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克爽吧 关注:14贴子:679
  • 2回复贴,共1

《泉州人名录·郑克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郑克塽(1670-1707年)

  郑成功之孙、郑经次子,号晦堂,字实宏。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正月二十八日,郑经在东宁北园别馆去世,和他的父亲郑成功一样,终年仅39岁。 

  郑经死后,年仅11岁的郑克塽继位主政,时拥军20万。当时清·王朝已全盘继承了古老的中华文化,实行开明政策,民族融和达到新阶段。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6月20日,重病缠身的董太后临终前任命刘国轩为“武平侯”,授予“独断军国大事”的大权;同时授予冯锡范主持政务,封为“忠诚伯”。此时,郑克塽年幼,权臣把政,郑氏小政权风雨飘摇。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福建总督姚启圣和水军提督施琅奉诏统领舟船600余艘、兵士6万多名,进军台湾。施琅率军在澎湖大败刘国轩后给台湾造成强大的军事压力,并以清廷宥宽之意招降。13岁的郑克塽在主和派的支持下,向施琅派出和谈代表,提出“三不伤”的请求,请求清军入岛“不伤郑室一人,不伤百官将士一人,不伤台湾黎庶一个”。

  在得到施琅的允诺后,郑克塽呈献清廷议和表章,自愿称臣,表示以往对抗是“稚鲁无知”。表章中,郑克塽只提出请求允许继续居住在福建的条件,这个条件并不过分,毕竟福建是他的故乡——然而清廷在受降后拒绝了这一要求。八月十八日,郑克塽归顺,缴出郑成功所受之明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金印各一以降,郑氏奉明正朔至此而亡。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元宵节,为庆祝统一台湾,康熙皇帝赐封功臣,封延平王郑克塽为“有名无实”的正黄旗海澄公。 

  郑克塽降清后,与家人被软禁在北京朝阳门外的一条胡同里,而这里正是当年清廷软禁其曾祖父郑芝龙的地方。 

  为防止前明及郑氏政权余党滋事,清廷对郑克塽的活动进行严格控制。在降清后20多年间,郑克塽仅回泉州两趟,一次为祖父郑成功的遗骸迁回泉州,一次为郑氏祖庙修缮,且每次仅停留数日便被要求限期返京。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八月二十七日,年仅37岁的郑克塽卒于北京。

  郑克塽的儿孙们却开始了凄凉的生活:郑克塽的三个儿子安福、安禄、安康继续遭软禁,生活没着落,朝廷的俸禄尚无法维持生计。此后清廷的一些弄臣挑起各种事端,对郑克塽的儿孙们进行迫害,将他们或流放边疆,或贬为奴仆,或予杀害…… 这一支系已神秘消亡。




1楼2006-06-18 17:56回复
    。。。。。。



    2楼2006-06-19 11:31
    回复
      2025-05-25 04:25:25
      广告
      还是演主角好!光辉都被主角占尽了


      3楼2006-08-18 12: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