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宸吧 关注:4,249贴子:210,212

治疗 -- 读<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不会写读后感。
我想到的+我能力范围内能表达的。展现成这个样子。
有过四千字。我吃惊。
我写到头脑静,这是好现象。所以没有评判。
预计用11楼展现。
长+说得多的是通过《尘》想到的我。
慎入。


1楼2011-04-22 19:38回复
    插楼下
    目前看,要多加一楼
    实在莫名,哪里得罪度娘?


    3楼2011-04-22 19:44
    回复
      2025-07-05 08:14:00
      广告
      2 我找不到书了,除了工具类。
         关于平静的。有效过。然后就失效了。
         关于励志的,灵性的,心灵的,心理的,哲学的。所有初看时欣喜若狂,认为收获名言或道理。它们总是被宝贝地抄下下来,不久失去全部用途。如此反复。Pass。
         关于轻松的。轻松还是沉~~(溺)?合上书的瞬间反()噬加倍。
         关于实用的.头痛.想来我并不是起初就在意思维及相关.我不爱文字,讨厌声音.只找我所需的。我不文艺,极力不愤怒,避免极端.我狠狠的push自己过,偏重我当初关注的。失衡严重。现在迷雾,push端很久不见。要还。
         所有的,重点是,它们让我一团糊的头痛,甚至辩不清起因的头痛。头痛隔绝思维,我很满意。
      《尘》中记录下有“结局”二字的五句话。陌生的词汇。起因总是象花朵,根植的土壤总在不断被翻新。于是顾不上花朵。更谈不上结局。事情n 个结局的可能性让我根本看不到结局。我只是想,判断起因的思维,你什么都是给我固定下来。看到Milton, “...,从god性衍生出的破God性”,后一句让我再次看到事物的反~··(动)性.我讨厌我的思维,它们孕育devil.让我象劳力,不断建造不断拆毁,周而复始.谁的惩罚?我是西西弗斯?
         于是我知道自己白痴了。因为这世间总是有一个结局的。
         我等待傻即是福。
         后来才明白,我那是愚蠢,是无明。
         何况过去总在纠缠。
      


      4楼2011-04-22 19:54
      回复
        3 偶然发现省图馆.进去.终于找到<尘>.
           知道它太久了。拿起来时很纯粹。没有曾经执著的作者的思维。也许经过一年多,
        我的要死不活有所好转。也许当时忘记了。没有起念很好。
           此前我查了一遍电脑,问了外借区和非外借区的行政人员,查书。唯一的一丝激动
        化成了见到书的 终于。
        封面很厚。内容排版很简洁,干净。
           翻到扉页,“将这本小说献给尘—那被困在九岁的孩子”。看到了句号。
           2010年看过一些书评。
           我曾以为书是作者半自传;关于对过去的一种告别;关于中西方教育下人的成长;关于旅行途中带来的新的视野;关于生命中的过往的人;关于惦念的爱情或爱情的追忆。
           拿到书发现是一个故事。
           大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杰夫“以前我希望看到琼,现在我希望看到我自己。”
           我讨厌自己。我曾有千万个理由陈述这个原因,那个原因.于是我爱别无选择.
           我看完了〈尘〉。这是阅读。以及治疗。或者告别?
        


        5楼2011-04-22 19:55
        回复
          5书的2/3。关于心理的,我想。天知道我写了多少博文抽丝剥茧我思想里即使最微小的部分。
          讨厌尘,一种很快的感觉.因为“一个活得那般矛盾的怪物”?忘了。
          赌场里的中国女侍者?什么时候我悄然不分析人了?没有延伸。
          空虚的描写。我是有收获的。也还有一些不契合。但,依然没有延伸。
          


          7楼2011-04-22 19:57
          回复
            6 书的最后。空虚告别,契机出现,“我忙了”。
            我喜欢刚果金那个杂货店老板谈论《草包报》。诚挚的对媒体的判断.我逐渐知道要分类或分别。需要一些具象
            那个死亡的小男孩。“我感到冷,我感到无力,我靠在车窗上,犹豫”。首次对这些词没有感应。并没有觉得小男孩和“我”的关联,即使他们相逢过。而我不是自诩关注小朋友么?不是有过剩的悲悯么,在哪?
            伦敦书店的老人。他引申出一些对话,把人和人之间弄得些微复杂。我不喜欢有关联。老人死了。后来我想,也许他演绎了原则,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惜”?
               伦敦“无颜面对出狱后的儿子”的父亲。从第一次母亲讲述那个故事,我立即联想到词汇如教育,思维,影响,命运。待作者写到父亲,儿子,名字。我都没有句子。好现象发生了?            
            耶路撒冷的盲眼老人。一部分生活在他的想像里。让我发现我早已有选择。
            毕业论文部分,关于教育,师生关系。给了我以前要死不活一维观念另一种展现。
            关于人性的表里。
            “当他们呻吟,你确定他们不是在为你挖掘陷阱吗
            在这里制裁者是谁?人人都是,每一张黑色的脸
            被制裁者是谁?人人都是,每一张黑色的脸
            而谁能做出判断?…”
            很好的具象的一课。
            


            8楼2011-04-22 19:58
            回复
              7 落幕。我在书的开头和结尾看到的是圆。书的中间才看到长方形—平衡。作者说的平衡大概是创作上的。还不太一样。
                 写这篇,发现前面其实就有我意义上的平衡。
              “遗弃者填平了被遗弃的泳池,而在同一年,所有的遗弃者被遗弃了”
              “让我远离了也许从未出现过的美好”
              “一套缜密的撤退计划出炉了.于是,我走进了他们”
                 那时我满脑袋都是圆,当然没有看到长方形。
                 反过来,我一直以为自己是要死不活,在“会还,会还,在毁灭后,你们和我”,为什么看到了我的生机。
                 脑袋里开始有圆,方形和直线。
                 天知道我脑袋里刚开始有圆的时候,欣喜过?现在我讨厌圆。起点和终点相遇的时间太久了。而我终于可以很平静的讨厌。好现象。
              


              9楼2011-04-22 19:59
              回复
                8 可是我开始想念尘。
                《尘》,关于尘的产生,尘的陪伴以及尘的消~~亡。这个词恰当么?他离开了。永远九岁。
                永远9岁。永远。
                   我讨厌过尘,那代表着固~~~封的时光,期待着终点却似乎永远达不到的绝~~望,是后来看来没什么当时确是无限大。
                可是,当一切尘埃落定或告一段落。他们永远,背景置换,留下的人怎么办。
                Move on.
                看,还有美景在前呢。
                动不了。
                握住什么无法前行?或者前行意味着要放弃什么,舍不下因此拒绝?
                试图溯~~~源。但在阅读《尘》过程中发现我曾以为的一切“真”早就失~~真得我此前毫无察觉。
                “纯粹的无~~耻,只出现在人们的遐想世界中” 。遐想啊
                时间过了那么久,发现,没有握住的本身,没有舍不下的本身。空空。
                问题的解决,在于问题本身消失。
                原来正确的语序是,我纠结过去。
                我曾以为要解决问题A,然后才能进入阶段B.
                不然,怎么拿到指南,阶段B怎么走?
                甚至似乎不是直走,甚至不是走完A的。然后尘消失了?
                不~~~满啊,为什么没有指南?
                可是事情不按我以为的走,也好。问题很蠢也就不指望答案
                这个故事,尘是主角,所以作者并没有透露尘消失之后,失去那么久陪伴之后“我”是否适应,怎么继续。也许答案是忙。若一切本是恰到好处。就恰到好处吧。
                   自己的move on.
                


                10楼2011-04-22 20:44
                回复
                  2025-07-05 08:08:00
                  广告
                  9 离开。馆内有穿着校服的学生三三两两的坐着,解题,或耳语。不要同D一般。可能性?看不出来。有天他们会为爱情,功名或前途反目吗?那象作者笔下的英国学生那样尽量快地和好吧--可能我和作者关于句子褒贬判断的起因起点不同—但,这是老天的事。
                  出馆的时候,夜色降临。左转。有没有那么巧,依次看到老太太挽着老伴的胳膊慢慢走着,大树下一对年轻情侣情意绵绵的搂抱,再过去的长凳上一对年轻夫妻正伺候着婴儿。转过头,一个齐我膝盖那么高的小朋友正快步向他父亲跑去,一个小女孩扶着过道把手走来走去,喃喃自语,不知道是什么游戏。
                     婴幼儿—童年—青年—为人父母—老年。
                     我敲,把童年敲下去,不管我活到什么时候,童年只是童年而已。身为我的一部分的时光不用主宰我的一生。曾望为丑恶目的 有意 扭曲事实编撰给孩童教科书的人下地狱。Over.
                     “人生了无生趣”。继续敲下去。谁说,我们先看到关于海的描写,再看到海。还没有过完一生,已经知道身为人的一份子我,一生的走向。这个地球都老了,该发生的,不该发生的都在发生。要么是大的数据里的之一,要么是小的数据里的之一。没有中立。无法中立。为什么不顺服?为什么要顺服?顺服或不顺服的,并不是生命的走势,而是太多的声音。前仆后继。听着听着就倦了。我从不讨厌事实或者规律。
                     为什么要听呢?这是作为青年的我的不是。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拯救者,却永远流窜着绝对的毁灭者”。人必受所思反噬。我曾看高自己,活该。
                  “契机的出现,也许不是带来,而是带走,…而再来时,我的壁垒已高,我的壁垒已高”
                     不确定我是否理解这句话:壁垒垒起来,总会被拆,时间长短而已。很麻烦。
                     但莫名的欢喜并不用刻意便记得:我的壁垒已高。
                     这个世界呀
                  


                  11楼2011-04-22 20:45
                  回复
                    10 脑袋里的声音们慢慢安静下来。有些明白“结局”。
                    作者说的是事件,我曾指的是思维。
                    作者那么清楚结局。
                    “当结局过于强大,事情的起因便无足轻重,甚至可以被结局所左右”
                    “结局决定原因”。
                    事物的联系,除了因果。没有语言都一定还有什么。
                    11题外话
                    不用TED〈看不见的事物大**〉的结尾做结
                    对多年前看到爱因斯坦的话,没那么相关终于有一丁点了悟:不必深思,只要从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我们的幸福全部依赖于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其次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
                       谢谢,郑宸。
                    


                    12楼2011-04-22 20:46
                    回复
                      仔细看了,难道只有我仔细看了?
                      完美的读后感!


                      13楼2011-04-23 18:51
                      回复
                        又看了一遍


                        14楼2011-04-23 19:24
                        回复
                          写的赞


                          15楼2011-04-23 20:23
                          回复
                            契机的出现,也许不是带来,而是带走


                            16楼2011-04-24 14:13
                            回复
                              2025-07-05 08:02:00
                              广告
                              梦   好久不见了
                              这么强大的出现啊


                              17楼2011-04-24 17: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