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口碟吧 关注:182贴子:784

打口发展史,有良知的看完了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和其他“黑色经济”一样,打口这一行当一直都处于地下状态,买和卖都行踪诡异。没有人能确切说清,10年来中国究竟消化了多少打口磁带和打口CD,又有多少打口贩子由此发家致富。

  当然,打口的日子也不是一直都那么好过,它不仅要与正版、盗版一起争夺市场,还要时时提防主管部门的查禁。

  中国打口源头

  业界公认的打口源头是:广东汕头的潮阳。广东地处中国南大门,毗邻港澳,陆地海岸线长达3300多公里,是中外文化的交汇点。而潮汕人素有“东方犹太人”之称,靠海吃海、头脑活络,是做生意的好手。

  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塑料加工和磁带制作的需要,汕头急需大量的塑料材料。在海外有路子的人发现,他们可以通过进口国外唱片公司的“洋垃圾”,来缓解原材料的部分压力。

  国外唱片工业虽然极其发达,但也有自己的问题。唱片公司或是因为与歌手解约,或是因为仓库需要清仓,或是因为生产过剩,或是因为质量不合格,几乎每个月都有大量“过时”的磁带和CD需要处理。

  理论上来说,这些“过时货”要么被碾碎,要么被焚毁,以杜绝它们再度进入市场流通。但实际上,唱片公司往往草草了事,只在上面打个口、扎个眼,就表明它们被“销毁”了。

  本来这些东西是可以回收利用的,但在美国或加拿大,回收成本可能比较高。

  但是,如果把它作为垃圾倾销或兜售到发展中国家,则可谓“一举两得”。于是,这些“过时货”最终并没有从物质上被完全消灭,而是被中间商运到了码头,以废弃塑料的名义装箱打包,发往遥远的东欧、拉美、东南亚……还有中国。

  在中国的汕头,他们的生意合伙人正在翘首以待,盼望着这些“洋垃圾”的到来。

  货船到岸后,少数几个有路子的人就直接到码头上接货。然后再由这些大老板按吨卖给潮阳地区的一级批发商,中国打口的源头就在这里诞生了。

  潮阳的批发商可以说是最大的获利者,因为他们是按重量买入的,最后却是按张数卖出,里面的利润差价可想而知。

  星空传媒的高级经理、乐评人郝舫告诉记者,在打口成为一种买卖前,这些“洋垃圾”的“最终归宿”都是被送往当地的塑料加工厂。做这行的基本上都是当地的渔民,后来规模大了,有些渔民家里都置办了码头上用的运货叉车。

  “如果这么坚持做下来,有些人现在恐怕都成亿万富翁了。”郝舫说。

  地下商业王国

  1992年打口生意刚兴起的时候,郝舫曾和武汉的一位朋友去过潮阳。因为他的朋友对音乐不在行,需要找个人帮他挑货。

  潮阳的老板整理一番后,就诞生了中国第一批零售的打口带。当然,他们会留下一些“尖货”(好东西),像包装精美的大套古典唱片、几十张一套的米尔斯·戴维斯(Miles Davis)专集,或是一些公司的全集(像著名的爵士厂牌Blue Note),要么自己收藏,要么留着等将来货不够好时,拿来配货用。

  挑剩下的,就留给下一级的各地批发商,或者是亲自下去挑货的零售商。然后通过隐秘顺畅、四通八达的货运系统,发往全国许多大中小城市。

  就这样,这些打口贩子以真正的资本主义精神——从无到有,筚路蓝缕,一手创立了一个地下商业王国。

  可以算算,1柜(一个12米的集装箱)=400件=4800条=96000张CD。10年来到底有多少打口带流入了中国?就像天上的星星,谁能数得清?

  以北京为例,据悉北京市面上的打口带有70%都是南方的两位批发商发的,其余30%除了零售商自己下去进货外,基本上都是从上海拿的货。经过这些中间环节后,打口带的价格直线上升,从批发商那边拿一张大概就一两块钱,但零售时往往能卖到10块以上。

  原盘(没有被打口或扎眼,未伤及内容的)就更贵了,最早的时候一张平均在20块钱左右。因为打口带没有明码标价,再加上交易时的讨价还价,价格还会有变化。但扣去运费什么的,利润起码翻几番。



1楼2006-06-06 14:41回复
    • 220.205.150.*
    好帖!!
    怎么就没人回呢 。。。真是的。。。
    我对打口很感兴趣,可是不怎么了解。
    楼主的这篇帖子真是让我知道的不少东西!
    谢阿


    3楼2006-06-24 13:31
    回复
      2025-05-28 04:03:43
      广告
      • 221.204.207.*
      想当初,那个年代!回味


      5楼2006-07-31 17:19
      回复
        没办法,怪只能怪中国的经济体系不完善
        再说,那些审查部未免太过苛刻
        动不动就禁播,好音乐就这样被抹煞


        6楼2006-08-23 02:21
        回复
          • 202.127.117.*
          cd


          7楼2006-09-10 15:32
          回复
            • 61.185.123.*
            其实毁了打口的还有网络
            现在听歌哪里还买碟或磁带呀
            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到处都是MP3 MP4
            真垃圾
            而小朋友的欣赏能力也就道了这地步
            没辙






















































            8楼2006-09-14 22:50
            回复
              • 221.221.212.*
              至于打口(或现在的原盘)最终会不会消失,用乐评人颜峻的话来说,“只要中国音像制品的出版和进口还实行垄断和封锁,只要中国人购买力还不够强,(打口)就不会消失”。 
              我买了几年打口了 我不想卖

              想开音像店
              打听一下吧,又要给红包
              中国!!!!
              矛盾


              9楼2006-09-17 18:38
              回复
                • 211.142.189.*


                10楼2006-10-15 13:56
                回复
                  2025-05-28 03:57:43
                  广告
                  • 221.237.165.*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支持打口事业,支持打口文化。 中国他妈的也搞资本主义垄断


                  11楼2006-10-25 19:25
                  回复
                    • 59.56.105.*
                    可能我还要 土好几年 ~~~~~因为我现在才开始接触打口碟 
                    mp3的音质还是、比不上cd ~~至少现在是这


                    12楼2006-10-31 20:57
                    回复
                      • 210.37.34.*
                      狂谢楼主 狂爱ROCK 狂爱BRIT-POP


                      13楼2006-11-01 15:33
                      回复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14楼2006-11-11 20:39
                        回复
                          • 218.56.40.*
                          xihuan 喜欢打口音乐


                          15楼2006-11-12 10:36
                          回复
                            • 218.56.41.*
                            感谢楼主 刚我了解打口


                            16楼2006-11-26 14: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