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莉芳吧 关注:193贴子:764
  • 7回复贴,共1

钱莉芳,一个现实主义知识分子,有正义力量的爆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1-04-04 15:33回复
    看懂的握个爪


    2楼2012-06-01 10:49
    回复
      那个,其实我想说,钱老师是我们学校的历史老师。。
      然后我到几分钟之前都不知道她长啥样,去百度了她的照片,发现,原来是她。。。每次经过团委办公室兼学生会办公室总能看到她。。。。


      IP属地:江苏4楼2012-06-07 20:28
      回复
        能帮忙求个签名照吗~


        IP属地:安徽5楼2012-06-08 03:34
        收起回复
          书中主人公最开始对汉朝充满了无限的崇拜,其中诸如本朝开国皇帝出身平民,卫青霍去病出身奴隶,主人公对自己凭借自己能力出人投地充满信心。能者可以一展所长,富贵凭能力而定我认为是作者自己对心中理想社会的表诉。至于后来主人公自己的遭遇而至于全盘否定这个心中理想社会。不能不说是作者对现实社会已经出现或担心出现的现象的警示。 卫律引用汉武帝所说‘天下最不缺的就是人才’。这句话应该一分两面理解。第一:如果能者可以一展所长,给他发挥的场所,那么良性竞争之下人才脱颖而出,激励更多的人努力向上,以中国那么多的人口自然绝不会缺少人才。第二:如果统治者真的认为‘天下最不缺的就是人才’而不注意保护人才的良性竞争,迟早就会无人可用。甚至可能将人才推向自己的对立面。汉武帝恰好就是第二种情况,卫律就是成了他的反对者。 反观匈奴方面,在汉朝毫无伸展余地的卫律一到便受重用。李陵可以说与匈奴有世仇,而且拒不合作,依然被匈奴王奉为上宾,足见其求贤若渴。此消彼长之下以汉朝为代表的华夏文明衰败,草原文明强大就是必然了。至于后来书中暗示的诸如蒙古金清所谓‘夺回玄鸟族曾经的荣耀和权势’‘ 血色之路’就是自汉朝以后,统治者对‘天下最不缺的就是人才’理解错误所付出的代价。


          7楼2013-06-17 23:04
          收起回复