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此一篇乃西游记正文第一章第一首诗词。可谓气势磅礴,写尽了世间万物。格式为七律、有几处韵脚不对。
按照《平水韵》的格式标准,错韵有以下几处:
见:十七霰
辨:十六铣
善:十六铣或十七霰
传:一先或十七霰
但是诗词格式不单单去靠韵。大体上分为三点,韵,律,境界。。此七律,除韵部错了几处,但是格律和境界均达到上品。
以下是此七律格律:
混沌未分天地乱
仄仄仄平平仄仄
茫茫渺渺无人见
平平仄仄平平仄
自从盘古破鸿蒙
仄平平仄仄平平
开辟从兹清浊辨
平仄平平平仄仄
覆载群生仰至仁
仄仄平平仄仄平
发明万物皆成善
仄平仄仄平平仄
欲知造化会元功
仄平仄仄仄平平
须看西游释厄传
平通平平仄仄仄
此诗格律完全符合,唯一不佳的是最后的三仄尾。三仄尾一直争议颇大,尚无定论。所以我也无法去说对错。
下面开始逐一解释诗词的意思:
前面二句是讲的天地初开前的景象,承接着的就是盘古开天。这好理解些,但那一句“覆载群生仰至仁”是什么意思?要细论就不容易明白了,其实一覆一仰指的就是天地,这写的就是天地开辟后的景象了。中国人解释天地开辟的说法有好几种,上句的“清浊辨”,其意就是天清地浊,用氢气球的上升就容易理解了。而覆仰就是中国的宇宙图景,覆的是天,也就象鸡蛋壳的上半部,仰的就是大地,也就是鸡蛋壳的下半部。上下两个蛋壳合起来,就是混沌宇宙。而下一句开头就有两个熟悉的字:“发明”,这两个字于我们太熟了,以至于干扰了我们对它的正确理解。自然它不是后来的创造开发一个新鲜事物的意思。把古人的意思改成现代汉语,其最近的意义其实是“演化昌明”,也就是种群的繁衍,由少到多,世间的万物架构,由简单到复杂。
前面六句是一个整体,就象《新版红楼》中女娲补天一样,给予读者一个壮阔的开场画卷,然后现借助最后两句: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便是镜头由远到近的运用,推出本书的题目。这种突出主题的方法看来是个经典段子,不论古人用还是今人用都永不过时。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①。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②。木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③。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④。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⑤。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⑥。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⑦。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⑧。
这是西游记原著的第二首诗词,这首词严格来说是一首汉代小赋体。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边缘文体,在两者之间,赋又更近于诗体。顺便再这里解释一下什么叫赋和赋的来源。赋,是一种古典文学的重要文体方式,它起源于春秋战国,兴盛于两汉魏晋,在汉朝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表性。下面逐一解释此赋的含义:
①势镇汪洋,威宁瑶海。这首赋主题是赞叹花果山的外景。。瑶海者:瑶池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茫茫东海,汪洋一片,大海中有一座花果山。它的气势可以镇住所有汪洋大海,它的威严可以让整个瑶池都感到安宁。
②东海的潮水涌起的浪头像一座座银山,鱼儿都经受不住大浪钻入了石洞里。蜃者,蚌也。平日躲在石洞里的海蚌都给浪花冲出来了。
③木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这句话有两种版本,书面版是木火方隅高积土,网络版是水火方隅高积土。这里取书面版木火方隅高积土。木,东方甲乙木。木是东方,火,南方丙丁火。火乃南方。木土的意思是东南方。意在花果山在东胜神洲东南方。高积土的意思,是海中堆积了一方高土。海中的高土就是岛的意思。总意是东胜神洲的东南方的大海中有一座岛,岛上山很高。那便是花果山。
此一篇乃西游记正文第一章第一首诗词。可谓气势磅礴,写尽了世间万物。格式为七律、有几处韵脚不对。
按照《平水韵》的格式标准,错韵有以下几处:
见:十七霰
辨:十六铣
善:十六铣或十七霰
传:一先或十七霰
但是诗词格式不单单去靠韵。大体上分为三点,韵,律,境界。。此七律,除韵部错了几处,但是格律和境界均达到上品。
以下是此七律格律:
混沌未分天地乱
仄仄仄平平仄仄
茫茫渺渺无人见
平平仄仄平平仄
自从盘古破鸿蒙
仄平平仄仄平平
开辟从兹清浊辨
平仄平平平仄仄
覆载群生仰至仁
仄仄平平仄仄平
发明万物皆成善
仄平仄仄平平仄
欲知造化会元功
仄平仄仄仄平平
须看西游释厄传
平通平平仄仄仄
此诗格律完全符合,唯一不佳的是最后的三仄尾。三仄尾一直争议颇大,尚无定论。所以我也无法去说对错。
下面开始逐一解释诗词的意思:
前面二句是讲的天地初开前的景象,承接着的就是盘古开天。这好理解些,但那一句“覆载群生仰至仁”是什么意思?要细论就不容易明白了,其实一覆一仰指的就是天地,这写的就是天地开辟后的景象了。中国人解释天地开辟的说法有好几种,上句的“清浊辨”,其意就是天清地浊,用氢气球的上升就容易理解了。而覆仰就是中国的宇宙图景,覆的是天,也就象鸡蛋壳的上半部,仰的就是大地,也就是鸡蛋壳的下半部。上下两个蛋壳合起来,就是混沌宇宙。而下一句开头就有两个熟悉的字:“发明”,这两个字于我们太熟了,以至于干扰了我们对它的正确理解。自然它不是后来的创造开发一个新鲜事物的意思。把古人的意思改成现代汉语,其最近的意义其实是“演化昌明”,也就是种群的繁衍,由少到多,世间的万物架构,由简单到复杂。
前面六句是一个整体,就象《新版红楼》中女娲补天一样,给予读者一个壮阔的开场画卷,然后现借助最后两句: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便是镜头由远到近的运用,推出本书的题目。这种突出主题的方法看来是个经典段子,不论古人用还是今人用都永不过时。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①。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②。木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③。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④。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⑤。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⑥。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⑦。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⑧。
这是西游记原著的第二首诗词,这首词严格来说是一首汉代小赋体。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边缘文体,在两者之间,赋又更近于诗体。顺便再这里解释一下什么叫赋和赋的来源。赋,是一种古典文学的重要文体方式,它起源于春秋战国,兴盛于两汉魏晋,在汉朝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表性。下面逐一解释此赋的含义:
①势镇汪洋,威宁瑶海。这首赋主题是赞叹花果山的外景。。瑶海者:瑶池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茫茫东海,汪洋一片,大海中有一座花果山。它的气势可以镇住所有汪洋大海,它的威严可以让整个瑶池都感到安宁。
②东海的潮水涌起的浪头像一座座银山,鱼儿都经受不住大浪钻入了石洞里。蜃者,蚌也。平日躲在石洞里的海蚌都给浪花冲出来了。
③木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这句话有两种版本,书面版是木火方隅高积土,网络版是水火方隅高积土。这里取书面版木火方隅高积土。木,东方甲乙木。木是东方,火,南方丙丁火。火乃南方。木土的意思是东南方。意在花果山在东胜神洲东南方。高积土的意思,是海中堆积了一方高土。海中的高土就是岛的意思。总意是东胜神洲的东南方的大海中有一座岛,岛上山很高。那便是花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