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远的远方吧 关注:21贴子:1,266
  • 3回复贴,共1

『岁月静听』虚构的时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底楼献给贪得无厌的百度娘娘……


1楼2011-04-07 11:36回复
        想得太多,有时候太不在乎别人,有时候又太在乎别人的看法,说到底是自卑在作怪。高一的时候,老师不止一次跟我说这些,可我还是不太中用,胡思乱想的毛病可谓‘病情每况愈下’,如今已经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自卑的人会一天比一天自卑,正如我也想做个好孩子,却从不曾成为目光汇聚的地方——现在想想这些念头都是极度可笑的,我觉得我是有自己的主意和坚持的,可常常更在意别人对我的态度。也许人性的矛盾就体现在两种极端的思绪或品质集于一身互相冲突吧?可这种冲突也是一种融合,(虽然我还不知道是怎么融合的,可我至少了解到),自己身上这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特质,一直在我身上存在着,此消彼长,仿佛非此即彼地互相折磨和倾轧,但竟然在动荡、消解与重构中长期共存(或许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天然的相悖,倒是那些不极端的人身上存在的相反的两方面品质都能在现实中施展得相对充分些,不因一方的过分而挤压另一方存在的空间以及削弱另一方发展的力量)。对一些事情刻意为之,本质上都是一种自轻,既然我一直不是心境开阔心性恬淡的人(这甚至让我一度无法爱上陶渊明),故意为之的事情早已太多,那就别再故作达观了,太累。
        故作骄傲,故作放达,说到底都是在经营些虚假的东西,可我们往往对虚假的东西有着特殊的青睐乃至偏执。世上有几个人是真的骄傲或放达或者其它的?虚构是人的天性,无法避免,而年轻如我一般的人,往往身上虚构的成分更多。正如动笔写东西,无论是剧本、小说还是诗歌,都有大量的虚构,甚至日记,当你下笔的那一刻,笔下的东西和真实的东西总会有不一样的地方。虚构往往来源于回忆,回忆已是过去,经过时间的打磨和过滤,总会有些地方变了色彩变了样子,有人想通过回忆留住过去,殊不知回忆的次越多数,脑海里存留的东西就越不真实。经过回忆,人开始懊悔,开始试图改变,便会故意把自己扮成具有某种品质的人,可是往往适得其反,越努力改变,结果越是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但即便了解到改变的本质不过是自欺,却也无法让自己停止。无妨。在无法返璞归真的年代,既然摆脱不掉,也就只好尽情地虚构——人生即如此,不断地虚构自我,虚构周围的世界,直到这份虚构自己再也无法容忍,便进入下一轮虚构。


    3楼2011-04-07 11:54
    回复
           其实,物理范仲平老师也该是我记得的人,只不过想起来的次数就更少了,毕竟范老师只带了我半年,毕竟物理早已经离我远去,物理给我的记忆更多停留在初中。但感动依旧在,哪怕只有一点点。
           有的老师的影响作用于当下,有的却是多年以后依靠回忆给自己一份温柔的力量——但只有当下成了回忆之后才能了解和体会。无所谓哪个对自己更重要,对自己的影响更深远。他们都曾重要过,都是我感激的。他们是财富,一直都是,只是不同的时段,需要不同的类型,而有的财富是无形的,它已经对自己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自己感觉不到(感觉不到的自然无法下笔写出)。何况,文章不可冗长,所以我不能一一赘述。来日方长,前路遥遥,我带不走那么多的记忆,不然会太过沉重。
           这都是闲话,闲话,随着上大学的时间越来越长,我也越来越自由散漫。不愿意规规矩矩地做个好孩子——也许是一些心理在作怪,我和那些好孩子一样上课认真听,努力做笔记,我想做好孩子,成绩却十分可怜,最后我一怒之下决定不扮好孩子了——其实我从来没有“扮”过好孩子,只是不想染上这嫌疑。如今心态平亾和了些,觉得“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境界太低了,总是在意别人的看法也太过卑微,毕竟生活是自己的。可是大事不妙——在不做好孩子的过程中,我竟然不可救药地体会到叛逆的乐趣,如饥似渴地读自己喜欢的书,不顾过程的曲折和漫长学自己该具备的知识,而不是依靠老师的讲述(尽管听课得来知识显然更容易更快捷,就好比老爸的“土壤理论”——依靠他人耕过的土壤,更容易种出庄稼,哪怕当初耕地的人不是个好农民,但总强过自己开荒,当下这个社会时间和效率也显然很重要),思考自己愿意想的问题(我知道会有一群人说“想那些没用”,可我就是想了,并且深以为乐),虽然有时候,我剔除一段虚假却走入另一段虚假,剔除一段未知却走如另一段未知,但我知道如果抛开了内心的纠葛和挣扎,单纯地思考一些东西,绝对比做“少翘课认真做笔记”的好孩子对我更有吸引力(虽然摆脱对好成绩的渴望同样让我痛苦),我习惯了这样的日子,只好继续自由散漫下去。也许耽于一种酣畅淋漓的快乐,在大多数人眼里是葬送前途,可我不管了,不管了。
           一零一教会别的学子的,可能是不满足于眼前的成绩,可对我而言,101教会我的是什么?坦白地说,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我只知道,背井离乡,异地求学,101依旧,可我早就不再是当年那个单纯而略带忧郁的卑微的傻姑娘(当然还是年少无知,只是不至于无知到可笑可怜的程度而已,不过也许过不了几年我就会说现在的自己可笑可怜了,人生不就是这样吗?现在的自己笑话过去,等到现在成了过去,让让未来的自己笑话笑话)。
           今年校庆,我没有回去。我知道我回不去了。回不去了。
           101,你还好吗?
      


      5楼2011-04-07 12:21
      回复
        生活在向前走,我们也在向前走,虽然怀念曾经的花草,可它们已经远去,变成了我们的远方。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面临着相聚,别离。别离时,心酸难过,从此后不断想念。不过,其实自己想念的无非是自己虚构的影子罢了。什么都在向前发展。当相聚时,才发现什么都有了一定的改变,我们不可能回去,那就只奢求能够保持一个好的心情,轻装上路,哼着歌,走向更远更高的地方去吧。


        6楼2011-04-14 15: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