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家谱吧 关注:2,031贴子:12,633

中国各地邵氏简况。。。待续(再次感谢本家邵宜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据近年人口统计,中华邵氏总人口约380万人,占汉族总人口的0.24%,列大陆百强大姓的第八十四位,台湾百强大姓的第一百位。现将已收集到的各地邵氏简况汇编如下,其他各地待续。
河南洛阳安乐窝邵氏
始祖邵雍(康节),始迁祖邵仁。北宋时,康节公居洛三十余年,生二子:伯温、仲良。伯温又生三子:溥、博、傅。宣和末伯温遵父嘱携眷再度入川,免于金人入侵之难;溥、博等扈宋高宗南迁浙江杭州。明代邵溥二十代孙邵仁来洛阳做官,遂居洛阳。现安乐窝邵氏均是邵仁后代。从康熙时起,历代世袭“翰林五经博士”直至清末。堂号“安乐堂”。该族历代名人有:邵雍、邵伯温、邵仲良、邵溥、邵博、邵仁、邵养醇、邵国璋、邵文学、邵景龄、邵居安、邵炳、邵焕、邵启运、邵程、邵毓嵩、邵世纪等。
河南辉县古共百泉邵氏
始祖邵古(邵雍之父),始迁祖邵述祖。邵雍在十二岁时随父邵古由范阳迁衡漳(今河南林县,安阳西南),再迁共城(今辉县),隐居苏门山百泉湖,深研易理;三十九岁时离开百泉定居洛阳。明崇祯十五年邵雍二十二世孙邵述祖,字振宗,号桃园主人,由洛阳迁回百泉定居。该族邵氏历代名人有:邵古、邵述祖等。1924年重修《古共百泉余姚邵氏宗谱》6卷。
河南新安邵氏
始祖邵雍,始迁祖邵让,字伯谦,号万石,明初由山西洪洞县移居河南新安县西克昌村。1937年重修宗谱。
河南巩义回郭邵氏
始祖邵雍。元时其后裔邵淑齐自洛阳迁山西洪洞县,到明初邵雍二十一世孙邵整、邵端又自洪洞县迁河南巩县回郭镇,遂为回郭邵氏始迁祖。邵整居回郭苏村(后为邵苏村),其后族大人繁,又有族人东迁五里一地,创立“安乐寨”(现为东庙村)邵端居支界。现回郭邵氏约有五千之众。有家谱,东庙村建有“邵氏先贤祠”。名人有邵青山、邵炳南、邵雷鸣等。
河南民权邵氏
始祖邵雍。29世孙邵应祥由洛阳迁睢州邵庙,31世孙邵思道、再迁州北七里子南邵庄,33世邵福增、邵福勤再迁考城北关东八里邵庄,邵福均由邵庄迁阎集西南邵小庙。有族谱。
河南夏邑邵氏
始祖邵雍。始迁祖邵来祖,居洛阳安乐窝,明末李闯起义,其母携二幼子东逃夏邑,择北关为家。原有家谱咸丰间遭捻军焚毁,光绪初世袭五经博士邵毓嵩因公来夏邑,取安乐窝谱,接续成新谱。族分路北(长)、路南(次)两门,后路北又分为三,路南又分为二,成为五大门。字辈:启化先经世,天垣道范长;三贤传大德,敬守重纲常。
河南南召邵氏
始祖邵雍。宋末洛阳邵氏八兄弟逃往四方,邵雅迁山西洪洞县,明初其后裔回河南巩县等地。后23世祖邵俊迁钧邑,乾隆初又迁居南召马市坪东上坡。道光间俊曾孙邵富又迁李青店东八里下湾。民国八年(1919年)洪水暴发,部分族裔外迁湖北社旗、方城等地,多数留下。有族谱。
河南柘城邵氏
始祖邵雍。11世孙邵兴由余姚迁江苏桃源县,再迁安徽怀远龙亢镇。明中叶15世祖邵槐、邵剑兄弟又迁柘城邵园、睢县邵楼,至今400多年,分布33个村庄,计一万多人。
山东枣庄兰陵邵氏
始祖邵雍。其裔孙邵通,元大定间以忠勇校尉官于峄县(现枣庄),后支分派别,历元、明,族裔散居周家营阴平陈庄、湖坊头、籉庄、李家店、孙家庄等处。家无谱,墓无碑。康熙五十一年后以邵会墓碑立祖,以下甚详。有家谱,近年与枣庄统编。
山东济宁邵氏
始祖邵雍,始迁祖邵赐及其侄邵敬。明朝洪武年间,邵雍二十世孙邵赐,兵荒由河南南阳府唐县迁济宁府汶上县苑村乡。景泰六年(1455年),邵福(邵赐之兄)之子邵敬官兖州府通判,并携季弟邵英之子邵洪来任,至天顺五年(1461年)功著兹土,遂家济宁满家庄。其子孙又散居嘉祥、梁山一带。该族邵氏历代名人有:邵敬、邵士标、邵士梅、邵勷等。
山东肥城阴平邵氏
始迁祖邵旺,明代人。1928年续修《阴平邵氏三甲族谱》三卷。
山东荣成邵氏
始祖未详,始迁祖未详,存卷《荣成邵氏宗谱》不分卷,(民国)邵连胜、邵作荣等重修,1939年铅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日本。



IP属地:山东1楼2011-05-07 23:50回复
    北京大兴邵氏
    始祖邵忠,始迁祖邵秉徵,字久也,清康熙年间由余姚复居京师,入籍北京大兴县。堂号“谦受堂”、“恭寿堂”,该族清代进士19名,其中移居北京宛平的邵自镇、邵庾曾、邵葆醇(福建台湾府同知)祖孙三代,乾隆朝皆登进士,均有政绩及诗文传世。
    安徽砀山狐父城怡怡堂邵氏
    源自秦东陵侯邵平,其祖籍广陵,古属砀郡。平老归砀,史未载。唐代裔孙邵仰古,登进士,官御史,葬狐父城夹河大茔,尊为始祖。族裔散居砀山张小楼、张大楼、西邵楼、黄庄村、邵桥村、双楼村、五里井邵庄、苏楼、彭楼、北邵庄、砀山南关、北关等。名人有邵仰古、邵仕、邵宗元。
    安徽绩溪华阳邵氏
    始迁祖邵宣,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自淳安永平乡迁居歙县南龙龟潭(井潭),继迁华阳称川,其后子孙散居进潭、纹川、鱼川、塘川等处。
    安徽休宁邵氏
    始祖邵坦。始迁祖邵文肇,字太初,淳安谏村人,宋咸平三年(1 000年任歙州教授)秩满,诸生请留,居务东,子孙繁衍成“务东邵”望族。清代邵芳,字伯华,再迁休宁西门。而后族裔远播常熟、太仓及天津等地。名人有:宋末隐士邵悦;明代邵谊、邵宁、邵庶;清代邵亮工、邵孝本等。
    


    IP属地:山东5楼2011-05-08 00:07
    收起回复
      浙江绍兴(会稽)鱼化桥邵氏
      始迁祖邵洪宇,明时自会稽宁桑里迁居安昌。清雍正、乾隆间七世孙邵颖和徙居郡城之鱼化桥。
      浙江绍兴(会稽)邵家溇邵氏
      始祖邵雍,始迁祖邵安二,宋代由余姚迁来会稽,赘陈家泐,子孙
      沿溇而居,称邵家溇,属陶堰乡。当代有国、共两党名人邵力子等。
      浙江绍兴(会稽)龙尾山邵氏
      始祖邵雍。始迁祖邵发祥、邵吉祥兄弟,为邵博之后、邵起龙五世孙,即康节18世孙。本村 200余户,有手抄家谱。
      浙江绍兴(会稽)江左邵氏
      始迁祖邵轶,字廷献,世居淳安太平里,宋高宗南渡时扈驾至临安,迁会稽县令,转朝奉郎,宦浙,不久见朝政舛误,潜隐于会稽县蛏江北之弦歌乡(今沥海乡),家谱创于道光,1930年重修。近代有国民政府考试院长邵元冲。
      浙江浦阳嵩溪邵氏
      始祖邵正鸾,南宋末其长子邵直谅承父志,自严州桐庐钟山乡李家桥迁至浦阳汭东嵩溪,为始迁祖。堂号“永思堂”,清代多次续修宗谱。
      浙江诸暨清塘邵氏
      始迁祖邵官福,元时由江苏高邮迁居诸暨茂岭,五世孙邵恺,元代转徒清塘开口岩麓。清代多次续修宗谱。
      浙江诸暨东和邵氏
      始祖邵雍,始迁祖邵万二,由宋末元初自23都布谷岭迁居长宁之邵家坞,故世称长宁邵邵氏,明清两朝多次修谱,2003年重修。
      浙江暨东孝义邵氏
      始祖唐代邵蒙,字世美,扬州奉议大夫,转中宪大夫,迁资善大夫,都御史,平虏有功,升工部尚书致仕。因黄巢乱于广明自丹阳之于镇迁居浙江余杭永昌乡。迁居外邵派始迁祖邵天一,宋时自诸暨二十三都布谷岭下迁至暨东孝义双溪村。堂号“追茇堂”, 道光16年、咸丰9年、光绪3年续修《暨东孝义邵氏宗谱》。现在筹划修谱。
      浙江龙游志棠邵氏
      始迁祖邵斗,字应奎,其先寿昌人,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携子德仁、德懋迁志棠,德仁派居杨霸园,德懋派人丁繁衍,宗谱明清以来多次重修,2000年续修。
      浙江龙游太平乡邵氏
           其先居兰溪樵石,分为两支,一支为邵裕,元末徙居县东节义里今邵家村,有谱,清以来多次重修。另一支为邵明远,明成化徙居五都,清乾、道以来也多次重修家谱,光绪十八(1893)年又重修。
      浙江龙游谷水乡凤山邵氏
      始祖邵绍,宋南渡时由河南辉县避乱迁来凤山,有谱,乾隆二十一年(1756)邵佛进创修,嘉庆八年(1803)、咸丰四年(1854)两次重修。
      浙江临海邵氏
      始祖未详,始迁祖未详,浙江临海市邵永渡乡庄头山乡,存卷1948年木刻活字印本浙《临海邵氏宗谱》四卷。
      浙江兰溪华塘邵氏
      始祖邵蒙源,行旺,唐代自淳安县清平乡富洪里前邵村迁居本邑太平乡谏村村。始迁祖邵镪,明宣德五年自兰溪县椒峰村(又名椒石村,今焦石村)迁居本邑花塘村(今均属女埠镇)。本谱明宣德年间始修。堂号“凝秀堂”。 1992年重修《华塘邵氏宗谱》八卷。
      浙江兰溪汇潭邵氏始祖邵蒙源,始迁祖未详,宋代自金华县(今金华市金东区)下干村迁居兰溪县汇潭村(今属女埠镇)。本谱明代始修。堂号“和睦堂”, 1996年重修《汇潭邵氏宗谱》四卷。
      


      IP属地:山东9楼2011-05-08 00:12
      收起回复
        浙江松阳山背博陵邵氏
        始祖邵景尧,宋代人。始迁祖邵君爱,明末清初自馀姚县邑南迁居松阳县二十五都山背村(今属板桥乡高山村)。清乾隆二十六年始修宗谱。1991年续修《山背博陵邵氏宗谱》1卷。
        浙江平湖新仓褚泾邵氏
        始祖邵雍,始迁祖邵言,字龙桥,世居平湖新仓之褚泾,明代隆庆年间,地方饥,邵言按户给米,其地名曰“邵家车路”。此支历代名人:邵延龄,字大年,号静山,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授内阁中书,曾出谋画略,参与平定吴三桂之乱,迁刑部郎中,后为江西提学副使。邵爔、邵澍、邵颖、邵穆、邵澄、邵皓、邵翼等。
        浙江江山承恩堂邵氏
        始祖未详,始迁祖邵庆二,名平淑,维扬(今扬州)人,南宋淳佑年间任西安县尉,后迁江山县尉,遂附籍居江山县金家巷。其后建祠于城东程家岭。后裔徙于横渡、清湖、上突、下洋洲、上埂、东山头、源口、龙溪、里余、附郭下市、城北等地。分布在全县8个村,主要聚居峡口、界牌里余、政棠基肯桥头村,熬坪东山头村,横渡以及清湖等地。该族历史名人有:邵庆二、邵徳宗等。
        浙江富阳富春邵氏
        富阳邵姓主要分布于新义的杜墓、千家村、岔口、春江的徐家爿、东图乌桥下(今乌畴村)、永昌的洛坞、大青的青山坞等地,其主要源流来自两个方面:
        一岔口分派邵氏。明朝名臣张居正所撰《春江邵氏宗谱原序》:“邵氏出于太保召康公之后,子孙固以邵为氏,世望博陵,其后裔之可见者或加邑或不加邑,则犹邴戍鄱郜之类从其便也。南宋称渡后,尧夫先生之孙曰溥者,官徽猷阁待制,承籍杭之仁和,曰博者官秘书省校书郎,历户部尚书左丞相,迁居余姚江南地,其子曰汝良者官户部侍郎擢兵部尚书,承籍余姚,曰汝直者官文林郎擢监察御史,徙居富阳,汝振者官大理评事徙居会稽。”另据《乌桥下邵氏宗谱》记载:“宋雍公为我族之鼻祖,雍公九世孙兴七公始迁岔口,兴七公之孙善九公生子三,长忠公入赘岔口何姓。三子常公,而常公之孙洪公出继千家村王姓。洪公季孙文信公迁本邑徐家沙,后徙居乌桥下复邵姓……”。由此可见,坞桥下邵氏与杜墓千家村等地邵氏系同源同宗。他们最早迁居富阳为南宋时期,监察御史邵汝直是富阳邵姓的始迁祖。而坞桥下邵氏则几经辗转又复姓为邵,当从文信公始。富春邵姓这一支派统称为岔口分派邵氏。此支历史名人有:监察御史邵汝直,邵子胜、邵子春、邵子暄、邵大江、邵大海、邵光尹(顺治九年进士)、邵嘉尹(顺治十二年进士)。
        二东安邵氏。青山坞邵氏民国六年重修的《富春邵氏宗谱》:东安邵氏先祖实为宋太祖赵匡胤。入元后,其55世裔孙赵若源,避居钱塘,后入赘长寿村(约今之东坞山)章氏。生一子赵嗣谦,配杜墓邵氏。赵嗣谦的儿子大圭公(讳璧),遂易赵为邵,洛坞邵姓实始于大圭公邵璧。时值元季,天下多事,大圭公邵璧由杭抵新(新登)至洛坞,后支派繁盛,实为东安望族。传至明万历年间,赵若源八世孙赵守德,则由洛坞分迁至富春惠民里(即青山坞)。因此,洛坞邵氏是由赵姓改为邵姓,而青山坞邵氏则由洛坞邵氏分迁所至,他们同尊若源公为始祖。这一支派目前主要聚居地为永昌镇洛坞邵家,约有四五百邵姓村民。
        岔口分派邵氏和东安邵氏虽源流不同,但人居富春历史均比较悠久,经过数十世通融,都已成为富春邵氏大家庭不可分割的整体。
        浙江衢县龙图邵氏
        始祖邵楚苌,始迁祖邵知柔,北宋福建政和人,南渡后以龙图阁奉祠,寓居城区菱湖东,明初分支(王车)塘、芦岭、邵宅3个村。
        浙江衢县下张邵家邵氏
        始祖邵景二,宋时从淳安迁东乡四十三庄(今柯城下张邵家),其裔分支樟潭邵家,清道光三年(1813)从下张邵家分支樟潭缪家殿边和下邵。
        浙江衢县(王车)塘邵家邵氏
        始迁祖未详,宋时从福建南平迁(王车)塘锦桥里邵家
        


        IP属地:山东11楼2011-05-08 00:14
        收起回复
          江苏淮安山阳邵氏
          始祖未详,始迁祖邵敬泉,明代迁居江苏山阳县(今属淮安),有光绪二年修的《山阳邵氏族谱》三卷存世。


          IP属地:山东14楼2011-05-08 00:25
          收起回复
            福建福州武林观梅堂邵氏
            始祖邵雍,入闽始迁祖邵楩(拼音:pián),字良用,号龙山,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明嘉靖十七进士,其父是任同安县令的邵旭(字以升,号竹泉。)。民国邵守正重修的族谱言,其始祖为眉州府君,当指邵伯温之子邵博绍兴间就任眉州守。并与胐山邵氏联宗,使用相同的字辈。追溯其支源流,其先祖邵尚,由江苏宜兴迁浙江仁和,故为仁和人,尚到楩之间繁衍了五代(尚-贵-廉-琮-旭-楩)。贵和廉,赠大理评事。琮,号慕庵,天顺四年进士,历官四川按察司副使。旭,嘉靖壬午谒选吏部,授知闽之同安县。清代时曾经使用“观梅堂”为其堂号,此匾额系由慈禧太后亲题,今已毁。胐山邵氏宗祠曾挂复制的一块匾额也无存,仅仅在族谱上有记载。观梅堂的宗祠遗址在今福州于山鳌峰书院内。据传其每年祭祀用的“公婆磡”系纯黄金打造,背面还刻有70多位先祖名讳、生辰、官职以及葬地,可惜在战乱中遭焚毁。1937年最后一次祭祖,亲历者邵拱北现居住在台湾台北,为邵楩13世孙。该族历史名人有:邵楩、邵绳武、邵天赐、邵仰霄、邵建功、邵连登、邵连科(号捷轩、振威,福建水师提督)、邵连三、邵鸿元、邵守正、邵鸿禧、邵鸿高。邵耀祖,原法国核动能博士。邵耀华,美国流力及航太双博士。
            


            IP属地:山东16楼2011-05-08 00:39
            收起回复
              福建福州马尾朏山邵氏
              始祖邵说(河南安阳人,邵贞一孙,唐代吏部侍郎),始迁祖邵刚(邵说次子),于唐“安史之乱”(755-763)南涉入闽,家于长乐(即长乐郡,福州的旧称)。784年其子邵楚苌(字待伦)携子邵礼又徒居濂江之开化里(今福州林浦村)立庄名:邵岐。邵楚苌十一世孙邵汝霖,号龙溪,又徒居马尾朏山,是为朏山始祖,至今已有九百余载,传世三十九代,计有908户,3700余人;朏山本村仅有285户,其余遍布福州市周围,还有定居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及台湾。宗谱系北宋大观间创编,续至民国初,2002年续编了《朏山邵氏家乘》为第十修。今属福州市马尾区胐头村。宗祠仅存兰干邵氏支祠。福州道山路上的三山尾邵氏总祠如今也荡然无存。该族历史名人有:邵说、邵楚苌(唐贞元十五年进士)、邵环、邵伯胤(顺治九年进士)、邵搢春、邵京言、邵京实、邵公芾、邵亨友等。
              福建福州连江石头邵氏
              始祖邵楚苌,始迁支祖邵旻(拼音:mín),南宋末年邵楚苌18世孙邵文靖(邵弥大子),由福州邵岐流寓连江浦下,为迁连江始祖。邵文靖十世孙明代的邵成,字仲敬,号宣议,为连江石头村始祖。邵成生三子:昊、曾、富。分天房、地房、人房。现连江县石头村邵氏系天房的后裔,人口1000多人,属福州市下属连江市鳌江镇。堂号“光裕堂”,宗祠最早建于明代,清代重修,2007年重建,宗谱正续编。该族历史名人有:宋宝佑元年特奏进士邵弥大。爱国华侨邵章桂。
              福建福州连江潘渡邵氏
              族人称由福州分支,定居连江县潘渡镇。手抄族谱将邵雍、伯温列为祖先,则应为洛阳族系,或为邵泽(洛谱记为雍公洛系七世孙)迁闽县(2003年新编《福建省志》载邵泽登南宋嘉熙二年榜眼时为闽县人)后繁衍再迁徙的后裔,待查。
              始祖邵雍?邵楚苌?,始迁祖邵耕(进士邵铜孙),由福州鳌峰坊迁居连江潘渡。从咸丰年间手抄家谱(现称之为福州新塔邵氏家谱)分析,此支当时已经和福州朏山邵氏统谱,接入邵楚苌世系。观其真实历史源流,其支入闽始祖邵泽归属是关键,有待今后讨论界定。此支已知的现有约19户,有老谱存在今不知何处?该族历史名人有:南宋嘉熙二年榜眼邵泽,万历四十七年进士邵捷春,明景泰五年进士邵铜、康熙四十八年进士邵言纶。
              福建福州永泰丹洋邵氏
              始祖邵雍?邵楚苌?始迁祖明代邵畴(进士邵铜孙,与邵耕系兄弟),即神保公,明代由福州鳌峰坊迁居永泰县二十三都长尾,今同安镇丹洋村。宗祠2004年重建。据传邵耕和邵畴分支时,老谱带回福州,今无处寻觅,只有手抄简易线谱。字行:典则师宣圣文章学孟贤诗书承先德裕后复先前。永泰丹洋邵氏现约有350户。该族历史名人有:邵锷 清康熙四十年(1701)乡荐中式举人、邵则杨、邵师董、邵师严、邵师煌、邵宣华、邵圣丹、邵文品、邵文趾、邵文奎等。
              福建福州慎修堂邵氏
              始迁祖邵葩露,从事盐务贸易,其父邵尼峰,明末由南京追随明福王入闽,据传祖籍系江苏扬州一带人,现已与朏山邵氏联宗,使用相同的字辈。邵佑人(邵葩露孙)生三子:邵大伯、邵补堂、邵积诚。分福、禄、寿三房,分居福州文儒坊、妙巷、东牙巷。旧字行:慎始图成 国其长发 立邦家基 元亨利贞 恒守诗书 宗功积福。新字行:思勤克谨 世必永昌 惟孝友敬 允植循良 宜尊孔孟 宗德传芳。该族历史名人有:邵佑人(即邵启元,道光二十五年进士),其子邵积诚(字实孚,同治七年进士)。历史学家邵循正、国际贸易法学家邵循怡、英语教育家邵循道等。
              福建福州石步邵氏
              始祖邵楚苌,始迁祖邵孝大(又名邵听美),邵楚苌二十九世孙。清代由马尾朏山迁龙江石步乡(旧称王码头)。该族历史名人有:邵正涵,黄埔军校毕业,民国无线电台台长。邵正浩,民国陆军师长。邵正炎,民国海军司令陈绍宽部下,海军上校舰长。邵循环,字季慈,民国国防部测量局局长,始编石步邵氏家乘世系图。
              


              IP属地:山东17楼2011-05-08 00:41
              回复
                福建政和龙图邵氏
                始祖邵楚苌,始迁祖邵知柔,字民望,邵楚苌十一世孙,长城里邵屯人(今政和县石屯镇洋后村)。北宋政和五年进士,官国子监祭酒,太子左庶子,兼太子伴读。乾道初告老,升龙图阁直学士,奉祠。提举洞霄宫,至是食或不给。东宫以为言,遣使就国学,特食赐金而荣归。宋孝宗恩赐“枇杷门庭”金匾,赐书“才满皇天”誉评。2005年统计政和城关约38户,石屯村30户,洋后村40户,王山村38户,工农村20户,新口村6户,护田村5户,东游村5户,伏演村23户,后山村12户,合计217户1188人。无旧谱,石屯镇洋后村近年新建邵氏祠堂,悬挂“龙图阁直学士邵知柔纪念堂”牌匾。辈分字行仅知“仁义礼智信”。
                福建松溪儒林堂邵氏
                始祖邵雍,始迁祖邵祖忠,邵雍十四世孙,世居浙江衢州龙游,明永乐间,由衢州龙游偕兄与弟贸易福建松溪邑,兄弟各适异域,惟邵祖忠拓基名曰:东昔。宗谱首修南宋淳熙三年,明弘治十一年续修,1951年辛卯续修宗谱。堂号“儒林堂”,字行排辈:祖学继长、仙子(建)德应、元亨利贞、加庆常新、安邦显大、定国可铭、孝义贤良、盛时发祥。此支历史名人有:邵祖忠、邵仙禄。
                福建泉州晋江邵氏
                始祖邵雍,始迁祖邵子厚,为雍曾孙,邵溥之子,南宋初年入迁泉州晋江县邵厝,登乾道八年(1172年)壬辰科进士,官节度使。洛阳宗谱载其“配曹氏,子于缵”,繁衍昭明—邵泽—邵忠族系;而晋江《温陵邵氏家乘》则载“配白氏,子启盛”, 繁衍致政—德龙—周山族系,其裔孙分居晋江、福州、同安、潮州、长泰、台北等地。洛系与晋系同为子厚公裔孙,各成派系,应为子厚公入闽前后不同婚配蕃衍的不同族裔。清康熙初“迁界”,该村地处海滨被毁,居民迁往广东、台湾等地,1683年台湾统一后部分回迁。是泉州邵氏族居地,现居邵氏1300多人,占该村人口三分之二(余为黄氏)。宗谱《温陵邵氏家乘》始编于清雍正元年,后曾续修,现正筹划重修。属晋江市永和镇。
                福建厦门同安邵氏
                始祖邵雍,始迁祖为晋江子厚公11世、雍公14世孙邵亨,字时通,“业儒有声”,元末游学汀、漳、潮、惠,携长子邵恭、次子邵敬迁居同安县橄榄岭(现属厦门市同安区新民镇,分为柑岭、湖甘等三个村)现族居地人口6200多人,占厦门市邵氏总人口的86%,是福建省邵氏最大的族居地。明清以来已有裔孙迁居潮州、漳州、台湾、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印尼等地。本族名人有清雍正癸丑(1733年)进士、刑部教习邵天球,当代旅居台湾桃园、编撰《中华邵氏宗谱》的邵培坪。宗祠始建于明洪武,永乐四年(1406)重建,六百年多次重修,于2005年底海内外宗亲协力再次修复。宗谱自明正德三年(1508年)始编,至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中断;2006年起与台湾三重邵氏联手续编,于2011年付梓。
                福建漳州长泰邵氏
                始祖邵亨(邵雍十四世孙),始迁祖邵子玉(邵亨季子)于元末由晋江县仁和里邵厝村迁居漳州长泰县内宅村(现属陈巷镇后坊村),明末繁衍至数千人,因族斗大部外迁(部分迁漳州九湖后山),现余22户,80多人。本族名人有明万历廿六年(1598年)进士、广州知府、广西副使邵应祯(故居遗址、宗祠旗杆座尚存)等。“文革”中宗祠、宗谱被毁,邵应祯画像遗失。2009-2010年在同安、晋江宗亲大力资助下,内宅宗祠于故址重建。
                福建漳州九湖后山邵氏
                始祖邵亨,季子邵子玉元末迁长泰县内宅,明末后裔因族斗避难,部分迁漳州九湖镇下庵村后山。散居于角美白礁、浮宫、石码等地的邵氏,多为邵亨后裔,从同安橄榄岭迁居。九湖后山“有祖墓位于元山半麓,碑镌‘武安邵惠章,武德骑尉;邵惠龙,庠生。甲寅端月立’等子样”;“华安县邵氏分布于沙建镇汰内新村”(据《漳州姓氏》1004-1005页邵姓)
                


                IP属地:山东18楼2011-05-08 00:47
                收起回复
                  广东佛山南海三山邵氏
                  始祖邵刚(邵楚苌之父),唐代“安史之乱”由河南迁福建长乐(长乐郡,即福州的旧称),再迁福州邵岐。其十五世孙邵文翰(邵五才),闽县三山人,于北宋祥符四年(1011年)随叔祖邵晔(邵刚十三世孙,由福建莆田知府调广州知府)迁居广东,定居南海县三山乡,即今佛山市南海区弈贤东、西村,人口约2000多人,历代从政经商人才辈出,谱载宋至清获功名者达30多人,宋有邵文翰、邵元才、邵康伯、邵信夫,元代有邵应酉,元末有广东农民起义军首领邵宗愚。明代有邵建子、邵任可、邵智,清代有邵东陵、邵学元、邵流光,等。宗祠规模宏大,有牌楼,“土改”时被拆毁,地址改建学校。旧谱重抄影印,新谱在筹划。广东各地宗亲每年端午聚会三山,举行“龙舟节”以敦宗联谊。堂号“萃和堂”。
                  


                  IP属地:山东19楼2011-05-08 00:48
                  收起回复
                    广东澄海南湾垂裕堂邵氏
                    始祖未详,始迁祖邵政仪,福建莆田人,嘉靖初年由福建莆田迁居广东澄海南湾,1667年迁居南湾寨内,以垂裕堂为堂号。1927年,垂裕堂宗祠曾为农民**红色政权根据点,解放后是南湾第一农星社社址。又有一支迁潮安东里,以“永思堂”为堂号。1984年两地同年重新修缮邵氏宗祠。南湾邵氏至今(含迁居汕尾10户)共约320户,1600多人。潮安东里邵氏,今潮安彩塘镇东里村,旧村名“打铁东陇”,为不与澄海东陇重名而于1945年改称现名。据《彩塘镇志》,该村系于明代中叶由邵姓初创。现在邵姓在东里村人口约430人。此支历史名人有:明代邵尔班,近代**者邵乐通,上海知名**人士邵尧。
                    


                    IP属地:山东21楼2011-05-08 00:52
                    收起回复
                      江西都昌东汇邵氏
                      始祖邵维周,字升昌,又字令进。始迁祖邵时,维周孙,字道鸣,号月斋,别号碧桃野老,祖居范阳,北宋宝元二年由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迁饶州都昌县城恭仁坊(即邵家街),历代名人有邵令进、邵德新、邵庆(庆历六年都昌第一位进士,累官至通议大夫殿中丞,兼徽猷阁大学士)。北宋元佑五年,邵庆编修东汇邵氏最早的《邵氏家记》,其宗祠最早建于明代。东汇邵氏自邵维周繁衍至今三十九世,1988年和2006年续修宗谱。本支历史名人有:邵庆、邵棠、邵傅、邵桓、邵倬、邵仁杰、邵艮、邵有道、邵遵道、邵傅一。
                      江西安福县承启堂邵氏
                      始祖未详,始迁祖未详,严田邵家村井家塘存有乾隆四十六年修的《安成老湖承启堂邵氏支谱》,待查。
                      江西德兴邵氏
                      始迁祖邵从用,献公八世孙,清代移居泗水源进宝坞(今德兴县)。1942年续修《泗源坑边邵氏宗谱》。
                      江西横峰邵氏
                      始迁祖待查。1940年续修《荣阳邵氏族谱》,为横峰县葛源镇枫林世系。
                      云南陆良邵氏
                      始祖未详,始迁祖邵成,江南凤阳府宿州灵璧县人,洪武乙未年从征屡功,授左元帅府同知武德将军,子孙世袭正千户。奉命从军平定滇黔,留镇陆卫。康熙三十二年首修,传今约21世,1940年前后重修修《云南陆良邵氏家谱》简本。此支历史名人:邵成十一世孙邵元龄,袭职掌印都指挥使、怀远将军。明隆武二年沙定洲、赵应元作乱攻陆凉,城陷骂贼不屈而死,事载通志。康熙朝特恩赐“世袭忠良”,从祀文庙忠烈祠,春秋致祭


                      IP属地:山东23楼2011-05-08 00:59
                      收起回复
                                                  
                                         本人代表族人,在这里再次感谢邵恩成   邵家烹 邵宜勇 整理的资料     谢谢本家        
                                                     全国各地的族人你们好!还有谁的落下的自己填补一下,其他的禁止在本贴留言!谢谢                
                                     


                        IP属地:山东26楼2011-05-08 01:23
                        收起回复
                          山东阳信邵氏
                          (邵雍)第30世。现家存8卷邵氏6修家谱原件。经父亲同意愿将家谱公诸于世。忘同根族人与我联系。从镇家族声望。
                               邵氏家谱,从开谱以来共修谱6次。本人家存的是第6修的家谱,6修家谱是在光绪二十二年夏修成完毕。文革后部分卷早已不知去向,我家只得保存的是家谱最重要的前8卷原件。前三卷分别是介绍家族的起源,及历代先祖名人画像,先祖提词,圣旨,历代修普时当代皇帝的准修圣御,家族字派,家训,家教,家纪,及安乐窝的原图。。。。。。
                               第4卷至第8卷是记载的是邵氏家族的世系。及迁居地,分支。
                                 至一八九六年,邵氏家谱六修到今,转眼百年,中华名族深受其害,外犯,内战,权争,利夺,坑儒之苦。我邵氏家族被遇其难,族谱百载无音。其百年风云动荡,族人择主而仕,求食而居,布其环球。由于族系后人难见先祖的家谱,使后系不知世辈,家训,家教,家纪。形成辈世不清。名讳混乱,同根相煎,略为有家族后系都为寻求自己的族谱而渴望。而我家存首8卷也在文革时期险些毁掉,后由我父打点才得以保存至今。经多方考虑决定将家谱公诸于世,望我后辈不忘祖训,重修邵氏家谱,重振邵氏光辉。
                          我邵氏家族有康节二十四世子孙,爵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加二级的邵启运先祖立二十子为世:启化先经世,天恒道继长,三贤传大德,敬守重纲常。因为此二十字与山东,浙江,江南等省重复有:先,道,长,世。所以不若用之。
                               后有康节第二十一世翰林院五经博士加二级的 邵文学先祖又立二十字为:文景贞元会,性理世泽昌,三贤传继广,五纪道经祥。
                               又有康节二十七世,翰林院五经博士加二级 邵毓嵩先祖与山东,江南,浙江等族众明附续后二十字派为:玉振培鸿业,金声乃大章,家齐先忠孝,身正本诚良。共和为四十字派。为邵氏家族后系循环世世序用。 (有家谱考证)(供稿人阳信邵昌杰)
                          


                          IP属地:山东28楼2011-05-08 01:56
                          收起回复
                            台湾新北三重邵氏
                            始祖邵亨,字时通,其裔孙50多户于清乾隆年间由同安橄榄岭东渡台湾谋生,大部定居台北三重(今属新北市),少数分居台中、台南,现有人口一千八百多人,约占台湾邵氏人口的十分之一。本族名人有原台北市长、国民党副秘书长邵恩新(三重人),台湾邵氏宗亲会会长邵根霖、总干事邵铭祥等。现@国@民@党@中@央@党@史@馆@主@任@邵@铭@煌,祖籍也是同安橄榄岭,先祖于清代移居台中,2008年10月曾回同安祭祖。三重邵氏近年经常回同安敦宗联谊。宗谱近年与同安祖籍地合作,联手编纂,2011年付梓。      
                            台湾高山族邵氏
                            始祖邵楚苌,始迁祖未详。清末光绪年间,原由福州连江迁台,以捕鱼为业,海遇飓风,时任台湾巡抚大臣邵友濂安置台中屯垦,后迁南投高山,其族长邵赞春,母语连江话。此支人口不多。

                            


                            IP属地:山东30楼2011-05-08 02:24
                            回复
                              河北石家庄元氏县前黄家营村(及周边数个村庄)全村2000人,男性无一外姓,全部姓邵。怎么没有看到源流?望指教。


                              IP属地:江苏32楼2011-05-08 13: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