,怎么可能是她。又听她自称是楚南公的义孙女,那自然也是自己人了,道:“苏姑娘客气了。公孙先生,苏姑娘就麻烦你了。”公孙玲珑媚然一笑,扭腰上前,笑道:“哪有什么麻烦的。”苏婉也道:“我也正想向公孙姐姐请教。”
               楚南公这等年纪,看到公孙玲珑都有些接受不了,见这丫头面不改色,更是诧异,却不想苏婉对公孙玲珑的矫揉造作并无恶感,一番接触后反倒佩服起她的才学来了,相处的甚是融洽。
               去桑海还颇有行程,一路所见,荒凉破败的多,到了桑海才见一点繁华气象。一路苏婉和公孙玲珑非但相安无事,竟成莫逆之交,倒是让李斯等大为吃惊。公孙玲珑直言不讳,将此去桑海的目的统统告诉了苏婉,苏婉拍手笑道:“攻心为上么?”玲珑奇道:“你懂兵法?”苏婉摇头:“这里的字我可一个都不认识,都是听爷爷说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开始统一度量衡和文字。秦朝小篆和“隶书”并存,小篆是以李斯的字体为标准,“隶书”则是秦始皇亲自书写的。只因这个秦始皇从小学的就是简化汉字,看见小篆就头痛,这个所谓的“隶书”其实也是简体字,偏安了个隶书的名目。苏婉初见时也甚惊异,却只当是历史记载错了,万万没想到这就是王徽的字。后来统一的度量衡,居然也用的现代国际单位,更是出乎她意料。至于出现阿拉伯数字时,她已经见怪不怪了。
          


          7楼2011-06-09 12:11
          回复
            乃好这里罂粟


            8楼2011-06-09 12:14
            回复
              恨哥,我是万万没有想到林洄已死啊
              魔方竟然是他发明的???!


              9楼2011-06-09 16:26
              回复
                林洄的设定就相当于先秦的布鲁诺
                序章一出我也不必藏私了,林洄的传人当然就是王徽,但是仅仅如此吗?这里权且卖个关子


                来自掌上百度10楼2011-06-09 16:46
                回复
                  2025-07-19 17:20:33
                  广告
                  mark


                  11楼2011-06-09 21:49
                  回复
                    mark有空看


                    12楼2011-06-09 22:28
                    回复
                      恨哥这文去年没看啊。。扫了下挺不错的说,有时间看。。。 =w=


                      IP属地:英国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1-06-09 22:39
                      回复
                        第一章 桑海卧底
                             桑海真是个好地方!这句话绝不是恭维,而是事实。若能在此长住,看看山水民风,也是人生一乐。但李斯等此行有重任在身,这些风景自是视而不见;独苏婉无事,只当是随团旅游,当然心中还有探访王徽下落的意思。她曾托李斯帮忙,李斯却以尚有任务为由婉言拒绝,令苏婉大失所望,对他好感尽无,心道:你这样的人品,活该被腰斩!
                             去小圣贤庄的时候苏婉也跟去了,但没有露面,只是混在人群中欣赏了一场口舌之争。看到儒家弟子被公孙玲珑驳得哑口无言,苏婉心里也替她高兴,谁知最后却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孩子驳倒,当真出人意料。
                             李斯吃了这一亏,也觉没趣,不久便告辞,心中却想着要怎么跟陛下交代,忽见苏婉,计上心来。
                             “苏姑娘,”李斯开门见山,“可否帮李斯一个忙?”苏婉心道:你不帮我找王徽,反叫我帮你,这算什么道理。但她穿越到此已经两年,知道李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万万得罪不起的,于是道:“大人有何吩咐,民女自当尽力。”李斯将计划在脑子里又转了一遍,确认万无一失,方道:“苏姑娘,我想请你进小圣贤庄,监督那些儒家弟子,尤其是张良和今天那个子明。我怀疑他们和墨家叛逆有关。”
                             苏婉心中一声冷笑:原来你是要我当余则成啊,这么危险的事情我才不干呢!她心中这么想,嘴上却道:“我连字都不识几个,怎么能进儒家?”李斯微然一笑:“无妨。我听公孙先生说,姑娘算学甚精,我自有办法让你当上小圣贤庄的算学老师。”
                             苏婉见他笑的诡异,心里没由的一寒,只听李斯又道:“至于原来的那个,要处理掉也不难。”说着比了个“杀”的动作。苏婉被他眼中精光一逼,不由打个哆嗦。他那意思,分明是如果自己不同意,他便要杀人灭口。只听李斯又道:“至于王徽的下落,我自会代姑娘查访。”这分明是拿王徽相要挟。以李斯的能耐,要找到王徽绝不是什么难事,如果苏婉有所妄动,王徽的性命九成也就保不住了,这一点苏婉如何不明白?只是天下能人异士甚多,李斯怎么会选中她这么个来历不明的人?这其中一定有问题,只是一时间苏婉根本无暇细想。如今已由不得她选择了,苏婉昂首道:“好,我去便是。只是请大人务必找到王徽,转告他一声,我很好,不必担心。”说话间心里柔肠百转,面上却还要尽量的不动声色。李斯一口答应,爽快得让苏婉更不敢相信他的“诚意”。她原本一心一意想找到王徽,这些倒盼着他永远别出现的好。
                             没过几日,果然听说小圣贤庄的算学老师陈朔暴毙,死相及惨。苏婉望了李斯一眼,却见李斯神色如常,似乎这件事与他毫不相关。一想到那人的死相,苏婉就恶心得要吐;再一想如果自己稍有异心,恐怕死得比他还惨,一时心冷如冰,只得忍气吞声,听他调遣。
                             陈朔之死只是开头,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很自然的将苏婉送进儒家,这才是计划的关键。李斯软硬兼施买通死者亲友,放出风声,说苏婉是陈朔的养女,算术精湛;又伪造了一封死者给她的“遗书”,叫她投奔小圣贤庄。伏念明知是假,不知为何竟还是答应了。
                             众弟子听说新来的算学老师竟然是个双十年华的女子,都大感惊异,却又不敢问伏念,纷纷转向颜路求教。颜路于此间原因似乎亦不甚了然,以目向张良示意。张良却不肯明说,将众弟子打发走后,才悄悄对颜路道:“照我看来,大师兄此举倒是颇有深意。师兄,你可还记得二十年前小圣贤庄的那场大火?”颜路道:“自然记得。”张良又道:“那你可记得放火的是谁?”颜路脸色抖然一变,只听张良喟然叹道:“不错,就是我们的算学老师,不满为人所轻贱,纵火报复。”张良略顿一顿,接着道:“六艺之中,算学最末,算学老师也最为人瞧不起,可是却不可或无。只是自那时起,再无弟子愿教算学,是以只能聘请外人,虽是无奈之举,却也有一般好处。他们本为外人,在庄内无甚根基,即使有歹意,却也不能为大祸。只是聘用外人,终究还是下策,但人心一日不改,庄内就一日无人愿教算学,也只得如此了。”
                             颜路点了点头,复摇头道:“这只能解释算学老师为何要用外人,却不能解释为何要留下这位苏姑娘。”张良弯下第一根手指,道:“不错。”复又弯下第二指,道:“师兄可曾想过,为何李斯前脚才走,后脚庄里就出命案,接着又莫名其妙的出现这位苏姑娘?这之间没有什么联系吗?”颜路听了,背后一阵发冷,张良的话却一字一句钻进脑中:“这位苏姑娘,只怕是丞相大人派来的卧底呢。”颜路霍地站起:“那大师兄还留下她!”张良笑道:“这就是大师兄高明的地方。我既然想到了,大师兄如何想不到?而且李斯可以派来一个卧底,难道就不能派来两个三个?照我看这苏姑娘只是个幌子,用来扰乱视听的,真正的卧底绝不会是她这么个纤纤弱弱的小丫头。”他说罢,笑容忽敛,低声补充一句:“此事你我二人知晓即可,莫告诉旁人。”颜路点头。
                             次日清晨,苏婉来到小圣贤庄前,正要叩门,那门却突然开了,走出三个人来。当先一人身形修长,眉目俊朗,自是张良;他身后还跟着两名少年,矮小的那个似乎就是那日与公孙玲珑比试的子明。
                             “苏姑娘来得好早。”张良微然笑道。苏婉亦淡淡回之一笑:“为小圣贤庄办事,当然要积极一点。”心里却想要不是被李斯威胁,谁爱来这种地方。于她而言,怎么样周旋其中,才是头等大事。
                             张良听她答的不卑不亢,心里一紧:这丫头只怕不一般,切不可小瞧了她。但他面上却不动声色,笑意不改,道:“姑娘费心了。子明子羽,带苏姑娘去术数堂。”那子明奇道:“三师公你怎么不带她去?”张良道:“你们这些小子的德行我还不知道?看苏姑娘年轻,又是女子,一定不服管教。我先在外面看看,有谁不听话,呵呵……”子明脸色一变:“三师公你别笑了,你一笑准没好事。”此言一出,张良、子羽朗声大笑,苏婉也不禁莞尔。
                        


                        14楼2011-06-11 16:43
                        回复
                          爪机挥过... 膜拜楼主..下次用电脑顶..楼主希望你能记住我哦.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1-06-11 17:15
                          回复
                            第二章 算学过人
                                 那子明一马当先,领着苏婉到术数堂前,正要推门,被她伸手拦住。“苏……”子明刚要说话,苏婉打个禁声的手势,又指了指门框。子明子羽抬头看时,门上倒扣着个木盆,显然是子慕子聪之流设下的,想给新老师一个下马威。好在苏婉心细,发现的早,不然这盆子自当从天而降,扣在子明脑袋上了。子明吐吐舌头,望着苏婉,看她如何应对。苏婉微然一笑,这种整人的办法在她那个时代早都OUT了。她朝子明子羽低语几句,直听得两个小鬼一愣一愣的。子羽低声道:“这样不好吧?”苏婉却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微笑道:“逗他们玩玩,没事的。”
                                 术数堂内,众弟子正等着看好戏,可明明听到外面有人声,可是半天没动静。有几个耐心稍差,就要出去探探,却被身边几个人拉住。
                                 忽地有人惊呼:“哎呀,屋子里有鬼影!”“哪里?哪里?”众人顺着那人手指方向看去,但见墙上赫然一块亮斑,里面一个黑影头下脚上,手舞足蹈,做出无数怪样。堂内登时大乱,胆小的都退到别人背后,子慕胆子大些,小心翼翼地靠近,伸手要抓,自是扑了个空,心神却也定下不少。他再试一试,分毫无损,不禁大笑,才要出言笑话他们几句,却见十几双眼睛全直勾勾的盯着他手掌。他大惑之下,也跟着望去,只一眼便惊得他去了三魂,走了七魄——那鬼影就在他手上!
                                 “妈呀!”子慕吓的哭爹喊娘,脚下生风,便向门口逃去,慌急之下,全然忘记了门上还有自己布下的机关,伸手一推门,那木盆披头盖脸罩将下来。子慕现在满心都是鬼影,还道又是鬼怪作祟,吓得顶着一个木盆满场乱跑。忽觉头上一轻,木盆已被人摘下。看时,眼前端立着一个青衫女子,两旁分别是子明子羽。那子明看到他的狼狈样,正嘻嘻而笑,还不时做个鬼脸。
                                 子慕见子明这般情状,登时大悟,旋即大怒:“又是你小子消遣我!”子明嘻嘻一笑:“我可没这本事,是这位苏姐姐。”他一见苏婉,心中顿生亲切之感,索性叫她做姐姐。苏婉本也有一个弟弟,与子明年岁相当,也乐得应承。
                                 却说苏婉是怎么制造出这鬼影的?原来此时太阳正照在术数堂外,里外明暗差距甚大,苏婉叫子羽偷偷在窗子上开了个小孔,利用小孔成像原理,把子明在外面做的怪像都照进去,原本只是想试试,不想竟一举成功。后来张良也学会了,才有那一场锦囊妙局的好戏。
                                 子慕明知来人便是他们的新算学老师,却哼了一声,道:“装神弄鬼,岂是我辈读书人所为?”却见苏婉摇头道:“枉你读着圣贤书,原来根本不相信先贤之言。”“此话怎讲?”只听苏婉缓缓道:“子不语怪力乱神。子既然不语,自然就是不信这些神怪之说,又怎么会吓成这样?所以说你显然还是不信任先贤。”子慕听了,一时哑然,虽然知道她说的不对,可是究竟不对在哪里,却又指不出来。紧张之下,他那张本还算白净的脸涨作紫红。
                                 “姑娘此言差矣。”接口的是子聪,“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先贤虽然圣明,但终究凡人之体,岂能无错?我们自然是只选其中对的部分来学习效仿,却不是对先贤有何不敬。”他这几句话说的落落大方,众弟子纷纷心中叫好,面露喜色,连苏婉都不禁暗赞:好个小圣贤庄,果然卧虎藏龙!她脑子转得极快,索性打蛇随棍上,道:“这话说的在理。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得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这几句原是她看射雕时记下的,正好派上用场。
                                 那子聪未曾想她竟出口成章,一下子自己的话反成了她的佐证,干咳两声,颇为尴尬。旁边子游道:“姑娘似乎对亚圣的学说很有研究?”苏婉心下叫声苦:什么论语孟子,我都只是语文课上学了一点,两年没碰,都忘干净了。可是如今已由不得她退缩,只得硬着头皮道:“不敢,我识字不多,看过一点。”
                                 子聪听她有些心虚,更故意道:“姑娘何必过谦?不才请问姑娘,对亚圣的学说有什么看法?”这是要考她孟子的思想精髓了。苏婉顿时转忧为喜,当初高考前这种题目她不知做了多少,现在多少还能记得一点,于是侃侃而谈,大扯了一通仁政啊王道啊,连教育思想都说了:“我最欣赏亚圣的,便是这几句话: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她顿了顿,见众人皆目瞪口呆,显然已被她震住了,索性再加一把火:“我辈读书,为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语方终,但听身后有人鼓掌,一人道:“好一句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众弟子皆拱手为礼,齐声道:“三师公!”
                            


                            16楼2011-06-11 18:15
                            回复
                              2025-07-19 17:14:33
                              广告
                                   苏婉见张良这个时候突然又露面了,还笑得那么诡异,心下先是一奇,旋即雪亮:嘴上说得好听,什么暗中相助,其实是联合起来考较我功夫呢。她冷笑一声,接过张良的话茬:“子房先生过奖了,这几句话我是听公孙姐姐说的。”她也是有心气人,故意把一句后世才有的话安到公孙玲珑身上。张良却不恼,微然笑道:“苏姑娘和公孙先生很熟吗?”苏婉心里一个咯噔:不好,我说话太急,差点漏了。正想怎么掩饰,只听张良又道:“不错,是我安排他们考较一下你的应变能力,要当小圣贤庄的算学老师,自然不能是凡夫俗子。恭喜姑娘过了这一关。接下来张良想向姑娘请教几道算题。”
                                   张良不等她说话,抢道:“假设三个秦半两可以买一只烧鸡……”子明一副垂涎三尺的模样:“哪里的烧鸡这么便宜?”张良看了他一眼,接着道:“而且商家优惠,每个鸡头可以顶一个秦半两,那么十个秦半两最多可以买到几只烧鸡?”
                                   苏婉想也不想,答道:“理论上我可以买到五只,但实际上可能他只会卖我四只。”说着解释道:“一只烧鸡三文,九文钱可以买三只,这样就有三个鸡头,可以再换一只鸡。此时我手里还有一个秦半两和一只鸡,如果商家肯赊账,大可以向他再赊一只鸡,最后给他两个鸡头和一个秦半两。所以理论上最多能买五只。不过一般商家都是不肯赊账的,实际上恐怕只能买四只。”
                                   张良拍掌赞道:“妙计!妙计!苏姑娘不去做生意真是屈才了。”需知士农工商,商者最末,张良名虽为赞,实则暗贬。不过苏婉听出张良话里带刺,却故意装作不知,回道:“过奖过奖,彼此彼此。”
                                   张良被她这么回敬一句,也觉没趣,干咳一声,道:“那再来一道。说有甲乙丙丁戊五个毛贼,得了一百枚金币,准备分赃。他们按抽签的顺序依次提方案:首先由甲提出分配方案,然后五人表决,‘超过半数’同意方案才被通过,否则他将被处死,依此类推。问毛贼甲如何使自己得到的金币最多?如果只要求‘半数或半数以上呢’”
                                   正确的解法是从后向前推,如果甲至丙强盗都被处死,只剩丁和戊的话,戊一定投反对票让丁死,以独吞全部金币。所以,丁惟有支持丙才能保命。
                                   丙知道这一点,就会提出(100,0,0)的分配方案,对丁、戊一毛不拔而将全部金币归为已有,因为他知道丁一无所获但还是会投赞成票,再加上自己一票,他的方案即可通过。
                                   不过,乙推知丙的方案,就会提出(98,0,1,1)的方案,即放弃丙,而给予丁和戊各一枚金币。由于该方案对于丁和戊来说比在丙分配时更为有利,他们将支持他而不希望他出局而由丙来分配。这样,乙将拿走98枚金币。
                                   同样,乙的方案也会被甲所洞悉,甲并将提出(97,0,1,2,0)或(97,0,1,0,2)的方案,即放弃乙,而给丙一枚金币,同时给丁(或戊)2枚金币。由于甲的这一方案对于丙和丁(或戊)来说,相比乙分配时更优,他们将投甲的赞成票,再加上甲自己的票,甲的方案可获通过,97枚金币可轻松落入囊中。这无疑是甲能够获取最大收益的方案了!答案是:甲强盗分给丙1枚金币,分给丁或戊2枚,自己独得97枚。分配方案可写成(97,0,1,2,0)或(97,0,1,0,2)。
                                   但是以上解法是基于“超过半数”,如果仅仅是“半数及半数以上”,那么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首先,如果只剩下了丁和戊,丁完全可以一个金币也不给戊,因为有他自己一票就是半数了。
                                   如果丙存在,为了确保戊会支持自己,必须给戊一枚金币,即(99,0,1)。
                                   乙要想得活命必须得到两票支持,而丙无论如何都会投反对票的,所以乙的方案将会是(99,0,1,0),这样丁一定会投赞成票,加上乙自己的一票,一共两票,刚好过半。如果给戊,则戊未必肯支持乙。
                                   甲需要三票,而乙一定反对,所以他要争取的就是丙和戊,则分配方案为(98,0,1,0,1)
                                   就这样,仅仅是一个很小的条件改动,答案就完全不一样了。
                                   当苏婉一步步分析出答案,直听得儒家众人一愣一愣的,半天才理解。张良呵呵一笑:“苏姑娘,张良服了你了。”可是苏婉怎么想都觉得以张良的身份,出这么一道毛贼分金题有古怪。他是在提醒我什么吗?
                              


                              17楼2011-06-11 18: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