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陆续接到一些新入行的朋友打来的电话,就他们询问较集中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原材料的烘干
这是机制木炭生产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烘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成型的顺利与否,直接影响到棒的质量,一般烘干的原材料的水分要求是6--12%,烘干后的标准是用手抓一下握紧松开手后原料应该像干燥的流沙一样松散。不应该有抱团现象,料的颜色应该是金黄色,如果原材料含水量过大,烘出的料应稍发焦并略带黑色,具体措施如下:
1、调整烘干的温度
2、调整进入烘干管道中原料的量
在烘干过程中,要求烘干的原料水分尽量在规定的范围内,并保持稳定,不要一会干一会湿波动太大。
很多同行的问题就是不能保证原料烘干的稳定性,烘干的原料水分常常超标,导致不能生产出合格的棒。水分过大所生产出的棒就会产生横向裂纹,并伴随放炮和反气现象的发生,原料水分过小会产生纵向裂纹,棒体开花,建议供料绞笼采用调速电机带动,以便调整供料量,打开炉门添加燃料时动作要迅速,避免大量冷空气进入,降低炉温。
二、成型
螺旋推进器的修复
a、螺旋推进器的第一圈、第二圈螺旋表面应均匀堆焊一层2mm左右的耐磨焊条,以延长工作时间,有同行称其所用的推进器总是工作10分钟至1小时就会出现故障,这就是因为其前端没堆焊耐磨焊条的结果。
b、螺旋推进器的修复不应走型,很多的螺旋推进器在反复的堆焊过程中会产生变形,应将其修复至标准形态,否则很容易产生放炮、反气、卡料、不出棒等现象。
c、很多厂家生产的成型机存在结构问题,导致成型温度过高过低,压力过大过小,转数过快过慢,导致不能连续生产。
上述问题均需调整,例如一些厂家的成型机成型温度只能控制到180°左右,原料的粘结度达不到,导致棒不够结实,主轮转数过高,输送的原料量过多,导致电机过热;主轮转数过低,输送的原料量过少,导致供料不足,推进器的压力过小,导致压力不够,棒容易松散。上述种种问题都会导致不能正常生产。
三、烧窑
a、窑体设计不合理 窑建的过大过小都会影响烧窑质量
b、进风量的大小和窑是否透气都会最终的出炭率
c、炼炭温度的高低和时间的长短决定炭的质量的好坏
烧窑过程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烧的好与不好在一窑成品中就会有几百至上千元的收益差异。
13575106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