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中吧 关注:89,715贴子:1,190,608

回复:【原创】未完成的肖像(长篇,卫国战争背景,露中,少许立白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当王耀从师长的掩蔽部里出来的时候,他一眼就望见远处站着的、好像一株苍松的伊万•布拉金斯基。这位从前的骑兵战士——现在的步兵侦察员将两手插在军大衣口袋里,不知为何,王耀总觉得它们在那里已经攥成了两个紧紧的拳头。
     伊万一定知道他为何要去师长的掩蔽部——伊万想要知道的事情,怎么会有不知道的啊!
     “万尼亚!”
     他一直跑到这个苍松似的青年跟前,两手伸到伊万军大衣的口袋里。果然不出他所料,他怜惜地将那一对拳头轻轻地掰开,十指交握,小心翼翼地将它们从口袋里牵出来。
     “万尼亚……战争结束前我哪儿也不去!我就留在步兵连,和大家在一起……和你在一起!”他踮起脚尖,尽量平视着伊万那双饱含忧愁的眼睛,“所以,高兴点儿吧!笑一个,笑一个吧!你不是一直都爱笑吗?”
     最后这句话他几乎是用哄小孩的语气说出来的——就像从前他哄眼泪汪汪的春燕小妹妹一样。伊万将自己的手用力挣脱出来,以快得令人难以察觉的动作抚了一下落在他肩上的那一束黑发。
     “认识你之前我一直都爱笑的!倒是自从见过你这匹不听话的小白马,又是要跟你闹别扭,又是要悔恨交加地去找你。又是要玩命地把半死不活的你抢回来,又是要心焦地等你伤愈归队……然后还要害怕你哪一天会离开……”伊万狠狠地跺了一下脚,“要笑一个还真不容易!”
     “唉,万尼亚,可别这样。天上的银河是侦察兵的足迹,你以为我会离开这条道路,去走别的路吗……你还记得吗?我那天夜里跟你说过的……”他说不下去了,想到那天晚上,王耀的脸不争气地红了起来。
    “耀,你爱怎样做,就怎样做吧……你和我其实是一样的人,永远忠实于自己……”
     “伊万•布拉金斯基,你可要听好了。这世界上有四样最美好的事物,我将永远为之忠实。”王耀定定地看着面前的人,一字一句地说,“祖国、军人荣誉、生物学家的理想,还有你。你在我心中只有一个很小的位置,却是不可替代的……”



325楼2011-06-14 20:47
收起回复
    未完待续
    更新篇文章还死机两次,情何以堪


    326楼2011-06-14 20:48
    回复
      其实在写王耀观望那一段的时候,我经常想起《战争与和平》中安德烈公爵在战场上受伤倒地、遥望天空的片断,那是一种超越生命、超越死亡、超越人间一切恩怨纠葛,甚至超越自己的伟大精神力量。若是能得托翁万分之一的灵犀该多好~~


      328楼2011-06-14 21:18
      回复
        表示战争与和平的结尾我压根就没弄明白是啥……
        从书中的人物反观自己~有时候读书的乐趣不在于人读书,而在于书读人~~
        其实我喜欢多洛霍夫,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对了贴一张很喜欢的安德烈插图,露家原版书上的,不知为什么感觉和耀的气质有点像(哪里像了)而且都是黑头发,有时候可以对着YY一下~~

        


        330楼2011-06-14 21:46
        回复
          我说的就是这篇文里面的耀嘛,因为这张插图是在我写文的过程中在网上发现的
          反正耀的性格已经在各位写文姑娘的笔下变得无边无际了~


          332楼2011-06-14 22:04
          回复
            真是谢谢你的喜欢,慕名而来什么的真不敢当TAT鲜活的生命力,是的,白桦想表现的就是这个!
            另外关于an英同志的联想……白桦看了其实真纠结,好吧,其实这里王耀他上的不是儿童院,就是一般中学而已,你看我前面不是提到了么,他还有露家的女同桌来着……而且到上文结束的时候,其实他没有去军校啊,他不是说战争结束前哪都不去么……而且我保证耀和抗|美|援|朝没有关系,这不在他的履历表里……


            336楼2011-06-15 19:03
            回复
              其实这文里面的每一个人我都很想往美好的地方去写真的~


              337楼2011-06-15 19:04
              回复
                (二十九)
                “莫/斯/科在广播,莫/斯/科在广播……1942年1月7日战报……”
                门铃刚响过第一声,柳芭·奥尔洛娃就像小鸟儿似的飞了过去。一刹那工夫,两只小手就各扬着一封信,飞回了仍在收听战报广播的妈妈身边。
                “妈妈!”柳芭喊道,“爸爸又从前线来信啦!”
                两封信都折成三角形,这确实是战时前线来信的标志。可是妈妈看了一眼信封,却笑着摇摇头:“嗳,宝贝儿,这可不是爸爸。这是娜塔莎小姨和万尼亚舅舅寄来的信。”
                柳芭喜欢娜塔莎小姨,因为小姨模样儿长得美,歌唱得也好听。柳芭也喜欢万尼亚舅舅,因为舅舅画画不得了。柳芭一直把舅舅战前给她画的一幅肖像挂在床头,用她自己的话形容,那可是“比真柳芭还要像柳芭”。当然啦,还因为舅舅长得帅……
                “再帅也比不上爸爸。”每次想到这里,柳芭总要严肃地补充一句。世界上没有人能比得上她的爸爸、空/军上尉安德烈·奥尔洛夫。听老人们说,七年前爸爸还是个航空学校的学生,到别廖扎村度暑假,全村的姑娘有事没事都到他窗外晃悠。最后爸爸就把妈妈带到莫/斯/科来了。他们走的时候,十二岁的娜塔莎小姨拉着长脸,因为这美男子压根没注意到她。十四岁的万尼亚舅舅倒很开心,因为这美男子在村里把他的风头都抢完了。
                “妈妈,信里写了些什么呀?”看着妈妈拆开其中一封信,柳芭好奇地问道。可妈妈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将来信读给柳芭听。她的眼神里先是闪过一丝诧异,然后现出一点笑意来:“宝贝儿,你还小,你还不懂哪。信里写的是爱情。”
                柳芭霎时委屈起来:她都快五岁了。半年前爸爸上前线的时候还特意叮嘱:“柳芭,你是大孩子了,一定要关心妈妈和她肚子里的小弟弟或小妹妹。”半年过去,眼看着柳芭就要当姐姐了,可妈妈竟然还拿她当小丫头看!
                “爸爸都说我是大孩子了!”柳芭不满地喊道,“街对面保育院里的伊丽莎白大元帅,上个星期还提拔我当将军呢。爱情我也懂,我经常跟保育院里的小朋友一起讨论……”
                “去找你的伊丽莎白大元帅玩吧,亲爱的柳芭将军,妈妈要写回信……”
                


                338楼2011-06-15 19:05
                收起回复
                      当女儿的脚步声消失在门外的时候,冬妮娅•奥尔洛娃换了个姿势,让自己和腹中的胎儿都能更舒服一些,然后细细端详着手中这张已开封的信纸。要不是寄信人写着娜塔丽娅•布拉金斯卡娅,她还真不相信这是出于一向严谨的妹妹之手。
                      信写得相当不像话:字迹潦草、涂涂抹抹、语无伦次。唯一一句没有语法错误的话,是末尾一句:“我要完了,亲姐姐,救救我,告诉我该怎么办吧……”
                      就是这样一封信,做大姐的人到底也看明白了。“没想到娜塔莎这丫头也有坠入情网的一天啊。”冬妮娅思忖着,“看这封信,好像还死撑着不想承认。不过看这句话,好像有点承认的意思,却又在害怕……万尼亚也真是,跟她在一个部/队里,也不会开导开导她……”
                      这时她才想起万尼亚的信还没拆开,但她自认为能猜出信里写了点什么。因为她以前收到的弟弟的前线来信都差不多:“活着,健康,保重,万尼亚。”很明显,万尼亚故意要拿出一副沉稳老练、惜字如金的军人气势来。
                      “他就是个傻小子。还是不要指望他劝娜塔莎了。”冬妮娅一边拆弟弟的信,一边怀着大姐姐常有的优越感和宠溺心想道,“他自己都没正经谈过恋爱……战前他倒是跟人家传传纸条、逛逛公园什么的,可那算个啥呀……”
                      信刚一拆开,可把冬妮娅吓了一跳:一堆带着字迹的碎纸片纷纷扬扬地落到了桌面上。“这家伙到底想干嘛?”冬妮娅起初还在埋怨弟弟的鬼花样,但她很快从这些零碎字迹推测,万尼亚这封信远比他之前那些千篇一律的简报要营养丰富。
                      于是她决定玩一玩这个拼图游戏。一刻钟后,她又好气又好笑地望着这勉强成型的信纸,心里却模模糊糊地升腾起一阵惆怅。
                  


                  339楼2011-06-15 19:08
                  回复
                       在这封信里,弟弟一开始引用了《战争与和平》里的几句话——而且引用得莫名其妙。然后他就突然义/愤/填/膺地控诉起战争了,用词之庄重简直可以发到报纸上去。接下来他开始坦白自己的嫉妒心。在冬妮娅的记忆里,她那自视甚高的弟弟还从没有这样热切地嫉妒过谁。
                        “亲爱的姐姐。”他写道,“我知道你看了心里不好过,毕竟安德烈也在前线上。可是我必须明明白白地说:我嫉妒你,因为你遇到爱人的时候,战争还没有爆发。我嫉妒小柳芭,因为她遇到爱人的时候,就再也不会有战争了。我嫉妒那些生活在五十年后、六十年后、七十年后的年轻人。我真想活到那个时候,对着他们的眼睛说:‘别忘了我,你们这些幸福的人!’”
                        在这一段后面,弟弟粗/暴地涂抹掉了一大段话。接下来的字迹几乎潦草得难以辨认:“有时候我就想:我不仅仅是在保卫莫/斯/科,同时也在保卫着住在莫/斯/科的姐姐和外甥女,保卫着那些尚未出生的人——啊,我在保卫着我所嫉妒的人们,这说起来难免委屈……我为什么不委屈呢?我刚一长大,战争就好像特意为我准备着似的,迎着我来了。呸,战争倒待我不薄,给了我一个爱人。我可不敢说世界上就没有比这更好的爱人,但就算再好,我也不会拿这个爱人去换。姐姐,难道你会拿自己的安德烈,去换一个哪怕再好不过的别人吗?”
                        “我怎么会去换啊!万尼亚!”读到这里,冬妮娅竟不由自主地开口说道。此刻,她觉得弟弟就坐在房间里,紫罗兰色的眼睛嫉妒地、痛苦地望着她——她能够理解,却怎么都无法将这样的神情,同那骄傲而快乐的万尼亚联/系起来呵。
                        她长叹一口气,继续读着这撕碎了的信纸:
                        “……你可别以为我怕死。我的爱人是个勇敢的人,我也是个勇敢的人,一点也不比你的雄鹰安德烈差。我只是太愿意生活了……是啊,不可能永远打仗,总有一天我还得回到生活中的。可是我反倒害怕那期待已久的和平生活了。你明白吗,姐姐?打仗的时候,我知道爱人就在身边,就算是死神降临我也能将爱人夺回来。死神都不能将我们分开,可是和平却可以……”
                        在信的末尾,弟弟用很粗的笔画龙飞凤舞地写了一行大字:
                        “不要为我担心!二十年来你知道我是个怎样的人!”
                        “我知道……”冬妮娅低低地说,“我知道你是个勇敢的人,我知道你写完后肯定就把这信撕得粉碎,我也知道你肯定还要把这撕碎的信寄给你姐姐看……”
                        这时,她感到腹中有一只小脚轻轻地踢了一下。她怀着女性的全部温柔,轻轻地抚摩着这个小小的、温暖的、躁动不安的生命。用万尼亚在信中的话形容,就是“尚未出生的人”。
                        “你刚才都听见了吧?这是万尼亚舅舅的信,他说他在保卫着你,他还说他嫉妒你哪……”
                    


                    340楼2011-06-15 19:09
                    收起回复
                      未完待续
                      好了乌姐姐终于出现了,801姐也很侧面地露了个脸


                      341楼2011-06-15 19:10
                      回复
                        不是俄文难道还是什么文写的~
                        嗯,想想娜塔莎当时那个心理状态,肯定下笔就语无伦次~


                        343楼2011-06-15 19:28
                        回复
                          姑娘我确定你是得了战争与和平后遗症……19世纪那会儿露家贵族是挺流行法文的……
                          这里她就一苏熊家中学毕业生


                          345楼2011-06-15 20:04
                          回复
                            TO:一晚只陪耀斯基:看到你的回复我也感动得泪目了……至少这里的万尼亚还是招人喜欢的。想一想,我们今天所生活着甚至埋怨着的世界和岁月,正是多少年前的年轻人所向往过的未来……
                            TO:月湖:屠格涅夫的文字就是干净隽永嘛~他的长篇小说都用“精致”这个词来形容的。
                            俄国的大作家们:普希金像太阳,莱蒙托夫像骑士,托尔斯泰像大海,高尔基像森林,陀思妥耶夫斯基像深渊,契诃夫像酸橄榄,屠格涅夫同志就是一片芳草地


                            353楼2011-06-16 19:33
                            回复
                              TO:大夫、小霏、音色:没想到三位都那么喜欢乌姐姐~其实觉得有个这样的姐姐真幸福~
                              TO:豆蔻:流鼻血……我不由得脑补了姑娘流鼻血的场面
                              TO:阿漾:本来,他们那一代人就是在理应享受人生最美好时光的时候遇上了战争……他们人生中最幸福和最痛苦的记忆可能都和战争相关……


                              354楼2011-06-16 19: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