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关于“本我,自我,超我哪一个最先产生的”的帖子,解释一下,是这样的:
本我,自我,超我被称为老爷子的“人格结构模型”,这是他在“脑解剖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脑解剖模型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这是老爷子解释人格时最先提出的理论,但是他后来发现,脑解剖模型在人格的描述上有局限,然后就提出了“人格结构模型”,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在老爷子看来,人出生时只有一个人格结构,就是本我。本我是我的自私的部分,遵循快乐原则,即“想干啥就干啥”,不受到社会和道德的约束。到了约2岁的时候,由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人格的第二个部分发展起来,就是自我。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他的本职工作就是按照情境来满足本我的冲动。由于本我的冲动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困惑”,因此对自我来说,本我是一种“威胁”,于是自我就会把这种冲动控制在无意识里。要注意的是,本我在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中都能活动。最后到5岁的时候,人的超我形成了!超我代表了社会的,特别是父母和教师的道德标准,他会规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可以说他是一个严厉的“把关人”。如果本我做出出格的事,那么超我就会变成“惩罚人”,这就是为什么人会有罪恶感,会内疚。除此之外,超我还为自我提供了榜样,他教自我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应该赞扬,什么应该被摒弃。
老爷子认为,人终其一生,本我的冲动都存在,因此,三我就好象三国鼎立一般存在,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对立,对于一个健康的人说,强大的自我不会让本我或是超我过分地掌控人格。他们三者的斗争一直会进行下去。
本我,自我,超我被称为老爷子的“人格结构模型”,这是他在“脑解剖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脑解剖模型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这是老爷子解释人格时最先提出的理论,但是他后来发现,脑解剖模型在人格的描述上有局限,然后就提出了“人格结构模型”,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在老爷子看来,人出生时只有一个人格结构,就是本我。本我是我的自私的部分,遵循快乐原则,即“想干啥就干啥”,不受到社会和道德的约束。到了约2岁的时候,由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人格的第二个部分发展起来,就是自我。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他的本职工作就是按照情境来满足本我的冲动。由于本我的冲动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困惑”,因此对自我来说,本我是一种“威胁”,于是自我就会把这种冲动控制在无意识里。要注意的是,本我在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中都能活动。最后到5岁的时候,人的超我形成了!超我代表了社会的,特别是父母和教师的道德标准,他会规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可以说他是一个严厉的“把关人”。如果本我做出出格的事,那么超我就会变成“惩罚人”,这就是为什么人会有罪恶感,会内疚。除此之外,超我还为自我提供了榜样,他教自我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应该赞扬,什么应该被摒弃。
老爷子认为,人终其一生,本我的冲动都存在,因此,三我就好象三国鼎立一般存在,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对立,对于一个健康的人说,强大的自我不会让本我或是超我过分地掌控人格。他们三者的斗争一直会进行下去。
![](http://hiphotos.baidu.com/6%C6%DF8/pic/item/33c47a0b9f016b68b0351d13.jpg?v=t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