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种标准,就是对纯种犬的特征规定的**。其中包含了,此种犬最佳的肩高,体重,性格,步态等等特征。
巨型阿拉,顾名思义,就是严重超出标准的,巨大的阿拉斯加雪橇犬。
每个犬种的标准,都有其存在的意义。
标准是人定的,但要让所有的人都承认这个标准,则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的证明来得到人们的肯定。
为何犬赛中,越是接近标准的犬只越容易胜出?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
比如德牧,典型的工作犬。
德牧的标准是,肩高55-56 体重34-43。但是我们常见的德牧,却是一个比一个大。不能否认的是,大个子的德牧看上去更加气势凌人,要比符合标准的德牧看上去有威慑力的多。
但是,事实是,越接近标准的德牧,在工作性能上,要比大体德牧高的多。身体高了,体重大了,导致了后果是机动性能下降,灵活性降低。这在工作中是致命的缺陷
但是个子小了,力量优势又会下降,达不到工作需要。
所以,才是越接近标准越好。
我曾经听过不止一个人说,看这只狗多大,就是要这么的大个子,才能拉的动雪橇啊。
这,也是人们的一个误区。
一只蚂蚁可以举的起比它身体重二十八倍的食物,一只小型犬可以很轻松的背起另一只小型犬,而一匹马,无论如何也背不起另一匹马。可见,相对来说,并不是个子越大,力量就越大的。
在冰天雪地,气候恶劣的极地地区,食物是极其珍贵的。只有摄取有限的食物而又能保持长时间高强度运动的雪橇犬,才是合格的雪橇犬。
身体巨大就等于食量增多,身体巨大就等于沉重笨拙。沉重的身体在走动时会使四肢更深的埋入冰雪之中。这就导致了大体雪橇犬每走一步都要比标准雪橇犬付出更多的力量。这也就导致了大体雪橇更容易疲惫,需要更多的食物来补充体力。更别说再拉着沉重的雪橇在雪原上飞奔了。试问,一只食量巨大,沉重笨拙,大胃口的雪橇犬,如何在茫茫雪原上奔跑生存?
绝大部分的巨型阿拉都是长毛的,却被不少狗贩子冠以世界冠军,登陆冠军等等头衔。
可笑的是,但凡是国际性的比赛,长毛阿拉都是没有参赛资格的。
长长的毛发确实威风漂亮,但是却严重影响了阿拉斯加雪橇犬的工作性。极地的气候常常是伴随着大风的。长长的毛在风雪中飘舞的时候会粘上许多冰雪,特别是腹下的毛发。长时间的粘染冰雪,慢慢的这只雪橇犬将拖不动自己的身体,只能被困在原地,在恶劣的气候下,这只雪橇犬将必死无疑。
大体长毛的巨型阿拉斯加雪橇犬,已经完全丧失了他的工作能力!
标准,是衡量一只犬是否具备优秀的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尺之一
幸而,现在大多巨型阿拉是作为宠物饲养,不必再冰天雪地中工作。但是大批量的巨型阿拉的出现,不得不说是一场悲剧。
也许时间长了,大家就会明白,标准,是衡量一只犬价值的重要标尺之一。但愿巨型阿拉的悲剧,早日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