幂姐最给力吧 关注:5贴子:101
  • 0回复贴,共1

【无敌小力】漫谈饮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水是生命之源。任何动物植物都离不开水;或者说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
      植物饮水靠的都是根须,动物的饮水方式则不尽相同:食草动物除了大象,一律将头低下,用嘴吸水。这样饮水效率较高,因为不测随时可能发生,需要赶紧饮饱了走人。猫科动物则用舌头一下一下地舔水,效率不高但有滋有味,因为没什么危险。犬科动物好像也是这样。鸟类饮水则含口水后仰起头,让水自然地流入肚里,这是最省力的饮水方式。人类饮水当初也像猴子一样不雅,撅着屁股,曲着胳膊,将嘴伸进水里,两眼则贼溜溜地打量着周围。后来有了陶器、青铜器、瓷器、葫芦制成的水瓢等容器,饮水就不必趴下了。这个习惯经几万年形成巩固之后就不易改变。现在旅游路过清清的泉水旁,想要尝尝泉水,即便没有容器,也会蹲下身,双手捧水喝,而绝不会趴下饮水。
      饮水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无论贵贱贫富;但是饮水的方式却有口渴与不渴之分:口渴的人才知道水的甘甜清爽,不怎么讲究喝相,喝饱了就心满意足。至于容器——碗、瓢、茶缸都不计较,扭着头将嘴对着水龙头也可以。有一位老领导谈起60年代去农村访贫问苦,有家农民给他倒了一碗水。老领导一看这碗就恶心了:碗边的一圈都是乌黑的,可能从来没刷过,只有一处露出白瓷,比较干净。不用说这个主人一直在碗的这个位置饮水,靠吮吸保持了局部的卫生。老领导只好说“我不渴。谢谢!”他也明白这个农民为什么是村里最穷的一个了。 这样的容器人家不是照样饮水吗?
      不渴的人则不饮白水,而是饮茶,或者说是品茶。茶具也很讲究,或是盖碗(上有盖,下有托,中间有碗),或是龙泉瓷的品茗杯,或是宜兴产的紫砂壶,实在不渴的人连沏茶的水也要讲究。品茶的杯子都很小,就像酒盅,且要分三口饮尽——三口为“品”嘛!最精彩的饮茶描写莫过于《红楼梦》中妙玉请宝玉等人品茶那段了。那茶、那杯、那水,都是罕见的极品,令人瞠目结舌。最难忘的是妙玉那句话:“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可见他们真的不渴,所以能够开心而优越地嘲笑那些口渴的人。
      如今饮料品种繁多,可乐、雪碧、矿泉水都已成了“解渴的蠢物”。实在不渴的人现在连茶水也不喝,喝起咖啡了。当女士左手捏着咖啡杯的把手,右手两只纤纤玉指捏着小勺,如同孔雀头部的手影,一边搅着一边品着一边聊着时,其意义已经不是解渴,而是昭示一种高雅了。如果在射灯下,端起半杯红酒的高脚杯,用涂了口红的嘴唇轻轻抿一下,也不是为了解渴。但是在烈日下种地的农民、汗流浃背的铺路工人,还是认为水是用来解渴的,端起茶缸一饮而尽。
     饮水的量,并不都如妙玉所言,其实无论怎样贪婪的人喝饱了水都不会再喝。庄子曰:“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



IP属地:河南1楼2011-05-02 20: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