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看了脉脉大人的《有所思》,真真是思了一个星期,还是有点不明白最后许怎么就这么走了。。。也不明白赵随后这些年,是用怎么一种心态来完成他的承诺。。。
许、赵昶、许琏、何戎、东方诚,白令,在加上许沂、李云萝和夏晴,也就这些个人,铺张开来却是别有深意,让人惘然若失的一段。
不过是乱世的理想和情谊,信任与责任的融通,于是情不为情,爱不由爱。书看至二分之一,我依然没有找到丝毫感情的脉络,除了铮铮铁骨的豪迈,便是白骨苍苍的凄凉,战乱成全了几个人的野心,也泯灭了更多无辜的生命。
也正因为没有了理智,没有了良知,许的理想才那么璀璨,才那么令人折服,但他毕竟不是赵昶,不是将才,可以助人,却无法平天下。我有时在想,如果脉脉的这个故事不是出典于耽美,是不是会多一份真实和虚伪,如果许没有爱上赵,赵也没有为许所牵绊,那么是不是就会像很多历史中所不可避免的,鸟尽弓藏和一意孤行。这样其实也不错,至少我们不会为这个结局不甘!或者它本来就是一篇理想化的小说,那么是不是我们也就不用费心去看,也不用唏嘘不已。
四个年轻人在乱世中找寻理想,也曾迷茫过,失意过,憾于自己的无能为力。于是作者妙笔生花,乾坤逆转,瞬间什么都有了,理想却也化去了。许依然“慎用民命”,赵却开始留恋“九鼎封侯”许琏死了,何戎孤独终生。。。没有人需要指责谁的任性,谁的虚伪。。。
看着爱人和自己越走越远,不知道许和赵是不是试图努力要追悔过。。。然而脉脉比之我们,实为异人,或者说作为设局之人,她比谁都看得透,因此许必死,赵必累,无处讲理,上苍亦许还能天随人愿,但是心被硬生生隔开了,自己都就不了自己了。。。
我向很多人推荐这个故事,当然有人许之,有人厌之,本是游戏之作,何必如此认真,我们甚至看不到情海生波,生死相许,谈得好像无处可寻。然而掩上书卷,这份感情浓重淡雅的令人嫉妒。大概大多数的读者只能是李云萝的命,这能静静地看,我们本来也只是他们生命的旁白。。。
许、赵昶、许琏、何戎、东方诚,白令,在加上许沂、李云萝和夏晴,也就这些个人,铺张开来却是别有深意,让人惘然若失的一段。
不过是乱世的理想和情谊,信任与责任的融通,于是情不为情,爱不由爱。书看至二分之一,我依然没有找到丝毫感情的脉络,除了铮铮铁骨的豪迈,便是白骨苍苍的凄凉,战乱成全了几个人的野心,也泯灭了更多无辜的生命。
也正因为没有了理智,没有了良知,许的理想才那么璀璨,才那么令人折服,但他毕竟不是赵昶,不是将才,可以助人,却无法平天下。我有时在想,如果脉脉的这个故事不是出典于耽美,是不是会多一份真实和虚伪,如果许没有爱上赵,赵也没有为许所牵绊,那么是不是就会像很多历史中所不可避免的,鸟尽弓藏和一意孤行。这样其实也不错,至少我们不会为这个结局不甘!或者它本来就是一篇理想化的小说,那么是不是我们也就不用费心去看,也不用唏嘘不已。
四个年轻人在乱世中找寻理想,也曾迷茫过,失意过,憾于自己的无能为力。于是作者妙笔生花,乾坤逆转,瞬间什么都有了,理想却也化去了。许依然“慎用民命”,赵却开始留恋“九鼎封侯”许琏死了,何戎孤独终生。。。没有人需要指责谁的任性,谁的虚伪。。。
看着爱人和自己越走越远,不知道许和赵是不是试图努力要追悔过。。。然而脉脉比之我们,实为异人,或者说作为设局之人,她比谁都看得透,因此许必死,赵必累,无处讲理,上苍亦许还能天随人愿,但是心被硬生生隔开了,自己都就不了自己了。。。
我向很多人推荐这个故事,当然有人许之,有人厌之,本是游戏之作,何必如此认真,我们甚至看不到情海生波,生死相许,谈得好像无处可寻。然而掩上书卷,这份感情浓重淡雅的令人嫉妒。大概大多数的读者只能是李云萝的命,这能静静地看,我们本来也只是他们生命的旁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