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cey吧 关注:4贴子:285
  • 2回复贴,共1

【命题作文】找回童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找回童年
     初二的春游,是14岁青春的宣誓仪式。从此童年被宣判死刑,我被驱逐上了一条所谓“成长”的不归路
     在生活的征程上,人人都只能买单程票。转眼间3年过去了,现在的我已没有了当初对童年的不依不舍。都说时间能冲淡一切,那它也冲蚀了我的童年?在没有时光机的现在,又叫我如何回到过去,去寻觅那依稀了的时光?我从打包好了的行李箱里艰难翻出一本很小很破烂的日记本,试图让它勾起一些早已忘怀了的记忆。
     阅读儿时写的东西,亲切感油然而生。文字真是一台美丽的时光机,它不仅穿越时空,传达了作者思绪,还打通了处于两个不同时间点上人们的情感隧道。那上面有自己歪歪扭扭的字迹,记录着和同学一起过生日时吃到的蛋糕的味道,第一次被表扬时的大好心情,被父母教训时的委屈难言,还有一些琐碎的所见所闻...但这些都不是我所寻找的童年本身,而是回忆。童年本真乃无虑无忧——一切幼稚的行为被当做理所当然,所有懵懂的感情被视作是可爱与纯真。所以说,每一个孩童都应拥有一段这样的、专属于自己的时光。但我找不到了。时间如白驹过隙,快乐的事,满足了让它过去了,就不去多想了,因此也就留不下深刻的印象。痛苦的事——那时的痛与苦又算得了什么?——擦干眼泪抹掉鼻涕,第二天照样傻呵乐。最多在日记上写上那么只言两语,过一段时候,连当初为何而喜而悲都记不清了。
     所以,童年是容易被忘却的。正因如此,我并不为自己那已逝的童年惋惜。对我来说,生活的真谛并不单纯的笑与哭,而是悲欢交集。无论年龄大小,凡是从“童年”那里毕业了的人都应该知晓这一点。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阅读是童年的祸害,因为书本叫我们谈论那些我们一无所知的东西”。诚然,我正是在被宣判童年已死的第二年暑假,阅读了开启我生命新阶段的三本书——《相约星期二》、《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与《活着》。都是论生命的书。在文字的海洋里,我知晓了何谓生死之辩,何谓生命轻重,何谓死亡超脱,何谓活着的分量。在文化的世界中,我有了了解并用非自然符号理解这些道理的机会,为我的情感世界丰富了色彩。我特别喜欢余秋雨对文化的定义:文化就是变成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因这些书,我形成了新的价值观,改变了原先的行为方式,因此,我也就“祸害”我的童年。
     童年已逝,再怎么寻找也只是找回童年记忆的碎片,并非童年本身。童年就如美丽的风景一角,青涩的回忆一段。但这与未来的生命征途上的荆棘、坎坷、障碍、困难相比,难免会略显单调。可能正是因为它的单调吧,使那些在成长途中经历了无数挫折、已伤痕累累、变得“复杂”了的人们才终懂得,童年的单调也是宝。
     合上日记,把它放回到行李箱的最底层。虽知道,人无法挽留童年,但这一点儿也不影响我对童年的追忆。因为,即使那是一片模糊了的记忆,它也是我茫茫生命征途上曾活过着的证明。
2011-06-04
高二3沈可心 于北平



IP属地:北京1楼2011-06-05 13:12回复
    只是,早生疏了这么些能让我感于期间的众多,却是沉醉于其他。


    IP属地:江西2楼2011-06-17 05:12
    回复
      江西的高考作文题呀。


      IP属地:江西4楼2012-04-29 14: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