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修仙传吧 关注:2,683,736贴子:60,286,477
  • 10回复贴,共1

中国五千年十位最N B的大将 (昨晚忽然停电 蛋疼中...)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是五千年 不过夏 商的历史基本不可查 所以时间基本定义为东周至新中国成立 评定条件为个人统帅能力 胆识 谋略 当然最重要的是战功 此十人是经过天涯 猫扑等帖子投票 调查 以史实为据 力求做客观 公正的排名 所以这里不会有姜子牙 诸葛孔明 这样的神仙流人物 也不会有后世感概生不逢时 有能力却无机会的李广将军这样的人物
进入正题 开始
粉吾者 吾亦必粉之   在线中.................


1楼2011-04-10 12:27回复
    第八:周瑜 字 公瑾 三国时代著名武将 于赤壁大败曹操 三国鼎立的时代可以说是三把火烧出来的 曹操大败袁绍 周瑜大败曹操 陆逊烧退刘备 而其中规模最大 影响最深的当属赤壁之战
    可能许多人对周瑜能进前十有所争议 但是如果是曹操的话 争议就不会那么大 所以再此将周瑜与曹操对比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都是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 得胜方都是主动出击 但曹操虽力排众议 但是与战争后期打过退堂鼓 是在郭嘉与荀彧的劝说下才坚持到胜利 而且无巧不巧的 其童年好友许攸来降 才会有大败袁绍   反观周瑜 从曹操来犯就不曾想过退却 且所有计策皆是出于周瑜之手 正如东坡所言 雄姿英发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周瑜从参军开始 即为东吴核心人物 与孙策赤手空拳打下东吴之地 又于赤壁大败曹操 在三国时代中可谓风采无双 但与常遇春一样 英年早逝 叹之 不过那句 既生瑜 何生亮 只是演义中的故事 试想自古以来英雄人物 哪位不是胸襟广阔之人? 周瑜又怎可能没有容人之量 


    11楼2011-04-10 13:14
    回复
      2025-05-12 19:40:40
      广告
      额`~~~~~~~~~~~~ 朋友叫 一会继续发


      12楼2011-04-10 13:15
      回复
        第七 徐达 与朱元璋渡长江,克采石,继率军克溧阳、次年克集庆(今南京),继奉命以大将军领兵取镇江,号令明肃,授淮兴翼统军元帅。十七年,率军克常州,分兵取常熟、江阴等地,阻止江浙周政权首领张士诚军西进。次年,留守应天(今南京),升奉国上将军、同知枢密院事。二十年五月,长江中游汉政权首领陈友谅兵攻池州(今安徽贵池),徐达与中翼大元帅常遇春在九华山下设伏,俘斩陈军万余。又从朱元璋设伏应天城下,大败陈友谅军,俘7000余人。二十一年,从取江州 率师先行,迫陈友谅退兵武昌,并追至汉阳,升中书右丞。二十三年,从援安丰 败张士诚部将吕珍,移师围庐州 旋从援洪都 在鄱阳湖之战中,冲锋陷阵,败陈友谅军前锋,杀1500人,士气大振。二十四年,任左相国。复引兵克庐州,继挥师克江陵 辰州等地,平定陈友谅余部。二十五年,率师东向,遵朱元璋先克淮东、再占浙西、后破平江之方略,进攻张士诚,克泰州。次年克高邮、淮安、兴化等地,悉平淮东。同年八月,以大将军率舟师20万,由太湖进围湖州数败张士诚军,迫守将李伯升、张天骐以城降。十一月,转兵北上,合围平江,并申明军纪,禁掠民财。二十七年九月,率将士破城,俘张士诚。师还,封信国公。 十月,徐达奉命以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率师25万,北伐元军,连战皆捷,迫元济南守将朵儿只降,占领山东全境。明洪武元年(1368)三月,进军河南,以计收降元将左君弼、竹昌,取汴梁继在塔儿湾大败元兵5万,迫元梁王阿鲁温以城降,河南平。旋分兵克潼关,西取华州 五月,趁朱元璋抵汴梁督战,奏请乘势直捣元都。闰七月,移师北上,连克卫辉 磁州(会诸军于临清 沿运河北进,大败元军于河西务进破通州 迫元顺帝北走。八月初二,督军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乘胜克真定(今河北正定)、怀庆 (今河南沁阳)等地。时闻元将扩廓帖木儿自太原引兵出雁门将攻北平(今北京),遂与诸将商议,运用批亢捣虚战术,乘其不备直捣太原,迫扩廓回军救援。旋选精兵夜袭其营,迫扩廓率18骑遁,俘降4万人,克太原,占山西。二年,挥师入陕西,迫元将李思齐降,斩元将张思道,陕西平。三年,率师败扩廓于定西(今属甘肃),俘元王公、将领以下8.6万余人,因功授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改封魏国公。次年,镇守北平,练军马,修城池,总领北方军事。五年,与左、右副将军李文忠、冯胜,各率5万骑分路出塞征北元。自率中路轻敌冒进,至岭北(治今蒙古国哈尔和林)遭北元军伏击,丧师万余(这是他一生中几乎唯一的失利),次年,复率诸将出征,败北元军于答剌海(今内蒙古达来诺尔湖)。还军北平,戍守边防。 徐达一生刚毅武勇,持重有谋,纪律严明,屡统大军,转战南北,功高不矜,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一)。死后被追封为“中山王”。 此人战功无双 足以进榜 


        19楼2011-04-10 13:29
        回复
          第五 白起 中国古代第一杀神 白起指挥许多重要战役。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伊阙之战又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从最低级的武官一直升到封武安君,六国闻白起胆寒。    
          长平之战共杀人四十五万,连同以前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攻楚于鄢决水灌城淹死数十万,攻魏于华阳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卒二万,攻韩于陉城斩首五万,共一百余万,这是白起的一张极不完全的杀人账单。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据二分之一,后因和秦昭襄王在是否再次攻赵的问题上发生分歧,被王龁取而代之,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白起是中国历史上战功最辉煌的将军,战国时期最为显赫的大将,征战沙场三十七年,六国军队只要听说是他带兵来战吓的望风而栗。史记上记载:所有的国家都不敢与秦战,后面加了一个注释,就是因为秦人有此将军!(此段史籍原文为“楚地方数千里,持戟百万,白起率数万之师以与楚战,一战举鄢郢以烧夷陵,再战南并蜀汉。又越韩、魏而攻强赵,北阬马服,诛屠四十馀万之众,尽之于长平之下,流血成川,沸声若雷,遂入围邯郸,使秦有帝业。楚、赵天下之强国而秦之仇敌也,自是之后,楚、赵皆慑伏不敢攻秦者,白起之势也。身所服者七十馀城”,这段话可以说是对白起一生功绩的最好概述)一个将领到了这样的一种地步,这在战争史上是很少见的。他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了不世之功。 然而最堪称奇迹的是,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岁月,白起一生从来没有打过败仗,(各种历史资料表明的确一次也没败过)并且经常以少胜多。既是高超的战术家又是高明的战略家。其指挥的战争的规模之大,战斗之残酷后世鲜有能比者!白起指挥长平之战,全歼赵军。杀赵军四十余万(又说共六十余万,坑杀降卒四十余万),长平之战既是中国走向统一,改写历史的关键战役,也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残酷、最壮烈的重大战役,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最彻底的围歼战。其规模之大、战果之辉煌,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是中国大规模地围歼战法先例。
          他的战绩创造了中国兵法的最高实战典范------战神------武安君白起!
          


          33楼2011-04-10 14:05
          回复
            第四 项羽 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 一位绝对的军事天才 他的太多事迹被后事流传 再次我只说一个可能被大家忽略的战役 以证明项羽虽然最后被刘邦打败 但位列第四绝对名副其实
            谈起中国古代战争,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但项羽的彭城之战却似乎并不是大家熟悉的战役 彭城之战时 项羽寄以厚望的英布坐山观虎斗。刘邦军浩浩荡荡,56万大军数月就尽占楚地。项羽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中   项羽此时面临两线作战。齐国尚未平定,回师救楚,则腹背受敌 兵力悬殊 刘邦诸侯联军56万人,规模空前宏大。项羽此时全部兵力不详,但是必然远少于56万。 后方沦陷,孤军深入。此时项羽楚地尽失,没有根基的孤军只能速战速决。 远离战场,长途奔波。敌人则以逸待劳,利用防御工事抵抗回师楚军。盟友背叛,政治大环境陷入极度孤立的状况。      面对如此险恶的政治,军事环境,项羽一个大胆的战略计划出笼:以诸将率领大军继续平定齐国,作为迷惑刘邦的手段。而自己亲自带领3万精兵绕道彭城后方,以彭城为钓饵引刘邦上钩,然后偷袭刘邦后方,尽灭刘邦军。项羽的作战计划出来,所有人都楞住了!此人傻了,他不但要以3万尽歼对方56万,还要长途奔波,设局偷袭!这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个疯狂计划! 项羽在战术的选择上直接攻击刘邦指挥中枢,造成刘邦联军指挥系统瘫痪!这样联军就无法组织有效的反抗,然后项羽死死咬住刘邦的主力进行攻击,不给刘邦喘气的机会。而且利用驱赶的方法把他们逼到河流边上,使他们因为拥挤掉进河中淹死或自相残杀!而刘邦联军犹如从云雾端落入无底的深渊,昨天还意兴盎然,大胜在握;今天就兵从天降,不知其然! 此战项羽(也是中国)第一次用骑兵独立作战,造成了技术效果是辉煌的,其战斗具有很大的历史意义!这是第一次完全由骑兵对步兵造成的巨大胜利,它的历史性是空前的!也是一次技术上的革新,一次技术上胜利!这种胜利成就了以后骑兵的辉煌!      最后由于项羽自身的战略眼光,战术手段成就了一个伟大的胜利,项羽能在局势如此不利的情况下迅速找到对方弱点,并且完成一次空前的战略计划。但是这种胜利不具有任何普遍性,一个真正的名将就善于利用一切机会完成别人无法完成的胜利。“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只有在危机和劣势的情况下创造的奇迹才更让人难忘,从军事上来说惟有项羽前次经典战例巨鹿之战可以相媲美!纵然项羽最后战败 让人扼腕叹息 但整个中国历史上有几人可与楚霸王相比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7楼2011-04-10 14:24
            回复
              前三晚上排 有事 不好意思


              44楼2011-04-10 14:49
              回复
                第二 韩信   史书中说 世或以韩信首建大策,与高祖起汉中,定三秦,遂分兵以北,擒魏,取代,仆赵,胁燕,东击齐而有之,南灭楚垓下,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 其实这么说并不为过 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 作为战术家韩信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作为统帅,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
                当时只要是韩信率兵所到之处 可谓势如破竹 摧枯拉朽 战败不世军事奇才 项羽 为汉朝打下铁桶江山 是大汉王朝第一功臣 也是汉朝第一个被杀的功臣 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可悲亦可叹!!
                注 很多人混淆的一句话 韩信用兵 多多益善 而不是韩信点兵 多多益善   韩信点兵是另一个典故 一次,韩信将1500名将士与楚王大将李锋交战。苦战一场,楚军不敌,败退回营,汉军也死伤四五百人,于是韩信整顿兵马也返回大本营。当行至一山坡,忽有后军来     韩信侧身画说有楚军骑兵追来。只见远方尘土飞扬,杀声震天。汉军本来已十分疲惫,这时队伍大哗。韩信兵马到坡顶,见来敌不足五百骑,便急速点兵迎敌。他命令士兵3人一排,结果多出2名;接着命令士兵5人一排,结果多出3名;他又命令士兵7人一排,结果又多出2名。韩信马上向将士们宣布:我军有1073名勇士,敌人不足五百,我们居高临下,以众击寡,一定能打败敌人。结果大败楚军 大家有兴趣可以按韩信的算法试试能不能算出是剩下1073人 呵呵 我是费了好大个劲才算出来


                82楼2011-04-10 18:43
                回复
                  2025-05-12 19:34:40
                  广告
                  进来的全部粉了 求粉
                  顺便说一下 很多人说周瑜不应该上榜 其实说白了这是三国演义的影响 演义毕竟不是历史 如果说三国时代最杰出的一位武将不好断定 那么我们就列举五位   你们都会选谁? 周瑜 曹操 陆逊 张辽 关羽 甚至赵云 张飞 但是会有孔明吗? 答案当然是不会 孔明只是谋略家 是演绎中和民间传说将其神化 我承认多智近妖 绝对是对孔明的最恰当评价 但如果你非要说孔明是不出世的军事天才的话 那只能说你不懂中国历史   如果孔明真的能统帅三军 那又何来六出祁山 无功而返? 即使有很多客观因素 蜀国赢弱 历史给与孔明的舞台太小 那为何当时伐魏时魏延给与孔明的建议 孔明却不采纳 而经过后世包括现在的军事家 探讨 当初魏延的建议可行性绝对很高 而且上榜之人没有孔明这样的谋略家   否则又怎么会没有张良?   孔明与张良比又如何?


                  90楼2011-04-10 19:19
                  回复
                    虽然岳飞是民资英雄 但是岳飞的战绩与这些人相比 还是要逊色的


                    104楼2011-04-10 20:43
                    回复
                      孙武 孙膑 是真正意义上的兵法大家 后事所有兵法基本都是这两人的延续之作   但是他们毕竟没有参加或者亲自指挥多少战役 只是理论上的兵法始祖  


                      106楼2011-04-10 20: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