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中吧 关注:89,704贴子:1,190,531

回复:【露中】碧海蓝天·Le Grand Bleu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等完结啊!


44楼2011-06-06 20:04
回复
    好喜欢LZ的文哟。很美的画面感呐~


    IP属地:上海45楼2011-06-08 15:54
    回复
      ……来更新…… 
      最终章各种洒狗血


      46楼2011-06-11 19:43
      回复
        VIII 
        斯拉夫人猛地从睡梦中惊醒。 
        他将手掌覆上冰凉的窗玻璃,望向远方,铅灰色的空中骤降着雨,在积水中激起一排排迅疾的水涡。 
        什么都听不到,但又听到了一切。仿佛是原本无声静默的世界中粗暴地响起了零乱不成章法的乐曲。破碎的杂音蜂拥而至,还有嘈杂的人声,迅疾的脚步,若有若无的悲泣与呼唤,再也无法平静地陷入安眠。有人说这是因听力损伤而带来的眩晕和疾病反应,然而他只看见自己没有焦点的眸子,透过紫晶石般的颜色怔怔地盯着医师上下唇的一开一合,像听陌生的语言般,抓不住完整的句子。 
        两个人在锡拉只作了短暂的停留便回了帕罗斯,尽管卡布西医生和阿尔弗雷德的家人都建议他在故乡多停留一段时间以观后效。减压病并未要了两位潜水员的性命,付出的代价则是卡布西医生警告他们这种疯狂行动必须永久性终止。不然就等着吧,希/腊人平静地说,我认为年纪轻轻就在自己的死刑判决书上签字是件愚蠢的事情,先生们。 
        但如果从此走入喧闹的世界,就再也不能听到海之幽灵发出的绝唱,是我亲手签下了它们的行刑书。 
        所有的声音和光芒都涌来,庞杂的洪流好像一直推向世界的尽头,他微微张开嘴唇想说什么,却发现尚未来得及出口的声音早已湮没在喧闹的海洋中,它们激荡着耳膜和神经,在杳无一物的上空发出回响。它们无孔不入地侵入空白的脑海,这感觉令人发疯。他试图在其中寻找哪怕一丝细微的熟悉声音,却徒劳无功。水声,连绵不绝的雨滴坠落,掩盖了他所怀念的海潮。 
        我不怕忘记所有无用的词在记忆中的回音,痛苦的是它们挥之不去的声响剥夺了我曾有的宁静。 
        焦灼不安,失去的声音是从身体中抽离的部分,尽管一个月来已经有无数人告诉过他再接近海洋就与自杀无异。死亡竟是如此轻易,他心想,多么的滑稽。 
        斯拉夫人将视线从窗外移开,投向屋门外昏暗的廊灯——那一瞬间四周霎忽之间静得可怕——透过蒙着微尘的玻璃投下橘黄的影子。 
        没有了声音还有双眼,想要从囚笼走出去亦只需要看清前方的道路而已。他对自己说,没什么大不了的。推开陈旧的门,忍受着无法适应的酒精味道潜入阴暗不见光的长廊,踏上积水的台阶,直到走向这狭小诊所的另一头。 
        就像不知多少次所做的那样。 
        他仿佛看见自己推门出去,漫无目地在走廊和院子里散着步,嘈杂声减弱了,慢慢黯淡下去,直到值班的年轻护士诧异地看着这个奇怪的候诊者喝醉了酒一般在自言自语。她有点不耐烦地把他拉到诊室里问了一番,然后被同僚告之他只是“短期留院观察的伊万同志”,并提醒道不能让这个疯狂的家伙再进行水下活动。“否则后果会很严重,”医生补充了一句,“虽然想法有点古怪,但他是个很好的小伙儿,说不定哪天就能出人头地呢。”他大笑起来。 
        他看着护士的眼神,努力去分辨杂音里传来的一些破碎的词组,“沉箱”“高压”“损伤”“他的朋友”种种,似乎发生过的一切都变成了不相干的音符,在陌生的琴弦上拨出,每一个音符都在质问,您在这里干什么?像个丧失了记忆的小丑,为什么不回到您该留的地方去? 
        雨已经变小了,蓝灰色的天光从东方显露出来。有几个路过的孩童欢笑着在路边跑,他们高喊,来吧,我们去海边。 
        什么都听不到,也看不到了。 
        他走出去,无数回音淹没脑海,呼啸而过的是穿行林间仓促的喘息,鞋子陷进冰冷的碎砂,手指触到熟悉而冰凉的海水,黑暗的海面上灯塔发出孤独的光。俯下身,只需要一次,再一次,就能抛开所有的噪音,重现那些光芒和幻景—— 
        却什么都没有出现。 
        还等着什么呢?这可不像你啊,伊万•布拉金斯基。 
        他迟疑了,这或许是他犯过的最大错误。 
        如果说已被遮蔽的双眼还能看见什么,在无边的夜航中,有一个人是激流外永远的灯光。 
        


        47楼2011-06-11 19:44
        回复
          一双手拉住了他的手臂,斯拉夫人木然地回过头去,好像早就知道会看到什么——是来人熟悉的黑色眼睛。
          “我只不过到这里来待一会儿,你就跟着来了。”东方人有点悲伤地微笑了一下。 
          “并不是,我……”他发现自己想不起解释的话语。 
          “走吧……我们走。”耀没有等他说下去。 
          他记不得自己是怎样来的和之后发生的事,脑海里唯一的画面是像个准备接受老师惩罚的学生般,跟在他的朋友身后走回医院,默默无言地从海潮旁回到狭小的斗室去。 
          伊万看到等在那里的托里斯一脸如释重负的表情,然后还有绑着发辫的乌/克/兰姑娘双手紧握着,几乎快哭出来。她笨手笨脚地在床头的花瓶里插了束花,起身走掉了。橙色的栗子花,粉红郁金香,以及蔷薇和雪松叶。 
          她怎么了?他想,明明没有发生任何事情。 
          不能再去海底了,伊万。东方人没有用责备的语气,那里不在了。 
          可我已经失去了它的声音。我一直在它的召唤中活着。 
          他重新闭上双眼,陷入寂静之前听到了温柔的低语。 
          我在。我哪儿也不会去。 
          廊灯的光忽明忽暗地闪着。王耀轻轻地掩上房门走出来,年轻的书记半靠在灯下的墙边,茶褐色的头发微微泛着光,手上夹的烟已经燃烧了一半左右。 
          他看到东方人,扬了扬指间细长的香烟致意。对方一言不发地走近他身边,默默抽出一支,低头去碰燃自己的,深红的光点在黑暗中一闪而过。 
          “我以为您没有这个习惯,王耀同志。”托里斯轻声说。 
          “从那次回来之后才养成的,”东方人清秀的侧脸在烟雾氤氲中显得不真实,“以前我也不喜欢它。” 
          “这是第几次了,您知道吗?” 
          “第三次……至少在这个月是,”耀的神情很疲倦,“他醒来之后不记得发生过什么……” 
          “但每次目的都是一致的,在那边……”立陶/宛青年比了一下海滨的方向,“我想伊万仍然没有放弃他的想法吧,即使现在他的身体已经不能负荷这样的工作……” 
          “就如您看到的……相比之下他的朋友要明智得多。马修已经寄来了信,告诉我他们两兄弟已经回美/国疗养,几年之内肯定不会再贸然下海了。” 
          “您也明白过于不现实无法生存,这就是伊万与我们不一样的地方,”托里斯苦笑了一下,把掐灭的烟蒂丢在地上,“自己一直相信的东西忽然被强迫剥夺了,这种痛苦即使无法感同身受也能够理解……如果他知道当初是我先去劝爱德华放弃计划,一定不会原谅我。” 
          “不……您的想法很正确,托里斯。如果大家都像伊万一样执迷不悟,反而不正常。信仰并非支撑一切的动力,何况他真正相信的,或许也不是能用这个词概括的。” 
          “那您呢?考古队撤走之后,您其实也不必在这里待一辈……” 
          “在他好转之前,我任何地方都不去。”耀打断了他,“我曾经以为,Utopia并非他的全部。或许度过这段时间就能好起来,像阿尔弗雷德一样。但我大概错了吧……”东方人出神地望着病人沉睡的房间,灰色的烟雾在指尖缭绕。 
          “那么,您真的相信他吗……王耀同志?”托里斯的绿色眼睛里映出东方人略显落寞的表情。 
          “当然。你们……不相信他吗?” 
          年轻的书记没有接话,这是他料想到的回答。东方人在昏黄灯光下折射出琥珀色的眸子就像最深的湖,沉静而美丽。他不知道承诺对于这些异国人的意义,但立陶/宛青年猜想,那一定是值得付出一切也不惜要维护的。 
          “您辛苦了……王耀同志。”他最后只说了这么一句话。 
          夜色四面八方包围过来,如潮水。 
          他一个人孤独地在黑暗中前行,脚步在空荡的四周回响,听起来更加突兀。口袋里揣着揉皱的书信,看到自己被拉长的剪影在两边墙上画下弯曲的形状。 
          他想加快脚步,早些穿过这条通往医院的小径。这条普通的道路在黑暗中变得如此漫长。托里斯的疑问在心里回响着,相信他吗?究竟相信什么样的存在?曾经以为会永远持续下去的一个接一个分崩离析,自己的选择在哪里? 
          


          48楼2011-06-11 19:44
          回复
            后记•Le Silence de la Mer 
            首先,衷心感谢阅读至此的您。感谢大家包容我尚不成熟的设定,和妄自对文中所有人物做出的解读。 
            2010.11-2011.6,这是作者平生第一个长篇,也是时间跨度最长的一篇。 
            许多个契机促成了《碧海蓝天》的诞生,直接原因则是群里的一次讨论,关于10年短暂时光和CCCP的79年生命旅程。那天,亲爱的翡冷翠GN所给的解释令我激动不已,加上个人对Le Grand Bleu这一杰作的偏爱,于是有了陪伴您至今的这篇作品。 
            半年的时间,期间发生了许多事情,也一度想过要放弃这个坑,但最终坚持至今。一路走来后再回头翻看自己的文字,心有惶恐。那些尚显稚嫩的描写和粗浅的思考,虽未能称得上出色,但毕竟是笔者在摸索中慢慢成长的证明。而所有未曾放弃关注它的读者们,各位对拙作的赏识对我来说是无比珍贵的财富,请允许我向大家致以真诚的敬意。 
            CF在读完本文的第七章之后,曾说过它是“寂静的挽歌”。一直以来作者试图营造的亦是相同的氛围,能够重现原影片大篇幅的蔚蓝色映入观众眼帘的情景,无须华丽的配乐或跌宕起伏的剧情,没有对白的画面在眼前徐徐展开,最终汇入夜下的大海。Le Silence de la Mer,海之沉默,这是多么美丽又多么悲戚的名字。 
            倘若拙作能给予各位相似的观感,或哪怕最为细微的触动,我都将感激不尽。 
            那么到此,《碧海蓝天》终于画上了句号。告别了这相伴半年的故事,我仍会继续写下去。 
            谢谢各位。 
            Bluefarewell 于6月11日


            51楼2011-06-11 19:45
            回复
              “唱啊,朋友们,   
                   明晨要启航,   
                   驶向雾蒙蒙大海洋。  
                   啊,别了,亲爱的海港,   
                   明晨将启程远航。  
                   今夜好时光,   
                   海风轻吹荡,   
                   怎能叫我们不歌唱……”  
              看到这一段就跟着哼起了《海港之夜》,仿佛文中的一切都随着海浪声展现在眼前了。
              真美。
              姑娘提到《金蔷薇》,其实我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一直想起这本书中《砾石上的铭文》一篇里面的一句话——
              “纪念那些已经死在和将要死在海洋上的人们。”


              53楼2011-06-11 19:53
              回复
                白桦姑娘~攻喜SF~XD
                《金蔷薇》是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您的感觉非常敏锐,我所提的篇章正是《砾石上的铭文》
                帕乌斯托夫斯基是极其值得敬佩的作家,从他的文字中能感觉到高尚、积极和光明的力量。


                54楼2011-06-11 19:58
                回复
                  【深海辛苦了!恭喜完结。】
                  这个结尾还真是喜欢呢,淡淡的带着无数的可能。不过那个属于海的孩子终于还是回去了呢真好。不知道是自己泪点低还是怎么回事,看到耀说出那句“我看到了……”便忍不住泪流满面,前面一点点积存的悲伤便一下子涌了出来,而看到结尾则觉得真好,真的真好。估计对于这个结尾一些人会觉得真虐,而自己却真不拿麽感觉,该回去的地方回去了,该看到的东西看到了,该爱的人爱了,在一起了,不是很好吗?谢谢深海,谢谢深海带来了这样一篇文章,真的太喜欢。我不会评论文章,对于好文章似乎也就只能说:真美、好文、大爱这类的话,语言匮乏并且表述能力极差。但我能表述清楚的是,对这篇文章我衷心的喜欢。自己曾想试着给深海写长评呢,结果看完之后千丝万缕挤在心头,很多,但下笔却写不出一点,些许自己没那种能力,但还是希望深海能明白我的心情吧(*^__^*)
                  表示明天去看《碧海蓝天》,没办法今天晚上看了……《图兰朵》好长的……


                  IP属地:北京55楼2011-06-11 20:17
                  回复
                    表示把《金蔷薇》和《帷幕》列入书单……深海和白桦读过的书好多(仰视)


                    IP属地:北京56楼2011-06-11 20:28
                    回复
                      谢谢L姑娘,从原来写好的那章被我死蠢地搞丢那里您就非常温柔地安慰人呢,非常感谢。
                      本想对喜欢HE的姑娘说很抱歉写了如此黯淡的结尾,但您能够接受这个安排实在很高兴。姑娘对于露子最后的选择已经体会得非常深刻,到此也无须我再多言了。他的红色属于Utopia,蓝色属于大海,从哪里诞生就须回到哪里。
                      无法想象,不能再接近海洋的他继续留在这个世界会是何等灰暗无光的前景,“从此我便是那个断绝了一切希望的人 / 那个没有回音的词 / 那个丧失了所有,同时也拥有一切的人”,因此,回到海里便是对于他最大的仁慈吧,那里还有梦想。
                      再一次,深深地感谢您。


                      57楼2011-06-11 20:33
                      回复
                        不过补一句,姑娘,《金蔷薇》值得一读,想读阿加莎女王的书可千万别从《帷幕》读起啊~那是她笔下最伟大的侦探最后便当掉的一本书,入门读者先看的话,BLX会碎一地的~~~~~~~~


                        58楼2011-06-11 20:37
                        回复
                          深、深海……“您”这个字好像有些过了,我不过是个看文客而已啦~对于结局,我从来不挑的,基本上什么都可以接受,毕竟一篇文章真正喜欢的话,结尾是怎样的、作者是怎样安排的等等,那些东西也是通通的喜欢(*^__^*) 。谢谢深海的感谢,这个看文客感动的哭了……至于阿加莎的书,我刚才查了一下,好多TUT 问一下是从《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开始的吗?


                          IP属地:北京59楼2011-06-11 21:06
                          回复
                            噗————姑娘别紧张,我只是喜欢用敬语XD 您的眼泪我可就不大意地收下了,这比什么都珍贵啊~
                            阿加莎的书是个人在古典推理三巨头中最喜欢的,也最适合女性阅读,记得我入门是《尼罗河上的惨案》,按顺序确实是斯泰尔斯在最前,不过也木有什么硬性规定就是了。不建议《帷幕》入门是因为那确实是一本基调悲伤的书,之前许多作品都是波洛侦探又囧又萌又活跃的探案录,感觉从那些欢快的开始看比较好。


                            60楼2011-06-11 21:18
                            回复
                              也就是先让读者在欢快中度过然后掉入悲伤的低谷……吗……
                              老师说使用敬语是好习惯~恭喜深海加精~


                              IP属地:北京61楼2011-06-11 21: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