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吧 关注:962贴子:5,679

回复:【原创】公子无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现摘取《项羽与刘邦》中关于公子的全部内容如下:
    刘邦并不是一个有多少创造性的人。说到大侠客,他倒也并非在作某种种思考,以弄清侠客究竟有什么样的理念,而是当时有可资借鉴的典型,并且就生活在尚不久远的过去。
     那就是信陵君。
     刘邦很喜欢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信陵君,名无忌,战国末期魏的公子,曾辅佐魏王,强盛国势,对抗当时被称为虎狼之国的秦的压迫。当然,有本事的辅佐者往往会遭到王的猜忌,或被敌国施以离间苦肉之计,信陵君也不例外,一生中多有波澜起伏。这且暂时不表。
     当时天下就盛传:“门下食客三千人。”
     战国末期,各诸侯国均出现了贵族出身的著名辅佐者,其中齐孟尝君、楚春申君、赵平原君以及与之齐名的魏信陵君即被称为战国末期的四君子,声望最高的或许当属信陵君。
     在战国末期,各诸侯国智者辈出。可以说已经到了这样一个时代,即智慧、情报、能力和特技等已成为立足世间讨生活的资本。他们游走在各国之间,将自己所持有的资本如智慧、能力或情报等推销给各国的实权人物,结束漂泊不定的生活,投入其门下成为食客。大多数人都住在集体宿舍性质的房舍里,但也有本事大的人被赠予了独门独户的宅院。不管出身多么卑贱,只要有真本事就成。
     战国末期就是这样,有真本事就有价值,有真本事即可待价而沽,流浪天下寻求买主。说起来,人才甚至已完全被商品化了。从刘邦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算起,也才过去了不足半个世纪而已。
     真本事名目繁多。齐孟尝君就曾把擅长鸡鸣犬吠之类的鼠窃狗盗之徒列为宾客,并称其为“先生”,尔后不久,正是他们才使孟尝君化险为夷。这段奇闻轶事,到刘邦那个时代就被赋予了一种浪漫色彩而广为流传。
     “孟尝君也不过如此。四君子之中,还是信陵君最具侠气。”
     刘邦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信陵君虽为贵族出身,但其如何厚待食客,如何始终求贤若渴,因魏国灭亡、魏人多四方逃散而被广泛传播开来,听到这些传闻实属轻而易举。反正在信陵君那个年代,六十岁开外的人都能以自身的感受讲述这些故事了,那时刘邦还很年轻。
     尤其是信陵君与一位叫侯生的老者之间的故事,传播得更为广泛。
     当时,魏国的国都是大梁城(现在的开封)。侯生是魏最低一级的小吏,负责看守国都的夷门(东门)。这位年已七旬的看门老人在国都并不为众人所知,但信陵君的一位食客曾悄悄对人说,那位侯生可不单单是个普通的看门人,乃是一位隐姓埋名遁入尘世聊以度日的隐士。这话传入了信陵君的耳朵。
     信陵君十分吃惊,便亲往看门小屋以求结交,同时赠上厚礼。侯生若是他方人士还可另作别论,他本是魏人,且处于官僚体系的最下层,明知如此,身为最显赫的贵族的信陵君却仍然特地屈尊前往夷门,馈赠厚礼并欲招为食客,此举实属非同寻常。其缘由恐怕就在于信陵君本质上并不是官僚政治家,而是一位大侠客。
     “信陵君就是这样一位人物。”
     刘邦对如此礼贤下士的信陵君佩服得五体投地。
     侯生也非等闲之辈,对此并不领情,也拒绝接受礼物。
     “我虽然贫穷,却也洁身自好,过着清静的日子。请不要打扰我吧!”
     从这句回答来看,让人觉得侯生似乎是位老子信徒,而道家正是当时流行的一个学派。



IP属地:浙江32楼2011-06-18 15:57
回复
    多谢啦~~~~


    IP属地:浙江34楼2011-06-18 15:5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多谢分享。看起来司马辽太郎对中国的历史相当有研究,下述公子的那段也非常了然,没有想象之中对于中国文化和精神的误解。东方人果真是读史细腻而且又通灵感啊。《全球通史》里面就算是描写汉武帝的那章我都觉得很困惑。
      啊哈,的确是闹钟的错。至少应该给你两分钟等公子把话说完。
      没有问题,不用谢。


      IP属地:上海35楼2011-06-19 11:32
      回复
        对于西方人的沉重文笔一直表示相当无力。。。。看上几个章节可以立马睡着。还是这篇东东好,文笔偏搞笑,读起来很轻松~~~司马氏果然牛人
        其实,在那个梦里我是在代表电视台采访公子,所以才问了他很多问题。。。。(54我吧)太囧了,于是在文文里把这个背景略去了。。。。。


        IP属地:浙江36楼2011-06-29 17:13
        回复
          菰月妹妹好,顶一个~~


          37楼2011-07-01 10:20
          回复
            好~~


            IP属地:浙江38楼2011-07-01 10:23
            回复
              嘻嘻,说过考好了就来看你的文~~
              还有你的大作呢~~
              期待ing


              39楼2011-07-01 10:30
              回复
                是,看这类史书的话,如果是潜意识里你能够接受的或者说最喜欢的一种形式的,就记得比较快。我也比较喜欢那种文笔诙谐通篇读下来淋漓畅快的文。
                于是被采访的公子西装领带正装出席?朱亥还在旁边不停看表催促,说是下一场是开封某某公子主题公园落幕,要赶过去致辞。


                IP属地:上海40楼2011-07-01 10:3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阁下……莫不是小思童鞋还是小烨??汗死啊……乃终于注册马甲了。。。。。


                  IP属地:浙江41楼2011-07-01 10:51
                  回复
                    嘿嘿,同感~
                    公子……我怀疑他穿越了……在海南的沙滩边采访他,一会又切换到魏国王宫,他依旧穿着古装……谴责我那强有力的脑神经吧。。。。


                    IP属地:浙江42楼2011-07-01 10:54
                    回复
                      嘿嘿,不用"瑜渫"你就不认识我了~~


                      43楼2011-07-01 10:54
                      回复
                        被我猜中了,嘿嘿


                        IP属地:浙江44楼2011-07-01 11:09
                        回复
                          看到这些感觉我错过了好多,这些年过得太浑浑噩噩了……
                          再看日期,还是11年的……


                          45楼2013-06-15 07:0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