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香港,大家往往就会想到鸦片战争,想到英国侵略,然后想到97回归。在一般人眼中,似乎香港的历史就是在英国对香港实行殖民统治开始的,这实际上是不够确切的。考古资料显示,香港早在数千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在香港最大的外岛——大屿山上,曾经发现了一座据说有5000年历史的古窑。自秦朝开始,香港地区就一直在中国官府的管辖之内。汉朝官府在南部地区设置了南海、合浦、交趾等9个郡,香港地区就划归南海郡博罗县管辖。唐肃宗至德二年,改宝安县为东莞县,香港又归东莞县管辖。明神宗万历元年,广东巡海道副使刘稳奏准朝廷,将东莞县滨海地区划出另设一县,名为新安县,香港地区又改属新安县管辖。
以香港的独特地理位置,它本可以成为一个中国对外联系的重要港口城市,但是,由于封建政府的保守政策,香港空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并没有什么大的发展。在明政府统治时期,中国国力已经雄踞世界前位,但政府却颁布海禁,“不许片木入海”,这无疑彻底阻断了中国向外发展的道路。除了带有浓厚炫耀国力色彩的“郑和下西洋”之外,整个明朝统治时期,中国在航海事业上没有什么大的作为。而在同一时期的欧洲,正好是被称为“地理大发现”的黄金年代。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等欧洲国家的探险家们纷纷出海,开辟新航线,发现新大陆,并代表国家开辟新的殖民地。亨利王子、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一个又一个航海家一次又一次地向大海发出挑战,使欧洲人的视野越来越宽广。有学者认为,地理大发现是欧洲崛起的前奏,是近代史的序幕和开端。这里有一个值得我们骄傲的对比:郑和第1次下西洋所率的船队,有62艘船,两万多人;而80多年后,哥伦布于1492年开始他的美洲之旅时仅有3艘船,87个水手。可见,当时中国的航海实力绝对是世界一流水平。但让人遗憾之处也在于此,我们不但没能保持在世界的领先地位,甚至在几百年后成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国家。
【鸟瞰香港维多利亚港,让人浮想联翩。】
以香港的独特地理位置,它本可以成为一个中国对外联系的重要港口城市,但是,由于封建政府的保守政策,香港空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并没有什么大的发展。在明政府统治时期,中国国力已经雄踞世界前位,但政府却颁布海禁,“不许片木入海”,这无疑彻底阻断了中国向外发展的道路。除了带有浓厚炫耀国力色彩的“郑和下西洋”之外,整个明朝统治时期,中国在航海事业上没有什么大的作为。而在同一时期的欧洲,正好是被称为“地理大发现”的黄金年代。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等欧洲国家的探险家们纷纷出海,开辟新航线,发现新大陆,并代表国家开辟新的殖民地。亨利王子、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一个又一个航海家一次又一次地向大海发出挑战,使欧洲人的视野越来越宽广。有学者认为,地理大发现是欧洲崛起的前奏,是近代史的序幕和开端。这里有一个值得我们骄傲的对比:郑和第1次下西洋所率的船队,有62艘船,两万多人;而80多年后,哥伦布于1492年开始他的美洲之旅时仅有3艘船,87个水手。可见,当时中国的航海实力绝对是世界一流水平。但让人遗憾之处也在于此,我们不但没能保持在世界的领先地位,甚至在几百年后成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国家。
【鸟瞰香港维多利亚港,让人浮想联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