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录吧 关注:1贴子:44
  • 1回复贴,共1

评浙江高考语文卷作文(转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写2006浙江省高考作文(网友来稿)
 

陈卫国 

生有所息。生无所息。 

你说哪句话对,恐怕很难笼统作答。 

其实这里涉及到一个参照系的问题。倡导生有所息的人是以整个人生为参照系,
他们将人的奋斗放在死亡面前来审视,他们活着有一种庄严感和神圣感,他们


对于活着有一种深沉的惶恐,他们渴望此生能够有超越形体存在的建树。他们
担心时间溜得太快,“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所以他们与时间赛跑,惜时

如金,分秒必争。生无所息对于他们决不仅仅是一个体面的口号,而是他们生
存状态最朴素也最生动的写照。 

那么倡导生有所息的人呢?他们则是从微观入手,看到了事物间的相对性,从
而以这个相对性为参照,告戒人们必得在辛苦工作之外适时地休息。正如现代
生物学告诉我们的,生命体自有其运行的客观规律,譬如一天二十四小时人类
必须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譬如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在一个人身上必须有机结
合……否则人体机能就会出现故障,并伴生出各种疾病。生有所息、张弛有度
的生命体才是最具活力的生命体,生有所息、张弛有度的生命体才能在另一个
维度与生无所息相遇,以达到一个更高的生命高度。 



如此看来,生无所息与生有所息是并不矛盾的。前者在于对整个人生进行指导,
而后者在于对生命的节奏实施微调。 

孔老夫子大概是中国第一位明确提出生无所息的人了。纵观其一生,忧心于礼崩
乐坏的现实,因而游于列国,为诸侯能施行自己的仁义之政,磨破了嘴皮和脚皮
,纵然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却仍然执著以往,他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着实
让人感动。“生无所息”,孔子这样说了,他也这样做了,他用实际行动践行自
己的哲学理想,在他身上知行达到了高度统一。但孔子决非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
他也有对优游自得生活的向往。《论语·先进篇》载孔子问弟子志向的事,当曾皙
说出“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的时候,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在颠沛以之的生活之外,孔子在自己的
灵魂深处,为这样一种浪漫诗意的生活方式保留了一席之地。在一声喟然长叹中,
我们对孔老夫子“生无所息”的理解变得更加生动起来。 

再来看《列子》中有关子贡问孔子这一节。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而恰恰是这样
一个好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他大概亦如现今的莘莘学子们,被繁重的学业压
得喘不过气来了吧),作老师的便沉下了脸,进而上纲上线起来,严肃地训诫:“
生无所息”。——这样的想象有其合理性么?不管怎样,老夫子的话微言大义,有
时候精辟有余,形象不足,却反而容易为后学断章取义,有意曲解。所以我读这一节
,仿佛隐隐体察到了孔老夫子的良苦用心。门下弟子三千,他的训诫早已超越了一个子
贡,其实他是要告诫弟子们:学习之事,不容懈怠,推而广之,人生追求,更不容懈怠
。如此看来,在孔子的话中,闪耀的仍是一种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理想主义光芒。所
以孔子的话原不是真的不想让子贡有所息——真是难为了他老人家了。我不知道子贡
悟到了其中的道理没有,我也不知道如我辈小子由此想到了什么没有。 

生有所息。生无所息。整理好自己的行装,上路吧,在人生的途中,希望你能够好好领悟这两句话的真谛。 

 


1楼2006-06-25 12:52回复
    • 60.190.214.*
    陈老师你好呀


    2楼2006-07-04 16: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