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厮哪里逃吧 关注:24贴子:865
  • 3回复贴,共1

┃站住┃。钥匙,钥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赎罪》是彻头彻尾的悲剧,是一个把原本可以美好的东西活生生撕给人看的过程,后来撕的人后悔了,却为时已晚。一件事情如果能让一个人用将近一生的时间去悔恨,那么这件事情必然是他(她)当时“用心”去做的一件事。在年幼的Briony看来,她可以为了Robbie和所有人作对,和自己作对,也和他作对,因为小女生的自私骄横和潜意识里的一厢情愿让她相信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至少都是可以原谅的。当然在整件事情中,Briony那闷骚并颇有心机的表姐Lola和Marshall也要负一定的责任,但当初振振有词、咄咄逼人在潜意识里打着“爱”的旗号的始终还是Briony。她那样的年轻,以至于从没有想过当她以爱的名义做了一件自己认为是错的是丑陋的是不可饶恕的事的时候,她该如何面对自己,如何面对已被她彻底伤害的两人。当Briony日后终于意识到自己当日的愚蠢时,战争又让一切变得更加万劫不复,Briony只能倾注一生的回忆和情感在小说里深深地忏悔,虚构的场景只能是她的臆想,但即便她永远得不到原谅,她也希望那些场景是真实存在的。      Robbie和Cecilia是无辜的受害者,但他们至少在最后的日子都坚守着共筑爱巢的盟誓,照片上的海边小屋是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那个时刻他们的怨恨可能已经开始磨平,可惜“I will return. Find you, love you, marry you and live without shame …”的盟誓最终还是成了绝唱。Briony称《赎罪》是她的最后一部小说也是她的第一部小说,这部小说既是她的忏悔书也是她最诚恳的一次证词,只是Robbie和Cecilia的互相守候早已埋葬在了二战的无情战场之上,美好的东西被破坏,原本就是让人唏嘘的悲剧,而当它有机会修复的时候,却遭遇了更彻底的毁灭,身为始作俑者的Briony必然要为此付出一生的代价。      整部电影的叙事结构很像是一本小说,而讲述这个故事的人可以是多层次的叠加,有些部分是原著作者笔下的场景,而有些部分则可以理解成Briony在创作中最深刻的回忆,这部分回忆有鲜明的真实笔触,又有包含情感诉求的虚构对白。悲剧发生前的部分通过十三岁的Briony的视角生动地描绘出来,长镜头的辗转延伸、镜头闪回的倒叙都颇为流畅,具有小说段落阅读的质感,每次Briony先入为主的镜头视角也强调了这一时期年少无知却又自以为是的Briony必将铸成大错,小演员的表演生动鲜明,而且承担了对剧情发展至关重要的演出部分,提名最佳女配角也是对其出色演技的肯定。      悲剧发生及二战爆发后几年的这一部分,呈现了Robbie和Cecilia作为受害者的无奈境遇,还有Briony作为赎罪者的心路历程,镜头舒缓、画面残酷而忧伤。Robbie和Cecilia在餐厅的重逢不是华彩部分,反倒是Lola和Marshall的婚礼让人唏嘘,而作为正面冲突最强烈的三人相遇的场景,虽然激烈,却只是Briony的编排。最后老年Briony在采访时的一番肺腑之言揭开了小说与现实之间结局的差别,又好像是为这场误人一生的悲剧在几十年后做一个最终的注解,这样的结局不完满但接近完美。     
怎么样才能获得赎罪呢?这世上没有一个人,没有一种实体或更高的形式是她能吁求的,是可以与之和解的,或是会宽恕他的。在她身外,什么也不存在。在她的想象中,她已经划定了界限,规定了条件。上帝也好,小说家也罢,是没有赎罪可言的,即便他们是无神论者亦然。这永远是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然而在小说中,让有情人终成眷属,绝不是怯弱或逃避,而是最后的一大善行,是对遗忘和绝望的抗衡。Robbie和Cecilia依然活着,依然相爱——这不是不可能的。


1楼2011-04-16 22:41回复

    这个我一直想看来着,都没下,决定了今晚下了它


    2楼2011-04-16 23:27
    回复
      等你看完了,再跟我说说观影感受,哈哈。


      3楼2011-04-16 23:45
      回复
        哎呀!我电脑关了,忘下了。。……明天下!


        4楼2011-04-17 00: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