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吧 关注:13,235贴子:105,795

回复:开设山塘昆曲馆的感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回复:23楼
周秦老师,苏大教授。曾培养过很多昆曲专业学生,可惜昆曲不景气,学生大多都改行了。惋惜!他不但能教授昆曲唱腔,还能司笛,而且参与昆曲专业书籍的编写,以及新编昆曲“梁祝”的唱腔,音乐设计。我认为他是一个少有的全能人才。


IP属地:天津24楼2011-04-27 12:48
收起回复
    请问具体地址怎么走啊
    我是外地的,51想去苏州昆曲茶馆逛逛


    IP属地:广东25楼2011-04-28 20:47
    回复
      去苏州的话 一定要拐一下


      26楼2011-04-28 21:37
      回复
        有乐队吗? 还是录音带伴奏啊?


        IP属地:江苏27楼2011-04-29 17:30
        收起回复
          在苏州山塘街历史街区内,你到广济北路新民桥上,就能看见一面黄色的昆曲茶楼就是的,火车站打车一个起步价就到,石路闹市区步行到目的地5分钟,很方便,在市立医院北区(苏州第三人民医院)的南面300米左右,预约电话是0512-65313936.每天都有演出的。


          28楼2011-05-03 23:42
          回复
            晚上是乐队,白天是伴奏带。


            29楼2011-05-03 23:43
            回复
              周秦老师对昆曲的贡献是难以用一句两句的语言来概括的,他对昆曲的态度和严谨不是一个普通的学者能够比拟的,跟周秦老师的谈话,你能深刻感受到他的生命里只有昆曲。他对我们昆曲馆的支持和帮助很大,我们就是因为昆曲才有缘相识的。


              30楼2011-05-03 23:46
              回复
                谁能简单介绍一下19楼那位女生啊?
                还有吹笛子的那位女生?
                有人知道吗?谢谢啦!


                IP属地:福建31楼2011-05-22 23:32
                回复
                  你们家唱老生的小弟弟很好,尤其是扮相。司笛的妹妹也很好。在楼上化妆时,我闲逛看到她的,气质比其他几个朋友不同(没其他意思)。老板很随,蛮喜欢的。看的出是喜欢昆曲的,但不是很深究的那种,单纯的喜欢吧(不知道我看的准不准)。


                  IP属地:江苏32楼2011-05-27 19:22
                  回复
                    19楼那个女生叫曹静,是昆曲学校06届的学生,师承江苏省昆曲院顾湘老师学艺。就是孩子有点贪玩,呵呵孩子的通病。
                       吹笛子的我们馆里共有三个,一个叫王莉丽,一个叫熊梦甜,还有一个叫沈羽亭,他们都是跟苏州著名的昆笛大师蒋晓地老师学艺,是昆曲馆里的三个宝。 那个沈羽亭是我馆长的小女儿,专业非常出色,刚获得全国银奖,她的《鹧鸪飞》迷倒过很多观众。大女儿叫沈羽楚学花旦的,她们是对双胞胎。 


                    33楼2011-05-29 23:31
                    回复
                      唱老生的有两个一个叫张琪,还有一个叫邓正清,师承苏州昆剧院杨晓勇副院长,专业很不错。尤其张琪我们寄予了很高的希望,你没见过我的一个小花面叫束良的,非常不错的。笛子我们共有3个,不知道你说的哪个?至于我嘛简单地喜欢着昆曲。呵呵,有时间欢迎再来我馆面对面地多交流。


                      34楼2011-05-29 23:37
                      回复


                        IP属地:陕西35楼2011-06-01 01:03
                        回复
                          我去的那天老生唱的《寄子》(伍子穿了绣鞋,恨那···),笛师是那个刚获奖归来的,她中间独奏了《鹧鸪飞》,非常帮。哈哈···


                          IP属地:江苏36楼2011-06-11 16:16
                          回复
                            上次来苏州的时候,去山塘并不为七里山塘,却是寻着你们家昆曲馆来的。先订了票,因为想听游园,就让前台的姑娘若有游园唱便通知我。第二天中午,忙于奔游着,漏接了三个电话,但你们的姑娘还是坚持打着,直到我接了。晚上如期而至,其实一直在门口,只想等到七点半才进去。七点二十五分,又接到姑娘的电话。想来,这一片认真细腻,真是难得的。所以心里十分感激。然而一入座,满满的座位竟空了大半,观众不足十人。还有人专门过来说,今天先排的就是游园。心里甚是感动。我是先听了评弹来的,评弹点一首就要60元左右,还不供茶水。山塘昆曲馆才只收我70元票价,还供了茶水,我以为,并不能听到什么。结果证明,我大错特错了。演员一出场,即使台下观众如此稀落,他们依然演得如痴如醉。到寻梦一出,丽娘一颗冰莹的泪珠在灯光下猛地滚落下来,我心里一酸,悲从中来。悲的是,如此美的表演,却只有几个人在观赏,还并非人人都认真。那些在外面闲逛的过客们,他们可知隔墙有着如此完美的艺术?演员的认真演出,实在让我揪心。整整两个小时,唱的都是出彩的名段,游园,访测,寻梦,下山,出出皆美到惊人。但如此优美的表演,票价才是70元。却还没有多少观众。茶楼,演员,职员的费用啊,这到底怎么说呢。实在心疼啊心疼啊。想那些什么歌手名星,办个个唱在台上装神弄鬼,一场下来就赚七八位数,实在不明白他们有什么能耐。而我们的戏曲演员,个个都是能手,练的是真功夫。可是生活呢,报酬呢?虽然提到这些似乎有点俗,但戏曲演员衣食住行也不是免费啊。难道因为从事着高雅的工作就不因为考虑报酬的问题吗?国家与人民什么时候才会让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要过得那么清苦呢?


                            37楼2011-11-01 23:25
                            收起回复
                              昆曲是这么美的艺术,我想,之所以现在还没有多少人喜欢,主要还是我们的宣传不到位。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不相信面对如此美的文化,会有人不喜欢。如果,能在从小学到中学的课本里都另以渗透,以京戏昆曲为主,各地地方戏因地制宜,起码会培育出更多欣赏她的观众来。至于专业人才,也会有更多。昆曲雅则雅,但我仍是不希望她那么小众,甚至越来越小众。其实很多人不是不喜欢,只是没接触,而且在潜意识里,他们总认为那是老年人跟不上时代了才喜欢的东西。其实昆曲及其它戏种里都有许多适合年青人的美的东西。比如青春版牡丹亭就是一个好例子。她很好的传承并稍加融入些青春文化,就已经打动了全世界人民的心。为什么,最主要还是因为昆曲本身的魅力,她的那些美,应该永远成为人们的心头好。昆曲需要年轻的观众,因为他们更能理解昆曲里的美的元素,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些闲暇无事的老者茶余饭后的消遗;昆曲应该成为我们日常休闲娱乐的一项高层次的节目,而不是将其束之高阁放在博物馆里。不知道你们的山塘街昆曲馆是自负盈亏呢还是政府有扶持,但如果是前者的话,我实在只能抱以敬意。如今的戏曲,都是靠着这些真正热爱的人员在维持着。拿着极微薄的收入,做着高难度的事情。但你们还在坚持着,令人动容。希望,昆曲能发展得更好。希望,所有昆曲的从业人员能更好。


                              38楼2011-11-01 23: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