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每年一月这个时候,樊阳湾的气候都不好。天色像巫婆的眼白一样混沌,太阳挂在天边,放出丁点不情不愿的光芒,死样活气的。干水季,水退得很远,露出樊阳湾外围光秃的湾底,成为广阔的湿地。一条铺在湾底的水泥路白裸着,通往南山岛,两边是成片成片两米多高的芦苇丛,没完没了地,裸露出来的根系狰狞丑怪。芦苇不生长的地方就只有干泥,泥上到处是富水季坐船或游泳的人们丢失或丢掉的五花八门的东西,脏兮兮的半在泥外,半埋在泥里,像不合格的垃圾填埋场。
周焉在水泥路上走着,要去南山岛。他二十岁上下,穿得鼓鼓囊囊的,背着一个巨大的背包。一到冬天,樊阳湾裸露出来的湾底就成了候鸟的天堂,这里是白鹤和东方白鹳的越冬栖息地,也有许多小天鹅族群在这里过冬。周焉的学校里有环保社团、爱鸟社团、摄影社团和绘画社团,每个社团都组织过活动在冬天到南山岛观摩候鸟,但是周焉一个社团也没有参加,那些活动他感兴趣,他只是无法忍受必须与那么多人一起同行。
他乘坐公共汽车到樊阳湾边,别人告诉他每隔一段时间也有公共汽车往还南山岛与陆地,但是他没有等到,于是决定步行前往,却不想一走就是几个小时,到了这个时候,早是累得两腿酸痛。看路边水泥栏上还干净,卸了大背包抱在怀里,坐下来看来往的汽车。
毕竟是这个季节,车不多,十多分钟一辆的样子,却都不是他所希望的、当地那种小型公共汽车。人却已疲乏得再不想站起来。
道路两侧,芦苇丛连绵不断,有些鸟儿在天空飞过,小些的是麻雀,大些的花白颈子长尾巴,是花喜鹊。这些鸟儿在城市里都要绝迹了,在这里却依旧不少见,看着它们人心里就觉得欢喜。这些也是鸟,也许他不一定非要看到白鹤和天鹅。
有车鸣笛。他转头看看,不是公共汽车,便丧失了兴趣。只是暗暗不耐烦,为什么即使是这种天气,愿意出行的人还是那么多?那辆车驶近,却减速停了下来,戴黑墨镜的司机开车门出来,走到周焉跟前,问他:“请问,南山岛是一直往前走么?”
周焉仰头看看他,接着转头看另一个方向路边高高的指示牌:南山岛直行15km。
“哦,哦,”司机讪笑,“怎么就没看到……”他抓着头皮,又摘了眼镜:“看来这墨镜,这时候真不能戴,哈哈,哈哈……”
周焉不理睬,远处有一只大鸟飞过芦苇丛,那是什么鸟?
司机说:“那,那我走了,谢谢,谢谢。”他讪讪的回去打开车门,已经上车了,忽然又开了另一侧的车门,半个身子探出来,大声道:“喂,小兄弟,要不要搭车?”
周焉摇摇头,司机却很热情,他让自己脸上挂了一个大而诚恳的笑容,道:“上来吧,放心,我不是坏人,我只想找个向导加旅伴。”
“小兄弟也是去南山岛看鸟儿的?”他一边挂档一边看周焉费力的摘下背后的大背包,下巴努了努:“背包放后面好了,我的也在。”但是周焉还是宁可自己抱着。他上了他的车,对人的戒心却从来不减少。
“先自我介绍一下,”司机说,“我姓石,叫石刻,小兄弟怎么称呼?”周焉没有说话。他没有等到回答,仿佛有些奇怪,又转头看看他,咧嘴又笑:“哟嗬,年纪轻轻儿的,别这么严肃行不?你是附近大学的学生吧?哪个学校?是不是樊大?”
周焉稍微挣扎了一下,准备回答这些问题,所谓回答,也许不过是嗯一声,或者点点头,可是他犹豫的时间长过了石刻愿意等待的时间,他笑一下,慢慢的捡一些话来说:“我以前也在樊州呆过,不过以前从来没时间去过南山岛;这两年听说这儿成国家级保护区了。动物还是在野外环境生长的好,动物园这东西和监狱有什么区别?以前这儿南山岛本地人都快穷死了,是国家级的贫困县,为了环境保护又什么也不能开发。我在樊州那几年嚷嚷说芦苇生态工业区,其实就是用芦苇造纸,盖造纸厂,后来被叫停了。我有过一个伙计是南山人,不满意极啦,说‘空气好又怎么样?好空气能当饭吃吗?’”
周焉撇撇嘴,这话在他听来不顺耳的很。石刻清了清嗓子,笑一声,又道:“我那时候说他鼠目寸光。怎么样,现在好了。”说着注意力又回到周焉身上,“兄弟,你怎么也不说话啊?你叫什么?放寒假了吧?”
每年一月这个时候,樊阳湾的气候都不好。天色像巫婆的眼白一样混沌,太阳挂在天边,放出丁点不情不愿的光芒,死样活气的。干水季,水退得很远,露出樊阳湾外围光秃的湾底,成为广阔的湿地。一条铺在湾底的水泥路白裸着,通往南山岛,两边是成片成片两米多高的芦苇丛,没完没了地,裸露出来的根系狰狞丑怪。芦苇不生长的地方就只有干泥,泥上到处是富水季坐船或游泳的人们丢失或丢掉的五花八门的东西,脏兮兮的半在泥外,半埋在泥里,像不合格的垃圾填埋场。
周焉在水泥路上走着,要去南山岛。他二十岁上下,穿得鼓鼓囊囊的,背着一个巨大的背包。一到冬天,樊阳湾裸露出来的湾底就成了候鸟的天堂,这里是白鹤和东方白鹳的越冬栖息地,也有许多小天鹅族群在这里过冬。周焉的学校里有环保社团、爱鸟社团、摄影社团和绘画社团,每个社团都组织过活动在冬天到南山岛观摩候鸟,但是周焉一个社团也没有参加,那些活动他感兴趣,他只是无法忍受必须与那么多人一起同行。
他乘坐公共汽车到樊阳湾边,别人告诉他每隔一段时间也有公共汽车往还南山岛与陆地,但是他没有等到,于是决定步行前往,却不想一走就是几个小时,到了这个时候,早是累得两腿酸痛。看路边水泥栏上还干净,卸了大背包抱在怀里,坐下来看来往的汽车。
毕竟是这个季节,车不多,十多分钟一辆的样子,却都不是他所希望的、当地那种小型公共汽车。人却已疲乏得再不想站起来。
道路两侧,芦苇丛连绵不断,有些鸟儿在天空飞过,小些的是麻雀,大些的花白颈子长尾巴,是花喜鹊。这些鸟儿在城市里都要绝迹了,在这里却依旧不少见,看着它们人心里就觉得欢喜。这些也是鸟,也许他不一定非要看到白鹤和天鹅。
有车鸣笛。他转头看看,不是公共汽车,便丧失了兴趣。只是暗暗不耐烦,为什么即使是这种天气,愿意出行的人还是那么多?那辆车驶近,却减速停了下来,戴黑墨镜的司机开车门出来,走到周焉跟前,问他:“请问,南山岛是一直往前走么?”
周焉仰头看看他,接着转头看另一个方向路边高高的指示牌:南山岛直行15km。
“哦,哦,”司机讪笑,“怎么就没看到……”他抓着头皮,又摘了眼镜:“看来这墨镜,这时候真不能戴,哈哈,哈哈……”
周焉不理睬,远处有一只大鸟飞过芦苇丛,那是什么鸟?
司机说:“那,那我走了,谢谢,谢谢。”他讪讪的回去打开车门,已经上车了,忽然又开了另一侧的车门,半个身子探出来,大声道:“喂,小兄弟,要不要搭车?”
周焉摇摇头,司机却很热情,他让自己脸上挂了一个大而诚恳的笑容,道:“上来吧,放心,我不是坏人,我只想找个向导加旅伴。”
“小兄弟也是去南山岛看鸟儿的?”他一边挂档一边看周焉费力的摘下背后的大背包,下巴努了努:“背包放后面好了,我的也在。”但是周焉还是宁可自己抱着。他上了他的车,对人的戒心却从来不减少。
“先自我介绍一下,”司机说,“我姓石,叫石刻,小兄弟怎么称呼?”周焉没有说话。他没有等到回答,仿佛有些奇怪,又转头看看他,咧嘴又笑:“哟嗬,年纪轻轻儿的,别这么严肃行不?你是附近大学的学生吧?哪个学校?是不是樊大?”
周焉稍微挣扎了一下,准备回答这些问题,所谓回答,也许不过是嗯一声,或者点点头,可是他犹豫的时间长过了石刻愿意等待的时间,他笑一下,慢慢的捡一些话来说:“我以前也在樊州呆过,不过以前从来没时间去过南山岛;这两年听说这儿成国家级保护区了。动物还是在野外环境生长的好,动物园这东西和监狱有什么区别?以前这儿南山岛本地人都快穷死了,是国家级的贫困县,为了环境保护又什么也不能开发。我在樊州那几年嚷嚷说芦苇生态工业区,其实就是用芦苇造纸,盖造纸厂,后来被叫停了。我有过一个伙计是南山人,不满意极啦,说‘空气好又怎么样?好空气能当饭吃吗?’”
周焉撇撇嘴,这话在他听来不顺耳的很。石刻清了清嗓子,笑一声,又道:“我那时候说他鼠目寸光。怎么样,现在好了。”说着注意力又回到周焉身上,“兄弟,你怎么也不说话啊?你叫什么?放寒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