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很糟糕但这好歹也是)序
我叫庄弼,我有些与众不同,不是因为我那略显装13的名字,而是因为最近我察觉到,我是一个虚构出来的人物。
好吧,让我们另起一行空两格,我想说的是,之所以用这种“我叫XXX,……”的老梗句式作为开场不是因为我那略显装13的名字,而是因为最近我察觉到,我这十几年来一直身处于一个虚构出来的世界。
是的,这个世界和我都是虚的,包括我的肾。不过与其说是虚构,倒不如说,这个世界就像是一个庞大的中转站,当现实中那些名为“作者”的存在开始构思某个角色开始,这个世界就开始形成“坯胎”,随着构思的完善而成长,当“作者”构思完成之时,“坯胎”就真正成长为“角色”,然后离开这里,被投入另一个名为“作品”的世界。
说到这里,我向大家提出一个小小问题:“我”是什么?
我不是“坯胎”,因为那玩意儿纯粹只是种不完全体的迷之生物,而且其外形各种蛋疼这里暂不详解;我也不是“角色”……个啥的如果我足够好运成为“角色”早就投奔“作品”问世去了用得着杵在这地儿用我那略显装13的名字自我介绍么?!
是的,足够“好运”的话。在这个中转站一般的世界里,只有具备了完整的初始设定、被确定使用的“坯胎”才有资格成为“角色”进入“作品”,从而以另一种形式由“虚拟”走向“现实”!
说到这里,我再向大家提出一个小小问题:“我”是什么?
我没有完整的人设,仅仅只是因为“作者”灵光一闪念头一晃在键盘上敲下了寥寥数字,却也足够让我作为“坯胎”在这里诞生;我没能离开这里,仅仅只是因为我的“作者”由于某种原因在连载发布之前就果断弃坑。
我是一个胎死腹中的“坯胎”,也是一个过早夭折的“角色”。
现实中不是只有一个“作者”,当然也就不会只有我这样一个可悲又可笑的存在。
“我们”为自己起名为“墟民”。
现实中不是只有一部“作品”,当然也就不会只有像这样一个可怕又可恶的世界。
“墟民”将世界命名为“凹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